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安徽省省十联考(合肥八中等)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Word版含答案)
安徽省省十联考(合肥八中等)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Word版含答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2
2
/12
剩余10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省十联考*合肥八中2022~2023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孔子是个言行一致的人,他不仅注重“言必信,行必果”(《子路》),而且强调“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论语》虽非孔子亲笔著述,但从弟子记载其话语中,仍能明显感到他是落实自己重视文采主张的力行者。比喻作为文学的常用修辞法,孔子一出手就技惊四方。“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以“北辰”比“为政以德”的统治者,以“众星”比诸侯国和大夫,譬喻形象而意蕴丰赡。“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前者由感慨河水川流不息而提醒珍惜宝贵时光,后者以松柏后凋景象喻人要经得起严酷环境的考验,言简意赅而启人深思。“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孔子由水的川流灵动,想到智者敏锐聪慧,由山的沉稳安静,想到仁者厚重不迁,设喻奇妙,表意隽永,且气象博大。孔子擅于比喻,也妙于夸张。“朝闻道,夕可死矣”(《里仁》),不这样夸饰,怎能凸显他把“闻道”看得比性命还重要!“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述而》),这是以婉曲夸张法,将他在齐国痴迷韶乐而难以自拔的情景,传达得惟妙惟肖而意蕴悠长。“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此处的“浮云”,既是比喻又是夸张,把他作为百世圣哲“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的高尚情操和洒脱情怀,刻画得栩栩如生又感人至深。相对于上述显在的文学表现,我更欣赏《论语》处处隐含内蕴的文学意味。请看似乎平淡无奇的开篇第一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且不说将此段分行排列,颇有诗的形式和意韵,就看三句话皆以亲切的反问语气出之,即为有意无意地运用文学笔法,活画出孔子作为师长对弟子循循善诱的情状。此段首言不仅要勤学更要经常练习,强调知行合一之道;次言欢迎各位远来学习,表达孔子善待弟子及朋友的处世之道;再言弟子初次相聚不因互不了解而闹矛盾,申述大家反求诸己,和睦相处的君子之道。这段话音调委婉动听,意蕴淳厚绵长,大有“始正而未奇,内明而外润,使玩之者无穷,味之者不厌矣”(《文心雕龙·隐秀》)的神采。这三句话并非彼此独立的教诲,而是气脉相互连贯的意群,是孔子在杏坛开学典礼上的致辞或曰开场白,故被弟子置放卷首。(摘编自钱念孙《孔子谈“诗”说“文”及践行》)材料二: 总体而言,儒家以人伦教化为己任,圣贤是全民之师,绝不把自己与众生隔绝。但从文辞的表达特征来讲,同为儒家经典,《论语》与《中庸》和《大学》相比,传递出的是更加平实温暖的生活气息。如开篇《学而》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习、交友、日常交往,讲的都是来自百姓日常的生活场景和生活体验,是起居行事、待人接物,同时又是安身立命、政通人和,读来亲和惬意,循循善诱,明白通畅,从容不迫,令人顿生如沐春风之感。正所谓“圣人语人不语神,语常不语怪”。虽说如此,《论语》在遣词用句上却从不粗陋,通篇可见精巧的句子结构,精辟而富有哲理的对句、排句。如《雍也》篇中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述而》篇的“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泰伯》篇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也与孔子“不学诗,无以言”的诗教观高度统一,极具韵律和美感。文学的核心是人。作为言行录,《论语》中对孔子在不同情境中的神态描写虽然简约,却十分生动可感。《阳货》篇中记录了孔子与弟子子游的一段对话——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孔门弟子子游做了武城的邑宰,实施库序教化,学习礼乐的人很多,小城中弦歌不辍。孔子到了武城,听到弹琴和歌唱的声音,有感于当时礼崩乐坏的时代背景,联想到许多大国的民众都没有这般对礼乐的喜好,而在武城这个小地方却能如此成功地化民成俗,其实是有些喜出望外的,因此“莞尔一笑”,用了一种玩笑的口吻说“割鸡焉用牛刀”。这表现了夫子少见的谈谐轻松、和蔼有趣的一面。子游回答:“以前我听老师说过:‘君子学习了道,知了礼乐就会爱人;老百姓学习了道,知了礼乐就容易引导和管理。”听到这段话,孔子马上正色道:“学生们,言偃(子游)的话是对的。我刚才说的话不过是同他开玩笑罢了。”这一段文字很有戏剧性,孔子从轻松谈谐到深沉肃移,前后的转变,氛围感很强,反映出孔子的真实亲切,也体现了他对于“治国安邦”之事的在意和敬畏。上述内容,不是围绕“义理”展开的,而是在具体的事件中呈现孔子的价值判断和情感倾向,因此会给读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事实上,后世对孔子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境界的认知,也正是来源于《论语》中许多段落呈现出的“氛围感”和戏剧感。(摘编自车凤《〈论语〉中的以“文”化人》)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论语》中有不少语句体现了孔子的主张,如“朝闻道,夕可死矣”运用夸张的手法凸显了孔子对道的追求。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强调知行合一之道,用亲切的反问语气道出了学习不但要勤奋,而且要多加练习的道理。C.儒家注重人伦教化,视自己与众生为一体,其作品内容也大多是叙述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人和常见事,叙事说理融为一体。D.“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精辟而富有哲理的排句,其与孔子“不学诗,无以言”的诗教观高度契合。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的很多思想在当代仍能给人们深刻启示,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一句言简意赅地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B.“学而时习之”三句音调委婉动听,意蕴淳厚绵长,体现了孔子作为师长对弟子的循循善诱,故被置于《论语》卷首。C.《阳货》篇中,孔子听到弦歌先“莞尔而笑”,后听子游的对答后,转而正色道歉。前后的转变,体现了他对“治国安邦”的敬畏。D.后世对孔子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境界的认知,正是来源于《论语》中对孔子在不同情境中详细的神态描写。3.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A.巧言令色,鲜矣仁。B.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C.言之无文,行而不远。D.北冥有鱼,其名为鲲。4.两则材料都提到《论语》开篇《学而》,其作用有什么不同?请简要说明。(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论语》是如何表现文学性的?请综合材料内容简要分析。(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月亮和六便士①(节选)【英】威廉·萨默塞特·毛姆我必须承认,当我走上思特里克兰德住处的无穷无尽的楼梯时,我感到有一些兴奋。我似乎马上就要步入一场奇异的冒险。我好奇地环顾了一下他的小屋子。这间屋子好像比我记忆中的更小、家具什物也更少了。我有些朋友总需要宽大的画室,坚持要条件必备才能作画,我倒想知道他们对这间画室作何感想。“你最好站在这儿。”他指着一块地方说,他可能认为在他把画拿给我看的时候,这是一个最适合观赏的角度。“我想你不愿意我说话吧。”我说。“这还用问,他妈的。我要你闭上你的嘴巴。”他把一幅画放在画架上,叫我看一两分钟,然后取下来再放上另一张。我估计他一共给我看了三十来张。这是六年以来他作画的成绩。他一张也没有出售。画幅小一些的是静物,最大的是风景。有半打左右是人物、肖像。……但是即使说思特里克兰德的画当时使我感到困惑莫解,却不能说这些画没有触动我。尽管我对他的技巧懵然无知,我还是感到他的作品有一种努力要表现自己的真正力量。我感到兴奋,也对这些画很感兴趣。我觉得他的画好像要告诉我一件什么事,对我说来,了解这件事是非常重要的,但我又说不出来那究竟是什么。这些画我觉得一点不美,但它们却暗示给我——是暗示而不是泄露——一个极端重要的秘密。这些画奇怪地逗弄着我。它们引起我一种我无法分析的感情。它们诉说着一件语言无力表达的事。我猜想,思特里克兰德在有形的事物上模模糊糊地看到某种精神意义,这种意义非常奇异,他只能用很不完善的符号勉强把 它表达出来。仿佛是他在宇宙的一片混乱中找到了一个新的图案,正在笨抽地把它描暮下来,因为力不从心,心灵非常痛苦。我看到的是一个奋力寻求表现手段的备受折磨的灵魂。……回过头来看一下,我发现我写的关于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这些事似乎很难令人满意。我把自己知道的一些事情记载下来,但是我写得并不清楚,因为我不了解它们发生的真实原因。最令人费解的莫过于思特里克兰德为什么决心要做画家这件事,看来简直没有什么道理可寻。尽管从他的生活环境一定找得出原因来,我却一无所知。从他的谈话里我也没有获得任何线索。如果我是在写一部小说,而不是叙述我知道的一个性格怪异的人的真人真事,我就会编造一些原因,解释他生活上的这一突变。我会描写他童年时期就感到绘画是自己的天职,但迫于父亲的严命或必须为谋生奔走,这个梦想遭到破灭;我也可以描写他如何对生活的桎梏感到痛恨,写他对艺术的热爱与生活的职责间的矛盾冲突,用以唤起读者对他的同情。这样我就可以把思特里克兰德这个人写得更加令人敬畏。或许人们能够在他身上看到另一个普罗米修斯。我也许会塑造一个为了替人类造福甘心忍受痛苦折磨的当代英雄。这永远是一个动人心弦的主题。另外,我也可以从思特里克兰德的婚姻关系中找到他立志绘画的动机。我将不得不把事实篡改一下,把思特里克兰德夫人写成一个唠唠叨叨、惹人生厌的女人,再不然就是性格祷狭,根本不了解精神的需求。思特里克兰德婚后生活是一场无尽无休的痛苦煎熬,离家出走将是他唯一的出路。我想我将在思特里克兰德如何委曲求全这件事上多费些笔墨,他如何心存怜悯,不愿贸然甩掉折磨他的枷锁。这样写,我当然就不会提他们的两个孩子了。思特里克兰德一出校门就投身于一家经纪人的事务所,他对这种生活并没有什么反感。直到结婚,他过的就是从事这一行业的那种平凡庸碌的生活,在交易所干几宗输赢不大的投机买卖,关注着达尔贝赛马或者牛津、剑桥比赛的结果,充其量不过一两镑钱的赌注。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没有再见到过他,这一点关系也没有。这些年间,他一直在努力奋斗,力图掌握一门极其困难的艺术,生活是非常单调的;有时为了挣钱糊口,他不得不采取一些权宜的手段,我认为这也并没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即使我能够把他这一段生活记载下来,也不过是他所见到的发生在别人身上的各种事件的记录。我不认为他在这一段时间内的经历对他自己的性格有任何影响。作为一个艺术家,他的生活比任何艺术家都困苦。他工作得也比其他艺术家艰苦。大多数人认为会把生活装点得更加美丽、优雅的那些东西,思特里克兰德是不屑一顾的。对于名和利他都无动于衷。我们大多数人受不住各种引诱,总要对世俗人情做一些让步;你却无法赞扬思特里克兰德抵拒得住这些诱惑,因为对他说来,这种诱惑是根本不存在的。他的脑子里从来没有想到要做任何妥协、让步。他住在巴黎,比住在底比斯沙漠里的隐士生活还要孤独。对于别人他没有任何要求,只求人家别打扰他。他一心一意追求自己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不仅甘愿牺牲自己——这一点很多人还是能做到的——,而且牺牲别人也在所不惜。他自己有一个幻境。思特里克兰德是个惹人嫌的人,但是尽管如此,我还是认为他是一个伟大的人。(有删改) 【注】①《月亮和六便士》以法国后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的生平为素材,描述了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股票经纪人,对艺术的渴望驱动他为理想舍弃妻子,几年后,他辗转来到塔希提岛,近乎原始的风土人情让他寻找到自我,在创作上达到巅峰。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从童年梦想、现实与理想、婚姻影响等方面猜测思特里克兰德决心做画家的原因,表明了“我”对这一事件的好奇。B.思特里克兰德的画不仅让“我”感到困惑莫解,也使“我”感到兴奋,这表明他的画作已经达到了艺术的至高境界。C.“我”发现自己写的“这些事似乎很难令人满意”,主要是因为“我”不清楚思特里克兰德决心作画的真实原因。D.对于思特里克兰德异于常人的种种行为和陷入窘迫、困苦、孤独的生活处境,作者表面是贬,实则是套。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对思特里克兰德画室描写,既表现了思特里克兰德的生活环境,也为下文介绍他的经历、表现他的性格做铺垫。B.小说通过对思特里克兰德的语言描写以及对“我”心理活动的刻画,有助于读者感受思特里克兰德性格的怪异。C.小说将思特里克兰德决心作画前的平凡庸碌的生活与其投身作画后的单调生活进行对比,意在突出思特里克兰德的形象特征。D.小说中思特里克兰德的形象,取材于画家保罗·高更的生平,经过作者的艺术虚构后,成了一种精神的象征。8.“我”为什么说思特里克兰德“是一个伟大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我”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曾子芸瓜而误斩其根。曾皙怒,援大杖击之,曾子仆地,有顷乃苏,厥然而起,进曰:“曩者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退屏鼓琴而歌欲令曾皙听其歌声令知其平也孔子闻之告门人曰参来勿内也曾子自以无罪使人谢孔子孔子曰:“汝闻著叟有子名曰舜?舜之事父也,索而使之,未尝不在侧,求而杀之,未尝可得。小篷则待,大篷则走,以逃暴怒也。今子委身以待暴怒,立体而不去,杀身以陷父不义,不孝就是大乎?汝非天子之民耶?杀天子之民罪奚如?”以曾子之材,又居孔氏之门,有罪不自知,处义难乎!孔子谓子路曰:“汝何好?”子路曰:“好长剑。”孔子曰:“非此之问也,请以汝之所能,加之以学,岂可及哉!”子路曰:“学亦有益乎?”孔子曰:“夫人君无谏臣则失政,士无教友,则失听。狂马不释其策,操弓不返于菜。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成?毁仁恶士,且近于刑。君子不可以不学。”子路曰:“南山有竹,弗揉自直,斩 而射之,通于犀革,又何学为乎?”孔子曰:“括而羽之,链而砥砺之,其入不益深乎?”子路拜曰:“敬受教哉!”子路问于孔子曰:“请释古之学而行由之意,可乎?”孔子曰:“不可,昔者,东夷慕诸夏之义,有女,其夫死,为之内私婿,终身不嫁。不嫁则不嫁矣,然非贞节之义也。苍梧之弟,娶妻而美好,请与兄易。忠则忠矣,然非礼也。今子欲释古之学而行子之意,庸知子用非为是,用是为非乎!不顺其初,虽欲悔之,难哉!”(节选自《说苑·建本》)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退屏鼓琴而歌/欲令曾皙听其歌声/令知其平也/孔子闻之/告门人曰/参来勿内也/曾子自以无罪/使人谢孔子/B.退屏鼓琴而歌/欲令曾皙听/其歌声令知/其平也/孔子闻之/告门人曰/参来勿内也/曾子自以无罪/使人谢孔子/C.退屏鼓琴而歌/欲令曾皙听/其歌声令知/其平也/孔子闻之/告门人曰/参来勿内也/曾子自以无罪使人/谢孔子/D.退屏鼓琴而歌/欲令曾皙听其歌声/令知其平也/孔子闻之/告门人曰/参来勿内也/曾子自以无罪使人/谢孔子/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人,指王公贵族之类的高位者,或是对父母长辈的称呼。文中指曾子的父亲。B.“得无疾乎”中“疾”的意思与《劝学》“声非加疾也”中“疾”的意思不同。C.“今子委身以待暴怒”中“委”的意思与《庖丁解牛》中“如土委地”的意思相同。D.东夷,古时中原对东方各部落的统称。夷,后来泛指华夏族以外的少数民族。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曾皙脾气暴躁,仅因儿子锄草时不慎斩断了瓜苗的根,便拿起大棍击打儿子,致使儿子倒地,不省人事。B.孔子对曾参被父亲用大棍打却不知道躲闪的行为进行了批评,认为曾参的做法会使他的父亲陷入不义。C.孔子认为子路很有才能,如果再进一步学习,将不会有人能超过子路,但喜欢长剑并不能帮助他提高才能。D.孔子认为东夷女子在其丈夫死了之后,虽然没有再次出嫁,但纳私婿的做法也不符合贞节的本义。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舜之事父也,索而使之,未尝不在侧,求而杀之,未尝可得。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今子欲释古之学而行子之意,庸知子用非为是,用是为非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孔子劝子路学习的理由有哪些?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金陵怀古(其三)王安石地势东回万里江,云间天阙古来双。兵缠四海英雄得,圣①出中原次第降。山水寂寥埋王气,风烟萧满僧窗。废陵坏冢空冠剑,谁复沾缨酶一缸。【注】①圣,指宋太祖赵匡胤。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运用夸张的手法描写长江和山峰,显示了金陵险要的地理位置。B.颔联叙写赵匡胤从中原南下,在金陵一战中荡平群雄,最终获取胜利。C.颈联描写赵匡胤据守金陵后,宋朝“王气”黯然而收,营造一种苍凉的氛围。D.尾联感慨废陵中只剩下随葬的冠剑,谁会再因此落泪,以酒祭奠他们呢?1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秦风·无衣》中,描写将士们修理铠甲兵器,共同赶赴战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春江花月夜》中表现游子归途艰难和遥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将进酒》中,诗人举曹植为例,表面是在说喝酒,实际是表达自己和曹植一样遭人排挤、有志难展的愤懑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女主人公卡秋莎·玛丝洛娃是托尔斯泰确定的全书枢纽、着力塑造的在俄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大放异彩的艺术形象。托尔斯泰塑造卡秋莎·玛丝洛娃的确是煞费苦心的。小说一开始,作者就让她进入一个①的生活的万花筒。形形色色的人物都跟女主人公联系起来,有的用语言,有的用目光,有的用行动,有的用意念。这种②的联系,不仅烘托出人物的形象,而且浓郁地透射出时代特征和社会气氛。一方面是令人窒息的无穷苦难,一方面是灵魂糜烂的荒淫与无耻!玛丝洛娃的苦难不断加深,她性格的复杂特征也愈益豁露出来。她处身于社会的最下层,却又自认为高出于其他的苦难人。她天资聪颖,阅历丰富,能看清许多残酷的社会现象,识透上层人物的丑恶灵魂,但有时又天真得要命,容易轻信别人的③,因此受骗上当。她在苦难的深渊中感到绝望,以致自暴自弃,但这样也只是为了要麻痹自己,要不然她就无法生活下去。这一情况也说明天性纯洁的卡秋莎并没有完全灭亡,一旦时机成熟,她在精神上就会“复活”。 托尔斯泰塑造的迷人的这一艺术形象,深刻反映了他对下层人民极其真挚的感情,因此小说能那么强烈地震撼读者的心灵,从而对暗无天日的旧俄社会发出“我控诉!”。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答: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19.请以“托尔斯泰”为开头,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三个短句。(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雨,是从云中降落的水滴,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蒸发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到一定高度后遇冷变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便组成了云,它们在云里互相碰撞,合并成大水滴,当它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从云中落下来,形成了雨。因此,①,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云中水汽充沛、上升气流运动以及足够多的凝结核或冰核。人工增雨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向云中撒播催化剂来增加凝结核,比如盐粉、干冰或碘化银等,也可利用声波、飞秒激光、带电粒子等手段,来促进水气凝结、云滴碰并增长等云雨转化过程,②。高空的云居然还有“冷暖”之分。由于冷云(云内温度在0℃以下)和暖云(云内温度在0℃以上)的降水机制不同,对不同“冷暖”的云进行人工增雨,使用的催化剂也是不同的。对冷云的人工增雨,传统方式通常是播撒碘化银、干冰等成冰剂或制冷剂,增加云中冰晶浓度,以弥补云中冰核的不足,达到降雨或增加雨强的目的。③,则通常是向云中播撒盐粉等吸湿剂,使云中迅速形成一批大云滴,它们能通过碰并过程迅速长大成雨滴,“过度肥胖”的它们“体重”暴增,上升气流给的支撑终于抵不住重力的作用,只好掉了下来,形成了降雨。21.下列句子中的引号与文中画波浪线词语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是他喊出了“锁住风沙,制伏洪水”的号召。B.1967年,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来抗击疟疾。C.她就告诉我说,她是“一个孤儿”,来自附近的圣路加济贫院。D.是他发现了贫下中农革命的“硬骨头”精神,使之在全县发扬光大……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发展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的红色经典文学作品(以下简称“红色文学”)含有丰富深刻的红色元素,蕴藏着真、善、美。红色文学塑造了不同时期、不同性格的英雄形象,他们来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生动的文学典型。他们身上勇敢无畏、坚强不屈、大公无私的美好品质,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也能够让当代学生在阅读红色文学时得到精神陶冶和品德涵养。复兴中学团委将组织以“红色文学的精神力量”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省十联考*合肥八中2022~2023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C(“视自己与众生一体”与原文“绝不把自己与众生隔绝”的说法不符,“其作品内容也大多是叙述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人和常见事,叙事说理融为一体”错,扩大范围。原文是《论语》的内容大多叙述平凡人和常见事,而选项的主语是儒家作品。)2.A(B项强加因果,“学而时习之”三句置于卷首,是因为这三句是气脉连贯的意群,是孔子在杏坛开学典礼上的致辞或日开场白,所以被弟子置于卷首。C项“转而正色道歉”错,原文没有体现“道歉”的意思。D项有两处错误,一是“详细的神态描写”错,原文说的是“《论语》中对孔子在不同情境中的神态描写虽然简约”;二是“正是来源于《论语》中”错,原文是“后世对孔子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境界的认知,也正是来源于《论语》中许多段落呈现出的‘氛围感’和戏剧感”。)3.D(A项注重描写,体现了语言的文学性;B项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也能体现文学性;C项直接提出语言要注重文学性。D项没有体现语言的文学性。故选D项。)4.①材料一提到《论语》开篇《学而》,是为了分析其中的文学笔法,证明《论语》处处隐含内蕴的文学意味。②材料二提到《论语》开篇《学而》,是为了说明《论语》相比《中庸》《大学》,传递的内容更加具有平实温暖的生活气息。(每点2分,意对即可)5.①大量运用比喻、夸张、反问等修辞手法,如借松柏后凋景象喻人要经得起严酷环境的考验;②讲究遣词用句,常用结构精巧而又精辟富有哲理的对句、排句。如“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运用对句说明了“质”与“文”的关系;③注重在不同的情景中运用简约的神态 描写来呈现“氛围感”和戏剧感。如《阳货》篇中对孔子的描述。(每点1分,答出三点给4分)6.B(“表明他的画作已经达到了艺术的至高境界”错,根据文中“他只能用很不完善的符号勉强把它表达出来”“因为力不从心,心灵非常痛苦”等,可以看出来此时思特里克兰德还是处于艺术的探索阶段。)7.C(“小说将思特里克兰德决心作画前的平凡庸碌的生活与其投身作画后的单调生活进行对比”错,对思特里克兰德作画前后的生活没有对比。)8.①有理想并为之努力,执着,富有勇气。为追求艺术理想,不惜抛弃一切,为掌握画画技巧,多年一直努力;②不注重物质,超凡脱俗。画室比较简陋,对于名与利无动于衷,作画六年,一张也没有出售;③能够忍受艰苦和孤独。思特里克兰德的生活、工作比其他艺术家都困苦,虽是住在巴黎,但比沙漠里的隐士还要孤独;④坚持自我。思特里克兰德从没有想过妥协,让步。(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其他答案可酌情赋分,意对即可)9.①“我”作为故事的线索,串联起小说情节。文中“我”去思特里克兰德的住处参观画作,接着介绍其经历,“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没有再见到过他”等,都是通过“我”使故事串成一个整体;②“我”在故事中作为叙述者,以“我”的所见所闻叙述故事,使思特里克兰德的事迹更加真实可信;③凸显了思特里克兰德的人物形象。“我”去思特里克兰德住处欣赏画作,与其对话展现了思特里克兰德是一个没有耐心,没有礼貌的人,“我”对其画作的评价及其经历的叙述显示了思特里克兰德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每点2分,意对即可)10.A(原文标点为:退屏鼓琴而歌,欲令曾皙听其歌声,令知其平也。孔子闻之,告门人曰:“参来勿内也!”曾子自以无罪,使人谢孔子。)11.C(“今子委身以待暴怒”中的“委”是舍弃,“如土委地”的“委”是散落。)12.C(“但喜欢长剑并不能帮助他提高才能”错,孔子并没有对子路“好长剑”提出反驳,只是说子路回答的“好长剑”,不是他问的问题。)13.(1)舜侍奉父亲时,凡是父亲想找他来使唤的时候,从来没有不在身边的,但是父亲想找他来杀掉时,从来没有找到过。(“事”“索”“侧”各1分,句意1分)(2)现在你想要放弃古代的学问而随自己的心意行动,谁知你是把错误的当成正确的,还是把正确的当成错误的呢?(“释”“庸”各1分,句意2分)14.①以国君缺少谏臣、读书人缺少益友的危害和狂奔的马离不开马鞭,弓弩离不开校正器来说明人接受规劝就会圣明的道理;②指出学习并注重请教便会获得成功,不学习不读书将会濒临刑罚的边缘来证明学习的重要性;③即使天资很好,也要通过学习才会变得更加优秀。(每点1分,意对即可)文言文参考译文:曾参在瓜地除草时不小心斩断了瓜根。(他的父亲)曾皙非常生气,拿起大棒就打他,曾参扑倒在地,过一会才苏醒,他很快就爬起来,上前对父亲说:“刚才我得罪了父亲,您费力教训我,有没有受伤?”(于是)退到屏风后面边弹琴边唱歌,想让父亲听见他的歌声,让父亲知道他身体平安无恙。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告诉门下弟子说:“曾参来了,不要让他进来。”曾参自认为没有犯错,便托人向孔子谢罪。孔子说:“你没有听说普叟有个儿子名叫舜吗?舜侍奉父亲时,凡是父亲想找他来使唤的时候,从来没有不在身边的,但是父亲想找他来杀掉时,从来没有找到过。小的杖刑他就等着挨打,大的杖刑他就跑掉,以躲避父亲的暴怒。如今你却把身体给父亲等待他的暴怒,站在那里不躲开,以自己的死来使你的父亲陷入不义,哪样的不孝比这更大呢?你难道不是天子的百姓吗?杀死天子的百姓,该当何罪 呢?”凭着曾参这样的人才,又是孔门的弟子,有了罪过自己还不知道,一举一动都要合乎规矩,实在很难啊!孔子对子路说:“你爱好什么?”子路说:“爱好长剑。”孔子说:“不是问的这个,凭着你的才能,再进一步学习,谁能比得上你呢!”子路说:“学习也有好处吗?”孔子说:“国君没有直言规劝的臣子,政治就会有缺失,读书人没有能获得教益的朋友,所闻就不广。狂奔的马不能放开马鞭,使用弓弩不能离开校正器。木料经墨线一弹就能取直,人接受规劝就能圣明。接受教育注重请教,哪有不顺利成功的呢?诋毁仁义,厌恶读书人,就将濒临刑罚的边缘。君子不能不学习。”子路说:“南山有竹子,不用揉制自然端直,砍伐下来做成箭射出去,能穿透犀牛皮,又为什么要学习呢?”孔子说:“(如果)在箭的尾部装上羽毛,将箭头磨得十分锋利,那它射得不是更深吗?”子路弯腰拱手说:“恭敬地接受您的教诲!”子路向孔子问道:“请求舍弃古代的学问而随我的心意行动,可以吗?”孔子说:“不可以。从前,东夷人人仰慕中原的礼义,有女人死了丈夫,就为她接纳一个未正式结婚的丈夫,终身不出嫁。不嫁虽说是不嫁,但已经不是贞节的本义了。苍梧有个弟弟,娶了一个美丽的妻子,请求与哥哥交换。忠诚虽说是忠诚,但不符合礼义。现在你想要放弃古代的学问而随自己的心意行动,谁知你是把错误的当成正确的,还是把正确的当成错误的呢?做一件事情开头不谨慎,以后即使要悔改,那将是很难的啊!”15.C(“颈联描写赵匡胤据守金陵后,宋朝‘王气’黯然而收”错,是南唐金陵的“王气”黯然而收。)16.①金陵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但赵匡胤仍能在群雄争霸中攻下金陵,表达了对宋太祖夺取金陵的功勋的赞美之情;②对南唐占据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但仍被灭国的惋惜之情,并以此来告诫统治者要积极作为;③借对自然风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金陵物是人非,人事已变,繁华易逝的感慨。(每点2分,意对即可)17.(1)修我甲兵与子偕行(2)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3)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怒欢谑(每空1分,错字、添字、漏字均不得分)18.①五光十色②千丝万缕③花言巧语(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19.示例1:托尔斯泰把女主人公卡秋莎·玛丝洛娃确定为全书的枢纽,着力塑造这个艺术形象,使她在俄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大放异彩。示例2:托尔斯泰着力塑造女主人公卡秋莎·玛丝洛娃的形象,把她确定为全书的枢纽,使她在俄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大放异彩。(4分)20.托尔斯泰塑造的这一迷人的艺术形象,深刻反映了他对下层人民极其真挚的感情,因此小说能那么强烈地震撼读者的心灵,从而对暗无天日的旧俄社会发出“我控诉!”的呐喊。(原句有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迷人的这一艺术形象”改为“这一迷人的艺术形象”;二是成分残缺,在“我控诉”后面加“的呐喊”。4分)21.D(文中“过度肥胖”表示特殊含义。A项表示引用、强调;B项表示特定称谓;C项表示强调;D项表示特殊含义。)22.①要形成降雨②最终形成降雨③对暖云的人工增雨(每空2分,共6分,意对即可)23.【写作提示】材料对“红色文学”的概念进行了解释,指出其中所蕴含的真、善、美和英雄形象身上的美好品质给青年的激励。【立意参考】①红色文学的精神力量在新时代更有现实意义。②红色文学以真感动人,以善 激励人,以美熏陶人。③红色文学以闪光的形象感召人,以高昂的格调振奋人,以厚重的历史启迪人。④广泛、深入阅读红色文学,在红色文学阅读中寻找时代契合点。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安徽省省十联考(合肥八中等)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2-09 08:00:02
页数:12
价格:¥2
大小:36.90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