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山东省新泰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含解析)
山东省新泰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含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9
2
/19
剩余17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新泰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材料一:《乡土中国》中从“差序格局”到“男女有别”几篇文章,讲的是家、国、天下三者的伦常关系在社会学上的意义。费孝通认为中国社会关系的结构是以“己”为中心,根据亲属关系的亲疏不断推衍出去的同心圆,这就是“差序格局”。无论是民间还是绅士,这条伦理道德秩序都是共通的。“从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而天下,是一条通路。《中庸》里把五伦作为天下之达道。”而且重要的是,“在我们传统里群的极限是模糊不清的‘天下’,国是皇帝之家,界线从来就是不清不楚的,不过是从自己这个中心里推出去的社会势力里的一圈而已。”他强调:“在西洋社会里,国家这个团体是一个明显的也是唯一特出的群己界线。”这意味着在他看来,这个“差序格局”中“家、国、天下”的层次差等在当代社会仍旧需要延续下来,不过相对应的转变是“国”从皇帝之家转为“民族”之家。对于这个转变费孝通在这里没有进一步延伸,不过,单纯从血缘的角度并不足以解释最基本的经验事实,就是任何社会的人群居处,总是得与“别人”交往,简单说就是得有联姻的基础:若只有“差序格局”,那么除非出了九族,不然没有婚姻的可能。近的如邻里、远的如不同民族,其中的关系要比这复杂得多.(节选自王铭铭、杨清媚《费孝通与<乡土中国>》)材料二:《乡土中国》中“差序格局”一词高度概括了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的逻辑和传统文化的特点。作为乡土中国的社会结构,这一概念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和鲜明的社会特征。一是差序格局的等级性。差序格局中的“序”,即有等级之意。在儒家文化中,我国社会结构尤为注重人伦。“伦是有差等的次序。”君臣、父子、夫妇、政事、长幼、上下等都有着严格的伦理界限,不可逾越。“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在传统社会中,差序格局与礼治秩序紧紧弥 合在一起,可以说,差序格局是伦理纲常、等级有序等儒家伦理存在的社会基础,礼治秩序从文化上不断型塑着、强化着差序格局的存在。二是差序格局的伸缩性。“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在家族中,以己为中心,血缘关系越近,关系网络就越紧密。依中国传统家族文化言,五服之内一般被视为差序格局的里层,五服之外则可伸缩,弹性度较大;外围中,更是“一表三千里”。从广泛意义上论,地缘、友缘、学缘、业缘等关系有时也纳入差序格局中的关系范畴。如“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家乡水:一辈子同学三辈子亲”等民谚俚语作了生动的描攀。差序格局“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中心势力愈雄厚,“格局”就愈大,反之就越小。三是差序格局的壁垒性。在传统社会中,差序格局体现的是稀缺资源的配置模式。当资源稀缺时,如何分配资源,在没有国家计划和市场调节的情况下往往由个人依据与“己”关系亲疏远近这一标准进行。离“己”愈近,得到的资源可能就愈多。究其实质,这种资源配置模式的根本目的在于使自己利益最大化,保持已有差序格局的稳定性,同时具有强烈的排外性。而在整个社会中,差序格局则成了社会资源合理配置与自由流动的结构性壁垒。差序格局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断被现代因子影响和浸染,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差序格局旧有的特质。有学者对费先生提出的差序格局作了拓展,认为当前我国存在着城乡差序格局、权力差序格局等。(节选自陈占江《差序格局与中国社会转型》)材料三:当人们普遍意识到社会急剧转型、农村面貌已经翻天覆地的时候,我们还需要阅读《乡土中国》,我们还可以从这样的阅读中得到颇具价值的启示。因为,作者所关注的并非只是当时的农村问题,而是整个中国文化传统问题,是中国文化传统与社会变迁的问题。我们可以引用梁治平在其《古代法:文化差异与传统》一文中所说的一段话来印证上述观点:“一个被称作传统的东西,如果确实符合传统这个词的真实含义,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上曾经存在的过去,同时还是个历史地存在的现在。因此,我们不但可以在以往的历史中追寻传统,而且可以在当下生活的折射里发 现传统。今人对于历史的关注和对传统的兴趣,恐怕主要是从这里来的。”费孝通先生在《乡土重建》中也表达了上述观念:“传统的方式不但有记载可按,而且有现实的生活可查……”明白了“传统”的此一层面的意义,我们即可重新看待和挖掘《乡土中国》的当代价值。如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提出了用不同标准来对待和自己关系不同的人的传统社会的“差序格局”,但是局限于乡土社会的层面,在此书中的“差序格局”仅主要适用于亲属关系及其投影的地缘关系。这一乡土社会理论中的“差序格局”概念可能无法适用于当代日趋复杂的人际关系。但是黄光国在其书《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中继承发展了“差序格局”理论,将人际关系分成工具性关系、混合性关系和情感性关系,三种不同的人际关系则分别适用着不同的交际法则--公平法则、人情法则以及需求法则,以此来分析中国人情关系中的游戏规则及其思考过程。这种聚焦于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法则的研究,是从现实中发现中国人注重人情与面子的人际交往关系的传统,并延续和发展“差序格局”理论的一种很好的例证。(节选自胡成《<乡土中国>与传统文化的重建》)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费孝通认为,中国社会关系的结构是“差序格局”,是从自己这个中心里推衍出去的,从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而天下。B.“差序格局”强调社会关系的等级差别,与传统社会中儒家倡导的礼治秩序紧紧弥合在一起,二者相互影响,互为依存。C.“差序格局”深深“嵌入”中国传统乡土社会中长达数千载,有着顽强生命力和强大历史惯性,其内涵可以说一成不变。D.梁治平与费孝通观点相似,他认为传统不只是曾经的过去,也是当下的存在,传统可以在历史中追寻,也可以从当下发现。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差序格局”作为社会学意义上的一个概念,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在当前社会转型过程中,依然颇具启示意义。B.材料二阐明并分析了“差序格局”在当下中国社会转型期呈现出的新特点,这是对费孝通相关理论的拓展与完善。 C.材料二和材料三都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探究了“差序格局”概念的内涵,都是为了印证费孝通理论的合理性。D.对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法则的研究,延续和发展了“差序格局”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差序格局的旧有特质。3.下列说法中,不能说明“差序格局”是以“己”为中心的一项是(3分)A.“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B.“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C.“一人得道,鸡犬升天。”D.“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颜色。”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5.如何有效避免“差序格局”在我们当今社会生活中产生消极影响?请结合材料或社会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4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月下美人泪肖建国惠州城有两大养花高手,一个叫黄金,一个叫季献民。称得上高手的,总得有点绝活。先说黄金。从黄金记事起,他家就是花匠。别人养花大都为了观赏,而黄金家是为了生活。他家以种花卖花过日子,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全靠花。所以黄金从小就跟着家人干养花的活。八岁,黄金去上小学。刚好学校的校园在翻整,墙角要种一排花。有员工过来问,种什么花?校长沉吟一会说,种白鹤仙吧,陆游不是说过“芳兰移取偏中村,余地何妨种玉簪”吗?校长对古诗词有研究,这玉簪就是白鹤仙。黄金一听,就说不行不行。这玉簪不能种墙根,炕都会炕死。少儿雌黄,校长哪放在心上。果然种上不多久,这玉簪全都晒死了。 校长对黄金刮目相看.黄金读到初二,辍学了。他成绩不好,整天就想着如何侍弄花草,校长说,你回去也好,花草有本心,说不定能让你黄金万两。校长也真说对了。十多年后,黄金成了惠州城花卉行业的大佬。他不种一般的花,只种奇花异草。比如兰花走俏时,惠州城里的花匠都去养。春兰、蕙兰、建兰、寒兰、墨兰,你方唱罢找登场。朝京门的王胡子竟养出了猴脸小龙兰,一茎一花一雷公,粉面蒜鼻红头发。嘿,奇了,轮到黄金出手,养的是蝴蝶兰。品种虽一般,可花蕊里包含着一只展翅欲飞的白鸽!栩栩如生,绝了。再比如,养昙花,也叫月下美人。黄金能让昙花在白天开放。这个,稍有养花经验的人都会。将昙花用黑布蒙起来,不让其见光。到了晚上,则用射灯对着照,照得昙花“阴阳颠倒”,一个星期后,昙花彻底蒙了,不得不顺从人意,在白天开放。虽然都会,然而都没黄金的昙花开得艳,开得大,开得多。黄金的诀窍在哪里?据王胡子说,黄金爱搞嫁接,不是一类的花,也硬要把它们“嫁上”。黄金的昙花供不应求。为防假皆,他在每盆花上都系个标牌:黄金之花。王胡子有次在黄金家喝了点酒,对他说,你养花虽好,可比不过季献民。黄金心里咯噔一声。季献民是教书匠,退休后回到家里,开始养花。他只养四种花,梅花、兰花、县花、菊花。可能因为竹子不方便“院养”,就换成了昙花。他养的花不卖,只送人,送人也看对象。工胡子同季献民认识多年,也只得到过一盆。季献民养花好在哪里呢?黄金想去看看。季献民家住在东江边,门前有棵木棉树,老干横枝,雄姿英发。据说每到春天,木棉花开,这树冠就成了燃烧的火焰山。有同行来访,季献民忙迎出屋外。黄金开口便说,听说你的花种得很好,特来向你请教。按照黄金的想法,若季献民不愿意,稍稍皱下眉头,他寒暄两句便走。毕竞有技艺的都怕外露。没想到季献民非常高兴,连说岂敢岂敢,今日你来得正好,晚上我有昙花盛开,正好一起品赏。季献民的花种在后院,有三四个屋地大小,木架上按品种分类,养的全是花。 有幼苗,有成品,有的正热热烈烈地开放。花香扑鼻。黄金仔细嗅了嗅,这花香与他那里香得不一样。香得纯粹,甘甜。真是奇怪了。再看县花,黄金更为惊讶。有很多盆都是他家的,“黄金之花”标牌还在呢。季献民说,这都是别人丢掉的,我捡回来重新修整。昙花期短,可它命长。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救花一命,它知感恩。这高论,黄金第一次听说,晚上,季献民刷牙漱口、洗面洗手,清理好自身,才进入后院.后院里没有灯,星月辉映,影影绰绰,黄金莫名地感到一阵心虚。就这样赏花?对。不过,你坐着,我还要做点事,来,看着这盆昙花,今晚她将为我们绽放。季献民边说边拿出一管笛子来。黄金发现今晚要观赏的,正是从前他的昙花。笛声响起,婉转悠扬,伴随习习凉风,如清水般掠过黄金心田。黄金不懂旋律,更不懂诗文,但此刻,这如怨如慕的笛声让他觉得身心变空,身体在变轻盈,有一种想飘起来的感觉。醉了,还是晕了?黄金想不明白,他只想随着这笛声向上走,向上飘,最好能飘到云端去,再也不回来。然而,笛声戛然而止。昙花开了.在月光的映照下,悄悄然,昙花的花蕾慢慢翘起。随着笛声的缠绵,昙花如同少女一般,很害羞地将淡紫色的外色慢慢打开。一层层,一片片,有序地展现洁白芬芳的玉体。当花心褪到最后一层时,忽地,满院飘香,如雪般的大花朵就这样猝不及防地绽放了。最让人惊奇的是,每朵花片上都凝聚一滴晶莹的泪,在月光下闪着温润的光,并当着黄金的面滴落而下。有的落到了黄金的膝盖上,沁人心脾的凉!黄金彻底呆了。好久,他才醒悟过来。月偏西,黄金告辞季献民回家。转身,他发现季献民家门口贴了副很显眼的对联:相看何须尽解语爱花最是惜花人这联,进去时怎么没看到呢?黄金白言自语。 (选自《百花园》2018年第5期)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篇就交代了黄金、季献民两人是养花高手,但是两人有明显区别:黄金是花匠家庭出身,养花卖花:季献民是教师出身,退休后养花,养花送人。B.次要人物王胡子,在小说中起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是王胡子将黄金跟季献民养花做了比较,才使得黄金产生好奇心理,从而引山季献民。C.小说详细描写了季献民后院,又通过黄金嗅觉、看昙花的视觉以及主人说话的听觉描写,写出黄金经历了奇怪、惊讶、心虚的复杂心理过程。D.小说结尾那副显眼的对联意义深刻,养花不求回报和索取,只问耕耘,追求内心的安宁,季献民是践行者,尾段黄金自语说明对季献民的不理解。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有意识地通过主人公的名字暗示其形象特点,取名“黄金”暗示他追求物质:取名“献民”表明他追求精神境界,可以看出作者用心。B:校长对古诗词很感兴趣,季献民是退休老师;但校长是故弄风雅,不懂装懂,目的是通过对比衬托季献民的养花的技艺高超。C.在笛声中昙花开放,把昙花置于夜的常态背景之下,展开对昙花的描写,语段运用了拟人、比喻、叠词,又融入了视觉和嗅觉。D.标题“月下美人泪”中的“泪”至少有两层意味,其一是对黄金对昙花的践踏的一种无声的批判:其二是对季献民对县花的尊重的感激。8.“称得上高手的,总得有点绝活。”黄金的“绝活”体现在哪儿?请结合文章具体说明。(6分)9.王胡子认为黄金养花虽好,可比不过季献民。你从中悟出了哪些人生道理?请结合文意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师说韩愈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 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续师说黄宗羲①嗟乎!师道之不传也,岂特弟子之过哉?亦为师者有以致之耳。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今世以无忌惮相高。乳儿粉子⑤,轻儇浅躁,不特耻为弟子,相率而耻不为师。吁其可怪也若是则师之为道人心之蟊贼也吾惟恐其传也矣!故何北山⑥之于来学,未尝受其北面。北山可以为师,避师名而不为,其慎重如此!羲老而失学,欲求为弟子者也,诸君子徒以其久待刘夫子而过情推奖,羲其敢冒今世之无耻哉?反昌黎之意,作《续师说》以谢之。【注】①黄宗羲: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②乳儿粉子:指年轻识浅的人。③何北山:何基(1188—1268),字子恭,人称北山先生,以读书讲学为平生志向,教授门生,不遗余力。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吁/其可怪也/若是/则师之为道/人心之蟊贼也/吾惟恐其传也矣B.吁其可怪也/若是/则师之为道/人心之蟊贼也/吾惟恐/其传也矣C.吁/其可怪也若是/则师之为道/人心之蟊贼也/吾惟恐其传也矣D.吁其可怪也/若是则师之/为道人心之/蟊贼也/吾惟恐其传也矣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说,古代一种文体,既可说明记叙事物,也可说理辨析,但都是针对社会上某些问题表达观点。与“论”统称为论说文。B.士大夫是对中国古代官僚人文知识分子的统称。这是一个精英社会群体,中国的官员的世袭制是其形成的制度保证。 C.北面,古代君主坐北朝南,臣子拜见君主则面向北方朝拜,故以“北面”代替臣子的地位,以示臣服。文中以此指弟子行敬师之礼。D.昌黎,郡名,唐代韩氏为昌黎郡望,韩愈自称“郡望昌黎”。作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提倡“文以载道”,以道为先。12.下列对文段内容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这一句,用一个叹词表明作者对当时不从师学习的风气的感叹;“师道……难矣!”意在揭示当时士大夫阶层对师道的错误态度。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两个程度副词“益”,旨在说明由于从师学习的态度不同,因而产生的结果也不相同。C.“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这一句,用比较方法说明“众人”只爱孩子,不爱自己。D.“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一句,引用士大夫的话,写出了其观点的荒谬。13.翻译文中划线句子。(8分)(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4分)(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4分)14.黄宗羲和韩愈都分析了“师道之不传”的原因,他们的观点有何不同?(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狼山观海王安石万里昆仑谁凿破,无边波浪拍天来。晓寒云雾连穷屿,春暖鱼龙化蛰雷。阆苑①仙人何处觅?灵槎②使者几时回?遨游半在江湖里,始觉今朝眼界开。 【注】①阆苑: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②灵槎:古代神话中往来天上的木筏。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安石善于炼字,诗中“凿”“拍”气势恢弘,生动传神,富有表现力。B.从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特点来看,王安石登临狼山的时令应该是春末夏初。C.诗歌写阆苑仙人、灵槎使者,用意是借神话故事说明狼山实是人间仙境。D.诗歌远景和近景结合,实写与虚写结合,从多个角度描写登临狼山之所见。16.这首诗歌创作于王安石早期。王安石晚年罢相退居金陵时曾写了一首诗歌《北山》:“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两首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异同?请简要概述。(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琵琶行》中,“,”两句形象地写出了琵琶声的轻快与冷涩。(2)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之外,“”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3)《赤壁赋》中侧面描写箫声动听的句子是,。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湖湘一切的山川灵气、人文光芒,在岳麓书院不断融汇。湖湘人才辈出,功业之盛,举世无出其右。读懂岳麓书院所代表的湖湘精神并以此推动文艺发展,是文艺工作者①的责任。湖湘精神最初的代表是屈原,他深厚的爱国热情以及对国家民族之诚,千百年来,②地改变着湖湘人民的气质。之后杜甫、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等接踵而来,他们借湖湘山水或愤激哀叹,或长歌当哭,全面提升了这方水土、这片人民的人文品质。清代魏源、曾国藩、左宗棠……一批人从书院走出,形成了湖南士林心忧天下、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风气。 文艺工作者心怀天下,就是要心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文艺只有与时代紧紧联系在一起,与国家兴衰和民族复兴联系在一起,与人民命运③,文艺才会有所作为,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千年如驹逝,人事两消磨。这座山间庭院仍以其惯常的飘逸张开檐翼,镇定自若而又器宇轩昂,它的斯文,它的精神气质,不仅构造了我们的过去,也正在塑造着我们的现在和将来。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一个较长的单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土壤生物的多样性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生物在养分循环、调节土壤有机质以及改善植物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除此之外,土壤生物①。不论是解决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全球重大问题,还是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都离不开土壤生物多样性。随着威胁土壤生物多样性的因素不断增多,②。保护土壤生物多样性离不开法律的保障。随着我国环境保护法、土壤污染防治法、困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规的制定完善,一张保护土壤的网络越织越密,为保护土壤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法律保障。同时,保护土壤生物多样性,③。从基因测序到人工扩繁,从无人机巡护到种质资源库建设,科学技术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在实践中日益凸显。可以预见,5G、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将进一步赋能土壤生物多样性保护,为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提供助力。 21.下列选项中,和“一张保护土壤的网络越织越密”一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B.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C.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D.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经过一阵乌云的打磨那一轮月亮更亮了手中的这把刀经过石头反复打磨终于变得锋利起来命运需要苦难打磨人的一生究竟要多少次打磨才能闪光呢读了上述材料,你产生了哪些联想?选择一个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答案及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1.C【解析:“其内涵可以说一成不变”错误,从材料二最后可以看出,并非“一成不变”,如文中说“差序格局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中心势力愈雄厚,“格局'就愈大,反之就越小”“差序格局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断被现代因子影响和漫染,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差序格局旧有的特质”,可见其内涵并非一成不变。】2.A【解析:B.“材料二阐明并分析了“差序格局',在当下中国社会转型期呈现出的新特点”错误,材料二阐述和分析的并非“新特点”。如材料二最后一段说“差序格局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断被现代因子影响和浸染,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差序格局旧有的特质”,可知是差序格局旧有的特质。C.“其目的都是为了印证费孝通理论的合理性”理解有误,材料二中说“有学者对费先生提出的差序格局作了拓展,认为当前我国存在着城乡差序格局、权力差序格局等”,可见材料二是对费孝通理论的拓展。D.“对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法则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差序格局的旧有特质”错误,由材料二“差序格局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断被现代因子影响和浸染,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差序格局旧有的特质”可知,应该是“现代因子影响和浸染”。】地个共3.D【解析:题干要求选出“不能说明“ 差序格局'是以“己为中心的一项”。文中提到“以“己'为中心,根据亲属关系的亲疏不断推衍出去”“从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而天下”“从自己这个中心里推出去的社会势力里的一圈”“在家族中,以己为中心,血缘关系越近,关系网络就越紧密”“从广泛意义上论,地缘、友缘、学缘、业缘等关系有时也纳入差序格局中的关系范酶”“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中心势力愈雄厚,“格局”,就愈大,反之就越小”“离“己'愈近,得到的资源可能就愈多”,根据这些即可理解“差序格局”以“己”为中心的内涵。A.由“身”到“家”到“国”“到“天下”,这是以“己”为中心向外推衍B.“众星共之”展现的就是以“己”为中心。C.由“一人”到“鸡犬”,也是以“己”为中心。D.“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颜色”体现的是一种公正精神,不能说明“差序格局”是以“己”为中心的。4.①观点明确,说理进彻,论据契合生活实际;②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选文采用总分结构,主体采用并列结构:③论证有力,文章综合运用了例证、引证等方法。(每个要点2分,答对两个要点即可得满分。如从其他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5.①推进依法治国,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确保司法公正,杜绝人情对司法的干扰:②完善公正、开放的社会治理体系,避免因血缘、地缘、友缘、学缘、业缘等关系造成社会不公:③建立公开、公平的人才选拔机制,从制度上杜绝任人唯亲的不良现象;④加强个体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公民的公德意识和集体意识,增强团体凝聚力:改变缺乏公心和大局意识的公民思维习惯。(每个要点1分,本题属于开放性理解题,考查整本书阅读的当下理解,学生结合材料或者现实生活谈都可以,如从避免家族式腐败、避免形成“圈子”“派系”等具体方面来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酌情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6.D(解析:D.“尾段黄金自语说明对季献民的不理解”错误。作者借黄金的自言自语,来暗示“黄金”在季献民家里收获了养花的技艺的精髓,同时也看出,来之前黄金只是靠养花来追求金钱的人。) 7.B(解析:B.“但校长是故弄风雅,不懂装懂,目的是通过对比衬托季献民的养花的技艺高超”错误。“校长是故弄风雅,不懂装懂”说法主观臆测,文中校长和季献民不存在对比反衬关系。)8.①8岁时,能准确判断学校校园墙角不适合种“白鹤仙”赢得校长的刮目相看,可谓“绝活”。②养品种一般的蝴蝶兰,花蕊里包含着一只展翅欲飞的白鸽,栩栩如生,可谓“绝活”。③黄金能让县花在白天开放,并通过“嫁接”的方式,让县花比别人的开得艳,开得大,开得多,可谓“绝活”。④黄金搞嫁接,即便不是一类的花,也可以把它们“嫁上”,可谓“绝活”。(答对1点1分,2点3分,3点4分,4点6分)9.①人生更需要有精神追求。黄金养花是为了生活,而季献民是为了观赏:黄金养花是为了卖给别人,而季献民养花不卖,只送人。②无私共享技艺不仅能促进技艺的提高,而且也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黄金担心养花的技艺外露,而季献民是高兴地愿意和别人共赏技艺。③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才最美的。黄金养花是通过人工干预让县花白天开放,通过嫁接的方式改变花木本性,追求新奇:而季献民是顺应花木本性,赢得花儿的最美开放。④人生应懂得感恩,感恩身边的一切事物。黄全把养花当作谋生的手段、花木是其赚钱的工具,不存在感恩:季献民尊重花木,认为花木有灵,懂得感思。⑤要尊重并珍情自己拥有的事物。黄金养花不懂得尊重或爱惜花:而季献民则是用爱和珍惜在养花,是真正算重并珍惜花的人。10.A【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吁”是感叹词,其后应停顿,排除B、D两项。“其可怪也”句末语气词“也”后应停顿,排除C项。正确断句应是:吁!其可怪也。若是,则师之为道,人心之蟊贼也,吾惟恐其传也矣!11.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B应该是选拔制度(指“科举制度”),不是世袭制。可以用排除法。12.C【解析】本题考查概括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 用“择师教子”与“耻师焉”对比说明“小学而大遗”,而非说明只爱孩子,不爱自己。13.(1)不理解(书本上的)字句,不能解决(大道理的)疑难问题,有的(书本上的字句)向老师学习,有的(大道理的疑难)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却反而)放弃(不学),我未能看出那种人的高明之处!(2)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君子们认为(是)不值得一提的,现在君子们的智慧竟反而比不上(他们),可真奇怪啊!14.韩愈认为是弟子之过,黄宗羲更强调是为师者之过。【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观点的能力。黄宗羲在文章开篇便直接亮明自己的观点“师道之不传也,岂特弟子之过哉?亦为师者有以致之耳”,可见其更强调为师之过;而韩愈是从求学者的角度阐释师道不复的原因。【参考译文】哎!从师的风尚没有流传,难道仅仅是学生的过错吗?同样也是老师导致的。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的人;不懂得道理,不精通学业,(学生)有疑惑却不能解答,那么就不是真正的老师。当今世上都把无所忌惮当作高明。年轻识浅的人,轻浮浅薄,不只是把做学生当作羞耻,甚至相互都认为不做老师也是可耻的。哎!真是太奇怪了。如果是这样,那么当老师的风气,就像是人具有着贼心,我担心它会流传下去啊!以前何北山对于来求学的人,不肯接受他们的拜师之礼。北山可以做老师,却避开老师的名声而不去做,他是像这样慎重啊!我年纪大了,并且很少时间去学习,你们想要寻求成为我的弟子,各位只是因为那刘先生过分盛情的推荐夸奖,让你们白白地久等,我哪里敢冒当世之不韪,做出这样的无耻之事呢?反推韩愈的意思,写下《续师说》用来推辞这件事。15.【答案】B【解析】“春末夏初”错误,从“晓寒”“春暖”“蛰雷”等景物来看,描写的时令肯定不是春末夏初。16.【答案】相同点:都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2分)不同点:①第一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奋发有为、积极进取的豪迈之情。作者登临狼山,见到壮观景象,眼界为之开阔,胸中升腾起志在天下、进取向上的豪迈之情。(2分)②第二首诗歌中“细数落花”“缓寻芳草”表达了诗人淡寂安闲的心情。(2分)(意思相近即可) 17.【答案】(1)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2)小楼昨夜又东风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每空1分,如有错字、添字、漏字,则该空不给分。)18.【答案】①义不容辞②潜移默化③休戚与共(每个1分)【解析】①义不容辞:指道义上不容许推辞。语境中“推动文艺发展,是文艺工作者的责任”,这种责任从道义上不容推辞,据此可得出答案。答“责无旁贷”不给分。②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语境中提到“千百年来”“改变着湖湘人民的气质”,据此可得出答案。③休戚与共:有幸福共同享受,有祸患共同抵挡;形容关系紧密,利害相同。语境中有“与时代紧紧联系在一起”“与国家兴衰和民族复兴联系在一起”等提示语,且主语是“文艺”“人民命运”,故填“休戚与共”。答“休戚相关”不给分。19.【答案】在屈原之后接踵而来借湖湘山水或愤激哀叹,或长歌当哭的杜甫、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等人全面提升了这方水土、这片人民的人文品质。(长单句2分,句意符合原意2分)20.【答案】将岳麓书院人格化,说它“镇定自若而又器宇轩昂,它的斯文,它的精神气质……”,将岳麓书院赋予了人的气宇非凡、镇定、斯文的精神气质。(1分)“器宇轩昂”生动形象地塑造了岳麓书院巍峨峻拔的气势,“斯文”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岳麓书院的文化底蕴、文化气质。“镇定自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岳麓书院历经历史风霜,其心忧天下、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湖湘精神内涵依旧不变,其出众的气质风度不变,而这些精神气质一直影响着我们,塑造着我们。(3分)(意思对即可)21.【答案】A【解析】A项运用了借代,“落红”代“落花”;其他都是比喻。22.【答案】示例:①还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②保护土壤生物多样性已迫在眉睫③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的保障(每处2分,意思相近即可)23.【写作指导】这道新材料作文题所给材料是一首关于“打磨”的小诗。这首诗以月亮“经过一阵乌云的打磨”而“更亮”,刀“经过石头反复打磨”而“锋利” 作类比,指出“命运需要苦难打磨”才能“闪光”,进而提出“人的一生/究竟要多少次打磨才能闪光呢”的问题。读这首小诗展开联想,应紧扣“打磨”和“闪光”这两个关键词。依联想而得的材料写记叙文,那就应该尽力去表现多次反复“打磨”的过程(这应是一个有波澜的过程)和对“闪光”的不懈追求,并揭示出“打磨”和“闪光”之间的因果关系。范文:不止一次问过自己活着的理由,可是每一次都告诉自己不同的答案,我用同样的问题去问别人,得到的答案也不尽相同,我困惑极了,我试图挣脱这种束缚,面对的只有一次次失败的沉默。布谷鸟的一阵欢快的叫声打破了清晨的寂静,也敲醒了我沉睡的梦。翻身起床,徘徊至窗前,突然发现窗外的世界好清新,禁不住萌发出一种出去走走的冲动,没有多想,披上件衣服就向楼下走去……空气好新鲜,我深深地呼了口气,沿着石子铺的小路漫无目的地走了下去。天好蓝,草也好绿,这样走着想着,连日来的疲倦被这清凉的晨风吹得无影无踪。一声稚嫩的童音打断了我的思绪,循声望去,只见一个小男孩捧着一束小花向我跑来,说道:“大哥哥,给你这个。”给我这个。我的心禁不住为之一颤,还未来得及道声谢谢,那可爱的男孩已跑向他的同伴,一边还在向我作鬼脸,我冲他微微一笑,鼻子凑到花上,好香!可惜不知道这花叫什么名字。我继续走下去,一阵清脆的二胡声,夹杂着沙哑的京腔,响彻林宇,让人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体验,比在剧院里、电视里看到的有味多了,虽然看不到人影,但那老者怡然自得的神态,就好像在你眼前一般。前边有一个台阶,一个坐在轮椅上的小伙子正试图冲上去,一次次,他失败了,不知是雾水打湿了他的衣衫,还是汗水湿透了他的衣服。我刚打算过去帮他一把,一个蝴蝶般的身影却已翩然而至,她将一枚硬币掉在轮子的下面,然后装着弯下腰去捡那枚硬币,顺势将轮椅推上了台阶,一声谢谢,接着一声不客气,织成了清晨林宇中最美的乐章,那“蝴蝶”一甩长发,又消失在濛濛的雾中。我往回走着,想着刚才那一幕一幕,内心禁不住一阵激动,小男孩、老者、“蝴蝶”、小伙子,他们的身影不断充塞着我的大脑。我忽然开窍了似的,因为人的遭遇各不相同。他们活着的理由当然有千般万种,随着年龄的变化,他们会对自己的理由重新审视、定位。难怪得到的答案会有如此之多。可是,再多的答案也离不开三个字:真善美。 再抬头看,太阳已经露出了脸,晨雾也散尽了,太阳光照在身上,挺舒服的,活着真好,要理由做什么呢?我的步子迈得更大了……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山东省新泰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含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2-09 07:58:18
页数:19
价格:¥2
大小:41.70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