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河南省洛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Word版附解析)
河南省洛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1
2
/21
剩余19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洛阳市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美育”即“审美教育”,最早由德国古典美学重要代表、大诗人席勒在1795年的《审美教育书简》中提出。美育是一种爱美的教育,它鼓舞人们去爱美、欣赏美、追求美,提高生活情趣,培养崇高生活目标,这是美育的独特功能,是单纯德育所不能达到的。但美育的目的决不单纯是为造就一批艺术家,不能把美育降低为培养学生某些艺术技艺和手段的方式,从而忽视美育育人心灵的根本宗旨。虽然美育概念出现较晚,但无论中外,都很早就懂得美育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比如,古希腊的柏拉图极为重视对青少年的审美教育,大力提倡用优秀艺术作品(包括描绘自然美的优美作品)对青少年实施美育,以陶冶、培养和改善他们的心灵。在我们中国,两千多年前所倡导的“乐教”“诗教”就蕴含美育的基本内涵。西周时期,礼乐便纳入当时的学校教育。周代统治者已经重视诗、乐(艺术、审美)对民众的心灵教化作用,用以保持民风淳朴、国泰民安。汉代的《乐记》就已强调乐教因人的本性而进行心灵疏导以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功能,这正体现了那个时代所要求的艺术教化即美育的效果。到明代的王夫之,又继承上古以降的“习与性成”思想,强调日常生活(无疑包括艺术、审美)和习惯对人日积月累的长期教化作用。当然,直到上世纪初,蔡元培、梁启超和王国维等人才借鉴西方,追随时代要求,逐步建立起中国现代的美育观。力倡现代美育的第一人蔡元培1901年在《哲学总论》一文中率先引入“美育”一词,他反复强调,美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又说“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泼敏锐之心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对美育陶冶、塑造人们美好心灵的目的、功能作精辟、深刻论述。梁启超是中国现代美育思想的另一位先驱,他认为美育是一种“趣味教育”,一种“拿趣味当目的”而不是当“手段”的教育;他把“美育”称为“情感教育”,强调其动之以情的特性:“情感教育的最大利器就是艺术,音乐、美术、文学这三件法宝,把‘情感秘密,的钥匙都掌住了。”揭示出美育是借助艺术,通过打动人们情感、滋润人们心田而达到教育、感化人的目的。现代美育另一位开创者王国维则把美育理论较为全面地介绍到中国来。1903年王国维发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将美育与德、智、体三育并称“四育”;他提出实施美育,以促进国民的高尚趣味和健康情调,发展国民的新精神。他也认为美育是情感教育,说美育“即情育”也,“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情感发达,以臻 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和知育之手段,此又为教育者所不可不留意也。”他既充分肯定美育能陶冶人的性灵,丰富、发展人的情感,培养人们的审美鉴赏力和创造力,又没有过分抬高美育地位,而认为美育能促进德育和智育的实施和发展。中国现代美育思想的三位先驱者对美育的认识和界定不一定全面、完善、准确,但为我们确立了美育是塑造人们美好心灵的根本宗旨,这一点现在仍然没有过时。无论中外也无论古今,人们对美育的本质和内涵,还存在某些不够全面、完整的看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美育是人格教育、美育是情感教育和美育是艺术教育。但美育的根本目的是以美育人,塑造人们美好心灵,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立德树人”总目标下发挥自己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摘自朱立元《把握美育内涵塑造美好心灵》)1.下列对“美育”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中国和希腊早已经把美育付诸实践了,在此基础上,18世纪末德国人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明确提出了“审美教育”的概念。B.周代所重视的“乐教”“诗教”虽没有“美育”的概念,但已经认识到乐教通过疏导心灵产生潜移默化感染习性的功能,实际上担负着美育的功能。C.蔡元培、梁启超、王国维三位先驱借鉴西方,追随时代要求,对美育形成全面、完善、准确的认识与界定,逐步建立起中国现代的美育观。D.相比蔡元培和梁启超,王国维既充分肯定了美育能陶冶人的性灵,丰富、发展人的情感,同时也认为美育能促进德育和智育的实施和发展。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先介绍了美育概念的产生,接着就界定了美育的内涵和功能,进而指出美育的根本宗旨在于育人心灵,明确了文章的核心观点。B.文章以开阔的视野溯古追源、视通中外,从时、空两个方面论述了“美育”思想形成时期中国人和古希腊人的审美教育实践活动。C.文章主体部分明确指出蔡元培、梁启超和王国维三位先驱虽然对美育的认识各不相同,界定也不完美,但却逐步建立起中国现代美育观。D.文章在论证美育相关内容的过程中,主要以中国古今史实和权威言论为论据,以思辩的眼光审视疏理,最后再次明确指出美育以美育人的根本目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中没有体现出美育效果的一项是()A.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B.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C.制礼作乐,而有颂声兴焉,盛之至也。(《毛诗正义》) D.至乐无声而天下之民和。(《大戴礼记》)【答案】1.D2.C3.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原文内容的能力。A.“在此基础上,18世纪末德国人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明确提出了‘“审美教育’的概念”强加条件,原文说“‘审美教育’,最早由德国古典美学重要代表、大诗人席勒在1795年的《审美教育书简》中提出……虽然美育概念出现较晚,但无论中外,都很早就懂得美育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并没有说席勒提出的该概念是建立在中外美育实践基础上的。B.“周代……已经认识到乐教通过疏导心灵产生潜移默化感染习性的功能”错误,根据第三段“周代统治者已经重视诗、乐(艺术、审美)对民众的心灵教化作用,用以保持民风淳朴、国泰民安。汉代的《乐记》就已强调乐教因人的本性而进行心灵疏导以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功能”可见,周代是重视“对民众的心灵教化作用”,汉代《乐记》才“强调乐教因人的本性而进行心灵疏导以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功能”,选项张冠李戴。C.“对美育形成全面、完善、准确的认识与界定”错误,根据第四段“中国现代美育思想的三位先驱者对美育的认识和界定不一定全面、完善、准确,但为我们确立了美育是塑造人们美好心灵的根本宗旨”可见,他们的认识不一定全面、完善、准确。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与论证关系的能力。C.“文章主体部分明确指出蔡元培、梁启超和王国维三位先驱虽然对美育的认识各不相同,界定也不完美”错误,原文说的是“中国现代美育思想的三位先驱者对美育的认识和界定不一定全面、完善、准确”,是“不一定”,而选项将其确定化了。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原文内容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A.反映的是“重视诗、乐(艺术、审美)对民众的心灵教化作用”,有美育效果。B.“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是指要认真从事学校教育,把孝顺和友爱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这里没有体现美育效果,主要是德育。C.反映“乐教因人的本性而进行心灵疏导以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功能”,有美育效果D.反映“乐教因人的本性而进行心灵疏导以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功能”,有美育效果。 故选B。(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世界上早期的古代国家,政权和信仰无不结为一体。良渚先民用玉来祭祀神灵,表现王权。而在长江下游地区,从良渚文化的多个遗址出土的多件玉器、象牙器、漆器甚至陶器上,我们都看到了相同的“神徽”,意味着先民有统一的信仰崇拜。在良渚文化中,那些镌刻在玉制礼器上的标识,承栽着礼制规范的意义。良渚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实际上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在陕西榆林神木石峁古城出土过被切成片的玉琮,在广东石硖文化的遗址中也有玉琮出土,而在更晚的商代段墟和金沙遗址都有仿良渚的玉琮被发现。由此可见,随着良渚玉器的广泛传播,良渚文化的影响力遍及九州。良渚古城遗址,不仅是浙江的文化印记,更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印记和文明圣火。我们从良渚文化的传承中,也看到了中华文明从多元走向一体的过程。(摘自陆遥《美丽良渚探源中华》)材料二: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引发了学界的长期争论:良渚文化能不能作为中国文明的代表?有学者认为,中国史前文化的演进一直由先进的中原地区引领。这是因为中原地区地处核心位置,被周边地区尊奉为“中国”。而“最初的中国”呼声较高的竞争者,包括夏王朝时代以洛阳盆地为中心的二里头文化,以及尧统治时代晋南临汾盆地的陶寺文化,分布于环太湖地区的良渚文化只是处于被引领的地位。也有学者依据“仰韶古国”的发展模式,总结出中国早期文明看重王权、军权而排斥神权的特征。他们认为这样的社会发展模式更加务实,通过祖先崇拜维系的社会群体也更加稳定,这才能成为三代文明之开端。而良渚社会虽然王权、军权和神权并重,但仍以神权为主,无节制地将社会财富大量挥霍于非生产性的宗教祭祀上,掏空了社会机体正常运转和持续发展的基础,使社会失去进一步发展的动力,这种模式必然失败。另有学者指出,中国史前文化的演进并无强势中心主导。距今6000年至5300年期间,各地区独立奋进,在自身传统基础上发生“裂变”,都达到过相当高的文明程度,出现众多古国;在独立发展的同时,各地区也因密切交流和“撞击”,形成了一个“最初的中国”这个“中国”并非占据“天下之中”的某个高级文明体,而是覆盖“九州”范围的文化共同体。良渚文化和中国文明的关系正需在此视角下认识。从良渚文化遗址看,当时的古城融合各地区优势,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社会发展高度:兴建了中国史前时代第一个都邑;首次完成大规模水利系统的建设;对农产品大量控制,拥有“国营”农场;社会上层对 大规模手工业生产进行管理,在古城内及周围区域发现了玉器、石器等作坊;完成了萨满式宗教的系统化,使之成为凝聚和管理社会的重要手段;制度化的王权和军权已形成。良渚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正表明学界对其文明发展水平的认可。(摘自李新伟《良渚文化和“最初的中国”》)材料三: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一年来,已有150余万人次参观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和良渚博物院。良渚古城遗址是超大超复杂型考古土遗址,如何保护是重大课题。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依靠数字赋能,创新文化遗产保护。遗址公园围绕保护管理全域化、信息化、集成化的要求,织密“日常巡查+科技预警”的保护网,实现5G信号全覆盖。同时,良渚文化“云展览”“夜游博物院”等活动陆续推出,累计在线吸引观众上亿人次。此外,考古工作者每年将选一到两个遗址点进行精细化解剖发掘,供游客参观,设置良渚实验考古作坊,也将成为游客体验场所。眼下,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还在继续提升、扩建,良渚博物院将有一条长长的“良渚文化艺术走廊”,把遗址公园和博物院“串”起来,游客可以一路走,一路感受品味。良渚古城遗址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有力推动遗产地的乡村振兴、生活富美,也为当地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文化内涵和创新因子。(摘自江南《良渚文化有声有色》)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良渚文化多个遗址出土的玉器等器物上,都有相同的“神徽”,意味着先民有统一的信仰崇拜,神权在良渚社会有重要地位。B.在良渚文化中,那些镌刻在玉制礼器上的标识,承载着礼制规范的意义,从中可见良渚先民相较于神权更注重礼制规范。C.良渚社会以尊奉神权为特征。在宗教祭祀上耗费大量社会财富,一些学者认为,这种社会模式不可能是中国文明的开端。D.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史前各地都曾达到过相当高的文明程度,出现众多古国,它们相互碰撞交流,才形成“最初的中国”。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夏代以洛阳盆地为中心的二里头文化,以及尧统治时代晋南临汾盆地的陶寺文化被较多学者认为是“最初的中国”。B.一些学者认为,地处核心位置的中原地区被周边地区尊奉为“中国”,该地区一直引领着中国史前文化的演进。C.考古工作者每年将选一二个遗址点作为良渚实验考古作坊,供游客参观发掘,这将成为游客的体验场 所,增加吸引力。D.良渚古城遗址创新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措施,既能推动遗产地的乡村振兴,也为当地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文化内涵。6.陆遥、李新伟都倾向于“良渚文化能代表中国文明”的观点,请概述他们的理由。【答案】4.B5.A6.良渚古城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社会发展高度,良渚文化的影响力遍及九州,良渚文化的传承体现了中华文明从多元到一体的发展过程。【解析】【分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B.“从中可见良渚先民相较于神权更注重礼制规范”错误。由原文“而在长江下游地区,从良渚文化的多个遗址出土的多件玉器、象牙器、漆器甚至陶器上,我们都看到了相同的‘神徽’,意味着先民有统一的信仰崇拜。在良渚文化中,那些镌刻在玉制礼器上的标识,承栽着礼制规范的意义”可知,原文只是说我们都看到了相同的“神徽”,意味着先民有统一的信仰崇拜,但是并没有说“从中可见良渚先民相较于神权更注重礼制规范”,属于无中生有。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A.“被较多学者认为是“最初的中国””错误。由原文“有学者认为,中国史前文化的演进一直由先进的中原地区引领。这是因为中原地区地处核心位置,被周边地区尊奉为‘中国’。而‘最初的中国’呼声较高的竞争者,包括夏王朝时代以洛阳盆地为中心的二里头文化,以及尧统治时代晋南临汾盆地的陶寺文化”可知,夏代以洛阳盆地为中心的二里头文化,以及尧统治时代晋南临汾盆地的陶寺文化是“最初的中国”呼声较高的竞争者,而不是“被较多学者”认为是“最初的中国”。故选A。【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依据原文“从良渚文化遗址看,当时的古城融合各地区优势,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社会发展高度……良渚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正表明学界对其文明发展水平的认可”可知,良渚古城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社 会发展高度;依据原文“良渚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实际上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在陕西榆林神木石峁古城出土过被切成片的玉琮,在广东石硖文化的遗址中也有玉琮出土,而在更晚的商代段墟和金沙遗址都有仿良渚的玉琮被发现。由此可见,随着良渚玉器的广泛传播,良渚文化的影响力遍及九州”可知,良渚文化的影响力遍及九州;依据原文“渚古城遗址,不仅是浙江的文化印记,更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印记和文明圣火。我们从良渚文化的传承中,也看到了中华文明从多元走向一体的过程”可知,良渚文化的传承体现了中华文明从多元到一体的发展过程。(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熬冬江岸大雪应该是在半夜时分开始降临的,早晨起来的时候,陈彩凤奶奶打开大门,站在自家廊檐上,看见黄泥湾宛如一只小小的船,淹没在漫天漫地的白雪之中,都分不清哪是房子哪是树了。从早到晚,她开门望了好几次,大雪都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她怕滑倒,便一天也没出门。这样的天气,即便把鸡放出来,它们也无法去野外觅食,只能龟缩在廊檐上,还得在地上屙一堆堆鸡屎。陈彩凤奶奶懒得放它们出来。快到晌午的时候,鸡群在鸡埘里乱扑腾,一只只脑袋都贴在竹编的鸡埘门上,尖嘴从门缝里露出来。显然,它们已经饿坏了。她只好把它们放出来,在廊檐上多撒了几把稻谷。傍晚,陈彩凤奶奶又在廊檐上撒了几把稻谷。几只鸡应该都吃饱了,鱼贯进入鸡埘。陈彩凤奶奶堵了鸡埘的门,却发现廊檐上还有一只鸡在啄食。她咕咕唤了两声,那只鸡非但没有向她走来,反而怯生生地往后退,退几步之后,又笨拙地跳下廊檐,跳到白雪皑皑的院子里。在白花花的积雪照耀下,院子里亮光光的,她看清楚了,这是一只麻褐色的鸟儿,比她的鸡形体小了许多。陈彩凤奶奶蹑手蹑脚地进了家,轻轻关上门。她从门缝里往外看,那只鸟儿又飞到廊檐上,寻觅吃的。鸡群几乎把地上的稻谷吃光了,鸟儿好不容易才从地缝里啄食一粒两粒被鸡们遗落的稻谷。她看了一会儿,急忙到谷仓里抓了一把稻谷,轻轻拉开门,将稻谷撒在鸟儿面前。鸟儿吓得慌忙飞到了院子里。过了片刻,它又飞到廊檐上,尽情啄食起来。第二天晌午,雪停了,天气却变得分外寒冷。陈彩凤奶奶出来喂鸡,不禁哆嗦一下,又哆嗦一下。她扬手撒了一把稻谷,鸡们一下子往稻谷撒落的地方扑去。她突然发现鸡群里多了一只黑褐色的鸟儿。这下,她彻底看清楚了,这是一只斑鸠。斑鸠的毛羽稀拉拉的,有些潮湿凌乱。它挤在鸡群中间,依然怯生生的,躲在鸡的身旁,不时啄上一口。 显然,这是一只苍老的斑鸠,一只在野外无法觅得足够食物的老斑鸠。这天晌午,陈彩凤奶奶比平时多撒了好几把稻谷。鸡们都吃饱了,四散走开了,只有老斑鸠还在啄食。这会儿,它才不再那么矜持了,啄食的速度明显加快。从此以后,每天早晨,每天傍晚,这只老斑鸠总会适时出现在廊檐上,和鸡群一起进食。陈彩凤奶奶怀疑它没有飞远,可能就躲在她家旁边的山坡上,守望着她的小院。否则,它怎么可能那么准时地不请自到呢?有一次,它不知怎么来晚了,陈彩凤奶奶隐隐约约有些失落。等它出现的时候,鸡群已经把地上的稻谷吃光了。她赶紧又往它身边撒了一把稻谷。这一次,它没有惊慌逃走,和一只喂了很久的鸡一样镇定站立着,开始进食。每天除了给自己做两顿饭,给鸡喂食,陈彩凤奶奶多了一件事情,就是给这只老斑鸠喂食。转眼间,要过年了。儿子开车回村里来接她,要把她接到竹园镇,和他们一起过年。陈彩凤奶奶捡了一筐鸡蛋,让儿子带走,带给孙子孙女吃,她却不愿意离开村子。儿子说,娘,平时您说在镇上住不惯,要留在村子里,我也依您了。过年您再不去镇上,您自己一个人怎么过呢?陈彩凤奶奶说,我走了,没人给它喂食,它会饿死的。还像去年一样,我把鸡也逮走,您就放心吧。我说的不是鸡。它像我一样,七老八十了,老了,不中用了。我一走,我怕它熬不过这个冬天。我哪里也不去,我得陪着它,帮它把冬天熬过去。陈彩凤奶奶说着,叹息了一声。这一声叹息,让儿子实在琢磨不透。儿子追问,娘,您说吧,到底是啥?咱们带它一起走。斑鸠,一只老斑鸠,你带不走它,我也撇不下它。你别管我了,你走吧,你们自己好好过年吧。有它陪我过年,挺好。儿子半天无语,不知怎么劝慰她了。和一只老斑鸠一起过年,这老太太,真是越老越糊涂了。(选自《天池》2017年第9期,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雪营造出冬日特有的环境,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又推动了情节发展,大雪天气,苍老的斑鸠在野外难以觅食才来到陈彩凤奶奶家院子里偷食吃。B.陈彩凤奶奶发现斑鸠后,不想惊吓到它。就蹑手蹑脚地进屋,轻轻地关上门,从门缝里往外看,这表现了陈奶奶心地善良、做事细心的特点。C.陈彩凤奶奶“结识”斑鸠后每天都守望它,斑鸠来晚了,她甚至隐约感到失落,这如对待家里一员般的真挚牵挂,是她拒绝到儿子家过年的原因。D.儿子想和去年一样把陈彩凤奶奶接到镇上他家里过年,但当她坚持留在村里时,儿子半天无语,觉得母亲越老越糊涂,这说明他不懂得怎样尽孝心。 8.小说的标题“熬冬”有哪些含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9.小说主要写了陈奶奶喂鸡喂鸟和陈奶奶拒绝去儿子家过年两个片段,你喜欢哪个片段?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答案】7.D8.①冬天大雪,天气寒冷,陈奶奶年事已高,有可能过不了这个冬天;②老斑鸠已经没有觅食能力,难以熬过这个冬天。③陈奶奶和老斑鸠相伴相依共同经历生命的晚境。(意思对即可)9.观点一:喜欢陈奶奶喂鸡喂鸟这个片段。理由:①按照时间顺序写,条理十分清楚。②细致表现陈奶奶和斑鸠的感情,为下文拒绝去儿子家过年作有力的铺垫。③文笔细腻,细致描写了斑鸠由怕人躲人到有点胆怯再到镇定的变化。④使用烘托手法,用雪下得大、下得时间长,天气寒冷,烘托环境恶劣,凸显“熬冬”之意。观点二:喜欢陈奶奶拒绝去儿子家过年这个片段。理由:①善于描写人物对话,贴切地表现了人物的形象特点,比如陈奶奶对生命的珍重。②反衬手法用得好,儿子的不理解,反衬出陈奶奶的慈悲情怀和孤独心态。③适时点题,借陈奶奶之口表明老人要陪着斑鸠把冬天熬过去。④感情色彩更加浓厚,升华小说主旨,表现老人的坚守,因为牵挂斑鸠过年都不愿离开,增强了感情色彩。【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以及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D.“这说明他不懂得怎样尽孝心”理解有误,陈奶奶的儿子很孝顺,一直让陈奶奶去镇上住,陈奶奶放心不下鸡,也说逮到镇上,只是他不能理解陈奶奶对老斑鸠的牵挂之情,并不能说明他不懂得怎样尽孝心。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标题含义的能力。由“大雪应该是在半夜时分开始降临的,早晨起来的时候,陈奶奶打开大门,站在自家廊檐上,看见黄泥湾宛如一只小小的船,淹没在漫天漫地的白雪之中,都分不清哪是房子哪是树了”“我说的不是鸡。它像我一样,七老八十了老了,不中用了。我一走,我怕它熬不过这个冬天。我哪里也不去,我得陪着它,帮它把冬天熬过去。陈奶奶说着,叹息了一声”可知,冬天大雪,天气寒冷,陈奶奶年事已高,有可能过不了这个冬天。由“这个小可怜,恐怕是大雪封山,无处觅食,饿极了,才落到院子里偷食吃”“斑鸠的毛羽稀拉拉的,有些潮湿凌乱。它挤在鸡群中间,依然怯生生的,躲在鸡的身旁,不时啄上一口”“显然,这是一只苍老的斑鸠,一只在野外无法觅得足够食物的老斑鸠”可知,小说描写了一只无处觅食的老斑鸠,它难以熬过这个冬天。由“我说的不是鸡。它像我一样,七老八十了老了,不中用了。我一走,我怕它熬不过这个冬天。我哪里 也不去,我得陪着它,帮它把冬天熬过去。陈奶奶说着,叹息了一声”“斑鸠,一只老斑鸠,你带不走它,我也撇不下它”可知,老斑鸠年纪老迈,无处觅食,无子女照顾,陈奶奶的儿子住在镇上,她独自一人生活在村子里,鸟和人的境遇相同,“熬冬”也指陈奶奶和老斑鸠相伴相依共同经历生命的晚境。【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可以喜欢陈奶奶喂鸡喂鸟这个片段。“显然,它们已经俄坏了。她只好把它们放出来,在廊檐上多撒了几把稻谷。傍晚,陈彩凤奶奶又在廊檐上撒了几把稻谷。……她看了一会儿,急忙到谷仓里抓了一把稻谷,轻轻拉开门,将稻谷撒在鸟儿面前。……第二天晌午,雪停了,天气却变得分外寒冷。陈彩凤奶奶出来喂鸡,不禁哆嗦一下,又哆嗦一下”,这个片段按照时间顺序写,条理十分清楚。“显然,这是一只苍老的斑鸠,一只在野外无法觅得足够食物的老斑鸠。这天晌午,陈彩凤奶奶比平时多撒了好几把稻谷。鸡们都吃饱了,四散走开了,只有老斑鸠还在啄食。这会儿,它才不再那么矜持了,啄食的速度明显加快。从此以后,每天早晨,每天傍晚,这只老斑鸠总会适时出现在廊檐上,和鸡群一起进食。陈彩凤奶奶怀疑它没有飞远,可能就躲在她家旁边的山坡上,守望着她的小院。否则,它怎么可能那么准时地不请自到呢?有一次,它不知怎么来晚了,陈彩凤奶奶隐隐约约有些失落”,细致表现陈奶奶和斑鸠的感情,为下文拒绝去儿子家过年作有力的铺垫。“她咕咕唤了两声,那只鸡非但没有向她走来,反而怯生生地往后退,退几步之后,又笨拙地跳下廊檐,跳到白雪皑皑的院子里”“她看了一会儿,急忙到谷仓里抓了一把稻谷,轻轻拉开门,将稻谷撒在鸟儿面前。鸟儿吓得慌忙飞到了院子里。过了片刻,它又飞到廊檐上,尽情啄食起来”“它挤在鸡群中间,依然怯生生的,躲在鸡的身旁,不时啄上一口”“鸡们都吃饱了,四散走开了,只有老斑鸠还在啄食。这会儿,它才不再那么矜持了,啄食的速度明显加快”“这一次,它没有惊慌逃走,和一只喂了很久的鸡一样镇定站立着,开始进食”,细致描写了斑鸠由怕人躲人到有点胆怯再到镇定的变化,文笔细腻。“大雪应该是在半夜时分开始降临的,早晨起来的时候,陈彩凤奶奶打开大门,站在自家廊檐上,看见黄泥湾宛如一只小小的船,淹没在漫天漫地的白雪之中,都分不清哪是房子哪是树了。从早到晚,她开门望了好几次,大雪都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使用烘托手法,用雪下得大、下得时间长,天气寒冷,烘托环境恶劣,凸显“熬冬”之意。可以喜欢陈奶奶拒绝去儿子家过年这个片段。“陈彩凤奶奶说,我走了,没人给它喂食,它会饿死的。还像去年一样,我把鸡也逮走,您就放心吧。我说的不是鸡。它像我一样,七老八十了,老了,不中用了。我一走,我怕它熬不过这个冬天。我哪里也不去,我得陪着它,帮它把冬天熬过去”,善于描写人物对话,贴切地表现了人物的形象特点,比如陈奶奶对生命的珍重。 “儿子半天无语,不知怎么劝慰她了。和一只老斑鸠一起过年,这老太太,真是越老越糊涂了”,反衬手法用得好,儿子的不理解,反衬出陈奶奶的慈悲情怀和孤独心态。“它像我一样,七老八十了,老了,不中用了。我一走,我怕它熬不过这个冬天。我哪里也不去,我得陪着它,帮它把冬天熬过去”,适时点题,借陈奶奶之口表明老人要陪着斑鸠把冬天熬过去。“斑鸠,一只老斑鸠,你带不走它,我也撇不下它。你别管我了,你走吧,你们自己好好过年吧。有它陪我过年,挺好”,感情色彩更加浓厚,升华小说主旨,表现老人的坚守,因为牵挂斑鸠过年都不愿离开,增强了感情色彩。二、古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东方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人也。建元三年,武帝微行,东游宜春。入山驰射,蹈禾稼稻粳之地,又欲扩宜春以西为上林苑,属之南山。时朔在傍,进谏曰:“务苑囿之大,奢侈僭制,不恤农时,非所以强国富人也。”上乃拜朔为太中大夫给事中。隆虑公主子昭平君尚帝女夷安公主。隆虑公主尝以金千斤为昭平君豫赎死罪,上许之。隆虑卒,昭平君日骄,醉杀主傅。廷尉上请请论。上曰:“吾弟①老有是一子,死以属我。”徘徊良久,曰:“法令者,先帝所造也,用弟故而诬先帝之法,吾何面目入高庙乎?”乃可其奏,哀不能自止。朔前上寿曰:“臣闻圣王为政,赏不避仇雠,诛不择骨肉。陛下行之,是以四海之内元元之民各得其所,天下幸甚!臣朔奉觞,昧死再拜上万岁寿。”上乃起,入省中,夕时召让朔,曰:“传曰: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今先生上寿,时乎?”朔免冠顿首曰:“臣朔所以上寿者,明陛下正而不阿。愚不知忌讳,当死。”上以朔口谐辞给,好作问之。尝问朔曰:“先生视朕何如主也?”朔对曰:“臣伏观陛下功德,陈五帝之上。非若此而已,诚得天下贤士,公卿在位咸得其人矣。譬若以周、邵为丞相,孔丘为御史大夫,太公为将军,管仲为冯翊。”上乃大笑。朔尝至太中大夫,后常为郎,与枚皋、郭舍人俱在左右,诙啁而已。久之,朔上书陈农战强国之计,欲求试用。辞数万言,终不见用。朔因著论②,设客难己,其辞曰:客难东方朔曰:“苏秦、张仪一当万乘之主,而都卿相之位。今子修先王之术,悉力尽忠,以事圣帝,然官不过侍郎,其故何也?”东方先生喟然长息曰:“夫苏、张之时,周室大坏诸侯不朝今则不然圣帝流德诸侯宾服贤不肖何以异哉使其与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得掌故安敢望侍郎乎”《节选自《汉书·东方朔传》)〔注〕①弟:古代亦称妹为弟。②著论:撰文以阐述自己的论点。东方朔作的是《答客难》,“其辞曰”下即其中的文字。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周室大坏/诸侯不朝/今则不然/圣帝流德/诸侯宾服/贤不肖何以异哉/使其与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得掌故/安敢望侍郎乎/B.周室大坏诸侯/不朝/今则不然/圣帝流德/诸侯宾服/贤不肖何以异哉/使其与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得掌故/安敢望侍郎乎/C.周室大坏/诸侯不朝/今则不然/圣帝流德/诸侯宾服贤不肖/何以异哉/使其与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得掌故/安敢望侍郎乎/D.周室大坏诸侯/不朝/今则不然/圣帝流德/诸侯宾服贤不肖/何以异哉/使其与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得掌故/安敢望侍郎乎/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公主,是中国古代对帝王女、诸侯王女、宗室女的称号,简称为主,迎娶公主称“尚公主”。B.顿首,古代一种跪拜礼仪,头碰地即起,也是书简表奏用语,表示致敬,用于开头或结尾。C.五帝,我国上古传说中的五位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D.御史大夫,秦汉御史府的长官,主管弹劾、纠察及掌管图籍秘书,与丞相、廷尉合称三公。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武帝微行射猎,践踏农田,还想要扩建上林苑,东方朔向武帝进谏说,帝王兴建苑林不应超越礼制。B.武帝虽然准许廷尉给昭平君定罪,但内心依然悲伤,东方朔此时称颂武帝此举圣明,遭到武帝责备。C.武帝问东方朔自己作为帝王的成就,他在夸赞武帝的同时,也暗含了委婉建议他要重用人才的苦心。D.东方朔上疏万言陈述农战强国之策,却始终未被武帝重用,有客人因此责难他时,他对此十分淡然。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务苑囿之大,奢侈僭制,不恤农时,非所以强国富人也。(2)法令者,先帝所造也,用弟故而诬先帝之法,吾何面目入高庙乎?【答案】10.A11.D12.D13.(1)务求广大的苑囿,奢侈得超越本分,不顾及农业生产的时令,不是强国富民的办法。(2)法令,是先帝制定的,要是因为同情妹妹而违背先帝的法令,我还有什么脸面进高帝的祠庙呢?【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周室卑弱,诸侯不朝见天子,如今却不是这样。圣明的帝王德泽流布四方,天下畏服,诸侯朝贡归附,四海统一,贤和不贤用什么区分呢?假使苏秦、张仪和我一起生活在现在的社会,即使想做掌故那样的小吏也办不到,怎么还敢盼望当侍郎呢?“诸侯”做“不朝”主语,应在其前断开,排除BD。 “宾服”是“诸侯”的谓语,其后不带宾语;“贤不肖”是“何以异”的主语,在其前断开,排除C。故选A【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把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D.“与丞相、廷尉合称三公”错误,应该是与丞相、太尉合称三公。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原文内容的能力。D.“有客人因此责难他时,他对此十分淡然”错误,根据原文“朔因著论,设客难己,其辞曰:客难东方朔曰……”由此可见,并不是真的有客人责难他,而是他在书中假设有客人责难自己。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得分点:(1)“苑囿之大”,定语后置,“大(之)苑囿”,广大的苑囿;“僭制”,超越本分,超越礼制;“恤”,顾及,考虑;“所以”,用来……的办法。(2)“造”,制定;“用”,因为;“诬”,违背;“何面目”,有什么脸面。参考译文:东方朔,字曼倩,平原郡厌次县人。在建元三年,汉武帝开始微服出行,东游宜春宫。进入终南山,驰射鹿猪狐兔,或奔驰在禾地稻田里,又想要把宜春宫西边划归上林苑,与终南山连接。当时东方朔在旁边,向皇上进谏说:“务求广大的苑囿,奢侈得超越本分,不顾及农业生产的时令,不是强国富民的办法。”皇帝于是任命东方朔为太中大夫给事中。隆虑公主的儿子昭平君娶汉武帝的女儿夷安公主。隆虑公主曾经拿黄金千斤替昭平君预先赎免死罪,武帝允准了她的要求。隆虑公主死后,昭平君日益骄纵,喝醉酒杀死了夷安公主的保姆。廷尉向皇上请示,请求给昭平君定罪,武帝说:“我妹妹老年才有这么个儿子,临死把他托付给我。”为昭平君的事流泪叹息了好久,才说:“法令,是先帝制定的,要是因为同情妹妹而违背先帝的法令,我还有什么脸面进高帝的祠庙呢?”于是批准了廷尉给昭乎君定罪的奏请,武帝哀痛不能自止。东方朔却上前给武帝祝寿说:“臣听说圣明的君王执政,赏赐不避仇人,诛罚不选择是不是亲骨肉。陛下这样做了,因此四海之内广大人民各得其所,天下大幸!臣东方朔举杯敬酒,冒死再拜,祝皇上万岁。”武帝竟然站起身,回皇宫去了,傍晚召见东方朔责备他说:“古书上说‘该说的时候才说,别人不厌烦他的话。’今天先生给我祝 寿,是时候吗?”东方朔脱去帽子叩头说:“臣东方朔之所以给陛下祝寿,是显明陛下刚正不阿。臣愚昧不知忌讳,该死。”皇上因为东方朔说话谐谑言辞敏捷,喜欢故意提些问题问东方朔。武帝曾经问东方朔说:“先生看朕是什么样的君主呢?”东方朔回答说:“臣看陛下功德,可以排在五帝三王之上。不仅如此,果然真正得到天下贤士,公卿和在位官员就都有了称职的人选。譬如以周公旦、邵公奭为丞相,孔丘为御史大夫,姜太公为将军,管仲为左冯翊。”武帝听罢大笑起来。东方朔曾官至太中大夫,后来经常为郎,与枚皋、郭舍人都在武帝左右,只是诙谐调笑的侍从。过了很久,东方朔上书陈奏农战强国之计,想请求皇上试用。字数万言,终究没被重用。东方朔于是著书立论,假设有客责问自己,那篇文辞说:有客责问东方朔说:“苏秦、张仪一遇上有万辆兵车的君主,就位居卿相,恩惠传到后世。如今大夫您修习古代帝王的道术,竭力尽忠以侍奉圣明的帝王,然而官不过侍郎,这是什么原因呢?”东方先生喟然长叹,回答他说:“苏秦、张仪的时代,周室卑弱,诸侯不朝见天子,如今却不是这样。圣明的帝王德泽流布四方,天下畏服,诸侯朝贡归附,四海统一,贤和不贤用什么区分呢?假使苏秦、张仪和我一起生活在现在的社会,即使想做掌故那样的小吏也办不到,怎么还敢盼望当侍郎呢?”(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老马行①陆游老马虺隤②依晚照,自计岂堪三品料③。玉鞭金络付梦想,瘦稗枯萁空咀噍。中原蝗旱胡运衰,王师北伐方传诏。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注】①这首诗是陆游82岁时所写,时宋宁宗下诏伐金。②虺隤(huītuí):衰老生病。③三品料:北汉刘旻兵败,独乘一马逃脱,回到太原后,对此马饰以金银,用三品官的俸禄来饲养它,并封之为“自在将军”。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中的老马虽有玉鞭金络的梦想,但慨叹年迈羸弱,无力驰骋沙场,所以无需精细的饲料。B.中原正闹蝗灾旱灾,诗人认为金人气运衰退,正是伐金的好时机,因此为伐金诏令兴奋。C.“一闻”即初闻,“一”字写出机会难得,凸显老马志在疆场、跃跃欲试的迫切心情。D.夕阳晚照,虽吃着粗劣草料,老马仍想着效力王师北伐平定燕赵,言辞铿锵,意气昂扬。 15.这首诗与《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在抒情手法上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答案】14.A15.(1)本诗运用托物言志手法,诗人以虽然衰病但雄心不减的老马自况,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忠贞报国的爱国情怀。(2)《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以直抒胸臆(尚思为国戍轮台)和借景抒情(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手法,深沉地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精神,向读者展示了诗人的一片赤胆忠心。【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A.“所以无需精细的饲料”错。“瘦稗枯萁空咀噍”意思是自己只好用磨平的牙齿来咀嚼这种“瘦”且“枯”的饲草,是对自己不能实现理想抱负、不得重用的命运的慨叹。故选A。【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题干提示为“抒情手法”,注意从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角度分析。此诗采托物言志的手法,表面写老马,实际上句句写自己,生动表现了自己即使晚年衰朽,却依然有恢复中原,为国为民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开头七个字,作者的笔饱蘸着不平和愤藏的感情,向读者倾诉老马的不幸遭遇。夕阳晚照,老马衰朽,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玉鞭金络付梦想,瘦稗枯萁空咀噍”两句写老马的壮志未酬及悲惨结局。虽有玉鞭金络的梦想,但慨叹年迈羸弱,无力驰骋沙场。第七、八两句,直抒胸臆,揭示主题,表示尚能为统一祖国而出力报效。“一闻”战鼓咚响,老马即时意气风发,热血沸腾,准备为国出征。“犹”字虽然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字眼儿,用在这里,却显得异常恰切而巧妙。它所表达的意思是多层次的:就老马而言,虽然受到冷遇,但满腔鲜血“犹”是热的;虽然老了,但“犹”能焕发青春;虽然病了,但筋骨“犹”强;虽然吃的是“瘦稗枯萁”,但“犹”能抖撇精神,参与“平燕赵”。诗人如同老马一样,一旦传召北伐,擂响出征的战鼓,就会如同老马一样驰骋沙场,再现雄风,踏平燕赵,为国效忠。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忠贞报国的爱国情怀。《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尚思为国戍轮台”直抒胸臆,表达了年老多病却依然想要为国戍边的雄心壮志。“夜阑卧听风吹雨”,夜阑不能成眠,不能眠就更真切地感知自然界的风吹雨打声,由自然界的风雨又想到国家的风雨飘摇,由国家的风雨飘摇自然又会联想到战争的风云、壮年的军旅生活。这样听着、想着,辗转反侧,幻化出特殊的梦境——“铁马冰河”,而且“入梦来”。“铁马冰河入梦来”正是诗人日夜所思的结果,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英雄气概。这也是一代志士仁人的心声,是南宋时代的民族正气。(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将进酒》中“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诗人乐观自信、轻财好施性格特点。(2)杜牧《阿房宫赋》形容“秦爱纷奢”时,写梁柱上光彩耀目的钉头比粮仓里的米粒还要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3)李煜《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使用对比手法,感慨物是人非人生无常。【答案】①.天生我材必有用②.千金散尽还复来③.钉头磷磷④.多于在庾之粟粒⑤.雕栏玉砌应犹在⑥.只是朱颜改【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材、散、磷、庾、粟、雕、砌、犹、颜。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诗歌的长河_________,奔流直下到了唐代。唐诗是中国诗史上空前浩大的汇流,是时代的呼唤,是文学自身求变、________的结果。唐诗之美,美在词语。由于李白、杜甫为代表的唐代诗人站在诗歌艺术金字塔的顶端,使汉语言成为了独美世界的语言之一。“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这些光大了汉语言文化的伟大诗人,理应被我们永远铭记。唐诗的繁华,既不是历史的偶然,亦非瞬息之作。唐朝之前,中国诗歌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至少经历了三次洗礼。《诗经》一也,它是源头,是中国诗歌初试啼声的第一个春天。《楚辞》二也,它是中国诗歌长河由北而南的一次奔流,在楚地的广阔大地上汇集了当地新鲜的、奇崛的神话与想象,屈原之天上人间,芳草美人,朝发苍梧,夕至县圃,其想象之_________,古人所无,时人仅见。陶渊明其三也,历经两晋和南北朝的分裂、战乱,社会思潮的混浊不清,陶渊明自中年后弃仕务农,他以“劳役”取代“心役”,________。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兼收并蓄厚积薄发光怪陆离其乐无穷B.兼收并蓄博观约取光怪陆离乐不可言C.兼容并包厚积薄发斑驳陆离乐不可言D.兼容并包博观约取斑驳陆离其乐无穷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由于李白、杜甫为代表的唐代诗人站在诗歌艺术金字塔的顶端,汉语言成为了独美世界的语言之一。B.由于李白、杜甫为代表的站在诗歌艺术金字塔顶端的唐代诗人,使汉语言成为了独美世界的语言。 C.以李白、杜甫为代表的站在诗歌艺术金字塔顶端的唐代诗人,使汉语言成为了独美世界的语言之一。D.以李白、杜甫为代表的唐代诗人站在诗歌艺术金字塔的顶端,使汉语言成为了独美世界的语言。19.下列各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不同的一项是()A.“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里的稀饭烧滚,但倒冒出来的青烟引起她一阵猛烈的咳嗽。B.“863计划”是中国载人航天的催化剂,从这一计划开始,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路径逐渐形成。C.西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而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这跟语言的本质有关。D.我们不愿看到,可能有一些集体性的社会,能够像一个个生物一样进行活动。【答案】17.A18.D19.D【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处,兼收并蓄:把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东西收下来,保存起来。兼容并包:把各个方面或各种事物都容纳进去。语境指在中国诗歌的长河中,将不同年代、类型的诗歌保存下来,应用“兼收并蓄”。第二处,厚积薄发:多多积蓄,慢慢放出。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博观约取:广博读书而简约审慎地取用。语境指唐诗是聚集前朝许多诗歌的优点之后才爆发,应用“厚积薄发”。第三处,光怪陆离:形容五光十色,形象奇异。斑驳陆离:形容色彩繁杂。语境指《楚辞》中的神话与想象非常奇特,应用“光怪陆离”。第四处,其乐无穷:其中的乐趣没有穷尽,指做某一件事,感到乐在其中。乐不可言:快乐到了极点,没法用语言来表达。语境指陶渊明弃仕务农后的快乐,应用“其乐无穷”。故选A。【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波浪线的句子共有两处语病:一是搭配不当,“由于……为代表”介词运用不当,应是“以……为代表”,排除AB;二是不合逻辑,“独美”和“之一”自相矛盾,应删除“之一”,排除C。故选D。【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原文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诗经》比作“源头”和“中国诗歌初试啼声的第一个春天”。A.比喻,把人比作“芦柴棒”。B.比喻,把“863计划”比作“催化剂”。 C.比喻,把“西洋诗的音调”比作“乐队合奏”,把“中国诗的音调”比作“吹着芦管”。D.“像”表比较,将人类与生物的行为进行比较。故选D。(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海菜花是中国特有的水生植物,主要分布于广东、海南等地。海菜花整个植株都沉在水面之下,茎短缩,海带般的叶子于基部长出,叶柄的长短______,浅水中叶柄长不到20厘米,而深水湖中则可达300厘米。花期是5至10月,温暖地区全年有花。海菜花名字里有一个“海”字,______,而是生长在溫暖、阳光充足、水深不超过4米的淡水中。______,使其成为了重要的环境指示植物,堪称水质“监测员”。环保部门往往把是否生长海菜花作为判别淡水湖泊水质是否受到污染的标志。没有污染时,湖泊中的海菜花一派繁茂。海菜花常用于环境监测,由此获得了“环保菜”的称号。【答案】①.因水体的深浅而存在差异②.却并非生长在海里③.其(海菜花)对水质要求严苛的特点【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此处为后面内容的领起句,后面内容说叶柄长短和水的深浅有关,结合“叶柄的长短”应填“因水体的深浅而存在差异”;第二空,此处和前后句都是转折关系,据此推出,海菜花有一个“海”字,却生长在淡水中,没有生长在海里,故应填“并非生长在海里”;第三空,此处应是海菜花成为“重要的环境指示植物”的原因,结合它“生长在溫暖、阳光充足、水深不超过4米的淡水中”可知原因是“其(海菜花)对水质要求严苛的特点”。21.下面这份倡议书,在格式和表达上有五处错误,请找出并修改。提升网络文学创作质量倡议书全国网络作家:目前,网络文学正处于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时刻,为此我们发出以下倡议:一、坚持正确的创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社会责任感,积极传递正能量。二、必须走出书斋,不做“码字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讴歌新时代,塑造新形象。三、坚定文化自信,拓展国际视野。讲好中国故事,推进“网文出海” ,向世界展示当代中国的良好形象和中华文明的精神价值。只要心存质量意识,我们就能为中国文学的繁荣发展作出应有贡献!2021年1月中国网络作家联盟【答案】①“全国网络作家”顶格书写;②“坚持正确的创作”后加上“导向”;③“必须”删除;④“只要……就……”改为“只有……才……”。⑤日期与落款位置对调。【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①“全国网络作家”格式不对,称呼应该顶格书写;②“坚持”后面缺少宾语,可以在“坚持正确的创作”后加上“导向”;③“必须”用语太过强硬,不符合“倡议”的语体风格,应该删除;④“只要……就……”是充分条件,而“心存质量意识”显然不是“为中国文学的繁荣发展作出应有贡献”的充分条件,而是必要条件,改为“只有……才……”。⑤结尾应先写落款,再写日期。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根据诗歌的创作背景和内容语境,对这两句诗的理解应该是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倾诉自己无罪而长期遭贬的强烈不平,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但后代许多学者把着眼点放在“千帆过”和“万木春”这两个短语上,把这两句诗解读为含有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人生哲理,从而具有激励人生奋进的作用。几位学生就此展开了争论。甲:读古诗还是要尊重当时的创作背景、诗人自身的遭遇,以及原诗的主题,不能歪曲原意来解读。乙:这样翻新出奇,读出新意,读出积极的精神,让人从中受到启发和教益,得到激励和鼓舞,有什么不好?丙:这样解读篡改了古诗词的原意,误导了后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我们应该维护古诗词的原汁原味。丁:古为今用,化腐朽为神奇,才能使古老的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灿烂的光辉。你对上面这则材料的内容有怎样的看法?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对这种解读上的争论的思考和联想。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 文化与创新齐飞,传承与发展共色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而中华文化就是维系中华民族血脉发展之基。当今丧文化大行其道,“怀疑一切理论”甚嚣其上,文化保护与拆迁问题在这灯红酒绿、声色犬马的时代似乎被笼罩上一层不容置喙的“阴影”。对此,我的看法是“要保留文化血脉根基,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这样才可以于疾风破浪、花繁柳密的时代中永葆文化“本色”。“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纵使是当时诗人对自身“沉舟”“病树”的比喻,但侧畔之头亦有千帆竞过,病树前头万木生春,这诚然如尽人意,折射出欣欣向荣的万丈光芒……如果处在不同时代,对诗句的理解不同是不足为怪的,所以要以创新、发展的观点看文化……传承文化,要有“求知若饥,求贤若愚”的好学之心。国学文化大师陈寅恪在研究《中国古典伦理学》中,坚持“问道不问贫,求知不求财”的精神,孳孳汲汲而又驰而不息,与当时社会情况相结合,打造出永不褪色的中国式古伦理学;当代文学大师李泽厚在研究中国文化的同时求学西方文化,中西合璧,打造出令人奇羡的文化印迹。好学之心,是将自身传统与发展实际相结合,打造“新式文化”,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传承文化,要有“正思为矢,辨明正非”的警惕之心。当故宫文化传承人单霁翔打造故宫文化口红一时火爆于网络;当“粤光宝盒”式的蛋糕被顾客一抢而空,这诚然是利用与发展文化来促进经济发展。反观有些人,歪曲虚拟事实来打造的产品,市场行价时升时跌,给人们的文化消费体验带来了极大的打击,文化正逐渐“失色”。所以,面对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我们应树敏学之心,谨言慎行,推动文化发展进入“快行道”。传承文化,要有“批判继承,美美与共”的开放之心。北京冬奥会带着“共赢互利,和谐发展,一起向未来”的理念,从首钢滑雪大跳台与敦煌丝带“齐飞”;从奥运制服印刻《千里江山画》的绝美印迹;从奥运村建设“瑞雪丰年”“雪如意”“雪冰龙”的文化氛围,我们看到了中国文化正在以创新的形式为外国朋友所喜爱,真在走向世界文化之林。习近平主席有言:“文化自信是人民的最大底气。”中国秉持“人类共同体”的理念,加快“一带一路”文化建设,于开放交流之中自在秉烛夜游,从容金樽对月。文化如玉,文化如松。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并肩担起文化创新与发展的职责,让国家文化之树生长出葳蕤蓊郁的生机,堆砌出云蒸霞蔚的灿烂,让中国人踏文化之风,一日看尽长安落花。【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借刘禹锡的经典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多重解读,向我们提出了是否赞同古诗新解的讨论。对此材料基本给出了两种相对的观点。反对新解的人认 为,读古诗需要尊重诗歌原意,需要保持诗歌的原汁原味,不然就会误导后人。而支持新解的人则认为,对于上述诗句的创新解读,可以让人领悟出别样的光彩,领略到诗中历经时代变化但仍保有的积极精神。我们在写作时,可以从对于“沉舟”这句诗是否可以新解的争论展开讨论,给出是否可以“新解”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我们不能止步于刘禹锡一诗,还应思考对于其他的古诗,及其他各种传统文化,我们是否可以进行改造。若持反对意见,可针对古诗词及传统文化的特定历史背景及其特殊意义展开讨论;若持积极意见,可针对古诗词及传统文化在当下的传承问题进行思考。但需注意,对于古诗词及传统文化的新解与改造,必须是在充分尊重其原意的基础上进行有益的改造或新解,而不能瞎解、乱改。立意:1.尊重古诗词,拒绝恶意解读、随意解读。2.古诗词的今日传承,应注意推陈出新。3.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对古诗词进行“新解”。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河南省洛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Word版附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2-13 09:33:04
页数:21
价格:¥2
大小:49.44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