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福建省福州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检测试卷(Word版含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9

2/19

剩余1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福州三中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一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选择题请填涂到答题卡相应区域中,填涂规范。选择题填涂请用2B铅笔。2.非选择题答案请写到答题卡相应区域中,答卷前请准确填写本人姓名、班级、座号。3.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相应区域内作答。4.非选择题作答请按考前指导要求进行规范作答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1.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有关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拍摄要求的外景地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大汶口遗址【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七八千年前长江流域的河姆渡聚落开始种植水稻;选项C符合题意。元谋人遗址和北京人遗址均没有原始农业生产的遗存,AB两项错误;大汶口遗址农业生产以种植粟为主,D项错误。2.三星堆出土的小平底罐、鸟头把勺、尊形壶等陶器以及铜立人像、铜神树、金面具等,带有浓郁的西南地方文化特色;而青铜尊、囊以及玉璋、玉琼、玉璧、玉戈等物品的风格与黄河流域的一致。据此可知A.奴隶社会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B.古蜀地区手工业水平领先世界C.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D.中华文明的经济重心不断南移【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与黄河流域中原文明既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又有诸多不同,反映了早期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供世界其他地区的手工业发展状况,无法判断古蜀地区手工业水平是否领先世界,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奴隶社会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中华文明的经济重心不断南移的内容,排除AD项。故选C项。 3.如图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渊源图。据图可知A.儒家思想居于核心地位B.儒法两派之争已见分晓C.诸子思想相互融合发展D.法家思想源于儒家体系【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孔子、孟子、庄子及韩非子或是师徒关系,或是熟识关系,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家思想吸收他家的思想,出现百家思想相互的融合的局面,故C项正确;题干信息无法体现儒家思想的地位,故A项错误;题干信息反映了各派思想融合的情况,没有体现儒法两派之争,故B项错误;韩非子和荀子是师徒关系说明法家思想源于儒家体系,但题干反映的是百家思想相互的融合,该项不符合题干主旨,故D项错误。4.据《国语·鲁语上》记述,有虞氏和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自认是黄帝族的后裔。其中商族本属东夷族的一支,不是黄帝族的后裔。这反映了华夏先民A.鲜明的血缘亲疏色彩B.朴素的宗族宗法观念C.久远的文化生活交流D.共同的民族归属意识【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有虞氏和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都认为自己是黄帝族的后裔,这凸显的是共同的民族意识,D正确;材料与血缘亲疏无关,A排除;材料强调的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宗族宗法观念无关,B排除;材料与生活文化交流无关,C排除。故选D。5.《商君书》载:“民不逃粟,野无荒草,则国富”“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这些记载反映了商鞅的治国方略是A.发展农业B.奖励军功C.中央集权D.取信于民 【答案】A【解析】【详解】“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体现的是重农的思想,故A项正确;BCD项都与材料无关,排除。6.1963年出土于陕西宝鸡的何尊(青铜酒器),底部铭文有“宅兹中或(國)”四字,体现了西周时期周王作为天下共主的象征性意义。当时维护周王这一地位的地方管理制度是A.井田制B.宗法制C.分封制D.礼乐制【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朝在地方推行的制度是分封制,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C项正确;井田制是分封制的经济基础,排除A项;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排除B项;礼乐制是统治阶级内部行为规范,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7.秦始皇设御史大夫,由左右亲信出任,负责起草诰命文书,皇帝制书、诏书下达也多由御史大夫承转。有些政事皇帝不愿差使丞相,会直接交给御史大夫办理。由此可见,秦始皇设立御史大夫的目的是()A.牵制丞相,加强君权B.辅佐丞相,处理军政事务C.掌控军权,统领全国D.控制郡县,加强中央集权【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秦始皇设御史大夫,由左右亲信出任,负责起草诰命文书,皇帝制书、诏书下达也多由御史大夫承转。有些政事皇帝不愿差使丞相,会直接交给御史大夫办理”, 并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在中央设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牵制丞相,以加强君权,A项正确;御史大夫是丞相助手,负责监察系统,排除B项;秦朝设太尉主持军事,排除C项;秦朝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均有皇帝任免,排除D项。故选A项。8.下面是关于“马”字写法的发展演变图。这种变化反映出A.政治局面影响文化整合B.文化的发展具有多样性C.文字书写艺术不断发展D.文化交流推动百家争鸣【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图片看出,齐楚燕韩赵魏秦齐国的文字统一为小篆,结合所学可知,秦朝统一全国,统一全国的文字为小篆,说明政治局面影响文化整合,故选A;材料反映文字的统一,并非强调文化的多样性,排除B;材料反映文字的统一,并非反映文字书写艺术的发展,排除C;图片信息与百家争鸣无关,排除D。【点睛】9.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先后五次东巡,在东巡过程中进行了诸如泰山封禅、祭祀文化名山和舜、禹等华夏先王等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A.是秦王朝推行文化专制的重要手段B.增进了华夏民族的历史文化认同C.加重了人民负担导致秦王朝的灭亡D.消除了关东人民对秦王朝的仇视【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借助这些活动以消弭关东士民与秦人的心理隔阂,建构国家认同,增进了华夏民族的历史文化认同,因此B选项正确;这些活动与文化专制无关,A选项错误;这些活动并未直接加重人民负担导致秦朝灭亡,C选项错误;这些活动未能消除关东人民对秦王朝的仇视,D选项错误。故选B。10.三国时期学者孟康解释“中朝”说,“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 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汉朝实行中外朝()A.有利于中央权力加强B.旨在终结丞相制度C.有助于维护君主专制D.加速了西汉的灭亡【答案】C【解析】【详解】汉武帝时为加强皇权,选用一些亲信侍从如尚书、常侍等组成宫中的决策班子,称为“中朝”或“内朝”,外朝是指属于丞相、御史大夫和九卿所构成的官僚体制,中外朝制度的形成主要是为了分割丞相的行政权,从而加强皇权,维护君主专制,C项正确;中外朝制度的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而不是中央集权,排除A项;材料目的是为了分割丞相权力,而不是为了终结丞相制度,排除B项;中外朝制度的实施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并不是导致西汉灭亡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11.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A.加强了货币管理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C.削弱了诸侯实力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朝廷这种做法具有强制性、专卖性和暴利性。这从经济上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同时削弱了诸侯的经济实力。故答案选C项;材料没有信息涉及货币政策或者币种变化,无法得出加强了货币管理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经济方面,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的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符合主旨和史实,排除B项;D项说法不准确,应该是加强了而非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排除。12.西汉时期,针对废除盐铁官营的呼声,桑弘羊指出:盐铁官营是“国家大业,所以制四夷,安边足用之本,不可废也”。他主张盐铁官营的主要理由是A.巩固边防维护统一B.增加国家财政收入C.打击地方豪强势力D.加强中央经济控制【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国家大业,所以制四夷,安边足用之本”可知,桑弘羊主张盐铁官营主 要是从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角度强调盐铁官营的重要性,故A符合题意;增加财政收入是为巩固边防、维护统一而服务,故排除B;打击豪强与加强经济控制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CD。13.司马睿(晋元帝)从东渡到登基,主要依赖了王导、王敦兄弟大力支持。在此期间,王导联合南北士族,运筹帷幄,政由己出,王敦则总掌兵权,专任征伐。这说明当时A.外戚独揽国家大权B.门阀政治制约皇权C.中央集权受到削弱D.国家处于四分五裂【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司马睿(晋元帝)从东渡到登基,主要依赖了王导、王敦兄弟的大力支持”体现的是东晋时期的政权基础是世家大族,而材料“王导联合南北士族,运筹帷幄,政由己出,王敦则总掌兵权,专任征伐”体现的是当时门阀政治制约着皇权,因此B正确,A排除;C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14.东晋庐山贾姓士人“博通六经,尤善《庄子》、《老子》”,后成为虔诚的佛教高僧慧远。出现这一现象的社会背景是A.士族制度逐渐衰落B.社会舆论环境较为严酷C.三教融合趋势加强D.佛教思想成为社会主流【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佛教高僧慧远原本是士人,但是擅长道家经典,这体现了儒道释三教融合趋势,C正确;东晋正是士族发展到顶峰时期,排除A;题干内容与社会舆论环境无关,排除B;东晋时期儒家思想是主流,排除D。15.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促进了江南开发和民族交往B.完成了经济和政治重心南移C.破坏了南方环境和农业发展D.加剧了南北矛盾和割据状况【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的情况,这种情况的主要影响是促进了江南开发和民族交往,A项正确;经济和政治重心南移完成于南宋,排除B项; 人口南迁有利于南方农业发展,排除C项;“加剧了南北矛盾和割据状况”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16.关于大运河的评价,自古以来褒贬不一,众说纷纭。下列古人评价大运河的诗句中,持完全否定态度的是()A.“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B.“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C.“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D.“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可知,作者认为大运河的开凿导致了隋朝的灭亡,对大运河持完全否定态度,C项可选,符合题意;根据“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可知,该作者认为大运河沟通了南北经济,对大运河持肯定态度,A项排除,不符合题意;根据“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及所学知识可知,作者认为大运可得开凿改善了南北交通,对大运河持肯定态度,B项排除,不符合题意;根据“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可知,作者对大运河起到的交通运输作用持肯定态度,D项排除,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17.唐朝统治者基本保持了边地少数民族原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管理机构,任用少数民族地方首领为地方官吏,除在政治上隶属于中央王朝、经济上有朝贡的义务外,其余一切事务均由少数民族首领自己管理。这反映出唐朝的民族政策()A.具有因俗而治的特点B.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C.得到少数民族的拥护D.加快了少数民族封建化【答案】A【解析】【详解】唐朝统治者任用少数民族地方首领为地方官吏,除政治上和经济上的义务外,其余一切事务均由少数民族首领自己管理。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羁縻政策,反映出唐朝的民族政策具有因俗而治的特点,A项正确;材料不是强调边疆地区的开发,排除B项;材料没有少数民族拥护的信息,排除C项;实行和内地统一的管理制度能加快少数民族封建化,D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故选A项。18.隋唐三省六部制示意图中,→表示上下隶属关系,⇨表示政令下达程序。其中正确的一项 是A.B.C.D【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中央实行的三省六部制,在皇帝之下设置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三省,其中中书省是决策机构,门下省是审核机构,尚书省下设六部为具体的执行机构,因此B选项符合题意,ACD选项排除。19.唐朝后期推行两税法: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资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这一政策A.放松了国家对劳动力的人身控制B.导致了唐代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C.税制更加繁复增加了农民的负担D.巩固了封建国家的土地所有制度【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据材料“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等信息可得出国家允许人口流动,说明国家放松了对劳动力的人身控制,A项正确;藩镇割据是因为地方节度使权力过大,与两税法无必然联系,排除B项;两税法只征收地税和户税,使税制得以 简化,而不是更加繁复,排除C项;两税法是在土地兼并,均田制瓦解的情况下推行的税法,因而并不能巩固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排除D项。故选A项。【点睛】20.唐在隋的基础上完善三省六部制度,在礼部的下面又特设了“采风使”一职,主要的任务是到民间去采集民歌民谣,以观地方吏治与民风。这反映了唐朝A礼部执掌官员监察B.政府关注民情民意C.阶级矛盾彻底消失D.中华帝国长期繁荣【答案】B【解析】【详解】“民间去采集民歌民谣,以观地方吏治与民风”说明政府比较关注民情民意,C正确。唐代的监察机构不是礼部,礼部主要负责礼仪和对外交往,A错误。C中彻底消失说法绝对,排除。中华帝国长期繁荣不符合材料主旨,D错误。21.《步辇图》描绘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大相禄东赞为使臣,向唐太宗请求通婚的情景。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唐通过和亲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B.先进文明对周边民族的向心力C.唐蕃互派使者维持两个政权的友好关系D.唐对吐蕃赞普册封制度的确立【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步辇图》描绘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大相禄东赞为使臣,向唐太宗请求通婚的情景”,可以看出吐蕃作为边远民族,通过求婚的方式,以向当时的中原文化学习,可见先进文明对周边民族有向心力,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吐蕃使团求婚的场景,不能得出“有效管辖”,排除A项;材料图示不能得出唐朝对吐蕃的使团状况,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册封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 22.五代时期,节度使权力无边,中央失去控制。为解决这种状况,宋太祖采取的重要措施是A.由中央派文官出任知州B.增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C.设立“三衙”掌管调兵D.建“四监司”监控中央【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在地方采取的措施是收精兵、制钱谷和夺其权等措施,其中中央派文官出任知州是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之一,A项正确;BC项属于中央机构变革,与材料无关,排除;建“四监司”主要是为了分化地方权力,排除D项。故选A项。23.王安石变法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改革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变法()A.减轻了人民负担,改善了民众生活B.实现了强兵目的,消除了边境威胁C.促进了统治集团内部统一,巩固了统治D.增加了政府收入,达到了富国目的【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变法,是发生在宋神宗时期的改革,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通过变法,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了财政收入,D项正确;王安石变法中的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排除A项;王安石变法增强了军事实力,但没有消除边境威胁,排除B项;围绕变法问题,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日益严重,排除C项。故选D项。24.根据下表(两宋儒学学术流派代表人物简表)可推知两宋时期流派代表人物生卒年代籍贯濂学周敦颐1017~1073年湖南道州关学张载1020~1077年陕西凤翔临川学王安石1021~1086年江西临川洛学程颢1032~1085年河南伊川程颐1033~1107年河南伊川闽学朱熹1130~1200年江西婺源 婺学吕祖谦1037~1181年浙江金华永康学陈亮1143~1194年浙江永康永嘉学叶适1150~1223年浙江温州A.儒学的正统地位开始动摇B.地理差异孕育不同文化C.教育发达培养大批人才D.文化的重心在向南方转移【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表中的儒家各学术流派的代表人物共9人,其中6人的籍贯在南方,3人在北方,可见两宋时期文化的重心在向南方转移,故D正确;两宋时期,特别是南宋,儒学处在正统地位,故A错误;BC均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点睛】25.据《元史》记载∶"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中书省)为表里。"有人称行省为"外廷"、"政府"和"外宰相"。这表明元代行省A.职能不断发生转变B.是地方最高监察机构C.代表中央分驭各地D.由朝廷临时委派出巡【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外廷"、"政府"和"外宰相"可得出行省制是中央的派出机构,是代表中央分驭各地的机构,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职能变化,排除A;行省不是监察机构,排除B;行省不是临时的巡查机构,排除D。26.史书将某朝职官设置描述为:“胡人之官,领番中职事者皆胡服,谓之契丹官,枢密、宰臣则曰北枢密、北宰相。领燕中职事者,虽胡人亦汉服,谓之汉官,执政者则曰南宰相、南枢密。”该朝代是A.辽朝B.西夏C.金朝D.元朝【答案】A【解析】 【详解】材料是对辽朝南北面官制度的描述,其特征是因俗而治,A项正确;西夏、金朝及元朝与材料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27.元代科学家郭守敬在科技方面的卓越贡献主要体现在A.天文和历法领域B.数学和水利领域C.天文和数学领域D.历法和数学领域【答案】A【解析】【详解】郭守敬是中国元朝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专家,1276年郭守敬修订新历法,经4年时间制订出《授时历》,通行360多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1981年,为纪念郭守敬诞辰750周年,国际天文学会以他的名字为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据此,可以选出本题的答案为A项。28.宋词不仅为我们描绘了喧器热闹的宋朝市井生活画面,展现了江南经济发达的局面,表现了江南生活的繁荣生机,传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如吴中健儿驾舞龙舟竞技、姑娘们打秋千、妇女拾翠的场景均出现在宋词中。这说明,宋词A.体现世俗乐趣B.反映秀美景趣C.刻画文人形象D.描写都市生活【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如吴中健儿驾舞龙舟竞技、姑娘们打秋千、妇女拾翠的场景均出现在宋词中”是对市民生活的描述,体现的是世俗生活的乐趣,A项正确;BC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材料与都市生活描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29.清人总结说:“有明一代秕政多端…如王振、刘瑾、魏忠贤之流,俱以司礼监秉笔生杀予夺,为所欲为.遂致阿柄下移,干纲不振.”材料所反映的明代宦官乱权的制度前提是A.废丞相,权分六部B.六部代替皇帝批红C.设内阁,票拟御旨D.殿阁大学士的设置【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俱以司礼监秉笔生杀予夺”可知,明代的为了限制内阁的权力,设司礼监以 牵制,导致宦官乱权的现象,故D项正确;题干没有反映废丞相,权分六部的信息,故AB项排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的内阁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无决策权,不可能票拟御旨,故C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明代的内阁制度.考查内阁制度的性质、职权以及特点.明代的内阁制度的特点:1、内阁只是皇帝内侍机构,无决策权。2、形成时期长,而且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但体系完整,模式固定。3、内阁与皇权矛盾重重,又始终屈服在皇权的重压下。4、内阁受制于司礼监,矛盾深刻,但又不得不走司礼监的路子。5、内阁与六部经常互争雄长,矛盾重重。6、内阁中矛盾激烈,尤其嘉靖以后。30.“郑和使团在海外努力传播中华文教,与古代志士仁人所追求的大同理想,追求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这表明郑和下西洋()A.承担了维护世界秩序的责任B.加强了对世界各国的文化渗透C.加强了同欧洲人民友好往来D.扩大了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在海外努力传播中华文教,宣扬大同理想,致力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发展,表明郑和下西洋扩大了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D项正确;郑和下西洋并未承担维护世界秩序的责任,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郑和下西洋对世界各国进行了文化渗透,排除B项;材料并未强调中国与欧洲人民友好往来,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其中31题12分,32题10分,33题10分,34题8分,共计40分)3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至宋,中国古代夜市跳脱开夜禁羁绊,首次以官方认可的身份跻身市场行列,它们较广泛地分布于北方、东南、川蜀(川陕)、荆湖、闽广五大区域的各级城镇。宋代夜市突破之前以酒楼、茶肆、歌馆等为主要载体和以日市延伸为主的传统夜市形态,勾栏瓦舍、街市与摊贩成为与传统夜市形态并驾齐驱的主体形态,并且基本实现了由封闭式向开放式、由单一型向综合型的转变,实现了文化娱乐夜市由兼营、业余向主营、专业的转变,夜市消 费人群由相对单一化、贵族化向多元化、平民化转变,形成了与近现代高度相似的夜市形态与景象,并使宋代成为中国古代夜市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型时期。——摘编自张金花等《宋代夜市规模、形态与消费主体分析》材料二材料三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妥闹去处,通宵不绝……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骈阗如此。——摘编自【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1)概括宋代夜市的特点,并分析宋代夜市兴盛的影响。(2)史料是历史研究的依据,分别说明材料二、三对研究宋代夜市的史料价值。【答案】(1)特点:得到官方认可;分布广泛;规模较大;形态多样;形式开放;与文化娱乐相结合;消费趋于平民化。影响:促进了商品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丰富了百姓的生活;促进了市民文化的发展。(2)史料价值:材料二是北宋画家对夜市场景的描绘,可用于研究北宋夜市的形态、规模等问题。(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材料三是北宋文人对宋代夜市的记载,可用于研究北宋夜市的时长、夜市对民众生活的影响。(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详解】(1)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首次以官方认可的身份跻身市场行列,它们较广泛地分布于北方、东南、川蜀(川陕)、荆湖、闽广五大区域的各级城镇”“勾栏瓦舍、街市与摊贩成为与传统夜市形态并驾齐驱的主体形态”“由封闭式向开放式、由单一型向综合型的转变,实现了文化娱乐夜市由兼营、业余向主营、专业的转变,夜市消费人群由相对单一化、贵族化向多元化、平民化转变”等,可以得出得到官方认可、分布广泛、规模较大、 形态多样、形式开放、与文化娱乐相结合、消费趋于平民化。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丰富百姓生活、促进市民文化发展等角度分析。(2)首先指出史料类型,然后结合史料内容分析其史料价值,材料二主要从夜市的形态、规模等角度研究,材料三主要从北宋夜市的时长、夜市对民众生活的影响的角度研究。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冯友兰先生在其著作《中国哲学简史》中说:“从先秦以来,中国人鲜明地区分‘中国’或‘华夏’与‘夷狄’,这当然是事实,但是这种区分是从文化上来强调的,不是从种族上来强调的。”而《春秋公羊传》记载了儒家论述“夷夏互变”的大量历史案例。可见,是夷狄还是华夏依据是否认同华夏礼乐文化而转移,正如韩愈在评价《春秋》时所说的一样:“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之进于中国者,则中国之。”正是这种依文化辨华夷的观念使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能够通过文化学习相互融合、凝聚。——摘编自张刚《中国古代民族观与中华民族凝聚》材料二二十四史的民族史撰述,对于中国少数民族政权的认同意识做了具体反映,《史记》的“十二本纪”分别记述了五帝、夏、商、周、秦国、秦朝、项羽、刘邦、吕后、汉文帝、汉景帝和汉武帝时期的历史,由此构建起了华夏民族的政治统绪。魏晋南北朝时期,十六国政权普遍认可《史记》编排的这一政治统绪。《晋书》中的《刘元海载记》记述了匈奴人刘渊认同自己为刘汉后裔,所建政权以“汉”为号。魏晋南北朝时期,十六国政权总体来说都非常重视汲取汉族先进文明制度,统治者都非常热心儒学,如北魏孝文帝就以汉化改革著称,对儒家道统极为认同,自觉捍卫华夏道统。——摘编自汪高鑫《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的历史文化认同意识》(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的民族观。(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少数民族以何角度进行华夏认同?并说明这种民族认同的历史影响。【答案】(1)主要观点:华夷有别,华尊夷卑;以礼乐文化区别华夷;夷狄与华夏可以互相转移。(2)角度:政治认同、制度认同、血缘认同、文化认同。历史影响:强化了华夏认同;有利于巩固统治;促进了民族交融;传承了中华文明;促进了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任答三点即可)【解析】 【详解】(1)主要观点:根据材料“从先秦以来,中国人鲜明地区分‘中国’或‘华夏’与‘夷狄’”可知,华夷有别,华尊夷卑;根据材料“但是这种区分是从文化上来强调的,不是从种族上来强调的”“是夷狄还是华夏依据是否认同华夏礼乐文化而转移”可知,以礼乐文化区别华夷;根据材料“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之进于中国者,则中国之”“正是这种依文化辨华夷的观念使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能够通过文化学习相互融合、凝聚”可知,夷狄与华夏可以互相转移。(2)角度:根据材料“《史记》的‘十二本纪’分别记述了五帝、夏、商、周、秦国、秦朝、项羽、刘邦、吕后、汉文帝、汉景帝和汉武帝时期的历史,由此构建起了华夏民族的政治统绪。魏晋南北朝时期,十六国政权普遍认可《史记》编排的这一政治统绪”可知,政治认同、制度认同;根据材料“《晋书》中的《刘元海载记》记述了匈奴人刘渊认同自己为刘汉后裔”可知,血缘认同;根据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十六国政权总体来说都非常重视汲取汉族先进文明制度,统治者都非常热心儒学,如北魏孝文帝就以汉化改革著称,对儒家道统极为认同,自觉捍卫华夏道统”可知,文化认同。历史影响: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从强化了华夏认同;有利于巩固统治;促进了民族交融;传承了中华文明;促进了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等方面分析影响。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武帝时逐渐建立起一种以儒术培育人才、传承文化的治国模式,此后每一朝代的封建统治者在取得政权之后总是不断地扩大太学的规模,逐步建立并完善官学教育体系,使其成为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的主要场所。汉代学校教育实行“分经授诸生”,汉武帝时在太学里置五经博士,儒生以传习、阐释“五经”为业,经学开始形成,学派逐渐繁荣。材料二唐代在中央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以及弘文馆和崇文馆等,且四门学准许“庶人之俊异者”入学。唐宋以后,不仅汉族统治者在学校教育中重视传承以儒家经学为主的中华文化,蒙古、女真等少数民族统治者也对此格外重视,并在学校管理和救学方面制定了颇为周详的规程。——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栗洪武、陈磊《中国古代学校教育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的历史规律》(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对中国古代学校教育发展的贡献。(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宋时期学校教育的发展,并简析唐宋以来古代学校教育获得发展的原因。【答案】(1)贡献:开创了以太学培养人才的治国模式;促进了官学的发展;设立五经博士,使得经学逐渐形成;尊崇儒学,使儒学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 (2)发展:官学体系更加完备;学生来源阶层更加广泛;少数民族重视学校教育。原因:统治者的重视;儒学的发展;民族融合;商品经济的发展;科举制的发展。【解析】【详解】(1)贡献:根据材料“汉武帝时逐渐建立起一种以儒术培育人才、传承文化的治国模式”可知,开创了以太学培养人才的治国模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促进了官学的发展;根据材料“汉武帝时在太学里置五经博士,儒生以传习、阐释‘五经’为业,经学开始形成,学派逐渐繁荣。”可知,设立五经博士,使得经学逐渐形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尊崇儒学,使儒学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2)发展:根据材料“代在中央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以及弘文馆和崇文馆等”可知,官学体系更加完备;根据材料“四门学准许‘庶人之俊异者’入学”可知,学生来源阶层更加广泛;根据材料“蒙古、女真等少数民族统治者也对此格外重视,并在学校管理和救学方面制定了颇为周详的规程。”可知,少数民族重视学校教育。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宋统治者的重视教育;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儒学得到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宋时期,民族融合;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科举制的发展推动了教育的发展。34.阅读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中国每个新王朝开始时,通常都能有效地统治国家,开创一个比较和平繁荣的时期,新王朝促进了思想和文化生活,并通过派遣远征军对付游牧民族和扩展帝国疆域,保护国家。但渐渐地,王朝由于个别统治者本人的腐化堕落和贵族集团与宫廷宦官之间的宫廷斗争而遭到削弱,并助长了官僚机构的腐败。官僚机构的腐败加之宫廷生活愈来愈奢侈,意味着靠生产劳动供养整个帝国组织的农民所负担的赋税更繁重了。当农作物欠收和饥荒到来时,反抗政府税吏和地主收租代理人的起义爆发了。局部的起义会扩大为普遍的暴动——旧王朝濒临灭亡,新王朝日渐来临。——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概括材料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古代某一王朝为例,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答案】论点:王朝伊始和平繁荣,王朝后期渐趋衰败。 【示例1】以西汉为例:汉初统治者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轻徭薄赋、减轻刑罚,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汉武帝时期,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减地方权力:实行中外朝制度,加强皇权。经济上,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思想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学正统地位。汉武帝还派兵出击匈奴,设河西四郡,设西域都护府,巩固加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但是汉武帝后期,土地兼并严重,农民陷于困苦之中。西汉后期政治日趋黑暗,土地兼并严重,赋税徭役沉重,破产农民沦为奴婢或流亡,社会动荡不安。公元9年,西汉灭亡。【示例2】以唐朝为例:唐朝建立之初,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任人唯贤,虚心纳谏:实行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完善科举制度,扩大统治基础:对边疆民族地区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巩固疆域,开发边疆;出现盛世局面。唐玄宗后期沉于享乐,怠于政事,任人唯亲,朝政趋于腐败。安史之乱之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边防空虚,国力渐衰,加上后期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最终爆发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唐朝覆亡。【示例3】以北宋为例:宋太祖“杯酒释兵权”、重文轻武、“强干弱支”实行二府三司制,削弱相权,加强君权;完善科举制、官吏管理监督制度:革除五代弊政。社会星现出安定、繁荣的局面,农业进步,商业繁荣,城市经济发展,科技文化昌盛。北宋末年统治者贪图享乐,贪官层出,奢廉之风盛行。连年战争失利,军费开支浩大,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不断,国力下降,不断走向衰亡。【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国每个新王朝开始时,通常都能有效地统治国家,开创一个比较和平繁荣的时期”、“但渐渐地,王朝由于个别统治者本人的腐化堕落和贵族集团与宫廷宦官之间的宫廷斗争而遭到削弱”、“局部的起义会扩大为普遍的暴动——旧王朝濒临灭亡,新王朝日渐来临”等,可拟定观点:王朝伊始和平繁荣,王朝后期渐趋衰败。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古代某一王朝为例,并运用具体史实论证其兴衰历程。如以西汉为例,可知西汉前期,统治者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轻徭薄赋、减轻刑罚,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到汉武帝时期,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减地方权力;实行中外朝制度,加强皇权。经济上,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思想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学正统地位。军事上,汉武帝还派兵出击匈奴,设河西四郡,设西域都护府,巩固和加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但是汉武帝后期,土地兼并严重,农民陷于困苦之中。特别是西汉后期,政治日趋黑暗,土地兼并严重,赋税徭役沉重,破产农民沦为奴婢或流亡,社会动荡不安。在公元9年,西汉灭亡。也可以以唐朝为例,运用具体史实论证其兴衰历程,可知唐朝建立之初,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任人唯贤,虚心纳谏:实行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完善科举制度,扩大统治基础:对边疆民族地区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巩固疆域,开发边疆;出现盛世局面。唐玄宗后期沉于享乐,怠于政事,任人唯亲,朝政趋于腐败。安史之乱之后藩镇割据、宦官专 权和边防空虚,国力渐衰,加上后期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最终爆发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唐朝覆亡。也可以以北宋为例,运用具体史实论证其兴衰历程,可知宋初,宋太祖通过“杯酒释兵权”、重文轻武、“强干弱支”、实行二府三司制等措施,削弱相权,加强君权;完善科举制、官吏管理监督制度,革除五代弊政。社会呈现出安定、繁荣的局面,农业进步,商业繁荣,城市经济发展,科技文化昌盛。但北宋末年统治者贪图享乐,贪官层出,奢廉之风盛行。连年战争失利,军费开支浩大,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不断,国力下降,不断走向衰亡等等。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02-12 15:50:06 页数:19
价格:¥2 大小:737.17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