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政治高考复习必修二《经济与社会》必备知识填空练习(分单元课时编排,附参考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4

2/14

剩余1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高中政治《经济与社会》必备知识填空班级考号姓名总分第一单元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第1课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考点一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生产资料所有制1.影响物质资料生产的两个因素1)劳动是①的源泉,也是②的唯一源泉。2)生产资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价值的条件。2.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作用1)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起着③作用,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④。2)占支配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一个社会的⑤。二、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1.内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①,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②。三、公有制为主体1.公有制经济的内容:公有制经济包括①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②成分。【点拨】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2.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1)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原因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③。以公有制为主体是促进④发展的根本要求。以公有制为主体是实现⑤的基本前提。2)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⑥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⑦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点拨】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3.国有经济1)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a.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⑧上。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⑨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b.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⑩,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⑪。2)国有经济的实现形式:⑫是国有经济最主要的实现形式。四、非公有制经济1.内容:在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包括①、私营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外商投资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②成分和非集体成分。1)个体经济是指由③占有生产资料,从事④劳动和经营的经济。14 2)私营经济是指以⑤为基础的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⑥。3)外商投资经济是指外国投资者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在我国境内设立的⑦企业以及中外共同设立企业的⑧部分。2.地位和作用五、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的,而是①,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之中。2.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意义有利于发挥②的长处,调动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利用④的资源,取长补短,激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考点二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一、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1.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的举措1)要以①为标准,以提高②、增强③为中心,全面推进依法治企,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④、影响力、抗风险能力。【点拨】发展壮大国有经济不仅需要经济角度的措施,还需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全面加强党的领导。2)要推进国有经济⑤。推动国有经济进一步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向关系国家安全、⑥的重要行业集中,向提供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建设和公益性等关系⑦的重要行业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3)要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⑧经济,积极稳妥推进国有企业⑨改革,规范有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2.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举措1)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要深化农村⑩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2)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要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⑪,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机制。二、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1.要培育更多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营造支持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①;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②;要健全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③,贯彻落实包括市场准入、企业融资等在内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形成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和社会氛围。2.要支持和帮助非公有制企业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完善④,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效率和⑤。3.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推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坚持⑥,坚持守法经营、⑦,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坚持回报社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树立⑧的良好社会形象。【点拨】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是在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和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在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发展起来的。三、新时代发展的要求14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①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点拨】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除了生产资料所有制,还包括分配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第2课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考点一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一、优化资源配置1.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因1)人类的需要是①、不断发展变化的,而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社会能够加以利用的资源又是②的。2)为了更好满足人类的多方面需要,社会必须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点拨】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因,可以理解为社会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无限性的矛盾要求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2.资源配置的手段:③和④是配置资源的两种基本手段。3.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1)如果⑤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是计划经济体制。2)如果⑥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是市场经济体制。【点拨】注意区分手段与体制计划和市场是配置资源的两种基本手段,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两种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体制下都需要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来配置资源,但是两种手段的地位是不同的。二、市场调节1.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主要通过①等机制来调节。市场机制就像一只②,引导和调节着资源在全社会的配置。【点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2.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1)在瞬息万变的经济生活中,市场价格及其波动,能够反映③及其变化,市场供求的变化也会影响市场价格。2)④能够引导资源流向效率高的领域和企业,推动科学技术和⑤进步,实现优胜劣汰。3.市场配置资源的缺陷1)市场调节⑥。国防、治安、消防等⑦的供给不能由市场来调节,枪支、弹药、爆炸物等⑧的制造和流通也不能由市场来调节,教育、医疗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重要服务不能完全由市场来调节。2)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市场调节存在着⑨等弊病。3)单靠市场调节,会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导致资源⑩;会导致经济运行大起大落,社会经济不稳定;会产生不正当竞争、垄断,损害社会公平;会导致收入差距⑪。三、市场体系1.市场的类型和构成1)市场包括商品和服务市场、①市场等,各类市场在相互作用中形成有机联系的市场体系。2)每类市场都是由交易双方、交易对象、②等基本要素组成的。2.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原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③。14 【点拨】市场能够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其他因素影响着市场作用的发挥,但不是决定性的。3.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措施总体目标要加快形成企业④,消费者⑤,商品和要素⑥的现代市场体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具体措施要建立⑦的市场规则要完善主要由⑧的机制考点二 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1)①,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2)把②和③有机结合起来,既能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能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3)促进全体人民实现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标。4)科学的⑤、有效的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点拨】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这一特征和优势不仅体现在政治领域,也体现在经济等领域。二、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1.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的内容通过实施①制度,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通过实施宏观②,保持宏观经济稳定;通过实施③,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通过实施④,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通过⑤,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弥补市场缺陷;通过加强和优化⑥,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2.我国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之一:科学的宏观调控1)宏观调控的含义: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经济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2)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⑦、⑧、保持国际收支平衡。3)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重大经济结构协调和生产力布局优化,减缓⑨影响,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稳定市场预期,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4)宏观调控最常用的经济手段:⑩和⑪。a.国家通过财政收入与支出政策,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调节⑫,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运行。b.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按照政策力度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c.在不同的经济形势下,政府可选择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不同组合,实现宏观调控目标。14 【点拨】不能将政府的经济职能简单地等同于宏观调控。科学的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之一,但不是全部。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措施:充分发挥①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②作用。2)目标: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③。第二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第3课我国的经济发展考点一 坚持新发展理念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内涵:把实现①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要求1)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②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对③的需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把人民作为发展的④,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依靠人民创造⑤。3)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使⑥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⑦道路,彰显制度优势。3.意义: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⑧,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确立了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⑨。【点拨】以人民为中心包括两个指向性:一是发展要切实维护人民利益,即发展为了人民,要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二是发展要调动人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即发展依靠人民,要让人民共创发展成果。二、贯彻新发展理念1.必要性:要着力解决好发展①问题,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②的新发展理念。【点拨】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新时代需要新发展理念。2.内容1)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③问题。2)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④问题。3)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⑤问题。4)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⑥问题。5)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⑦问题。3.关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⑧、⑨,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4.要求:要把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⑩,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⑪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⑫、更为安全的发展。14 考点二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1.原因1)现实必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①、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2)重要意义:只有形成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赢得国际竞争主动,为其他领域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打下坚实而强大的物质基础。2.构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②、各个层面、各个③的相互关系和④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它包括⑤、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统一开放、⑥的市场体系,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彰显优势、⑦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⑧、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多元平衡、⑨的全面开放体系,充分发挥⑩、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1.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①体系,实现②、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使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③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人力资源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优化。2.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④体系,实现区域良性互动、城乡融合发展、陆海统筹整体优化,培育和发挥⑤,加强区域优势互补,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3.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⑥体系,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⑦方向转变。4.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⑧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⑨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⑩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第4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考点一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我国当前的分配制度1)内容:①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②。2)原因a.③决定分配方式。b.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决定了分配制度必然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点拨】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是从生产关系角度讲的;如果从生产力角度讲,是我国当前的生产力状况决定了我国当前的分配制度。2.按劳分配1)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生产资料④。2)基本内容和要求: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提供的⑤(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分配,⑥、少劳少得。3)意义14 a.实行按劳分配,有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⑦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⑧的发展。b.实行按劳分配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⑨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⑩、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点拨】上述两个意义,前者主要指向提高效率,后者主要指向促进公平。3.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1)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⑪、⑫、管理、数据等。2)意义:这有利于让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4.个人获取收入的途径5.劳动致富1)劳动的重要性: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我们获取的任何收入归根结底都来自⑬。2)措施或要求a.要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b.要鼓励全体劳动者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致富。二、完善个人收入分配1.收入分配是①,是②、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2.要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③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④基本同步。【点拨】以上两个同步,要注意是哪两个因素之间的同步,不能混淆或替换。3.在初次分配方面,要坚持⑤,着重保护⑥,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4.在再分配方面,要健全以⑦、社会保障、⑧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强化税收调节。5.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6.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鼓励勤劳致富,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⑨群体,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⑩。7.必须坚持⑪。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考点二 我国的社会保障一、社会保障的作用1.保障基本①,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2.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②。3.充分发挥③功能,同时通过社会成员的自助与他助,推动社会④。二、社会保障的构成体系1.①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2.②是最先形成的、历史最悠久的社会保障形式。3.③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4.④是国家和社会依法对现役军人、复员退伍军人以及军烈属等优抚对象实行的特殊社会保障。14 附:参考答案第一单元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第1课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考点一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生产资料所有制1.影响物质资料生产的两个因素1)劳动是①  物质财富  的源泉,也是②  价值  的唯一源泉。2)生产资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价值的条件。2.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作用1)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起着③  决定性  作用,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④  基础  。2)占支配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一个社会的⑤  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二、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1.内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①  重要支柱  ,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②  优越性  。三、公有制为主体1.公有制经济的内容:公有制经济包括①  国有  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②  集体  成分。【点拨】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2.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1)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原因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③  根本特征  。以公有制为主体是促进④  生产力  发展的根本要求。以公有制为主体是实现⑤  共同富裕  的基本前提。2)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⑥  公有资产  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⑦  国有经济  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点拨】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3.国有经济1)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a.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⑧  控制力  上。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⑨  支配  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b.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⑩  政治基础  ,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⑪  依靠力量  。2)国有经济的实现形式:⑫  国有企业  是国有经济最主要的实现形式。四、非公有制经济1.内容:在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包括①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外商投资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②  非国有  成分和非集体成分。1)个体经济是指由③  劳动者个人或家庭  占有生产资料,从事④  个体  劳动和经营的经济。2)私营经济是指以⑤  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  为基础的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⑥  非国有成分和非集体成分  。3)外商投资经济是指外国投资者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在我国境内设立的⑦  独资  企业以及中外共同设立企业的⑧  外商投资  部分。2.地位和作用14 五、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的,而是①  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之中。2.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意义有利于发挥②  各种所有制  的长处,调动③  不同经济主体  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利用④  各方面  的资源,取长补短,激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考点二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一、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1.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的举措1)要以①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为标准,以提高②  国有资本效率  、增强③  国有企业活力  为中心,全面推进依法治企,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④  控制力  、影响力、抗风险能力。【点拨】发展壮大国有经济不仅需要经济角度的措施,还需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全面加强党的领导。2)要推进国有经济⑤  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推动国有经济进一步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向关系国家安全、⑥  国民经济命脉  的重要行业集中,向提供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建设和公益性等关系⑦  国计民生  的重要行业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3)要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⑧  混合所有制  经济,积极稳妥推进国有企业⑨  混合所有制  改革,规范有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2.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举措1)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要深化农村⑩  集体产权制度  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2)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要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⑪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机制。二、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1.要培育更多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营造支持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①  制度环境  ;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②  市场环境  ;要健全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③  法治环境  ,贯彻落实包括市场准入、企业融资等在内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形成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和社会氛围。2.要支持和帮助非公有制企业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完善④  管理体制机制  ,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效率和⑤  市场竞争力  。3.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推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坚持⑥  爱国敬业  ,坚持守法经营、⑦  诚信经营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坚持回报社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树立⑧  企业  的良好社会形象。【点拨】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是在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和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在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发展起来的。三、新时代发展的要求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①  巩固和发展  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②  鼓励、支持、引导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点拨】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除了生产资料所有制,还包括分配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第2课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考点一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一、优化资源配置1.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因1)人类的需要是①  多种多样  、不断发展变化的,而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社会能够加以利用的资源又是②  相对有限  的。14 2)为了更好满足人类的多方面需要,社会必须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点拨】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因,可以理解为社会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无限性的矛盾要求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2.资源配置的手段:③  计划  和④  市场  是配置资源的两种基本手段。3.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1)如果⑤  计划  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是计划经济体制。2)如果⑥  市场  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是市场经济体制。【点拨】注意区分手段与体制计划和市场是配置资源的两种基本手段,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两种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体制下都需要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来配置资源,但是两种手段的地位是不同的。二、市场调节1.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主要通过①  价格、供求、竞争  等机制来调节。市场机制就像一只②  “看不见的手”” ,引导和调节着资源在全社会的配置。【点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2.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1)在瞬息万变的经济生活中,市场价格及其波动,能够反映③  供求状况  及其变化,市场供求的变化也会影响市场价格。2)④  市场竞争  能够引导资源流向效率高的领域和企业,推动科学技术和⑤  经营管理  进步,实现优胜劣汰。3.市场配置资源的缺陷1)市场调节⑥  不是万能的  。国防、治安、消防等⑦  公共物品  的供给不能由市场来调节,枪支、弹药、爆炸物等⑧  特殊物品  的制造和流通也不能由市场来调节,教育、医疗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重要服务不能完全由市场来调节。2)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市场调节存在着⑨  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等弊病。3)单靠市场调节,会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导致资源⑩  浪费  ;会导致经济运行大起大落,社会经济不稳定;会产生不正当竞争、垄断,损害社会公平;会导致收入差距⑪  拉大  。三、市场体系1.市场的类型和构成1)市场包括商品和服务市场、①  生产要素  市场等,各类市场在相互作用中形成有机联系的市场体系。2)每类市场都是由交易双方、交易对象、②  交易价格  等基本要素组成的。2.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原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③  基础  。【点拨】市场能够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其他因素影响着市场作用的发挥,但不是决定性的。3.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措施总体目标要加快形成企业④  自主经营、公平竞争  ,消费者⑤  自由选择、自主消费  ,商品和要素⑥  自由流动、平等交换  的现代市场体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具体措施要建立⑦  公平开放透明  的市场规则要完善主要由⑧  市场决定价格  的机制14 考点二 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1)①  坚持党的领导  ,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2)把②  社会主义制度  和③  市场经济  有机结合起来,既能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能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3)促进全体人民实现④  共同富裕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标。4)科学的⑤  宏观调控  、有效的⑥  政府治理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点拨】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这一特征和优势不仅体现在政治领域,也体现在经济等领域。二、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1.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的内容通过实施①  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制度,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通过实施宏观②  经济政策  ,保持宏观经济稳定;通过实施③  产业政策  ,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通过实施④  区域政策和环境政策  ,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通过⑤  市场监管、质量监管、安全监管  ,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弥补市场缺陷;通过加强和优化⑥  公共服务  ,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2.我国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之一:科学的宏观调控1)宏观调控的含义: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经济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2)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⑦  增加就业  、⑧  稳定物价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3)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重大经济结构协调和生产力布局优化,减缓⑨  经济周期波动  影响,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稳定市场预期,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4)宏观调控最常用的经济手段:⑩  财政政策  和⑪  货币政策  。a.国家通过财政收入与支出政策,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调节⑫  社会总需求  ,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运行。b.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按照政策力度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c.在不同的经济形势下,政府可选择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不同组合,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点拨】不能将政府的经济职能简单地等同于宏观调控。科学的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之一,但不是全部。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措施:充分发挥①  市场  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②  政府  作用。2)目标: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③  体制保障  。第二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第3课我国的经济发展考点一 坚持新发展理念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内涵:把实现①  人民幸福  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要求14 1)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②  根本利益  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对③  美好生活  的需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把人民作为发展的④  力量源泉  ,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依靠人民创造⑤  历史伟业  。3)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使⑥  发展成果  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⑦  共同富裕  道路,彰显制度优势。3.意义: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⑧  内在要求  ,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确立了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⑨  基本原则  。【点拨】以人民为中心包括两个指向性:一是发展要切实维护人民利益,即发展为了人民,要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二是发展要调动人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即发展依靠人民,要让人民共创发展成果。二、贯彻新发展理念1.必要性:要着力解决好发展①  不平衡不充分  问题,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②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的新发展理念。【点拨】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新时代需要新发展理念。2.内容1)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③  动力  问题。2)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④  不平衡  问题。3)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⑤  和谐共生  问题。4)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⑥  内外联动  问题。5)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⑦  公平正义  问题。3.关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⑧  相互贯通  、⑨  相互促进  ,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4.要求:要把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⑩  新发展格局  ,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⑪  动力  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⑫  可持续  、更为安全的发展。考点二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1.原因1)现实必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①  优化经济结构  、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2)重要意义:只有形成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赢得国际竞争主动,为其他领域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打下坚实而强大的物质基础。2.构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②  环节  、各个层面、各个③  领域  的相互关系和④  内在联系  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它包括⑤  创新引领  、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统一开放、⑥  竞争有序  的市场体系,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彰显优势、⑦  协调联动  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⑧  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多元平衡、⑨  安全高效  的全面开放体系,充分发挥⑩  市场作用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1.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①  产业  体系,实现②  实体经济  、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使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③  现代金融  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人力资源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优化。2.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④  城乡区域发展  体系,实现区域良性互动、城乡融合发展、陆海统筹整体优化,培育和发挥⑤  区域比较优势  ,加强区域优势互补,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14 3.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⑥  全面开放  体系,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⑦  提高效益  方向转变。4.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⑧  稳中求进  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⑨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⑩  国内大循环  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第4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考点一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我国当前的分配制度1)内容:①  按劳分配  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②  并存  。2)原因a.③  生产资料所有制  决定分配方式。b.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决定了分配制度必然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点拨】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是从生产关系角度讲的;如果从生产力角度讲,是我国当前的生产力状况决定了我国当前的分配制度。2.按劳分配1)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生产资料④  公有制  。2)基本内容和要求: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提供的⑤  劳动  (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分配,⑥  多劳多得  、少劳少得。3)意义a.实行按劳分配,有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⑦  积极性  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⑧  社会生产  的发展。b.实行按劳分配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⑨  剥削制度  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⑩  共同劳动  、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点拨】上述两个意义,前者主要指向提高效率,后者主要指向促进公平。3.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1)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⑪  知识  、⑫  技术  、管理、数据等。2)意义:这有利于让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4.个人获取收入的途径5.劳动致富1)劳动的重要性: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我们获取的任何收入归根结底都来自⑬  劳动创造  。2)措施或要求a.要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b.要鼓励全体劳动者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致富。二、完善个人收入分配1.收入分配是①  民生之源  ,是②  改善民生  、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2.要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③  经济增长  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④  劳动生产率提高  基本同步。【点拨】以上两个同步,要注意是哪两个因素之间的同步,不能混淆或替换。14 3.在初次分配方面,要坚持⑤  多劳多得  ,着重保护⑥  劳动所得  ,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4.在再分配方面,要健全以⑦  税收  、社会保障、⑧  转移支付  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强化税收调节。5.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6.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鼓励勤劳致富,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⑨  中等收入  群体,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⑩  非法收入  。7.必须坚持⑪  消除贫困  。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考点二 我国的社会保障一、社会保障的作用1.保障基本①  生活权利  ,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2.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②  公平正义  。3.充分发挥③  社会互助  功能,同时通过社会成员的自助与他助,推动社会④  持续健康发展  。二、社会保障的构成体系1.①  社会保险  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2.②  社会救助  是最先形成的、历史最悠久的社会保障形式。3.③  社会福利  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4.④  社会优抚  是国家和社会依法对现役军人、复员退伍军人以及军烈属等优抚对象实行的特殊社会保障。14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2-11 19:41:06 页数:14
价格:¥4 大小:91.06 KB
文章作者:U-2009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