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Word版含解析)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Word版含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1
2
/11
剩余9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连云港市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质量监测高一年级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西方陆沉论》里曾说西洋曾有两种文化模式,一种称作阿波罗式的,一种称作浮士德式的。阿波罗式的文化认定宇宙的安排有一个完善的秩序,这个秩序超于人力的创造,人不过是去接受它,安于其位,维持它;但是人连维持它的力量都没有,天堂遗失了,黄金时代过去了。这是西方古典的精神。现代的文化却是浮士德式的。他们把冲突看成存在的基础,生命是阻碍的克服;没有了阻碍,生命也就失去了意义。他们把前途看成无尽的创造过程,不断的变。男女生理上的分化是为了生育,生育却又规定了男女的结合。这一种结合基于异,并非基于同。在相异的基础上去求充分了解,是困难的,是阻碍重重的,是需要不断地在创造中求统一,是浮士德式的企图。浮士德式的企图也是无穷止的,因为最后的统一是不会完成的,这不过是一个求同的过程。不但这样,男女的共同生活,愈向着深处发展,相异的程度也愈是深,求同的阻碍也愈是强大,用来克服这阻碍的创造力也更需强大,在浮士德的立场说,生命力也因之愈强,生活的意义也因之愈深。把浮士德式的两性恋爱看成是进入生育关系的手段是不对的。恋爱是一项探险,是对未知的摸索。这和友谊不同,友谊是可以停止在某种程度上的了解,恋爱却是不停止的,是追求。这种企图并不以实用为目的,是生活经验的创造,也可以说是生命意义的创造。浮士德式是感情的象征,是把感情的激动,不断的变,作为生命的主脉。恋爱是不断地克服阻碍,也是不断地发现阻碍,要得到的是这一个过程,而不是这过程的结果。从结果说可以是毫无成就的。非但毫无成就,而且使社会关系不能稳定,使依赖于社会关系的事业不能顺利经营。依现代文化来看,男女间感情激动的发达已使生育的事业摇摇欲坠。这事业除非另外设法,由社会来经营,浮士德式的精神的确在破坏这社会上的基本事业。在乡土社会中这种精神是不容存在的。它不需要创造新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生下来就决定的,它更害怕社会关系的破坏,因为乡土社会所求的是稳定。它是阿波罗式的。它强调男女间的关系必须有一种安排,使他们之间不发生激动性的感情。男女只在行为上按着一定的规则经营分工合作的经济和生育的事业,他们不向对方希望心理上的契洽。在社会结构上,因乏发生了同性间的组合。这在我们乡土社会中看得很清楚。同性组合和家庭组合原则上是交错的,因为以生育为功能的家庭总是异性的组合。因之,乡土社会中“家庭”的团结受到了这同性组合的影响,不易巩固。于是家族代替了家庭,家族是以同性为主,异性为辅的单系组合。中国乡土社会里,以家族为基本社群,是同性原则较异性原则为重要的袁示。男女有别的界限,使中国传统的感情定向偏于同性方面去发展。变态的同性恋和自我恋究竟普遍到什么程度,我们无法确说:但是乡土社会中鲒义性的组织,“不愿同日生,但愿同日死’’的亲密结合,多少表示了感情方向走入同性关系的一层里的程度已经并不很浅。在女性方面的极端事例是华南的姊妹组织,在女性文学里所流露的也充满着冯小青式的自恋声调。可惜我们对于中国人的感情生活太少分析,关于这方面的话我们只能说到这里为止了。缺乏两性间的求同的努力,也减少了一个不在尖利上打算的刺激。中国乡土社会中那种实用的精神安下了现世的色彩。儒家不谈鬼,“祭神如神在”,可以说对于切身生活之外都漠 然没有兴趣。一般人民更会把天国现世化;并不想把理想去改变现实,天国实现在这世界上,而把现实作为理想的底稿,把现世推进天国。对生活的态度是以克己来迁就外界,那就是改变自己去适合于外在的秩序。所以我们可以说这是古典的,也是阿波罗式的。(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男女有别》)材料二:《周易·家人·彖辞》说“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这是男女居处隔离规范的思想基础。后世的思想家在论述男女关系时,每每流露出这一思想痕迹。《内则》说:“札,始于谨夫妇。为宫室,辨外内,男子居外,女子居内……男不入,女不出。”这大致说出了男女的不同活动范围。古人还经常引用《周易》来论证这个理论。《左传·昭公元年》:“近女室,疾如蛊……女惑男,风落山,谓之‘蛊’。”从一些细微的地方,如饮食、洗浴等也可以看出两性的隔离,《内则》说,“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外内不共井,不共湢浴,不通寝席,不通乞假,男女不通衣裳”“男子入内,不啸不指,夜行以烛,无烛则止。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夜行以烛,无烛则止”。另外,由居处的隔离推延至言论上的隔离,如“内言不出,外言不入”“外言不入于相,内言不出于相’’,它指男子事务不让女子知道,这与早期社会中常见的“男子会社”可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那里,为了保守属于男子的秘密,女子很自然地就被排斥在外了。性别隔离还表现为男女“授受不亲”。这一原则最先见于《孟子·离委上》,《礼记·坊记》则从礼制的层面对“男女授受不亲”作了规范。前面我们在谈到两性初期教育时,已经知道“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坊记》所说还可以看到这一原则在现实中的强大束缚力和贯穿两性始终的精神,其中说:“姑、姊妹、女子已嫁而反,男子不与同席而坐。”这是就常时、常事而言,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礼制又有特殊的规定。《坊记》就说:“礼,非祭,男女不交爵。”《内则》所言与之相类:“非祭非丧,不相授器。"从《内则》所记女亍的教育中我们看到,女子可以“观于祭祀’’,可以“礼相助奠”。也正是在祭祀时,男女才有合法接触的可能。非札即为越礼。男女之防,著于叔嫂。礼书中特别对叔嫂之间的接触作了明确而严格的规定。如《札记·杂记》:“嫂不抚叔,叔不抚嫂。”《札记·曲礼》:“叔嫂不通问。”《札记·奔丧》:“无服而为位者,唯嫂叔。”考《仪礼·丧服》.家庭同辈成员如兄弟、兄弟姊妹、娣姒之间,死后皆有相应服制,唯叔嫂无服。古代人死大殓,哭者必以手抚尸,而《杂记》所说是人虽死,彼此不得接触。淳于髡与孟子的问答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男女之“授受不亲”。《孟子·离娄上》中,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曰:“礼也。”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权者,权衡也,权而得中。在遵循札制精神的同时,可以对礼的某些教条作出变通,这在孟子看来,并非越礼之举。但淳于髡与孟子的对话正好说明了在正常的情况下,“男女授受不亲”的礼制还是应该遵循的。可见,这种观念在当时来说,仍然对两性的接触有着规范作用。(摘编自肖发荣《“男女有别”观念探源》)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浮士德式的两性恋爱不以实用为目的,是生活经验的创造,也可以说是生命意义的创造,要得到的是这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B.恋爱从结果说不但毫无成就,而且使社会关系不能稳定,使依赖于社会关系的事业不能顺利经营,因此说恋爱是一种落后的观念。C.“男女有别”使得男女之间在生活和心理上加以隔离,只在行为上接着一定的规则经营分工合作的事业,不向对方希望心理上的契洽。D.“男女有别”原则通行的结果便是在社会结构上发生了同性间的组合,乡土社会中“家庭”的团结就受到了这同性组合的影响。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与材料二虽然都在阐述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男女有别”的观念,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B.材料二引用孟子与淳于髡的对话主要是为了证明人们遵循“男女授受不亲”的礼制是可以变通的。C.乡土社会的社会关系是阿波罗式的,它追求稳定,拒绝破坏,所以它不欢迎激动的、热烈的感情。D.在中国乡土社会,家族取代家庭,成为基本社群,表明当时人们认可同性原则比异性原则更重要。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A.忒勒玛科斯就曾对他的母亲说:“去做你的事情,谈话是我们男人的事。”B.《内则》记载:“三月之末,择日剪发,男角女羁,否则男左女右。”C.《诗经·静女》中的描写:“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D.《吕氏春秋-乐成》记载:“孔子始用于鲁……用三年,男子行乎涂右,女子行乎涂左。”4.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材料二第二段论证的严密性。(4分)5.现代社会的两性关系是浮士德式的,而乡土社会崇尚的两性关系是阿波罗式的。根据材料一有关的内容,谈谈你对“阿波罗式’’两性关系的理解。(4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水晶店和金字塔这天清晨,水晶店老板醒来。他已经在这个地方待了三十年,拥有一间位于斜坡路顶的小商店,很少客人经过这儿。如今再去改变什么都太迟了,他唯一会做的事,就是买进和卖出水晶玻璃用品。男孩看见商店柜台后有一个男人。“只要你愿意,我可以帮你擦拭这个橱窗后的水晶物品。’’男孩说,“它们现在这种样子,一点都吸不起别人的购买欲。”“我可以帮你做到今天结束。”男孩说,“我可以一直工作到半夜,甚至直到天亮,把店里所有的水晶都擦拭干净。我要你付给我工资,好让我明天可以上路去金字塔。”商店老板大笑,“即使你一整年都帮我擦遍店里全部的水晶玻璃……甚至你每卖出一件水晶玻璃,我就让你抽成,你也还是需要借钱才能去得了佥字塔。这儿离金字塔可有好几千公里远!”“我替你工作。”男孩为水晶店老板工作了差不多一个月后就明白,这并不是那种会让他快乐的工作。不过他还是继续做这工作,因为水晶店老板对他很好。而且每当他卖出一件货品,水晶店老板也果真给他相当优厚的抽成,如今他已经存了不少钱在身边。“我想作一些放水晶的陈列架,’’男孩对商人说,“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商店外面摆放货品,吸引那些路过斜坡下的人。’’“生意确实比以前要好,”他对男孩说,“为什么还去要求更多呢?”“因为我们得去回应出现在我们面前的预兆。”男孩不假思索地说。商人明白男孩的意思。随着时间过去,商人从未后悔他雇用了这男孩。“你为什么想要去金字塔?”商人问,想把话题转离陈列架的事。“因为我听过它们。”男孩回答,并未提到他的梦,宝藏的事如今变成一个伤痛的回忆,他避免去回想到它。“我认识的人里面,没有人会越过沙漠只为了要去看金字塔。”商人说,“它们只不过是一堆石头罢了。” “你从未梦想过旅行。”男孩转身去招呼一位刚走进店里的顾客。两天后,商人主动对男孩提起了陈列架的事。“两天前你说我这一生从未梦想过旅行,”商人回答,“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所有的想望,就是集资开这家商店,盼望有一天我就有了足够的钱去麦加。我开始赚钱,可是却无法放手让别人代管这家店。我看见的完成朝圣的人都比我穷困得多。那些人都高兴地完成了朝圣。”“呃,那你为什么不现在去麦加呢?”男孩问。“因为我是靠着想去麦加的念头活下来的。你和我不同,因为你希望去完成你的梦想。而我只想着去麦加的梦。我害怕我将会失望,所以我宁可去梦想它。”那天,商人允许男孩去作陈列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完成梦想的。两个月过去了,那个陈列架为水晶店带来众多顾客。“我们何不兼卖萘给那些爬山的人。我们可以把荼倒进水晶杯出售。人们一定会觉得喝起来更有气氛,也愿意把水晶杯买回去。听说美是对人类的最大诱惑。”“我早已经习惯了旧的样子。在你来以前,我总是想着自己一直在原地浪费时间,那让我非常沮丧。可是现在我却觉得保持现状并不一定不好。这间商店的规模大小正是我希望它能够有的样子。我不希望作任何改变,因为我不知道该怎么应付改变。我只习惯原有的样子。”然后,他告诉男孩可以开始用水晶杯来卖茶。有时候,是无法让河水逆流的。一群人爬着山,当他们爬上山顶的时候,觉得疲倦。等他们看见山顶上有一间水晶饰品店供应清凉薄荷茶时,便纷纷进店里去享用以美丽水晶杯盛着的冰凉饮料。就这样,几个月流逝。男孩在天亮前醒过来。他耐心地等着商人醒来,并打开店门。然后两人一起外出喝茶。“我今天离开。”男孩说。男孩回到房间打包行李。临走的时候,他瞥见了墙角那个旧的牧羊袋子。“绝对不要放弃梦想。”他离开了。他对自己更有信心,并且觉得似乎可以征服世界。就去供货商那里打听看看金字塔是否真的那2远,这又不会有什么损失的,不是吗?(节选自《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那些爬山的人喜欢倒进水晶杯出售的茶,觉得喝起来更有气氛,表现了人的虚荣。B.从未梦想过旅行的人不会越过沙漠只为了去看金字塔,因为它们只不过是一堆石头。C.男孩来到水晶店后的生活状态一直很不稳定,虽然他勤劳工作,但是最终只能离开。D.水晶店老板对男孩很好,果真给他相当优厚的抽成,让男孩能够存了不少钱在身边。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极具创意富有表现力,在奇绝险怪的藻饰语言的背后,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B.小说带有强烈象征色彩,旨在启示人们实现梦想需要勇气、智慧、执着和经受考验。C.小说以作者的审美偏好作为创作的出发点,融合了中东和阿拉伯典籍等文化精髓。D.小说通过对男孩与水晶店老板的语言描写,展示了精神追求与现实冲突的一种融合。8.水晶店老板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试依据小说内容简要分析。(6分)9.文章最后一段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方山子传苏轼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 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会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扶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聃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青/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B.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C.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佣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D.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战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棚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闾里,即乡里。闾指里巷的门,代指里巷、邻里。B.蔬食,即粗食。文中指以草菜为食。C.遗像,即遗制。像是法式的意思。D.奴婢,即女婢,丧失自由、受人奴役的女子。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方山子出身世代功勋之家,却折节苦读,想以此驰骋当世,终不得意;晚年放弃富贵生活,隐逸光州、黄州一带,自得其乐。B.苏轼是方山子的老朋友,看到如今的方山子与昔日的方山子判若两人,在强烈的对比中,自然地勾起了对方山子昔日的回忆。C.描写与方山子一起射猎和论兵的情景,塑造方山子一身豪气的形象,旨在表现方山子并非真正的隐士,随时预备驰骋于当世。D.文中对方山子人生经历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方山子特立独行的性格和人生取向的赞赏,同时写方山子未尝不是悲己之不遇。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4分)(2)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4分)14.“余既耸然异之”中“异”除形貌之异外还有哪些方面?结合全文加以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5~16题。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 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秋日天寒,词人以酒敌急风而不可得,实则表达欲借酒浇愁,但愁苦难以排遣之意。B.一声雁鸣,寄怀乡之思,北方飞来的孤雁,此时正可以为词人传递书信,联络亲人。C.词人描绘急风残菊、梧桐细雨等暮秋景物,渲染出遭受国破家亡劫难后的凄苦愁绪。D.全词语言朴素清新,不假雕饰,选用宋时日常口语入词,用语自由灵活,语浅情深。16.宋朝罗大经赞本词“起头连叠七字,以一妇人,乃能创意出奇如此”,请简要赏析开篇三句连用叠字有哪些“出奇”之处。(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短歌行》中“,?”两句将品德磊落光明的君子比喻为皎洁的月亮,表达作者对贤才的渴慕。(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认为千古风流人物难免被“,”,因此人们不必耿耿于荣辱穷达。(3)人处困境更易感受到秋景的萧瑟。杜甫《登高》中用“”一句描绘急劲秋风中凄哀的猿鸣;白居易《琵琶行》中用“”一句描绘秋风拂动下的飒飒声响。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l(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早在20世纪80年代,顾健人便开拓性地提出“癌基因谱”的学术观点,颠覆了主流学术界的双基因决定论。2004年提出的“癌症是一种以局部组织异常生长为特征的全身性系统调控失常的疾病”更是轰动学术界,被认为“开启肿瘤基础研究新领域”。早年治病救人,与老百姓零距离接触的经历使他更加关注肿瘤治疗与精神状态的微妙关系,他特别倡导在临床实践中,医生要对病人①,以此来制定诊疗方案。他的医学思想很大程度揭露了癌症治疗过程中过度用药的问题,从癌症病人焦虑心理和经济状况出发,为民生考虑。顾健人治学严谨,②,据他的学生张志刚教授回忆:“顾老师在讲肝脏病理和生理学课程时,每每亲自用手绘制肝脏的结构图,耐心讲解肝脏内部的细胞结构和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治学之外,顾健人对学生的关心与照顾也③,是个充满温情的老师。他的学生黄倩教授回忆,他下班后常常到实验室看望做实验的学生,有一次给学生送来两盒无锡排骨,并说:“是你们师娘去无锡出差特意买的。”在上海市肿瘤研究所,顾健人院士在年近九旬之时依然保持着每天来这工作的习惯,厚厚摞起的学术资料.无声地见证了这位老人投身其中、乐此不疲的科研生涯。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三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海豚之歌》叙事视角调度娴熟,这在儿童文学叙事传统中不常见,①,细剖沈石溪的动机,这绝不是形式层面的一种花样。“半脸海豚”是用第一人称“我’’的视角讲述的,它讲述了“我”——一个丑海豚励志成长的故事。这是贴近儿童自我的一种内视角叙事,一种敞开自我与检视自我的叙事思路。“勇者海豚”②, 儿童读者开始从自我走出,凝视临近的、对面的主体,观察并讲述另一个强者的故事,这是一种聚焦的转移。“演员海豚”以第三人称“它”叙事,儿童读者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开始像上帝视角一样,鸟瞰与环顾整个世界,更多的“它”的故事进入他们的人生。我们发现,沈石溪在用视角变幻隐喻成长的规律,他智慧地将儿童读者带八海豚的成长蝶变,完成每一板块的阅读本身即意味着一种成长,意味着③,获得一种新的看世界的能力。这其中的良苦用心是沈石溪多年来艺术经验的结晶。21.下列句子中的“我”和文中画横线处的“我”,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这个童话里的“丑小鸭”,可能是你,也可能是我。B.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C.某草坪标语:“脚下请留情,我怕疼。”D.我愿化做一只小鸟。陪伴在你的左右。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家乡的早餐,带着泥点儿的菜叶,堆成山的落花生,挂满枝头的红苹果……还有醇厚的乡音,浓浓的人情,淳朴的乡风……家乡的味道,总有许多难以割舍的记忆。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记叙文。要求:选准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答案】1.B【解析】“恋爱是一种落后的观念”于文无据。2.B【解析】引用孟子与淳于髡的对话主要是为了证明人们应该遵循“男女授受不亲”的礼制。3.C【解析】体现了男女的自由恋爱观,有悖于“性别隔离”。4.①论证结构严谨。文段采用总分结构,先提出小观点,然后按事理逻辑逐层分析。②论点与论据高度统一。所引《孟子》《礼记》等言论都能恰切论证观点。③用词精炼准确。运用“最先”“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等词语或短语使表达恰切、有分寸。(4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5.“阿波罗式”的两性关系:男女之间遵照一定的秩序(不以经济生产为目的)(1分),二者之间不发生激动性的感情(1分),以实用作为目的(1分),从而维护乡土社会的稳定(维护社会关系的事业顺利经营)。(1分)6.D(解析:A不是虚荣,是因为人喜欢美的事物。B因为它们只不过是一堆石头,强加因果。C男孩来到水晶店后的生活状态很积极。)7.A(解析:语言率直、简洁、清新,自然流畅)8.①老板不愿改变现状,与男孩不要放弃梦想形成对比,衬托男孩形象。②对男孩很好,让男孩有了盘缠,推进了情节发展。③展现了不同的生命状态,深化了主旨。(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9.①“他离开了”,启示我们要勇敢追逐目标。②“有信心”“征服世界”启示我们要积极乐观,坚定信念。③“不会有什么损失的”启示我们不畏艰险,探索生活价值、生命潜能。(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10.B11.D(奴婢泛指男女仆人) 12.C。作者描写自己与方山子一起射猎和论兵的情景,旨在用记忆中的方山子的一身侠气与现今方山子的隐逸之风形成鲜明的对比,以解释“耸然异之”。故选C。13.(1)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凭借这个来驰名当代,但是一直不得重用。(采分点:“折节”,改变志趣;“以”,凭借;“遇”,得志、重用;句意通顺各1分。)(2)然而他都抛开了,偏要来到荒僻的山沟里,这难道不是因为他有会心之处才会如此的吗?(采分点:“穷”,荒僻的;“然”,这样,如此;“岂……哉”,反问语气,难道……吗;句意通顺各1分。)14.①生活俭朴,舍弃富裕。②不与世人往来,隐居山中。③胸有韬略,不被重用。(答出两点即可)【参考译文】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年轻时,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为人,乡里的游侠之士都尊奉他。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驰名当代,但是一直没有交上好运。到了晚年才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亭的地方。住茅屋,吃素食,不与社会各界来往。放弃坐车骑马,毁坏书生衣帽,徒步来往于山里,没有人认识他。人们见他戴的帽子上面方方的且又很高,就说:这不就是古代乐师戴的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子吗?因此就称他为方山子。我因贬官居住在黄州,有一次经过岐亭时,正巧碰见了他。我说:啊呦,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呀,怎么会住在这里的呢?方山子也惊讶,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他低头不语,继而仰天大笑,请我住到他家去。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儿奴仆都显出怡然自乐的样子。我对此感到十分惊异。就回想起方山子年轻的时候,曾是个嗜酒弄剑,挥金如土的游侠之士。十九年前,我在岐下,见到方山子带着两名骑马随从,身藏两箭,在西山游猎。只见前方一鹊飞起,他便叫随从追赶射鹊,未能射中。方山子拉紧缰绳,独自跃马向前,一箭射中飞鹊。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至今又过了多少日子了,但是一股英气勃勃的神色,依然在眉宇间显现,这怎么会是一位蛰居山中的人呢?方山子出身于世代功勋之家,例应有官做,假如他能置身官场,到现在已得高官荣名了。他原来家在洛阳,园林宅舍雄伟富丽,可与公侯之家相比。在河北地方还有田地,每年可得上千匹的丝帛收入,这些也足以使生活富裕安乐了。然而他都抛开了,偏要来到荒僻的山沟里,这难道不是因为他有会心之处才会如此的吗?我听说光州、黄州一带有很多奇人逸士,常常假装疯颠、衣衫破旧,但是无法见到他们。方山子或许能遇见他们吧。15.B【解析】B项,“此时正可以为自己传递书信,联络亲人”错,本词作于李清照南渡后晚年,此时北宋灭亡,丈夫病死,词人只身南渡避难,丧夫孀居的词人生命中永远消失了“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情境,所以不是欲请鸿雁传书,而是在表达孤雁尚可以北归,自己只能客寄江南的悲苦与怀念亡人之痛。16.(1)从构思上说,三句三层,富有递进层次,从行为、环境、感受三方面渲染词人追寻精神寄托,环境却清冷寂寞,内心只感受到凄惨悲戚的情态。(2)从感情表达手法上说,直抒胸臆,表达了词人若有所失、情感无所寄托、凄凉空虚、寂苦无告的情感。(3)从格调上说,开篇描绘孤寂清冷的气氛,奠定了全词凄切、哀婉的感情基调。(4)从音律上说,连用叠词富有音乐美,音调和谐悦耳,反复吟唱中自然产生徘徊低迷、婉转凄楚的忧伤情绪感染听众。(评分建议:一点2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得满分。)17.(1)明明如月,何时可掇(2)大江东去,浪淘尽 (3)风急天高猿啸哀枫叶荻花秋瑟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关注提示语,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1)要注意“比喻为皎洁的月亮”的提示,关注“掇”字字形。(2)要注意“千古风流人物难免被”的提示,关注“淘”的写法。(3)要注意“猿鸣”“飒飒声响”等提示,关注“啸”“荻”字形。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8.(3分)①感同身受②一丝不苟(事必躬亲)③无微不至【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以及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感同身受”的意思是心里很感激,就像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现在多比喻虽未亲身经历,却如同亲身经历过一般。后文提到“顾健人治疗过程中揭露过度用药的问题,从癌症病人焦虑心理和经济状况出发”一句,可想到站在病人的角度考虑,所以用“感同身受”的比喻义。第二空,“一丝不苟”形容做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后文提到,顾健人院士每每亲自用手绘制肝脏的结构图,耐心讲解肝脏内部的细胞结构和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再照应前文的治学严谨。故填“一丝不苟”。第三空,“无微不至”指对人非常关心,照顾周到。后文提到,顾健人院士给自己的学生送排骨,再照应前文的对学生的关心与照顾,故填“无微不至”。(其他成语意思对亦可)19.(4分)癌症是一种疾病,它的特征是局部组织异常生长,进而导致全身性系统调控失常。【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长句变短句的方法是首先找到主干,即提取主语、谓语、宾语等中心词作为主干句,然后把余下的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单独拿出来作为句子,即可。从“癌症是一种以局部组织异常生长为特征的全身性系统调控失常的疾病”部分可以提取出句子的主干:癌症是一种疾病。剩下的句子由两个定语引导。第一个分句中,“以……为特征”字组合成了一个句式,可将其拆分为单句:“癌症的特征是局部组织异常生长”,第二个定语也已经较为简洁,可用“导致”一词连接。最后,把以上句子组织在一起,便可得出答案。20.(4分)“无声地见证”赋予了学术资料人的形态,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顾健人院士严谨的科研态度,也突出了顾健人院士孜孜不倦的敬业精神。【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首先明确拟人的内容。画横线句子由“厚厚摞起的资料”发出“无声地见证的动作”,赋予无声的物体以人的形态,采用了拟人手法。拟人的效果是生动形象,“厚厚摞起”突出了顾健人院士的科研态度严谨,而本段重点则突出高龄院士孜孜不倦地工作。因此综合分析后,再组织答案即可。21.(3分)C22.(6分)①三重叙事视角渐次使用;②以第二人称“你”叙事;③适应一种新的讲故事的视角。【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由前文“叙事视角”和“叙事传统本空应填写与“叙事视角”意思相关的内容,再结合后文“第一、第二、第三人称”可知,该处涉及人称角度的变化。综合分析,本空可填“三重叙事视角渐次使用”。第二空,由前文“第一人称”和后文“第三人称”“不但”可知,本空应该以“第二人称”为主。再结合前后文句式。因此本空可填“以第二人称’你’叙事”。第三空,由前文“三个人称变化“和”成长蝶变”可推知跟”叙事视角”有关。由后文“获得一种新的看世界的能力”可推知是涉及“新的”,整合一下,因此本空可填“适应一种新的讲故事的视角”。四、写作(60分) 一、命题意图这则材料,意在让学生透过“家乡的味道”,了解家乡的过去和现在,思考家乡的未来。文体要求是记叙文,高中生记叙文写作应该有更高一些的要求:学生需要关注生活中的事情,讲好身边的故事。所写文章能够体现具有个性色彩的情感、思考、感悟。注意:思想健康,中心突出,内容真实,语言朴素,感情真挚;综合运用叙事、描写与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有生动的细节描写;适当运用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二、审题立意(一)审题指导这是一则新材料作文,第一部分围绕“家乡的味道”这一中心话题展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熟悉的家乡味道扑面而来。接下来宕开一笔,拓展“家乡味道”的写作内容。家乡的泥土味、烟火味、收获的味道、人情的味道等皆可写,透过家乡的味道,展现家乡的生活,抒发对家乡的真情,引发对家乡文化、人情等的思考。材料第二部分为具体任务,注意要有文体意识,要有材料意识。(二)立意参考1.叙写家乡的味道,展现家乡的生活,抒发对家乡、家乡人情等的赞美之情;2.叙写家乡味道的变化,体现家乡的变化,思考该如何面对。三、作文评分细则(一)判分原则作文阅卷要公正公平;坚持内容与形式统一的原则,注重考查考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要从切题、立意、选材、结构、文体等写作基本能力和语文素养诸方面进行综合衡量,精准量分。(二)评分等级本次评分为四等七类。一等卷48~60,其中一等上54~60,一等下48~53;二等卷36~47,其中二等上42~47,二等下36~41;三等卷24~35,其中三等上30~35,三等下24~29;四等卷0~23。评分参考量表类别分值审题立意语言表达主要特征-等卷48~60分一等上54分以上审题精准,立意深刻或新颖。语言有特色,言近旨远,言简意丰。充分理解主题的内涵,基于材料生发观点。文章有灵气,角度选择精当,结构精巧独特。感情真挚,能选择个性化的素材,生活气息浓郁,构思独特,语言鲜活,形象丰满,意境深远。一等下48~53审题准确,立意清晰,有见识。语言通畅、连贯、得体,言能尽意。能理解主题的内涵,基于材料生发观点。文章有亮点,层次分明。能选择个性化的素材,有较强的生活气息,有形象和意境。二等卷36~47分二等上42~47分审题比较准确,立意比较清楚。语言通顺,言能达意。能理解主题的内涵,思路清晰,结构完整。有生活气息,主旨明确,叙事完整。二等下36~41分审题基本清楚,立意基本清楚。语言大致通顺,偶有不尽规范准确之处。基本能理解主题的内涵。有一定的生活气息,主旨大致明白,结构基本完整。三等卷24~35分三等上30~35审题不完整,立意不清晰。语言不够通顺,偶有不尽规范准确之处。理解了主题的部分内涵。基本符合生活真实,主旨大致明白,结构基本完整。三等下24~29貌合神离。对主题和材料理解不当,貌似相关实则无关,写作水平较差。 分语言拙劣,多有语病、标点随意。四等卷0~23分自说自话。语言粗俗、混乱,基本功差。全然不顾主题和材料,写作水平差。(三)评分提示1.考生能够结合材料、围绕自己的“家乡味道”来写,并能够由“实味”到“虚味”,则赋分不低于42分。2.对角度精当、见解独特、思想深刻、结构精巧、有文采、有意蕴的作文,应敢打高分。(四)个案处理1.经“查重”,确认抄袭的,其中二分之一篇幅与原作相同的,原则上不超过23分;三分之二篇幅与原作相同的,原则上不超过10分;内容基本相同的,最高不超过5分。2.写成诗歌的,一律提交专家组处理。3.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评分之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少50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视篇幅和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最高不能超过40分(不满100字,0~4分;200字左右,5~8分;300字左右,9~15分;400字左右,16~25分;500字左右,26~35分;600字左右,36~40分);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4.游戏高考、游戏人生、语言格调低下的“问题卷”,评分最高不得超过35分;凡思想情感庸俗低下,即使是切题完篇,评分最高不得超17分;如果内容恶俗不堪,评分最高不超过8分;政治倾向有问题的,一律提交专家组处理。5.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别)字扣1分,扣满5分为止。6.不写作文题目的,扣2分。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Word版含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2-09 07:58:10
页数:11
价格:¥2
大小:42.37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