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湖南省永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Word版附解析)
湖南省永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2
2
/22
剩余20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永州市2021年下期高一期末质量监测试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国人最大的毛病是“私”。说起“私”,我们就会想到“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俗语,私是一个群己、人我的界限怎样划法的问题。西洋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团体,团体是有一定界限的,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不能模糊。这种格局不妨称之为团体格局。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如果有一位朋友写信给你说他将要“带了他的家庭”一起来看你,你就知道要和他一同来的是哪几个人。在中国,这句话却含糊得很。在英美,家庭包括他和他的妻以及未成年的孩子。如果他只和太太一起来,就不会用“家庭”。在我们中国常用“阖第光临”,但是很少人能说出这个“第”字究竟应当包括些什么人。为什么我们对家庭这个概念这样不清不楚呢?因为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西洋的格局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我们的格局(实际上就是差序格局)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在孩子成年了住在家里都得给父母膳食费的西洋社会里,大家承认团体的界限,进入团体得有一定的资格,资格取消了就得走出这个团体。在他们这不是人情冷热的问题,而是权利问题,在西洋社会里,争的是权利,而在我们,却是攀关系、讲交情。以“己”为中心,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而是像水的波纹,一圈圈推出去。(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差序格局》有删改)材料二:《乡土中国》中“差序格局”一词高度概括了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的逻辑和传统文化的特点,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和鲜明的社会特征。差序格局中的“序”,有等级之意,在儒家文化中,我国社会结构尤为注重人伦。“伦是有差等的次序。”君臣、父子、夫妇、政事、长幼、上下等都有着严格的伦理界限,不可逾越。“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在传统社会中, 差序格局与礼治秩序紧紧弥合在一起,可以说,差序格局是伦理纲常、等级有序等儒家伦理存在的社会基础,礼治秩序从文化上不断塑造着、强化着差序格局的存在。“在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已’作中心的。”在家族中,以己为中心,血缘关系越近,关系网络就越紧密。依中国传统家族文化言,五服之内一般被视为差序格局的里层,五服之外则可伸缩,弹性度较大;外戚中,更是“一表三千里”。从广泛意义上论,地缘、友缘、学缘、业缘等关系有时也纳入差序格局中的关系范畴。如“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家乡水”“一辈子同学三辈子亲”等民谚俚语对这种情形作了生动的描摹。差序格局“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中心势力愈雄厚,“格局”就愈大,反之就越小。在传统社会中,差序格局体现的是稀缺资源的配置模式。当资源稀缺时,如何分配资源,在没有国家计划和市场调节的情况下往往由个人依据与“己”关系亲疏远近这一标准进行。离“已”愈近,得到的资源可能就愈多。究其实质,这种资源配置模式的根本目的在于使自己利益最大化,保持已有差序格局的稳定性,同时具有强烈的排外性。而在整个社会中,差序格局则成了社会资源合理配置与自由流动的结构性壁垒。差序格局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断被现代因子影响和浸染,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差序格局旧有的特质。有学者对费先生提出的差序格局作了拓展,认为当前我国存在着城乡差序格局、权力差序格局等。(摘编自陈占江《差序格局与中国社会转型》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差序格局以自我为中心,社会关系的亲疏是由自我与他人关系的亲疏决定的,是一种界限分明的格局。B.与中国的差序格局相比,西洋的团体格局讲究人情冷暖,是攀关系,讲交情的。C.差序格局强调社会关系的等级差别。在传统社会中,儒家倡导的礼治秩序决定了差序格局的长期存在。D.差序格局具有伸缩能力,家庭可以小到只包括一家三口,也可以大到包括所有亲戚,这个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变化。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俗语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看起来是社会公德问题,其实是私的问题,与社会的差序格局密不可分。B.材料二阐明并分析了差序格局在当下中国社会转型期呈现出的新特点,这是对费孝通先生 相关理论的拓展与完善。C.差序格局深深嵌入了中国传统乡土社会中,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历史惯性,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变迁也不断改变和拓展。D.差序格局作为社会学意义上的一个概念,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在当前社会转型过程中,依然颇具启示意义。3.下列说法中,不能说明“差序格局”特点的一项是()A.入则孝,出则悌。B.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C.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5.“差序格局”是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出来的重要概念。请结合以上两则材料,概括并分析“差序格局”的特点。【1~5题答案】【答案】1.D2.B3.B4.(1)论证结构上:采用总分结构,主体部分采用并列式展开,思路清晰,层次分明;(2)论证方法上:综合运用了例证法、引证法等,论证有力,说理透彻。5.差序格局的特点:①伸缩性:以己为中心,是动态变化的,不断向外扩展的,依中心势力厚薄确定范围大小;②等级性:注重人伦,有等差次序,有严格的伦理界限,与礼治秩序关系密切;③壁垒性(或排外性):依据与“己”关系的亲疏远近配置资源,目的是使自己利益最大化,具有强烈的排外性,在整个社会中形成了一种结构性壁垒。【解析】【分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差序格局……,是一种界限分明的格局”错误,原文说“西洋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团体,团体是有一定界限的,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不能模糊。这种格局不妨称之为团体格局。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由此可知,界限分明是团体格局的特点。B.“西洋的团体格局讲究人情冷暖,是攀关系,讲交情的”错误,原文说“在西洋社会里, 争的是权利,而在我们,却是攀关系、讲交情”,由此可知,“讲究人情冷暖,是攀关系,讲交情的”是差序格局的特点。C.“儒家倡导的礼治秩序决定了差序格局的长期存在”错误,根据材料二“在传统社会中,差序格局与礼治秩序紧紧弥合在一起”“差序格局是伦理纲常、等级有序等儒家伦理存在的社会基础,礼治秩序从文化上不断塑造着、强化着差序格局的存在”可知,并非“决定”。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阐明并分析了差序格局在当下中国社会转型期呈现出的新特点”错误,材料二原文是“差序格局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断被现代因子影响和浸染,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差序格局旧有的特质”,由此可知,并没有“阐明并分析新特点”。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强调的是立志和诚信的重要性,与差序格局的特点无关。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首先,论证结构上,文章采用了总分结构,在文章开头即亮明观点“《乡土中国》中‘差序格局’一词高度概括了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的逻辑和传统文化的特点,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和鲜明的社会特征”,后几个自然段分析这一观点。文章主体部分采用并列式展开,分别论证了“在儒家文化中,我国社会结构尤为注重人伦”“在家族中,以己为中心,血缘关系越近,关系网络就越紧密”“在传统社会中,差序格局体现的是稀缺资源的配置模式”的观点,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然后,在论证方法上,文章综合运用了例证法(依中国传统家族文化言,五服之内一般被视为差序格局的里层,五服之外则可伸缩,弹性度较大;外戚中,更是……)、引证法(“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在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已’作中心的”)等,使论证更加有力,说理更加透彻。【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差序格局的特点:文章说“‘在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在家族中,以己为中心,血缘关系越近,关系网络就越紧密”“差序格局‘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中心势力愈雄厚,‘格局’就愈大,反之就越小”,由此可知,差序格局以己为中心,是动态变化的,不断向外扩展的,依中心势力厚薄确定范围大小,故具有伸缩性的特点。文章说“差序格局中的‘序’,有等级之意,在儒家文化中,我国社会结构尤为注重人伦”“君臣、父子、夫妇、政事、长幼、上下等都有着严格的伦理界限”“差序格局与礼治秩序紧紧弥合在一起”,由此可知,差序格局注重人伦,有等差次序,有严格的伦理界限,与礼治秩序关系密切,故具有等级性的特点。文章说“在传统社会中,差序格局体现的是稀缺资源的配置模式。当资源稀缺时,如何分配资源,在没有国家计划和市场调节的情况下往往由个人依据与‘己’关系亲疏远近这一标准进行”“这种资源配置模式的根本目的在于使自己利益最大化,保持已有差序格局的稳定性,同时具有强烈的排外性。而在整个社会中,差序格局则成了社会资源合理配置与自由流动的结构性壁垒”,由此可知,差序格局依据与“己”关系的亲疏远近配置资源,目的是使自己利益最大化,具有强烈的排外性,在整个社会中形成了一种结构性壁垒,故具有壁垒性的特点。(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仁慧汪曾祺小时候,我的母亲盼我能长命百岁,让我在观音庵里寄了名。庵里的住持我已经记不得她的法名,我的祖母叫她二师父。二师父是个面色微黄的胖胖的中年尼姑,是个很忠厚的人,一天只是潜心念佛,对庵里的事不大过问。在她当家的这几年,弄得庵里佛事稀少,香火冷落,房屋漏雨,院子里长满了荒草,一片败落景象。庵里的尼姑背后管她叫“二无用”。“二无用”也知道自己无用,就退居下来,由仁慧来当家。仁慧是个能干人。二师父大门不出,仁慧对施主家走动很勤。谁家老太太生日,她要去拜寿。谁家小少爷满月,她去送长命锁。每到年下,她就会带一个小尼姑,提了食盒,用小瓷坛装了四色咸菜 给我的祖母送去。别的施主家想来也是如此。观音庵的咸菜非常好吃,是风过了再腌的,吃起来不是苦咸苦咸,带点甜味。祖母收了咸菜,道一声:“叫你费心。”随即取十块钱放在食盒里。仁慧再三推辞,祖母说:“就算是这一年的灯油钱。”仁慧到年底,用咸菜总能换了百十块钱。她请瓦匠来检了漏,请木匠修理了窗槁。窗福上尘土堆积的福扇纸全都撕下来,换了新的。院子里的杂草全锄了,养了四大缸荷花。正殿前种了两棵玉兰。她说:“施主到庵堂寺庙,图个幽静。荒荒凉凉的,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谁还愿意来烧香拜佛?”我的祖母隔一阵就要到观音庵看看,她的散生日都是在观音庵过的。那天总要在观音庵吃一顿素斋。素斋最好吃的是香蕈(冬菇)饺子。荠菜、香干末作馅,包成薄皮小饺子,油炸透酥,倾入滚开的香蕈汤,嗤啦有声,以勺舀食,香美无比。仁慧募化到一笔重款,把正殿修缮油漆了一下。正殿完工,菩萨“开光”之日,请赞助施主都来参与盛典。这一天观音庵气象庄严,香烟缭绕,花木灼灼,佛日增辉。施主们礼赞拜佛之后,在过厅里设了四桌素筵。素鸡、素鸭、素鱼、素火腿……使这些吃长斋的施主们最不能忘的是香蕈饺子。二师父对仁慧这样的做法很不以为然,说:“这叫做什么?观音庵是清静佛地,现在成了一个素菜馆!”但是合庵尼僧都支持她。尤其使二师父不能容忍的,是仁慧学会了放焰口。放焰口本是和尚的事,从来没有尼姑放焰口的。仁慧想:一天老是敲木鱼念那几本经有什么意思?为什么尼姑就不能放焰口?哪本戒律里有过这样的规定?她要学。善因寺常做水陆道场,她去看了几次,大体能够记住。她去请教了善因寺的方丈铁桥。铁桥听说一个尼姑想学放焰口,很惊奇,就一字一句地教了她。她学会了,就找了本庵几个聪明尼姑和别的庵里的也不大守本分的年轻尼姑,学起放焰口来。起初只是在本庵演习。咳,还真像那么回事。尼姑放焰口,这是新鲜事。于是招来一些善男信女参观,你别说,这十几个尼姑的声音真是又甜又脆,比起和尚的癞猫嗓子要好听得多。仁慧正座,穿金蓝大红袈裟,戴八辫莲花毗卢帽,两边两条杏黄飘带,美极了!于是渐渐有人家请仁慧等一班尼姑去放焰口,不再有人议论。观音庵气象兴旺,生机蓬勃。解放。土改。土改工作队没收了观音庵的田产,征用了观音庵的房屋。观音庵的尼姑大部分还了俗,有的嫁了人。有的尼姑劝仁慧还俗。 “还俗?嫁人?”仁慧摇头。她离开了本地,云游四方,行踪不定。西湖住几天,邓尉住几天,峨眉住几天,九华山住几天。有许多关于仁慧的谣言。有些谣言仁慧也听到了,一笑置之。仁慧后来在镇江北固山开了一家菜根香素菜馆,卖素菜、素面、包子,生意很好。菜根香的名菜是香蕈饺子。菜根香站稳了脚,仁慧把它交给别人经管,她又去云游四方。西湖住几天,邓尉住几天,峨眉住几天,九华山住几天。仁慧六十开外了,望之如四十许人。(摘编自《小说家》)【注】放焰口:旧指人死后请和尚做佛事,和尚向口吐火焰的饿鬼施食,以使亡灵不受伤害。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通过描写二师父终日端坐禅房,对仁慧设素筵不以为然,对仁慧学放焰口不能容忍,塑造了一个循规蹈矩、呆板木讷的佛门女子形象。B.“解放”、“土改”,言简义丰,跳跃性极大,暗示了时代的巨大变迁,同时为仁慧后续的故事提供了社会背景。C.仁慧请工匠修理了观音庵的屋瓦窗根,除草养花,为香客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这是仁慧将观音庵经营得有声有色最重要的举措。D.小说结尾部分两次提到仁慧“西湖住几天,邓尉住几天,峨眉住几天,九华山住几天”,表现了她心无挂碍、生活无忧的状态。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篇点出“二师父”,接着描写观音庵的衰败景象,是为了引出主人公仁慧,并以二师父的无用反衬仁慧的能干。B.小说先后通过祖母捐赠灯油钱、隔一阵到观音庵看看、散生日都在观音庵过等情节,从侧面烘托了仁慧这一人物形象。C.小说既有对事件总体勾勒,也有对细节的生动描写,比如小说着力描写的仁慧“放焰口”时所穿的色泽鲜丽的服饰。D.小说语言典雅华丽,句式整散结合,将仁慧的一生叙写得有滋有味,体现了汪曾祺“淡而有味”散文化小说的语言风格。 8.请概括小说中仁慧的形象特点,并结合文本简要分析。9.文章能否将文中有关“香蕈饺子”的细节描写删掉?为什么?【6~9题答案】【答案】6.C7.D8.①深谙世俗人情。她勤到施主家走动,给施主送咸菜,得到施主们的回报。②勇于变革、善于经营。她打破世俗偏见,在庵里设素筵,学放焰口。③豁达洒脱。对于有关她的谣言,“一笑了之”;把创办的素菜馆交给别人经营,自己“云游四方”。9.不能删,理由:①丰富了小说内容,增添了内容的生活味和情趣性。作品从视觉、听觉、味觉多角度展现香蕈饺子的制作过程和食用效果,生动、形象,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②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香蕈饺子的鲜美和特色为观音庵吸引了更多香客,增加了庵内收入,使观音庵发展得更兴盛。也为观音庵被没收后,仁慧成功开了一家素菜馆做铺垫。③进一步表现仁慧的能干。香蕈饺子的鲜美令施主们惊叹,也使仁慧在观音庵以及后来在镇江开办素菜馆获得成功。【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C.“这是仁慧将观音庵经营得有声有色最重要的举措”说法错误。仁慧将观音庵经营得有声有色最重要的举措应该是为施主们提供素筵以及学会放焰口。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D.“小说语言典雅华丽,句式整散结合”说法有误。小说语言不是典雅华丽,而是平实质朴、生活化;整散结合的句式特点也不够典型。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根据文中的“仁慧对施主家走动很勤。谁家老太太生日,她要去拜寿。谁家小少爷满月,她 去送长命锁”“每到年下,她就会带一个小尼姑,提了食盒,用小瓷坛装了四色咸菜给我的祖母送去”“仁慧到年底,用咸菜总能换了百十块钱”“尼姑放焰口,这是新鲜事。于是招来一些善男信女参观”分析,可知仁慧主动到施主家走动,构建人情联系,用咸菜拉近关系,为庵里搭建人脉,又能得到施主们的回报施舍,表明她深谙世俗人情。根据“一天老是敲木鱼念那几本经有什么意思?为什么尼姑就不能放焰口?哪本戒律里有过这样的规定”“仁慧正座,穿金蓝大红袈裟,戴八辫莲花毗卢帽,两边两条杏黄飘带,美极了!于是渐渐有人家请仁慧等一班尼姑去放焰口”分析。可知仁慧勇于打破世俗偏见,率领尼姑们学习放焰口,并获得成功,这让观音庵有了名声,气象兴旺,生机蓬勃,仁慧的这些做法表明她勇于变革。根据“仁慧到年底,用咸菜总能换了百十块钱……荒荒凉凉的,连个坐坐的地方都没有,谁还愿意来烧香拜佛”“仁慧募化到一笔重款,把正殿修缮油漆了一下……使这些吃长斋的施主们最不能忘的是香蕈饺子”“这叫做什么?观音庵是清静佛地,现在成了一个素菜馆”“观音庵气象兴旺,生机蓬勃”“仁慧后来在镇江北固山开了一家菜根香素菜馆,卖素菜、素西、包子,生意很好。菜根香的名菜是香蕈饺子”分析,可知仁慧做大庵里香蕈饺子特色饮食,办素席增加了庵里收入,翻新了庵堂殿舍,优化了环境,表明仁慧具有善于经营的能力。根据“有许多关于仁慧的谣言。有些谣言仁慧也听到了,一笑置之”,对于有关她的谣言,“一笑了之”;“菜根香站稳了脚,仁慧把它交给别人经管,她又去云游四方”,把创办的素菜馆交给别人经营,自己“云游四方”,表明其豁达、自由、超脱。当然还可以根据“土改工作队没收了观音庵的田产,征用了观音庵的房屋。观音庵的尼姑大部分还了俗,有的嫁了人。有的尼姑劝仁慧还俗”“她离开了本地,云游四方,……华山住几天”“仁慧后来在镇江北固山开了一家菜根香素菜馆,……生意很好”可知,仁慧能顺势而变,适应能力强。言之成理即可。【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学作品中物象的作用的能力。不能删,理由:丰富了小说内容增添了内容的生活味和情趣性方面:文中“素斋最好吃的是香蕈(冬菇)饺子。荠菜、香干末作馅,包成薄皮小饺子,油炸透酥,倾入滚开的香蕈汤,嗤啦有声,以勺舀食,香美无比”等作品从视觉、听觉、味觉多角度展现香蕈饺子的制作过程和食用效果,生动,形象,丰富小说内容,增强小说可读性。 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方面:“正殿完工,菩萨‘开光’之日,请赞助施主都来参与盛典。这一天观音庵气象庄严,香烟缭绕,花木灼灼,佛日增辉。施主们礼赞拜佛之后,在过厅里设了四桌素筵。素鸡、素鸭、素鱼、素火腿……使这些吃长斋的施主们最不能忘的是香蕈饺子”“仁慧募化到一笔重款”“土改工作队没收了观音庵的田产,征用了观音庵的房屋”等情节为后来仁慧后来在镇江北固山开了一家菜根香素菜馆、生意很好、菜根香的名菜是香蕈饺子的情节展开作了铺垫。表现主人公性格方面:“最不能忘的是香蕈饺子”“菜根香的名菜是香蕈饺子”“菜根香站稳了脚,仁慧把它交给别人经管”可知,仁慧创办以香蕈饺子为特色的菜馆也让观音庵红火了起来,后来观音庵被没收后,仁慧在镇江又成功开起素菜馆,进一步突出仁慧能干的形象。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一)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选自韩愈《师说》)(二)辱注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收,况敢为吾子师乎?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选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注】这是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给韦中立的一封回信。韦中立曾写信要求拜柳宗元为师,并不辞道远,从长安到永州去拜访求教。辱,谦辞,感到自愧的意思。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B.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C.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D.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句读,指断开句子的知识。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句”,一句话后面的停为“读”。古书没有标点,所以要学习“句读”。B.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巫主要以祝祷、占卜等为业,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乐师,指以演奏音乐为职业的人。C.蛮夷,古代泛指华夏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包括南蛮、北狄、西戎和东夷。多数情况下,蛮夷戎狄统称蛮夷或四夷。D.谦辞,指谦虚的言辞,一般对己;敬辞,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一般对人,文中“仆”,是柳宗元的自称,属于谦辞。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师说》选段承接对师道的论述,写了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结果,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B.《师说》选段运用“嗟乎”“呜呼”感叹词,并以“其可怪也欤”作结,直接而鲜明地强化作者批判之意,发人深思。C.柳宗元述说自身条件差,并以孟子的“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为理由,谈及“今之世,不闻有师”,因此“不敢为人师”。D.柳宗元认为,韩愈作《师说》抗颜为师,不顾世俗风气,收招后学青年,勇气可嘉,但也因此招来众人嘲笑与辱骂。13.将文中划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2)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 14.针对当时的社会风气,两则选段的说理方法各有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10~14题答案】【答案】10.B11.A12.C13.(1)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看出那种人的明智之处。(2)做一般人的老师尚且不敢,更何况敢做您的老师呢?14.①《师说》选段运用对比论证说理。通过三组对比,分析阐明“耻学于师”的原因,批判了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学习的恶劣习气。②《答韦中立论师道书》选段运用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说理。引用孟子“人之患在好为人师”,追根溯源,揭示“不事师”的缘由。以韩愈为例,来驳斥时人对他的诋毁,并对韩愈“抗颜为师”进行声援。【解析】【分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为:承蒙您来信说,想要认我做老师。我的道德修养不深,学识非常浅薄,从各方面审察自己,看不出有值得学习的东西。虽然经常喜欢发表议论,写点文章,但我自己很不以为都是正确的。“环顾其中”为动宾结构,承前省略主语,“其中”作“环顾”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D;“为文章”动宾结构,前省略主语,“文章”作“为”的宾语,“言论”为同义复合词,均不可断开,排除C。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句’,一句话后面的停为‘读’”错误,应是“一句话后面的停顿为‘句’,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读’”。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 .“因此‘不敢为人师’”强加因果,原文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今之世,不闻有师”是对社会风气的叙述,不是“不敢为人师”的理由。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得分点:“或”,有的;“不”,通“否”;“小”,小的方面;“大”,大的方面。(2)得分点:“为”,做;“众人”,一般人;“且”,尚且;“况”,何况。【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艺术手法的能力。《师说》运用对比的方法分三层论述。第一层,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第二层,以为子“择师而教之”,自己却不愿甚至耻于从师作对比,则指出“今之众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第三层,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作比较,揭示了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②《答韦中立论师道书》选段运用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说理。下文连举两例,陈述不敢、也不愿为师的理由。其一是韩愈为师之例,其二是孙昌胤行冠礼之例,前者为主,后者为辅,二例共同说明一个问题:流俗不问是非,见怪即吠,倘若独为众所不为之事,必然招致厄运。引用孟子“人之患在好为人师”,追根溯源,揭示“不事师”的缘由。魏晋以降,世风日下,人们耻于言师。而韩愈却不顺流俗,收召后学,作《师说》,抗颜为师,结果招致众人笑骂,被目为狂人,不得不匆匆东行。由此见出为人师者的下场,也见出世风的浇薄。以韩愈为例,来驳斥时人对他的诋毁,并对韩愈“抗颜为师”进行声援,隐含着对韩愈的同情理解以及对浮薄世风的愤懑。参考译文:(一)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 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选自韩愈《师说》)(二)承蒙您来信说,想要认我做老师。我的道德修养不深,学识非常浅薄,从各方面审察自己,看不出有值得学习的东西。虽然经常喜欢发些议论,写点文章,但我自己很不以为都是正确的。没有想到您从京城来到偏远的永州,竟幸运地被您效法。我自估量本来就没有什么可取的东西;即使有可取的,也不敢做别人的老师。做一般人的老师尚且不敢,更何况敢做您的老师呢?孟子说,“人们的毛病,在于喜欢充当别人的老师”。从魏、晋以来,人们更加不尊奉老师。在当今的时代,没听说还有老师;如果有,人们就会哗然讥笑他,把他看作狂人。只有韩愈奋然不顾时俗,冒着人们的嘲笑侮辱,招收后辈学生,写作《师说》,就严正不屈地当起老师来。世人果然都感到惊怪,相聚咒骂,对他指指点点使眼色,相互拉拉扯扯示意,而且大肆渲染地编造谣言来攻击他。韩愈因此得到了狂人的名声。(选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金陵城西楼月下吟李白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①。【注】①谢玄晖:名谢朓,南齐著名诗人。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联中“金陵”点明了地点,“凉风发”暗示了季节,“夜寂”概括了时间和环境,“望吴越”交代了登楼的目的。B.颈联中“相接”是“精神相通,心心相印”的意思;“眼中”在结构上有过渡的作用,暗示了后面将要写的内容。C.尾联话中有“话”,意思是李白与谢朓精神相通,谢朓的诗李白能理解,但是今日李白写此诗,又有谁能读懂呢?D.诗人时而写自己行迹或直抒胸臆,时而描绘客观景物或赞美古人,给人一种明快、浪漫、清新之感,使全诗浑然一体。16.从炼字角度来说,颔联中哪两个字用得极好?为什么?请结合文本分析。【15~16题答案】【答案】15.D16.“摇”“滴”二字用得极好。白云和空城的影子倒映在江面上,微波涌动,让人感到空城也摇动起来;秋月皎洁,露珠坠落,仿佛是从月亮上滴落下来似的。此二字化静为动,赋予画面动感,使静止的画面生动起来,情态逼真;又使本属平常的水、城、露、月等景物,呈现出不同寻常的情态,异趣横生。【解析】【分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语言、表达技巧等的能力。D.“给人一种明快、浪漫、清新之感”错误,诗歌体现出的是苍茫、悲凉、沉郁的基调,突出诗人的寂寞和忧愁。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字的能力。首先找到哪两个字用得好:诗歌颔联写“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这两句描写白云低垂,水摇空城,白露好像是从秋月上垂滴的水珠。其中“摇”“滴”两个动词用得极好。然后结合诗句进行理解:上句写俯视,下句写仰观。俯视白云和城垣的影子倒映在江面上,微波涌动,恍若白云、城垣在轻轻摇荡;仰观遥空垂落的露珠,在月光映照下,像珍珠般晶莹,仿佛是从月亮中滴出。十四个字,把秋月下临江古城特殊的夜景,描绘得非常逼真传神。白云和空城的影子倒映在江面上,微波涌动,让人感到空城也摇动起来;秋月皎洁,露珠坠落,仿佛是从月亮上滴落下来似的。 最后分析表达效果:此二字化静为动,赋予画面动感,使静止的画面生动起来,情态逼真;又使本属平常的水、城、露、月等景物,呈现出不同寻常的情态,异趣横生,令人浮想联翩,为之神往。这样的描写,不仅反映出浪漫主义诗人想象的奇特,也充分显示出他对大自然敏锐的感觉和细致的观察力。(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沁园春·长沙》中,诗人从独立寒秋、故地重游,过渡到对往昔生活及“同学少年”回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用屈原《九歌·湘夫人》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句,继而使境界旷远,意象宏阔。(3)荀子在《劝学》中通过对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和绝江河的原因分析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题答案】【答案】①.携来百侣曾游②.忆往昔峥嵘岁月稠③.无边落木萧萧下④.不尽长江滚滚来⑤.君子生非异也⑥.善假于物也【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答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字词:峥嵘、萧、生。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哦,香雪》这篇小说人物不多,情节简单,表现的是改革开放初期以香雪为代表的山村少女对现代生活的向往:在那停车一分钟的间隙里,她毅然踏进了火车,用积攒的四十个鸡蛋换回了梦寐以求的带磁铁的泡沫塑料文具盒。作为“荷花淀派”杰出的后起之秀,铁凝用诗意化的语言展现了那群山村女孩。文章中, 作者写香雪的同村姐妹凤娇,偶然认识了火车上那个温文尔雅的年轻乘务员“北京话”,并从与他的接触中_____________了朦胧的少女情愫。跟“北京话”做买卖时,凤娇有意磨磨蹭蹭,直到火车开动时才把整篮的鸡蛋塞给他,她是故意不让他有付钱的机会。而凤娇却觉得很开心很满足,因为她_____________地为她爱着的人付出。这一系列细节充分展现了山村女孩对_____________的爱情特有的含蓄与执着,而这种特有的情怀不论在哪个时代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但是,小说_____________的细节是:香雪下火车之前,“北京话”在说话时无意中提到他的爱人,这让香雪感到委屈。香雪既替凤娇委屈,也为整个台儿沟委屈。如此的妙笔,写到山村少女的心里去了,因为这儿的姑娘只能梦想幸福,却很难真正得到幸福。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萌发心甘情愿可望而不可即出人意料B.激发心甘情愿风马牛不相及出人意料C.萌发心悦诚服风马牛不相及出其不意D.激发心悦诚服可望而不可即出其不意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作为“荷花淀派”的后起之秀,铁凝用诗意化的语言展现了那群山村女孩。B.作为“荷花淀派”杰出的后起之秀,铁凝用诗意化的语言展现了那群山村女孩清泉般的心灵。C.作为“荷花淀派”的后起之秀,铁凝用诗意化的语言展现了那群山村女孩清泉般的心灵。D.作为“荷花淀派”杰出的后起之秀,铁凝用诗意化的语言描写了那群山村女孩清泉般的心灵。20.文中两个词语“荷花淀派”和“北京话”都用了引号,这两处引号的作用是否相同,请说明理由。【18~20题答案】【答案】18.A19.C20.两处引号的作用不同:“荷花淀派”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特指文学创作的流派;“北京话”的引号表示特定称谓,小说中是对火车上那个不知姓名又说一口漂亮的“北京话”的小伙子的称呼。【解析】【分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第一处,萌发:种子或孢子发芽,比喻事物发生。激发:刺激使奋发。根据横线后“朦胧的少女情愫”可知,应用“萌发”。 第二处,心甘情愿:心里愿意,一点儿也不勉强。心悦诚服:诚心诚意地佩服或服从。此处说的是凤娇为“北京话”付出心里一点儿也不勉强,应用“心甘情愿”。第三处,可望而不可即: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形容看来可以实现而实际难以实现。风马牛不相及:比喻两者全不相干。此处说的是爱情难以拥有,应用“可望而不可即”。第四处,出人意料:(事物的好坏、情况的变化、数量的大小等)出乎人们的意料,在人们的意料之外。出其不意:趁对方没有料到(就采取行动)。此处没有采取行动的意思,应用“出人意料”。故选A。【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划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杰出的后起之秀”语意重复,可删去“杰出”;二、“展现了那群山村女孩”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女孩”后加“清泉般的心灵”。全部改对的是C项。故选C。【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首先给出结论:两处引号的作用是不同的。然后解释理由:引号的作用一般包含:①表示直接引用②表示特殊含义③表示着重强调④表示特定称谓⑤表示否定和讽刺。荷花淀派,以孙犁为代表的一个当代文学的流派。主要作家还有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等。荷花淀即白洋淀,这一流派得名,不但源于白洋淀这个地方,也源于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荷花淀派”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特指文学创作的流派;而“北京话”的引号表示特定称谓,小说中是对火车上那个不知姓名又说一口漂亮的“北京话”的小伙子的称呼。所以这两处引号的作用是不同的。(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北京市王府井大街的百货大楼前,① 。人们塑起它是为了纪念一位普通的劳动者——张秉贵。张秉贵生前长期在王府井百货大楼的糖果柜台担任售货员,他从没有因为自己工作的平凡而放松要求,而是全心全意为顾客着想,想方设法提高服务质量。()。面对这种情况,张秉贵②,练出了称重“一抓准”、算账“一口清”的绝技,尽力缩短顾客的等待时间。每逢节假日,张秉贵在柜台前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但他始终面带微笑,热情地为每一个顾客提供耐心周到的服务。他这种爱岗敬业的态度,③。张秉贵虽然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他从点滴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地工作,为他人和社会做出了贡献,在平凡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样值得人们尊敬和颂扬。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柜台前顾客排起长队就是因为物资匮乏B.当时张秉贵还是一个普通的售货员C.当时社会物资匮乏,人们生活艰苦D.当时因物资匮乏,顾客常常要在柜台前排起长队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21~22题答案】【答案】21.D22.①立着一尊雕像②苦练工作技能③被人们誉为“一团火”精神【解析】【分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归位的能力。根据后面的“面对这种情况”“尽力缩短顾客的等待时间”可知,括号内陈述的应是张秉贵面对的具体情况,且这种情况会造成顾客等待时间很长。A.强调物资匮乏,与后文陈述的内容不衔接;B.强调张秉贵是普通售货员,与后文陈述的内容不衔接;C.强调人们生活艰苦,与后文陈述的内容不衔接。故选D。【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处,后文说“人们塑起它是为了纪念一位普通的劳动者——张秉贵”,暗示我们前文说的是张秉贵的雕像的事儿,结合前文“北京市王府井大街的百货大楼前”,此处可填“立着一尊雕像”。第二处,后文说“练出了称重‘一抓准’、算账‘一口清’的绝技,尽力缩短顾客的等待时间”,说明主人公在苦练技能,结合前文“面对这种情况”,此处可填“苦练工作技能”。第三处,前文说“每逢节假日,张秉贵在柜台前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但他始终面带微笑,热情地为每一个顾客提供耐心周到的服务”,后文进行总结“张秉贵……,在平凡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样值得人们尊敬和颂扬”,结合题目“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说明此处是一个中心句,故可填“被人们誉为‘一团火’精神”。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劝学》是两千多年前荀子对学习问题的朴素认识,《师说》是一千多年前韩愈对“耻学于师”的批评。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我们今天在学习中又遇到了新的难题。针对当下学习中的某些问题,以《劝学“新说”》为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议论要有针对性;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3题答案】【答案】例文:劝学“新说”战国时期的伟大思想家荀子在《劝学》中指出:“学不可以已”,用振聋发聩之声指出了学习的重要性。生活在距荀子时代两千余年后的我们,拥有着有网络就能查阅资料的各种智能设备和随时可翻阅的电子书籍,这些让知识变得触手可及,无论是整块的还是零碎的,无时无刻不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这句话确实触到了人类本身的劣根性,我们对知识逐渐麻木,被动地灌输学习,只看自己有用的,这句看似功利的话已经成为多少人的信条?为什么要学习?为了陶冶情操、提升人格吗?是的,这是学习的好处,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发展迅速的世界里,不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是会被逐渐淘汰的。近些年,因大学沉迷玩乐不思学习导致挂科交不上论文而被退学的大学生、研究生比比皆是;也有一些倚老卖老的领导不懂装懂,把事情弄得一团糟,这些人的结果无疑是可以预测的。说到底,现在学习已经不是古时候的一种品质,而是少数人的才能,在现今已经演变成等同于吃饭睡觉一样不可或缺的要求。社会的需求裹挟着个人,只有通过努力,永远走在大部分人前面,才能成功。 碎片化的学习给予人们更多学习的可能性,人们或多或少都会利用“瞥一眼”的时间去看看与文化知识相关的东西。故宫博物院推出的文创产品文物日历正面是日历,背后是细小的文物“安利”,一时间风靡社会,成为大家争相购买的对象。很多人购买之后并不会去翻日历,毕竟有手机,谁会去动这些老玩意?都说心动不如行动,无数人凭着“我要学习”的冲动买下一个个文创产品,半天不到,热情就冷却下来说着“下次一定”,其背后是害怕被人落下的文化焦虑,买家们需要明晰:买下来≠得到了。知识的获取亦是如此,比起空喊口号,炫耀着自己拥有多少以文化为载体的设备,倒不如用这些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将想学习的念头付诸实践,避免踏入文化消费的陷阱。在知识面前,每个人都是“笨小孩”,必须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走。贝尔纳曾经说过:“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全国教育模范杜桂华希望他带的研究生“诚实为人,踏实做事。”做什么要钻研什么,做什么还要做成什么。做的时候一定要努力,学生不要老叫苦,最怕的是不努力,老是做不下去。秉承“踏实”的观念,他的学生即使做了大官,也是踏踏实实在一线做事的人。同样,学习犹如建房子,首先需要打地基,只有地基打得安稳,触及知识殿堂的巴别塔才能稳稳地站起来,不至于半路倒塌,只剩空骸。人而不学,虽无忧,如禽兽何?【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命题作文。作文材料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劝学》《师说》这两篇经典文章的内容进行了简要概括。我们知道,《劝学》对学习问题的朴素认识主要集中在“学不可以已”这句话上,《师说》也有“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样振聋发聩的观点。这一部分材料其实都指向“学习”这一范畴。材料的第二部分对写作进行了指导——当今的学习有新的难题,要求结合当下学习的问题进行写作。意思是写作应该具有一定的“现实针对性”。 在写作中,应围绕现实中学习的“问题”行文,或揭示“问题”,探究其产生的背景原因,提出解决方案;或进行批判,以便更好地建设。当然,还可以联系当下的实际生活,思考当前学习所需要的条件以及学习对于我们的意义等。只要不避开“现实”,且有针对性都是可以的。最后,要注意的是,这是一篇命题作文,不可另起炉灶。结构方面,可根据行文需要,使用并列式、层进式,甚至是正反对照式,这些方法都是可行的。立意:1.学习要跟得上时代的脚步。2.信息爆炸的时代,学习更要有质疑精神。3.学习要以担当时代重任为目的。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湖南省永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Word版附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2-13 09:23:12
页数:22
价格:¥2
大小:44.59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