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江苏省徐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Word版附答案)
江苏省徐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Word版附答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2
2
/22
剩余20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江苏省徐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下面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袁隆平是世界上第一位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在他开始研究杂交稻时,几乎是没有任何经验可供借鉴的。当时“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概念仿佛已是无争的定论,如果袁隆平被“水稻没有杂种优势”的理论禁锢的话,就不会有今日的杂交水稻了。可是正因为他对“经典”产生了疑问,才有了“要利用水稻的杂种优势,首推利用水稻的雄性不孕性”的设计思想,才有了整套培育人工杂交稻的方案。可以说,袁隆平拉开了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取得了杂交水稻研究的成功。常听杂交水稻研究领域里的专家深有感触地说,袁隆平总是在研究处于迷茫或新的转折之时,提出正确的思路。这就是他果敢假设,胆识过人之处。面对困难,他善于抓中关键,凭借丰富的经验,为下步工作做出合理的设计,并进一步在实践中验证。这一点在两系杂交稻的研究历程中体现得最充分。1989年夏季异常低温,一些经过鉴定确认已经过了关的不育材料变成了可育,这一情况让两系杂交稻研究跌入低潮。在此关头,袁隆平将这些不育系进行一一考核和仔细分析,认识到首先要考虑的是育性对温度高低的反应,而不仅是光照的长短,认为导致雄性不育的起点温度要低是最关键的指标。按照这一技术策略,一批实用的光、温敏不育系和两系杂交组合陆续育成,使两系杂交水稻由试验研究转为生产应用成为可能。袁隆平曾说:灵感在科学研究中与在艺术创作中一样,具有几乎相等的重要作用。灵感是知识、经验、追求和思索综合在一起的升华产物,常以一闪念(即思想火花)的形式出现。因此,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切勿放过“思想火花”。 1961年,研究遗传学说很久的袁隆平对一株“鹤立鸡群”稻株产生顿悟,灵感告诉他这是一株“天然杂交稻”!“天然杂交稻既然存在,那么就可以探索出其中的规律,培育出人工杂交稻”,这个灵感传递给了他莫大的信心和动力,他一生选择了研究杂交稻,就因为他认定了水稻不仅具有杂种优势,而且可以通过人工培育成功。袁隆平曾做过一个梦:杂交稻长得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谷粒像花生米一样大,他及同事们在杂交水稻下面乘凉、散步。30年来,他一直不畏艰难,孜孜追求着。(摘编自辛业芸《袁隆平科学思维之我见》)材料二:一部科学史,其实也是一部科学家的精神史。拉开历史的长镜头,有些科学成果会因为时间推移成为过去,而伟大的科学家精神总是长留历史的天空,更具穿透力。许多科学家的工作因为专业、神秘鲜为人知,但他们身上元气充沛的求索精神,却总能直抵人心。从钱学森到屠呦呦,再到钟扬、黄大年,杰出的科学家身上总有一种极为相似的精神气场:他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他们勇攀高峰、敢为人先;他们追求真理、严谨治学;他们淡泊名利、潜心研究;他们集智攻关、团结协作;他们甘为人梯、奖掖后学……他们将新时代科学家精神镌刻在大地上,铸就中国科技创新的丰碑。没有挺得起腰的科学家精神,很难有站得住脚的科学成果。今天,我们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核心技术“卡脖子”的问题日益突出。如何突破核心技术、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这就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这些年来,中国科研事业可谓蒸蒸日上。与此同时,一些学术不端行为,一些浮夸浮躁、投机取巧的行为也不时出现,这不仅侵蚀了科学家精神,也伤害了中国科学界的公信力。科研诚信是科技工作者的生命线,认真是科学家的底色。只有严守科研伦理规范,守住学术道德底线,才能守护好科学家的品格和尊严,催生真正一流的科研成果。科学家精神代表着一个社会的精神高度,也是一个社会共同的精神财富,没有全社会的共同培育,科学家精神也难拔节生长。我们期待科学家心无旁骛、“板凳坐得十年冷”,也要给予他们“数十年磨一剑”的科研环境;我们寄望所有科技工作者都能在专业上一丝不苟,也要减少对科研活动的微观管理和直接干预;我们希望科研回归本真,同样要在考核中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倾向。只有尊重科技创新规律、科研管理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推动科技管理体制更加适应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需要,我们才能厚植科学家精神,培育更多世界一流的科学家。科学是没有止境的事业。航天英雄杨利伟曾说,永远记得第一次在太空俯瞰这颗水蓝色星球的样子,“我仔细端详这美丽的星球,生怕错过一处风景,我深知这是亿万中华儿女梦寐以求的美景。”相信,若所有科技工作者弘扬科学家精神,仰望着浩渺的星空又关注着脚下的大地,一定会成就这个时代最美的风景。 (摘编自《人民日报:用科学家精神激发科技创新》) 1.下列对于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袁隆平是世界上首位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在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开展了杂交水稻的研究。B.袁隆平在研究中对“经典”产生疑问,是因为他早已有了“要利用水稻杂种优势,首推利用水稻雄性不育性”的设计思想。C.在两系稻研究遇到瓶颈时,袁隆平发现只要考虑水稻育性对温度的反应就能导致雄性不育,从而使研究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D.袁隆平穷极毕生精力研制成功杂交水稻种植技术,他科学精神也影响和激励着无数国人继续前行。2.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看到无数科学家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我们还应看到他们留下的更多是精神财富,这是科技工作者应该继承发扬的。B.目前我国科研领域存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实现核心技术突破需要优化人才评价机制,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力。C.近来,科研诚信失范现象频出,可以看出科研工作者没有守住道德底线,应加强对科研工作者的思想教育,提高其自律性。D.弘扬科学家精神,要求广大科技工作者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将个人的科学追求融入国家发展的伟大事业中去。3.结合材料,下列中事例不属于科学家“灵感”的一项是()A.阿基米德为了鉴定纯金皇冠是否掺假,苦想多日,在跨进澡盆洗澡时,从看见水面上升得到启示,发现了浮力原理。B.清代官员王懿荣偶然发现用作中药的龟甲、兽骨上有刻痕,他研究后认为这是比篆书更早的文字,后来这些文字被称作“甲骨文”。C.凯库勒长期研究苯分子结构,一天在梦中他看见有条蛇在空中飞舞并咬住尾巴形成了一个圈,这使他最终设想出了苯的六角形环状结构。D.美国工程师杜里埃思考如何将汽油雾化输入气缸多日,一天,他从妻子喷洒香水雾化现象得到启发,发明了汽化器。4.请依据材料一概括袁隆平的科学思维表现在哪些方面。5.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行文思路。【答案】1.D2.C3.B4.①敢于质疑;②果敢假设;③善于抓中关键;④注重实践验证;⑤善于把握灵感(思想火花)。5. ①首先解释科学家精神的内涵并论述其意义;②其次分析怎样弘扬和培育科学家精神;③最后呼吁弘扬科学家精神。【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A.“在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开展了杂交水稻的研究”错误,材料一说“在他开始研究杂交稻时,几乎是没有任何经验可供借鉴的”,可见,是“几乎”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B.“是因为他早已有了‘要利用水稻杂种优势,首推利用水稻雄性不育性’的设计思想”因果倒置;材料一说“可是正因为他对‘经典’产生了疑问,才有了‘要利用水稻的杂种优势,首推利用水稻的雄性不孕性’的设计思想”。C.“只要考虑水稻育性对温度的反应就能导致雄性不育”错误,原文是“首先要考虑的是育性对温度高低的反应,而不仅是光照的长短”,可见还要考虑光照长短。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原文内容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C.“科研诚信失范现象频出,可以看出科研工作者没有守住道德底线”范围扩大,原文在材料二,“一些学术不端行为,一些浮夸浮躁、投机取巧的行为也不时出现”,注意只是“一些”,并非是所有的科研工作者没有守住学术道德底线。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原文重要概念的能力。B.灵感是知识、经验、追求和思索综合在一起的升华产物,王懿荣是“偶然发现”甲骨文,发现甲骨文之前,王懿荣并没有在这方面追求和思索,故而不是“灵感”。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根据“如果袁隆平被‘水稻没有杂种优势’的理论禁锢的话,就不会有今日的杂交水稻了。可是正因为他对‘经典’产生了疑问,才有了‘要利用水稻的杂种优势,首推利用水稻的雄性不孕性’的设计思想,才有了整套培育人工杂交稻的方案”,可见他敢于质疑;“袁隆平总是在研究处于迷茫或新的转折之时,提出正确的思路。这就是他果敢假设,胆识过人之处”,可见他果敢假设; “面对困难,他善于抓中关键,凭借丰富的经验,为下步工作做出合理的设计,并进一步在实践中验证”,可见他善于抓中关键,注重实践验证。“袁隆平曾说:灵感在科学研究中与在艺术创作中一样,具有几乎相等的重要作用……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切勿放过‘思想火花’”“‘天然杂交稻既然存在,那么就可以探索出其中的规律,培育出人工杂交稻’,这个灵感传递给了他莫大的信心和动力”,可见他善于把握灵感(思想火花)。【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结构思路的能力。材料二第一段说“杰出科学家身上总有一种极为相似的精神气场:他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他们勇攀高峰、敢为人先;他们追求真理、严谨治学;他们淡泊名利、潜心研究;他们集智攻关、团结协作;他们甘为人梯、奖掖后学……他们将新时代科学家精神镌刻在大地上,铸就中国科技创新的丰碑”,可见,首先解释科学家精神的内涵。第二段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如何突破核心技术、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这就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第三段告诉我们“只有严守科研伦理规范,守住学术道德底线,才能守护好科学家的品格和尊严,催生真正一流的科研成果”。这两段是阐述科学家精神的意义。第四段说“没有全社会的共同培育,科学家精神也难拔节生长……只有尊重科技创新规律、科研管理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推动科技管理体制更加适应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需要,我们才能厚植科学家精神,培育更多世界一流的科学家”,是分析如何弘扬培育科学家精神。最后一段说“若所有科技工作者弘扬科学家精神,仰望着浩渺的星空又关注着脚下的大地,一定会成就这个时代最美的风景”,是呼吁所有科技工作者弘扬科学家精神,以成就这个时代最美的风景。(二)现代文阅读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静静的产院茹志鹃人民公社成立以后,杜书记说要组织一个产院,拨给了三间房子。谭婶婶在这房子里,自己做了一张办公桌,弄来了一张高脚产床,发展了五个床位。这三间房子,再也不是普通的三间房子了,这是一所幽静整洁的产院。如今村里张大嫂的二丫头荷妹,已在城里培训毕业,刚派到产院里工作。此刻,谭婶婶正带荷妹参观产院:有橡皮手套,各种针药,补血的,止痛的,止血的,还有几针麻醉针剂,每一样东西,都标明着产院发展的各个阶段。“婶婶,我们在哪里洗手呢?”荷妹忽然问。 “二丫头,这里不能和城里那些大医院比。”谭婶婶有些生气了,话也加重了分量。 “婶婶,我们自己可以做土造自来水,人家托儿所都用自来水洗手了,我们产院里更需要这个。我看过了,井不远,只要墙上打一个洞……”“荷妹,你刚来,还是看看再说吧!”谭婶婶心里有点不高兴。可是第二天,谭婶婶回到产院,还没跨进屋子,就愣住了。办公室那雪白的墙上,已打了水桶大的一个洞,荷妹在洞边接竹管,一见谭婶婶回来,她立即欢呼起来:“谭婶婶快来看自来水!”“自来水?对,自来水……”谭婶婶扶起一张凳子坐下,她觉得向她涌来的东西太多,她累极了。荷妹突击了半天,料想婶婶见了一定会又惊又喜。她拭着汗,等了半天,婶婶却一声不响。她迷惘了。荷妹收敛起笑容,认真地说道,“婶婶,乡下不是永远都是乡下,我们现在可以做到有自来水不去做,这可不是光荣,这是落后……”“是啊!”谭婶婶答应着,心里猛地动了一下,这些话好熟啊!自己曾经说过的,三年前头,推广新法接生的时候,自己对许多人说过“又卫生,又科学”,对妇女说,对妇女的男人说,对婆婆说,对妈妈说,现在……谭婶婶看看刚做起来的自来水管,荷妹带来的氧气瓶,白色的护士帽,还有荷妹那对亮晶晶的眼睛……仿佛有一股风暴席卷而来,它们气势磅礴,排山倒海地向前推,向前涌。天,骤然间阴了下来,树枝在空中乱舞。恰好这时竹管已接到井边,荷妹欢呼起来,阿玲她们也拍起了巴掌,谭婶婶竭力想在这时候也找一点事来忙一忙,跑一跑,以证明自己在这里的作用,可是什么也想不起来。真奇怪,平常匆匆而过的时间,今天却拉得那么长,那么长……“谭婶婶,彩弟要生了!”下午,一个男人气喘喘地扶着一个快临盆的产妇走来。谭婶婶跳起来,立刻浑身来了力气,手脚也利落了,荷妹也立即丢下那些竹管跑来帮忙。彩弟迅速地被安排上了产床,产院里,一切都恢复了正常。谭婶婶像个身经百战的老战士,有把握地守卫在被保护人的旁边。她像一个正正式式的特种兵,在自己的战斗岗位上,守候那喜悦而又紧张的一刻。现在,谭婶婶面对这一切,无论自来水管也好,荷妹那熟练准确的动作也好,心里很安然。彩弟夫妻俩,使她记起了自己过去的光荣,她在新法接生上做过的种种努力。忽然,彩弟打了一个呵欠,迷迷糊糊地要睡了。无论是老法、新法接生,都知道,产妇打呵欠要睡,这是一个十分头痛的现象,婴儿需要很快用钳子钳出来,不然婴儿会闷死,产妇也会有生命的威胁。风拼命地摇撼着树枝,电灯光一动不动,更耀眼地照着雪白的产床,照着沉沉欲睡的彩弟。手术是个小手术,只需要十多分钟,可是,谭婶婶不会。她飞似地向队部办公室奔去,风掀着她的衣裳,在她耳畔呜呜地叫。去给医院打电话,这不是第一次,可是今天,谭婶婶心里刮起了大风。 电灯、电灯下面雪白的产床,床上躺着产妇,一切都如理想中那样,可是她,她只能跑来打电话,前年是这样,去年也是这样,如今有了电灯,有了汽车,有了拖拉机,可她还是这样跑来打电话,眼看着救护车把产妇从雪亮的灯光下接走,而产妇需要的,只是一次十几分钟的手术,只要拿起剪刀和钳子。谭婶婶第一次感觉到,给医院打电话,竟是一件这样难受的事。奇怪的是,自己在这以前,打过多少次这样的电话,竟然会那么心安理得。“荷妹!”谭婶婶站住了脚,清楚地记起来了,当自己跑来打电话的时候,荷妹那张年轻的脸上,确确实实是十分镇静,并没有跑来打电话。产院有了自己的医生,走上了一个新的阶段,荷妹这一个年轻的医生,仿佛是在刚才那一霎间,才来到产院,才进入谭婶婶的心里。风用一种巨大的、看不见的力量,在后推着她,拥着她,迫使她好像是脚不沾地地在向前走。谭婶婶回到产院,荷妹正在穿一件消过毒的隔离衣,神情稍稍有些紧张,但并不慌乱。“婶婶,我看不能等了。”荷妹急促地说道。“快吧,孩子!”谭婶婶声音里带着无限的温存。“荷妹,让我来学学吧!”谭婶婶扭开自来水,又仔细地洗了手消过毒,走到产床边。一切都如理想中一样。狂风开始畏缩退却了,夜,又恢复了她恬静的常态。马蹄钟上的时针已指向午夜十二点,这个静悄悄的产院,正走向明天——明天啊,将是一个多么灿烂、从古未有的明天!(选自茹志娟《静静的产院》,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荷妹在洞边接竹管,一见谭婶婶回来,“立即欢呼起来:‘谭婶婶快来看自来水!’”这两句表现了荷妹喜悦的心情。B.“仿佛有一股风暴席卷而来,它们气势磅礴,排山倒海地向前推”,写出了天气真实的变化,渲染了人物的心理。C.“谭婶婶扭开自来水,又仔细地洗了手消过毒,走到产床边”这个举动表明谭婶婶的心里已经对新事物开始接受。D.“正走向明天——明天啊,将是一个多么灿烂、从古未有的明天!”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荷妹是年轻一代的产科医生,致力改变;谭婶婶却满足现状:通过对比,表现了作者对谭婶婶的批判。B.小说的故事主要发生在一天一夜中,人物的言谈、动作、心理等描写详略得当,重点写了谭婶婶的心理变化。C.出色的细节描写是小说的显著特色,谭婶婶的心理变化与荷妹的思想作风都是通过一连串的细节描写来 表现的。 D.小说在构思上没有设置激烈的矛盾,而是通过日常生活来表现时代潮流对人思想的影响。8.小说中多次出现的“风”有何作用?9.小说标题“静静的产院”有何意蕴?请结合文本分析。【答案】6.B7.A8.①衬托谭婶婶内心的不安(矛盾、心理转变);②暗示(推动)情节发展;③渲染紧张的氛围。9.①幽静的新生儿降生的地方;②喻指新事物、新思想悄悄诞生的地方;③新旧冲突终将平息,新时代终将到来。【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能力。B.“写出了天气真实的变化”错,这是谭婶婶的心理感受,不是真实的天气变化。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A.“表现了作者对谭婶婶的批判”错,作者对谭婶婶没有批判。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第一处“仿佛有一股风暴席卷而来,它们气势磅礴,排山倒海地向前推,向前涌。天,骤然间阴了下来,树枝在空中乱舞”,这是在荷妹接通了自来水和谭婶婶说“婶婶,乡下不是永远都是乡下,我们现在可以做到有自来水不去做,这可不是光荣,这是落后……”后谭婶婶心理活动后加入了一段环境描写,描写了天气突然阴沉,树枝在空中乱舞,根据“谭婶婶答应着,心里猛地动了一下,这些话好熟啊!……”,可见这出关于“风”的描写是为了衬托谭婶婶内心的不安。第二处“风拼命地摇撼着树枝,电灯光一动不动,更耀眼地照着雪白的产床,照着沉沉欲睡的彩弟。”这是在彩弟生产时打呵欠要睡时的一段环境描写,描写了大风拼命地摇撼着树枝的情景,写出风的狂大。根据“无论是老法、新法接生,都知道,产妇打呵欠要睡,这是一个十分头痛的现象,婴儿需要很快用钳子钳出来,不然婴儿会闷死,产妇也会有生命的威胁”,可见这出关于“风”的描写起到了渲染紧张氛围的作用,渲染了接生时紧张的气氛。第三处“风掀着她的衣裳,在她耳畔呜呜地叫。去给医院打电话,这不是第一次,可是今天,谭婶婶心里刮起了大风”,这是在谭婶婶去给医院打电话的路上的一段环境描写,描写了风越来越大的场景,写出了谭婶婶内心的紧张,也渲染了紧张的气氛,同时也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后文谭婶婶请荷妹接生做铺垫。 第四处“狂风开始畏缩退却了,夜,又恢复了她恬静的常态”,这是在小说结尾,一切都按照理想中的样子发展时加入了一段环境描写,描写了狂风退却,一切变得安静的场景,渲染了恬静的氛围,暗示了故事的结局。综合以上分析,小说中多次出现的“风”的作用可从衬托谭婶婶内心的不安、暗示(推动)情节发展、渲染紧张的氛围角度分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的能力。根据“谭婶婶在这房子里,自己做了一张办公桌,弄来了一张高脚产床,发展了五个床位。这三间房子,再也不是普通的三间房子了,这是一所幽静整洁的产院”,小说开头描绘了产院幽静整洁的环境,紧扣标题的“静”,所以“静静的产院”实指幽静的新生儿降生的地方。小说主要写的是农村产院里发生的小事,充分地展现了谭婶婶丰富的思想情感。谭婶婶一开始自豪地介绍目前产院的情况,后来当荷妹问起“我们在哪里洗手呢”时,谭婶婶心里先是疑惑、不快,到后来看到荷妹改了自来水,内心发生了转变,到最后认可了荷妹的建议,谭婶婶的心理变化是在这个产院里发生的,所以“静静的产院”比喻新事物、新思想悄悄诞生的地方。小说结尾写到“一切都如理想中一样。狂风开始畏缩退却了,夜,又恢复了她恬静的常态。马蹄钟上的时针已指向午夜十二点,这个静悄悄的产院,正走向明天——明天啊,将是一个多么灿烂、从古未有的明天!”这段描写了狂风退却,一切变得安静的场景,渲染了恬静的氛围,暗示了故事将向着美好、灿烂的结局发展。谭婶婶和荷妹之间的矛盾也将消失,新时代终将到来,所以“静静的产院”象征新旧冲突终将平息,新时代终将到来。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卢坦,字保衡,河南洛阳人。仕为河南尉。李复为郑滑节度使,表为判官。监军薛盈珍数干政,坦每据理拒之。有善笛者大将等悦之诣复请为重职坦笑曰大将久在军积劳亟迁乃及右职奈何自薄欲与吹笛少年同列邪诸将惭,遽出就坦谢。复卒,诏姚南仲代之。盈珍以南仲本书生,易之,曰:“是将材邪?”坦私谓人曰:“姚大夫外柔中刚,监军若侵之,必不受。我留,恐及祸。”乃从复丧归东都,为寿安令。盈珍果与南仲不相中,幕府多黜死者。初,诸道长吏罢还者,取本道钱为进奉,帝因赦令一切禁止,而山南节度使柳晟、浙西观察使阎济美格诏输献,坦劾奏,晟、济美白衣待罪。帝谕坦曰:“二人所献皆家财,朕已许原,不可失信。”坦曰:“所以布大信者,赦令也。今二臣违诏,陛下奈何以小信失大信乎!”帝曰:“朕既受之,奈何?”坦曰:“出归有司,以明陛下之德。”帝纳之。裴均为仆射,将居谏议、常侍上,坦引故事及姚南仲旧比。均曰: “南仲何人?”曰:“守正而不交权幸者。”均怒,遂罢为左庶子。再迁户部侍郎,判度支。或告泗州刺史薛謇为代北水运时,畜异马,不以献,事下度支。坦遣吏验,未反,帝迟之,更遣中人刘泰昕往。坦曰:“事付有司,而又遣宦官,岂有司不足信乎?”三奏,帝乃止。表韩重华为代北水运使,开废田,列壁二十,益兵三千人,岁收粟二十万石。初,坦与宰相李绛议多协,绛藉为己助,及坦出半岁而绛罢。吴少诚之诛,诏以兵二千屯安州,坦每朔望使人问其父母妻子,视疾病医药,故士皆感慰,无逃还者。惟请收军吏闰月粮助行营,为人所非。元和十二年卒,年六十九,赠礼部尚书。《新唐书·卢坦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有善笛者/大将等悦之诣/复请为重职/坦笑曰/大将久在军积劳/亟迁乃及右职/奈何自薄/欲与吹笛少年同列邪/B.有善笛者/大将等悦之/诣复请为重职/坦笑曰/大将久在军/积劳亟迁/乃及右职/奈何自薄/欲与吹笛少年同列邪C.有善笛者大将等悦之/诣复请为重职/坦笑曰/大将久在军/积劳亟迁/乃及右职/奈何自薄/欲与吹笛少年同列邪?D.有善笛者/大将等悦之诣/复请为重职/坦笑曰/大将久在军/积劳亟迁/乃及右职/奈何自薄/欲与吹笛少年同列邪/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白衣,本意白色衣服,古时多为平民所穿,故可指平民;也可指官员受处分的身份。B.度支,古代掌管财赋统计、支调的官职。隋时隶属民部,唐改民部为户部,下设度支郎中。C.朔望,朔日与望日的合称,分别指旧历每月初一日与十五日,而旧历每月三十日称为“晦”。D.元和,文中指唐宪宗李纯的年号。《琵琶行》(并序)中“元和十年”的“元和”与此同义。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卢坦能耿介守正。在任郑滑节度使判官时,监军薛盈珍屡次干预军中政务,卢坦总能据理力争;对大将之误,也能机智阻谏。B.卢坦有长远之见。李复死后,卢坦察觉代替李复的姚南仲将与自己不合,于是借李复丧事之机,回到东都,做了寿安县令。C.卢坦敢直言进谏。山南节度使柳晟、浙西观察使阎济美违诏进奉而遭弹劾,皇帝本想网开一面,卢坦进言不可因小信失大信。D.卢坦有仁善之心。对待士兵,卢坦每月定期派人慰问他们的父母亲人,并为他们寻医问药,士兵感念卢坦,没有一个逃回家的。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盈珍以南仲本书生,易之,曰:“是将材邪?”(2)坦与宰相李绛议多协,绛藉为己助,及坦出半岁而绛罢。14.根据文段,请简要说明卢坦被贬为左庶子的原因。【答案】10.B11.C12.B13.(1)薛盈珍认为姚南仲本就只是一个读书人,(于是)轻视他,说:“这个人是将帅之材吗?”(2)卢坦与宰相李绛议论政事的意见大多相合,李绛依靠卢坦帮助自己,等到卢坦被贬出京城做官半年后,李绛被罢免官职。14.①卢坦对裴均将位居谏议、常侍之上不满;②卢坦讥讽裴均结交权幸,非守正之人;③裴均发怒。【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本句意为:有个擅长吹笛的人,大将等人喜欢他,便到李复那里请求让他担任重要官职,卢坦笑着说:“大将长久在军队中,积累功劳多次升迁,才到尊高官职,怎么能自己轻视自己,想要和吹笛子少年任同等官职呢?”“大将等”做“悦之”的主语,其前应断开,排除C。“悦之”的“之”是“悦”的宾语,应在其后断开,排除D。“积劳”是“亟迁”的条件,中间不应断开,排除A。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把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C.“而旧历每月三十日称为‘晦’”错误,晦,指旧历每月最后一天,不一定是每月的三十日。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原文内容的能力。B.“卢坦察觉代替李复的姚南仲将与自己不合,于是借李复丧事之机,回到东都”错误,根据原文“监军薛盈珍数干政……盈珍以南仲本书生,易之……坦私谓人曰:‘姚大夫外柔中刚,监军若侵之,必不受。我留,恐及祸。’乃从复丧归东都”可知,应是卢坦察觉薛盈珍将与姚南仲不合,恐祸及自己,才借机回东都。故选B。【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得分点:(1)“以”,认为;“易”,轻视;“是”,这。(2)“协”,合;“藉”,依靠,凭借;“出”,贬出京城做地方官,外放,含被动意义。【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根据原文“裴均为仆射,将居谏议、常侍上,坦引故事及姚南仲旧比。均曰:‘南仲何人?’曰:‘守正而不交权幸者。’均怒,遂罢为左庶子”可见,裴均任仆射一职,将位居谏议、常侍之上,卢坦援引旧例及姚南仲旧事与之相比。裴均问:“姚南仲是什么人?”卢坦说:“是坚守正义而不结交权贵的人。”裴均大怒,于是罢卢坦为左庶子。从中可概括出三点,一是卢坦对裴均将位居谏议、常侍之上不满,二是卢坦借姚南仲旧事与之相比,讥讽裴均结交权幸,非守正之人;直接原因是裴均发怒,将他贬为左庶子。参考译文:卢坦字保衡,是河南洛阳人。做官当河南县尉。李复任郑滑节度使,上奏章推荐卢坦做判官。监军薛盈珍多次干预政事,卢坦每次据理拒绝他。有个擅长吹笛的人,大将等人喜欢他,便到李复那里请求让他担任重要官职,卢坦笑着说:“大将长久在军队中,积累功劳多次升迁,才到尊高官职,怎么能自己轻视自己,想要和吹笛子少年任同等官职呢?”各位将领听到这话很惭愧,急忙出来到卢坦面前感谢。李复去世,朝廷下诏让姚南仲代替李复。薛盈珍认为姚南仲原本就是一个读书人,轻视他,说:“这个人是将帅之材吗?”卢坦私下对人说:“姚大夫外柔内刚,监军如果屡屡冒犯他,他一定不会接受。我如果留下来,恐怕会殃及灾祸。”于是跟随办李复的丧事回东都洛阳,盈珍果然与姚南仲不和,幕府中有许多人被罢黜甚至处死。起初,各个道罢免调回的长官,拿本道的钱作为进献皇帝的物品,皇帝于是发布赦免命令一律禁止,山南节度使柳晟、浙西观察使阎济美违反诏令进献钱财,卢坦揭发他们的罪状奏告,柳晟、阎济美免去官职等待治罪。皇帝告诉卢坦说:“这两个人进献的是家财,我已经答应宽恕他们,我不能失信。”卢坦说:“用来宣示大的信义的就是赦令。现在这两个大臣违反诏令,陛下怎么能因小信而失去大信呢!”皇帝说:“我已经接受了钱财,怎么办?”卢坦说:“把钱财拿出来归还主管官员,来显示陛下的圣德。”皇上采纳了他的建议。裴均任仆射一职,将位居谏议、常侍之上,卢坦援引旧例及姚南仲旧事与之相比。裴均问:“姚南仲是什么人?”卢坦说:“是坚守正义而不结交权贵的人。”裴均大怒,于是罢卢坦为左庶子。两次任户部侍郎,主管度支事务。有人上告泗州刺史薛謇任代北水运使时,畜养不同寻常的马,而不把它们贡献给朝廷,朝廷将此事交付度支处理。卢坦派遣官吏前去查验,还未返回,皇帝认为太迟缓,又遣宦官刘泰昕前往。卢坦说:“事情已经交付有关部门,而又派遣宦官,难道有关部门不值得信任吗?” 多次上奏,皇帝才停止。卢坦上表奏请韩重华任代北水运使,开垦荒废田地,修筑营垒二十所,增加兵卒三千人,每年收获粟米二十万石。起初,卢坦与宰相李绛议论政事意见往往相合,李绛依靠他帮助自己,等到卢坦被贬出京城做官半年后,李绛被罢免官职。卢坦治理东川,免除了全部山泽盐井榷率的税收。吴少诚被诛杀后,朝廷下令派二千士兵屯驻安州,卢坦每逢初一和十五就派人问候他们的父母和妻子,探视疾病请医送药,所以士兵都很感激欣慰,没有人逃回去。卢坦只是请求征收官兵闰月的粮饷来资助行营,受到人们非议。元和十二年去世,年六十九,追赠礼部尚书。(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徐州①汪元量白杨猎猎起悲风,满目黄埃涨太空。野壁山墙彭祖宅,塺②花粪草项王宫。古今尽付三杯外,豪杰同归一梦中。更上层楼见城郭,乱鸦古木夕阳红。【注】①徐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南宋灭亡,元朝一统之时,诗人来到徐州写下此诗。②塺:尘埃。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诗层次分明,首联二句选取“白杨”、“黄埃”等北方特有的景物,既点明了地点环境,又奠定悲凉基调。B.颔联运用对比的手法,慨叹人世沧桑,与李白诗句“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有异曲同工之妙。C.诗人对国运无回天之力,只好借酒浇愁,“同归一梦”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人生如梦”意蕴相同。D.此诗用字颇具匠心,“黄埃涨太空”的“涨”字就运用了比拟、夸张的手法,化静为动,画面颇有立体感。16.请简要赏析尾句的表达效果。【答案】15.C16.①动静结合:乱鸦为动景,古木为静景;②色彩对比鲜明:夕阳为亮色,乱鸦、古木为暗色。③以景作结,含蓄蕴藉:夕阳、乱鸦、古木营造萧瑟清冷的氛围,表达作者国破家亡的悲凉之情。【解析】【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这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C.“意蕴相同”错误。颈联“同归一梦”抒发的是南宋灭亡、英雄不再的无尽悲愤;而“人生如梦”抒发的是怀才不遇的失意落寞,所以内涵不相似。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乱鸦古木夕阳红”,城郭之外,乱鸦点点,古树残阳。乱鸦点点,为动景,古木为静景,动静结合;夕阳为亮色,乌鸦、古木为暗色,色彩对比鲜明。诗句以景结情,含蓄蕴藉:夕阳、乱鸦、古木为日落之景,形象暗淡,从而营造了萧瑟清冷的氛围,抒写惆怅无奈之胸怀,表达作者国破家亡的悲凉之情。(三)名句名篇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化用孔子名句,阐释了“短暂与永恒”“静止与变化”的辩证关系。(2)“风”经常撩动诗人的情思。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一句渲染悲凉气氛,引发诗人无尽愁绪;李煜《虞美人》中也正是“_________”一句牵引出词人的故国之思;秦观《鹊桥仙》中“___________”一句让人深味相逢的美好;刘克庄《贺新郎》中“___________”一句又让人感受到蒙古大军兵临城下的紧迫。【答案】①.逝者如斯②.而未尝往也③.风急天高猿啸哀④.小楼昨夜又东风⑤.金风玉露一相逢⑥.闻说北风吹面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正确书写:逝、啸、逢。三、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Ⅰ阅读材料,完成文后小题。当你参观了一座座江南的古镇后,就会惊异地发现:这些古镇的设置是那么的(),一条清流从远处飘逸而来,又从这里委婉流去,缱绻缠绵处就是一座古镇。长江黄河假如说是孕育华夏文明的摇篮,那么一条条柔婉曲流就是培养古镇文明的清泉。穿梭往来的舟舸,举帆落帆,扬桨收桨之间,就把一座古镇同整个江南人的文化背景勾织得异常和谐()。 街道一律临河铺筑,两排挤挤的房屋把天空夹出细长的一条。青石板的街面,被千万双脚打磨得发亮,把一段()的历史融凝进去,却不留一丝痕迹。古街虽窄小,却并不失之于平直简约,一条条幽深的小巷细弄,一头勾联着古街,一头()地延伸过去,把整个一座古镇引宕得一波三折。那绵长清丽的诗意就该由古镇的小巷里抽绎出来。而夜卧古镇的吊脚楼上,听“欸乃”橹音从远处飘来,又从你枕下飘向远方,载去你的遐想和憧憬。一座座石拱桥,巧连妙钩,宛若一帧行草书法,笔墨淋漓之间,有一缕墨韵衔接着,构成了整体的韵律和完美。18.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规整熨帖邈远曲曲折折B.规整服帖渺远千回百转C.整齐熨帖渺远曲曲折折D.整齐服帖邈远千回百转19.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长江黄河假如说是孕育华夏文明的摇篮,那么一条条柔婉曲流就是滋养古镇文明的清泉。B.假如说长江黄河是孕育华夏文明的摇篮,那么一条条柔婉曲流就是滋养古镇文明的清泉。C.长江黄河假如说孕育华夏文明的摇篮,那么一条条柔婉曲流就是涵养古镇文明的清泉。D.假如说长江黄河孕育华夏文明的摇篮,那么一条条柔婉曲流就是涵养古镇文明的清泉。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答案】18.A19.B20.①本体是石拱桥,喻体是行草书法,形态接近,都有传统的古典韵味;②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石拱桥的美感。【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第一处,规整:合乎一定的规格;规矩整齐。整齐:有秩序,有条理,不凌乱。语境修饰的额是“古镇的设置”,选“规整”。第二处,熨帖:舒服,舒适。服帖:妥当,稳妥。语境用“和谐”来和这个词语搭配,应该选“熨帖”。第三处,邈远:年代久远,历史悠长(时间距离)。渺远:遥远(空间距离)。语境修饰的是“历史”,是从时间角度说的,选“邈远”。第四处,曲曲折折:形容弯曲,或事情受阻不能顺利进行。千回百转:原指水流曲折蜿蜒,形容事情、问题、歌声一直萦绕脑际,不能排遣。根据语境“不失之于平直简约”“把整个一座古镇引宕得一波三折”,应该选“曲曲折折”。 故选A。 【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长江黄河假如说”语序不当,把“假如说”调到句首。二是“培养古镇文明的清泉”中“培养……清泉”搭配不当,可改为“滋养古镇文明的清泉”。根据以上分析,结合选项来看,两处错误都改正,表述无误的是B项。故选B。【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题干要求分析比喻构成和表达效果,比喻的构成可从本体和喻体的角度分析,表达效果要结合具体的内容分析。比喻的构成:“一座座石拱桥,巧连妙钩,宛若一帧行草书法”中把石拱桥比喻成行草书法,所以本体是石拱桥,喻体是行草书法;“行草书法”有墨韵,有传统的古典韵,用行草书法来比喻石拱桥,说明两者之间有相似性,都有传统的古典韵味。表达效果:根据“笔墨淋漓之间,有一缕墨韵衔接着,构成了整体的韵律和完美”,可见“行草书法”有墨韵,有传统的古典韵,用行草书法来比喻石拱桥,说明石拱桥也有传统的古典韵味,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石拱桥的整体韵律和完美的特点。(二)语言文字运用I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在我们乡土社会中,有专门作贸易活动的街集。街集时常不在村子里,而在一片空场上。各地的人到这特定的地方,各以“无情”的身份出现。在这里大家把原来的关系暂时搁开,一切交易都得当场算清。我常看见隔壁邻居大家老远地走上10多里在街集上交换清楚之后,又老远的背回来。他们何必到街集上去跑这一趟呢,在门前不是就可以交换的么?,因为在门前是邻居,到了街集上才是“陌生”人。当场清算是陌生人之间的行为,不能牵涉其他社会关系的。(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不超过9个字。22.这段文字体现出乡土中国怎样的社会特点?【答案】21.这一趟是有作用的(这一趟是必须去的这是不合适的这当然不可以地点不同,关系不同)22.①乡土中国社会是亲密的血缘关系;(乡土中国社会是熟人社会)②在血缘关系中商业不能存在;③在乡土社会中商业贸易需要“当场清算”(要避免太重叠的人情)。 【解析】【分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结合语境“他们何必到街集上去跑这一趟呢,在门前不是就可以交换的么?”“因为……”可知,此处表明“跑一趟”的必要性或者“在门前交换”不可以,故填类似“这一趟是有作用的”“这一趟是必须去的”“这是不合适的”“这当然不可以”“地点不同,关系不同”等句子即可。【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的能力。结合“各以‘无情’的身份出现。在这里大家把原来的关系暂时搁开”推知,原来的关系即“有情”,可概括出,“乡土中国社会是亲密的血缘关系”;或“乡土中国社会是熟人社会”;结合“在门前是邻居,到了街集上才是‘陌生’人。当场清算是陌生人之间的行为,不能牵涉其他社会关系的”可概括出“在血缘关系中商业不能存在”;结合“在这里大家把原来的关系暂时搁开,一切交易都得当场算清”可概括出,“在乡土社会中商业贸易需要‘当场清算’”。四、写作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21年,中国人的日常留下了许多最真实画像:52岁的绍兴出租车司机,多日里每天跑车20小时;出差徐州的男人,晚上吃麦当劳十分钟度过44岁生日,日复一日调试设备;45岁的南京妈妈,除在机场做保洁外,其余都是在带孩子去各种培训班;35岁的爸爸,晚上在东莞居住,早上送完孩子后又大巴连地铁赶去深圳打工……那些粗粝的细节,奋力生活的轨迹,那些单调重复里的爱、责任和坚韧,真实映照着一个个普通中国人的日常,这样的日常也渗透在你和我的每一天里。请以“日常”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拟题目,自选角度,文体自选;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江苏省徐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Word版附答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2-13 09:23:05
页数:22
价格:¥2
大小:52.38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