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生物
>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Word版有答案)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Word版有答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4
2
/24
剩余22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汕头市金山中学2023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一、选择题1.在大量使用化肥、普通洗衣粉、石油和高含硫煤炭这几种物质中,容易引起赤潮或水华发生的是()A.化肥和高含硫煤炭B.化肥和普通洗衣粉C.化肥和石油D.普通洗衣粉和高含硫煤炭【答案】B【解析】【分析】淡水湖泊和江河中由于氮、磷元素污染导致的藻类等微生物爆发,叫做水华。海湾水域形成的类似情况,叫做赤潮。【详解】A、大量使用高含硫煤炭会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硫增加,引起酸雨,A错误;B、大量使用化肥和普通洗衣粉使得水体中N、P等元素之间,藻类大量繁殖,形成赤潮,B正确;C、大量使用石油等会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引起温室效应,C错误;D、大量使用高含硫煤炭会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硫增加,引起酸雨,D错误。故选B。2.肺炎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等因素引起的炎症,可分为细菌性肺炎、非典型病原体肺炎(如支原体肺炎等)、病毒性肺炎(如新冠肺炎)。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支原体和新冠病毒都含有糖类且都不具有细胞核和细胞器B.细菌、支原体和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得到的碱基都是四种C.细菌、支原体和新冠病毒的蛋白质都是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D.抑制细胞壁合成的药物对非典型病原体肺炎有效,对病毒性肺炎无效【答案】B【解析】【分析】1、生物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2、肺炎支原体是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唯一的细胞器(核糖体)。 详解】A、细菌、支原体含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A错误;B、细菌、支原体的遗传物质是DNA彻底水解以后的碱基是A、T、G、C,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彻底水解得到的碱基是A、U、G、C,所以细菌、支原体和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得到的碱基都是四种,B正确;C、细菌和支原体的蛋白质在自身细胞内的核糖体上合成,C错误;D、支原体没有细胞壁,抑制细胞壁合成的药物对支原体肺炎和病毒性肺炎均无效,D错误。故选B。【点睛】3.玉米胚乳中含有大量淀粉,而胚芽中脂肪的含量达17%~45%,故可从玉米种子中提炼玉米油。种子吸水萌发时,玉米胚芽合成赤霉素并释放到胚乳和糊粉层,糊粉层细胞接受赤霉素刺激后产生水解酶并释放到胚乳,促进淀粉水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脂肪不能作为玉米籽粒的贮能物质B.淀粉的单体是葡萄糖,不能作为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C.赤霉素作为信息分子,会影响细胞基因的表达D.用斐林试剂鉴定萌发期玉米籽粒的胚乳提取液,会出现砖红色沉淀【答案】A【解析】【分析】1、组成脂肪和淀粉的化学元素都是C、H、O,脂肪和淀粉均为玉米籽粒的贮能物质。2、玉米籽粒胚乳中含大量淀粉,玉米在萌发期,糊粉层细胞接受赤霉素刺激后产生水解酶并释放到胚乳,则水解酶为淀粉酶,可水解淀粉产生还原糖。【详解】A、组成脂肪和淀粉的化学元素都是C、H、O,根据从玉米种子中提炼玉米油可知,脂肪和淀粉均为玉米籽粒的贮能物质,A错误;B、组成淀粉的单体是葡萄糖,淀粉是主要的储能物质,不能直接作为能源物质,ATP才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B正确;C、糊粉层细胞接受赤霉素刺激后产生水解酶,促进了淀粉水解酶基因的表达,C正确;D、玉米籽粒胚乳中含大量淀粉,玉米在萌发期,糊粉层细胞接受赤霉素刺激后产生水解酶并释放到胚乳,则水解酶为淀粉酶,可水解淀粉产生还原糖,所以制备萌发期玉米籽粒的胚乳提取液,与斐林试剂反应后溶液出现砖红色沉淀,D正确。故选A。4.下图为核膜的电镜照片,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核膜在有丝分裂中会发生周期性解体和重建B.①由两层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共同组成C.②对大分子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D.①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核膜的电镜照片,其中①为核膜,②为核膜上的核孔。【详解】A、核膜在有丝分裂中会发生周期性解体和重建,即前期解体,末期重建,A正确;B、①为核膜,是双层膜结构,因此由四层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共同组成,B错误;C、②为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行细胞核的通道,其对大分子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C正确;D、①核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正确。故选B。5.Arf家族蛋白参与蛋白质的囊泡运输,它们有两种状态,结合GDP的不活跃状态和结合GTP的活跃状态。GTP和ATP的结构和性质相似,仅是碱基A被G替代。活跃状态的Arf蛋白参与货物蛋白的招募和分选,保证货物蛋白进入特定囊泡等待运输。下列相关叙述和推测错误的是()A.GTP是由鸟嘌呤、核糖和3个磷酸基团结合而成B.Arf由不活跃状态转化为活跃状态可以释放能量C.两种状态Arf蛋白的相互转化需要相应酶的催化D.运输货物蛋白的囊泡可能来自内质网或高尔基体【答案】B【解析】【分析】1、ATP的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A代表腺苷(1分子核糖和1分子腺嘌呤组成),P代表磷酸基团。2、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 内质网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详解】A、根据题干“GTP和ATP的结构和性质相似,仅是碱基A被G替代”,结合ATP的结构简式,可知GTP是由鸟嘌呤、核糖和3个磷酸基团结合而成,A正确;B、由题意可知,Arf结合GDP时为不活跃状态,Arf结合GTP时为活跃状态,GDP转化为GTP消耗能量,因此Arf由不活跃状态转化为活跃状态消耗能量,B错误;C、Arf结合GDP时为不活跃状态,Arf结合GTP时为活跃状态,GDP和GTP的相互转化需要相应酶的催化,故两种状态Arf蛋白的相互转化需要相应酶的催化,C正确;D、根据分析中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可知,运输货物蛋白的囊泡可能来自内质网或高尔基体,D正确。故选B。6.下图所示为某基因表达的过程示意图,①~⑦代表不同的结构或物质,Ⅰ和Ⅱ代表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③可表示RNA聚合酶B.④结合多个⑥,利于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C.除碱基T和U不同外,②④链的碱基排列顺序相同D.该图示可以表示人的垂体细胞中生长激素基因表达的过程【答案】A【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可知,①②为DNA的两条链,③为RNA聚合酶,④为mRNA,⑤为核糖体,⑥为tRNA,⑦为肽链。【详解】A、图中③为RNA聚合酶,A正确;B、一个RNA结合多个⑤核糖体使过程Ⅱ翻译过程快速高效,能在短时间内合成大量蛋白质,B错误; C、由于DNA分子中存在部分不转录的结构,例如没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非编码区,所以②④链的碱基排列顺序除了T和U不同外,还有其他的区别,②链碱基长度大于④链,C错误;D、图中过程是边转录边翻译,发生在原核细胞,而人的垂体细胞是真核细胞,D错误。故选A。7.图表示一定温度和CO2浓度条件下,在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某植株CO2的释放量和叶绿体的O2释放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照强度为a时,植物产生ATP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B.光照强度为b时,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C.光照强度为c时,植物的有机物积累量为0D.在光照强度为d时光照12h,再黑暗12h,则植物能正常生长【答案】C【解析】【分析】在一定温度和CO2浓度条件下,该植株的呼吸速率不变,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叶绿体的O2释放量代表总光合速率。1、光照强度为a时无氧气产生,说明此时只进行呼吸作用,无光合作用,二氧化碳释放量为4μmol•m-2•g-1表示呼吸作用速率。2、当光照强度为b时,二氧化碳释放量和氧气产生总量相等,此时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但呼吸作用速率(4μmol•m-2•g-1)大于光合作用速率(2μmol•m-2•g-1);3、当光照强度为c时,无二氧化碳的释放,氧气产生量为4μmol•m-2•g-1,说明此时光合作用速率(4μmol•m-2•g-1)等于呼吸作用速率;4、光照强度为d时,无二氧化碳的释放,光合作用速率(8μmol•m-2•g-1)大于呼吸作用速率。 【详解】A、光照强度为a时,O2产生总量为0,说明只进行细胞呼吸,则产生ATP的细胞器为线粒体,A错误;B、当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作用速率为2μmol•m-2•g-1,呼吸作用速率为4μmol•m-2•g-1,则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呼吸作用速率,B错误;C、光照强度为c时,无二氧化碳的释放,光合作用速率为4μmol•m-2•g-1,说明此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植物的有机物积累量为0,C正确;D、当光照强度为d时,植物的光合速率为8μmol•m-2•g-1,呼吸速率为4μmol•m-2•g-1,那么每天12h光照、12h黑暗交替进行,植物的有机物积累量为:(84)12412=0,12h光照时积累的有机物正好被12h黑暗时消耗掉,没有有机物的积累,所以植物不能正常生长,D错误。故选C。8.赤鹿是一种哺乳动物,其雌雄个体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同。甲、乙分别是雌性和雄性赤鹿细胞的分裂图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图中的A、B两条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B.乙图细胞中含有14个核DNA分子C.由乙图可知雄性赤鹿是三倍体D.仅考虑甲图中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正常的雌性个体可能产生8种卵细胞【答案】C【解析】【分析】甲图中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为减数分裂Ⅰ后期的图像,乙图中同源染色体在联会,为减数分裂Ⅰ前期的图像。【详解】A、甲图中共有三对同源染色体,A、B两条染色体形态大学相同,颜色不同说明一 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未复制时A、B两条染色体为端着丝粒(点)染色体,本选项可根据前两对染色体判断,A正确;B、乙图中共有7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均已复制,含有14个核DNA分子,图中右下的三条染色体也是复制后的染色体,可通过其它染色体进行判断,未复制时,为端着丝粒(点)染色体,B正确;C、乙图中虽然有右下的三条染色体在联会,但其它联会的染色体均为两条,故该雄性赤鹿是三体,只多一条染色体,而不是三倍体,三倍体应具有三个染色体组,同源染色体均为三条,C错误D、仅考虑甲图中染色体,共有6条即3对染色体,2n=8,D正确。故选C。9.《诗经》有云:“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记录了古人用新鲜稻米酿酒,以求延年益寿的习俗。米酒酿造主要包括蒸米、拌酒曲、发酵三步,酒曲中的微生物主要是霉菌和酵母菌,霉菌主要起到糖化的作用(把米中的淀粉转化成葡萄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酿造米酒的过程中,酵母菌进行细胞呼吸的类型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B.蒸米后通常需要进行冷却,其目的是防止温度过高杀死酒曲中的微生物C.米酒发酵初期,霉菌可以通过糖化作用,为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提供底物D.腐乳发酵过程中,也是利用了毛霉等微生物的糖化作用【答案】D【解析】【分析】葡萄酒制作过程中,将装配好的发酵瓶放在25℃~30℃环境条件下发酵,当发酵瓶中停止出现气泡,表示发酵完毕。若发酵过程温度高于30℃,则需及时采取降温措施,主要为了防止影响酒的风味。【详解】A、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所以米酒发酵过程中,酵母菌进行细胞呼吸的类型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A正确;B、蒸米后,温度较高,通常需要进行冷却,再加入酒曲,其目的是防止温度过高杀死酒曲中的微生物,B正确;C、酒曲中的微生物主要是霉菌和酵母菌,霉菌主要起到糖化的作用,能把米中的淀粉转化成葡萄糖,葡萄糖能为醇母菌的呼吸作用提供底物,C正确;D、腐乳发酵过程中,起到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可以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以将脂肪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毛霉不能起糖化 作用,D错误。故选D。10.“腰间的肥肉咔咔掉,人鱼线马甲线我想要”。2022年5月以来,刘畊宏通过直播健身操引发了新一轮全民健身热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跳操过程中大汗淋漓、面部发红,原因是机体通过调节汗腺排汗增多和皮肤血管收缩等方式来增大散热量B.有些“刘畊宏女孩”运动后肌肉酸痛,原因是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了乳酸,使得内环境中的pH值大幅下降C.运动中机体在消耗脂肪供能时,细胞有氧呼吸产生的CO2的量小于消耗的O2的量D.跳操时身体各部分的协调离不开神经系统的参与,外周神经系统包括支配躯体运动的神经和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两部分【答案】C【解析】【分析】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自主神经,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调节人体内脏功能的神经装置,所以也叫内脏神经系统,因为其功能不完全受人类的意识支配,所以又叫自主神经系统,也可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详解】A、机体通过调节汗腺排汗增多和皮肤血管舒张等方式来增大散热量,A错误;B、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了乳酸,但由于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不会使内环境中的pH值大幅下降,B错误;C、与葡萄糖相比,脂肪含H量高,如果是以脂肪为底物进行有氧呼吸,消耗O2的量要大于产生CO2的量,C正确;D、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它们都有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而不仅是支配躯体运动的传出神经和支配内脏器官的传出神经两部分,D错误。故选C。11.科研人员用不同浓度ABT生根粉(主要成分是吲哚丁酸钾和萘乙酸钠)浸泡福鼎大白茶树插穗30min后进行扦插,63天后测定相关指标,结果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应取生长健壮的插穗,所有插穗应保留相同数量的真叶和腋芽B.用ABT生根粉浸泡前,插穗可用70%的酒精消毒防止杂菌污染C.不同插穗基部生根的多少和长度是多种外源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D.图中数据表明100mg/L的ABT生根粉对插穗的生根效果最好【答案】B【解析】【分析】1、探究不同浓度的ABT生根粉对福鼎大白茶树插穗的生根情况:(1)实验前,可用70%的酒精处理插穗,防止杂菌污染;采用生长健壮的插穗,保留相同数量的幼叶和腋芽。(2)图中数据可以看出:清水组、50mg/LABT生根粉、100mg/LABT生根粉、150mg/LABT生根粉、2000mg/LABT生根粉相比较,100mg/LABT生根粉对插穗的生根效果最好。(3)由于实验中的ABT生根粉的浓度相差较大,因此可以作为预实验,确定ABT生根粉的适宜浓度范围,再进一步进行实验探究。【详解】A、实验用到的插穗是生长健壮、良好的,所有插穗应保留相同数量的幼叶和腋芽,保证无关变量的一致性,A错误;B、用ABT生根粉浸泡插穗前,可用70%的酒精消毒插穗,防止杂菌污染,B正确;C、不同插穗基部生根的多少和长度是多种外源激素和插穗自身产生的内源性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C错误;D、若只与图中不同浓度的ABT生根粉比较,100mg/L的ABT生根粉对插穗的生根效果是最好的,但是由于50mg/LABT生根粉与100mg/LABT生根粉及150mg/LABT生根粉之间的范围比较大,不能准确判定100mg/L的ABT生根粉对插穗的效果是否是最好的,D错误。故选B。12.中科院康乐院士团队通过分析飞蝗的体表和粪便挥发物,发现了飞蝗群聚信息素-4-乙烯基苯甲醚(4VA)。4VA能够响应蝗虫种群密度的变化,并随着种群密度增加而增加,利用基因 编辑技术获得飞蝗OR35蛋白缺失突变体,发现其触角和锥形感觉神经的生理反应显著降低,对4VA的响应行为丧失。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飞蝗幼虫活动能力强,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B.4VA通过负反馈方式调节蝗虫种群密度,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C.OR35可能是4VA的特异性受体D.用人工合成的4VA诱杀蝗虫属于化学防治【答案】C【解析】【分析】1、调查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是样方法,标记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2、控制动物危害的技术包括:化学防治、机械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又叫农药防治,是用化学药剂的毒性来防治病虫害;生物防治就是利用一种生物对付另外一种生物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三大类;机械防治是指利用物理因子或机械作用对有害生物生长、发育、繁殖等的干扰,以防治植物病虫害的方法。【详解】A、飞蝗幼虫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因此可利用样方法调查飞蝗幼虫的种群密度,A错误;B、4VA能够响应蝗虫种群密度的变化,并随着种群密度增加而增加,说明4VA让蝗虫聚集,然后种群数目增多,又反过来使得4VA增多,再吸引更多的蝗虫,为正反馈调节,B错误;C、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获得飞蝗OR35缺失突变体,发现其对4VA的响应行为丧失,据此可推测合成的OR35蛋白可能为信息素4VA的特异性受体,C正确;D、利用人工合成的4VA诱杀蝗虫的防治方法属于生物防治,D错误。故选C。13.研究证实,被良好照顾的大鼠幼崽通过下列途径,使脑内激素皮质醇的受体表达量升高。据下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HAT的作用结果可能促进DNA解螺旋,有利于基因表达B.皮质醇受体的高表达与表观遗传有关C.据图可知组蛋白乙酰化与DNA甲基化对基因表达的影响呈正相关D.大鼠的情绪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答案】C【解析】【分析】由图可知,对大鼠幼仔大量的舔舐和清理,会使大鼠“快乐”神经递质血清素表达升高,进而升高HAT,进一步引起了皮质醇受体的高表达。【详解】A、由题图可知,HAT集合在皮质醇基因上,导致染色体更加宽松,更易解旋,有利于基因表达,A正确;B、皮质醇受体的高表达与DNA甲基化被移除有关,与表观遗传有关,B正确;C、根据题意可知,组蛋白乙酰化导致DNA甲基化被移除,故二者呈负相关,C错误;D、大鼠的情绪与神经递质、激素均有关,故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D正确。故选C。14.甲、乙两个湖泊生态系统原来基本相似,但其中一个湖泊因附近农田过度使用化肥而被污染。下图表示目前两个湖的光合作用速率随着水深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比较甲、乙两湖的光合速率可知受到污染的湖是甲湖B.甲湖水深超过10m的区域主要分布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C.甲、乙两湖中植物的分层分布直接与溶解氧含量有关D.可通过选择种植一些挺水植物来辅助受污染湖的治理【答案】C【解析】【分析】过度使用化肥而污染,指的是水体的富营养化。由图可知,甲湖中10m以下不进行光合作用,乙图80m以下不进行光合作用,故受到污染的是甲湖;根据所学的知识,没有光的区域主要分布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植物的分层和光照有关。【详解】A、甲湖中10m以下不进行光合作用,乙图80m以下不进行光合作用,故受到污染的是甲湖,A正确;B、甲湖水深超过10m的区域无光合作用,几乎不存在生产者,主要生物成分是分解者,B正确;C、生态系统中植物的分层与光照有关,与溶解氧的含量无关,C错误;D、过度使用化肥而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体中部分生产者大量繁殖,使得水中的光照减少,种植一些挺水植物可以吸收大量的N、P,减少水体中浮游类生产者的大量繁殖,减少遮光,辅助受污染湖的治理,D正确。故选C。15.我国科学家在研究水稻杂种不育现象时发现,品种甲7号染色体上紧密连锁的基因ORF2和ORF3分别编码毒蛋白和解毒蛋白,它们分别在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花粉细胞中表达,解毒蛋白会自动消除毒蛋白的毒害作用,使花粉细胞顺利完成发育;水稻品种乙7号染色体相应位点上只有编码无毒蛋白的基因orf2而无基因ORF3及其等位基因。品种甲、乙的杂交种(如图)虽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但部分花粉不育(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水稻品种甲与乙之间存在生殖隔离B.ORF2、orf2与ORF3是一组复等位基因C.F1产生的含基因orf2的花粉可育D.F1产生的含基因ORF2的花粉可育【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分析可知,F1的花粉母细胞中因含有基因ORF2,其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已表达毒蛋白,含基因orf2的花粉因不能表达解毒蛋白而不育,F1产生的含基因ORF2的花粉可育。【详解】A、品种甲,乙杂交能产生可育后代,因此不存在生殖隔离,A错误;B、基因ORF2与orf2是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ORF2与ORF3是非等位基因(同一条染色体不同位置),B错误;C、F1的花粉母细胞中因含有基因ORF2,因此其产生的花粉中都含有毒蛋白(减数分裂过程已表达),含基因orf2的花粉因不能表达解毒蛋白而不育,C错误;D、F1产生的含基因ORF2的花粉同时含有ORF3及其表达的解毒蛋白,故而可育,D正确。故选D。16.利用山金柑愈伤组织细胞(2n)和早花柠檬叶肉细胞(2n)进行体细胞杂交可以得到高品质、抗逆性强的杂种植株。下图是7组杂种植株核DNA和线粒体DNA来源鉴定的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山金柑愈伤组织细胞没有细胞壁,早花柠檬叶肉细胞去除细胞壁后才能与前者融合B.用灭活的病毒诱导两种细胞原生质体的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C.可通过观察融合后细胞的颜色进行初步筛选D.杂种植株是四倍体,其核基因只来自早花柠檬,线粒体基因只来自山金柑【答案】C【解析】【分析】植物细胞杂交技术需要进行去壁、细胞融合等过程;根据题图分析,两种细胞融合后的杂种细胞中,细胞核DNA和于早花柠檬核DNA完全相同,说明杂种细胞DNA来自于早花柠檬的细胞核;而杂种植株线粒体DNA和山金柑的线粒体DNA完全相同,说明杂种植株的线粒体完全来自山金柑线粒体【详解】A、愈伤组织细胞是薄壁细胞,并非没有细胞壁,也需要去除细胞壁才能进行细胞融合,A错误;B、灭活的病毒只能用于诱导动物细胞融合,不能用于诱导植物细胞融合;植物细胞原生质体融合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B错误;C、因为早花柠檬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融合后的细胞因含有叶绿体应为绿色,故可以通过观察融合后细胞的颜色进行初步筛选,C正确;D、由图中杂交条带可知,杂种细胞的细胞核全部来自于早花柠檬,所以杂种植株是二倍体,而非四倍体,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17.植物的一生经常遭受各种逆境胁迫,如低温、干旱等,且多重联合胁迫对作物产生的不利影响更加显著。但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植物对胁迫也具有了一定的应激反应。研究者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以研究不同胁迫条件(单一干旱、单一冷害、二者联合胁迫)对苗期玉米代谢活动的影响,部分结果如图2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实验中,首先设置“25天最适条件”培养的目的是保证各组玉米在胁迫干预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排除玉米本身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干旱胁迫后,玉米的生命活动可能会发生的变化有_____________①部分细胞出现质壁分离②无机盐的运输效率升高③氧气的释放量减少④细胞无法调节代谢活动(3)结合图2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胁迫条件下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最大,但恢复48小时后,_____________胁迫条件下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有较明显恢复。该项研究初步显示:适度干旱能够缓解冷害胁迫对玉米光合和生长等造成的损伤。(4)研究者观察了上述各组玉米叶片的叶绿体结构,发现单一冷害胁迫(C)下的叶绿体基粒发生了不可逆破坏,并且淀粉粒大量积累在叶绿体中。由此可推测,冷害胁迫导致玉米苗期净光合速率大幅度降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生理状态基本相同(长势一致)(2)①③(3)①.干旱+冷害(D&C)②.单一干旱(D)和干旱+冷害(D&C)(4)①.基粒(类囊体)的结构受损,阻碍了光能的转化/吸收/传递/利用(降低了光反应的强度)②.淀粉大量积累在叶绿体内,限制了光合作用的进一步发生【解析】【分析】分析图形:本实验中不同胁迫条件为自变量,净光合速率是因变量。在不同条件下,胁迫期中净光合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CT、D、C、D+C,在恢复期,净光合速率变化最大的是D组,其次是D+C,然后是C组,CT组几乎无变化。【小问1详解】植物的一生经常遭受各种逆境胁迫,首先设置“25天最适条件”培养是为了保证各组玉米在胁迫干预前生理状态基本相同(长势一致),排除玉米本身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小问2详解】 干旱胁迫下,植物细胞缺水,可能导致部分细胞出现质壁分离、而无机盐的运输需要溶解在水中运输,因此无机盐的运输效率会降低,干旱胁迫下,可能会导致气孔关闭,CO2吸收减少,使合速率降低,进而使氧气的释放量减少,因此①③正确。【小问3详解】由图2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干旱+冷害(D&C)胁迫条件下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最大;但在恢复期,单一干旱(D)和干旱+冷害(D&C)胁迫条件下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有较明显恢复。【小问4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单一冷害胁迫(C)下的叶绿体基粒发生了不可逆破坏,并且淀粉粒大量积累在叶绿体中。由于基粒上含有光合色素和酶,因此基粒(类囊体)的结构受损,会阻碍光能的转化;而淀粉大量积累在叶绿体内,限制了光合作用的进一步发生,因此冷害胁迫导致玉米苗期净光合速率大幅度降低。18.蚕是一种完全变态的昆虫,它的一个世代须经过卵、幼虫、蛹、蛾四个形态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蚕的性别决定为ZW型,正常自然种群中雌雄个体数量基本相等。研究发现,雄蚕茧的茧层率和鲜茧出丝率要比雌蚕茧高出约20%;在蚕种生产上,由于雄蛾体质强健、耐冷藏、交配时可以重复使用,因此选择性的调控家蚕性别比例有助于提高蚕丝产业效益。己知家蚕体色正常对透明为显性,相关基因(A/a)只位于Z染色体上。控制斑点、血色的基因(分别记为B/b、D/d)位置未知。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得F1,F1雌雄自由交配得F2,结果如表所示。杂交组合F1F2正交♀黑缟斑黄血×♂无斑白血黑缟斑黄血黑缟斑黄血:无斑白血=3:1反交♀无斑白血×♂黑缟斑黄血黑缟斑黄血黑缟斑黄血:无斑白血=3:1(1)控制家蚕斑点、血色的基因_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2黑缟斑黄血家蚕中的纯合子占___________。上述杂交实验的F1中,这两对基因所在染色体的类型及位置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蚕种生产上,为了提高繁殖效率应该设法提高___________(填“雌蛾”或“雄蛾”)的比例。在蚕丝生产上,应通过特定性状标记性别以便在幼虫即可选择出________(填“雌” 或“雄”)幼虫进行培养,请利用家蚕的体色设计杂交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钴60γ射线可将染色体切断产生染色体破片,这些染色体破片可能在细胞分裂时丢失。研究人员在进行家蚕育种时发现,经钴60γ射线照射的纯种黑缟斑雄蛹成蛾后与正常纯种无斑雌蛾交配,所得子代出现了少量左、右半身分别呈现黑缟斑与无斑的嵌合体。导致该嵌合体出现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实验检验上述推测,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不遵循②.1/3③.B/b,D/d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的)常染色体上,B、D基因位于其中一条染色体上(或“b、d基因位于另一条染色体上”)(2)①.雌蛾②.雄③.选取正常体色雌蛾与体色透明的雄蛾进行杂交、在子代中选择正常体色的幼蚕维持培养(3)①.经钴60γ射线照射产生的含B基因染色体破片的精子参与受精,受精卵进行第一次卵裂后该破片在其中一个子细胞中丢失②.取嵌合体不同斑点区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观察比较两类细胞中有丝分裂中期时的染色体形态【解析】【分析】根据正反交杂交后代的表现型相同,可知控制斑点、血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黑缟斑对无斑为显性,黄血对白血为显性,F1黑缟斑黄血的基因型是BbDd,再由F1雌雄交配所得F2黑缟斑黄血:无斑白血=3:1,可知控制斑点、血色的两对等位基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定律。【小问1详解】控制斑点、血色的基因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根据正反交的F1黑缟斑黄血自交后代,黑缟斑黄血:无斑白血=3:1,不符合9:3:3:1及其变式,说明控制家蚕斑点、血色的基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1黑缟斑黄血的基因型是BbDd,由于后代黑缟斑黄血占3/4,则说明B/b、D/d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的常染色体上,B、D位于一条染色体上,b、d位于另一条染色体上,F2黑缟斑黄血的基因型及比例是BBDD:BbDd=1:2,则纯合子占1/3。【小问2详解】为了提高繁殖效率,多生育后代,应该设法提高雌蚕蛾的比例。根据题干信息,雄蚕苗的茧层率和鲜茧出丝率高,因而在蚕丝生产上应筛选出雄蚕进行培养。为了在幼蚕阶段依据体色进行性别的筛选,筛选出雄蚕进行培养,已知家蚕体色正常对透明为显性,相关基因(A/a) 只位于Z染色体上,则可选取正常体色雌蚕(ZAW)与体色透明的雄蚕(ZaZa)进行杂交、在子代中选择正常体色(ZAZa)的幼蚕维持培养即可。【小问3详解】正常情况下的纯种黑缟斑雄蛹成蛾后的基因型是BB,纯种无斑雌蛾的基因型是bb,杂交后代应该都是Bb的黑缟斑。根据题干信息钴60γ射线可将染色体切断产生染色体破片,这些染色体破片可能在细胞分裂时丢失,经钴60γ射线照射的纯种黑缟斑雄蛹成蛾后与纯种无斑雌蛾交配,所得子代出现了少量左、右半身分别呈现黑缟斑与无斑的嵌合体,则可能原因是经钴60γ射线照射产生的含B基因染色体破片的精子参与受精,受精卵进行第一次卵裂后该破片在其中一个子细胞中丢失。为了验证该实验设想,可取幼龄嵌合体不同斑点区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观察比较两类细胞中有丝分裂期时的染色体形态。19.耳蜗(含听毛细胞)是接受声音刺激的重要结构,分为前庭阶、鼓阶、蜗管三个小室。其中前庭阶和鼓阶充满外淋巴液,蜗管充满内淋巴液。听毛细胞顶部的纤毛位于蜗管的内淋巴液中,其余部分位于外淋巴液中。下图1表示K+从血浆向内淋巴液富集的机制,图2表示当声音传到耳蜗时,听毛细胞的纤毛发生偏转,纤毛顶端的钾离子通道开启,K+内流,听毛细胞兴奋,并传递给神经元的过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外淋巴液和组织液成分相近,与外淋巴液相比,血浆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_____。(2)图1中纤维细胞通过___________(方式)将血浆中的K+运进细胞内,K+再通过细胞间的孔道扩散到中间细胞,中间细胞通过___________(方式)将K+运到血管纹间液,实现K+从血浆向血管纹间液的富集,K+再通过类似的方式向内淋巴液富集。 (3)图2中,蜗管内淋巴液维持高K+状态的意义是___________。(4)当耳蜗受到声波刺激时,听毛细胞项部产生的兴奋传到底部后,引起钙离子通道打开,导致神经递质释放,进而引起传入神经元的膜外发生______的电位变化,最终传至________产生听觉。(5)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综合征(SIADH)患者的血浆渗透压较正常人___________,常用呋塞米(Na+-K+-2Cl-同向运输载体抑制剂)来治疗。但注射呋塞米过快会引起暂时性耳聋,结合图1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从而导致听毛细胞不能兴奋。【答案】(1)蛋白质(2)①.主动运输②.协助扩散(3)利于听毛细胞产生兴奋(4)①.正电位→负电位②.大脑皮层(5)①.低②.呋塞米抑制Na+-K+-2Cl-同向运输载体的活性,不能维持耳蜗内淋巴液的高K+环境【解析】【分析】1、血浆和组织液、淋巴液成分的成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主要区别是血浆蛋白质含量高,而组织液和淋巴蛋白质含量低,其他成分也有区别。2、与一般的组织液、淋巴液的高钠低钾不同,内淋巴液以高钾低钠为特征。听毛细胞发生兴奋时离子的流动情况与神经细胞相反。【小问1详解】与外淋巴液相比,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小问2详解】据图1可知,血浆中的K+通过主动运输运进纤维细胞内,而K+再通过细胞间的孔道扩散到中间细胞,中间细胞再通过协助扩散将K+运到血管纹间液,实现K+从血浆向血管纹间液的富集。【小问3详解】图2中,听毛细胞属于反射弧中的感受器,蜗管内淋巴液维持高K+状态的意义是利于听毛细胞产生兴奋。【小问4详解】耳蜗受到声波刺激时,听毛细胞顶部产生的兴奋传到底部后,引起钙离子通道打开,导致神经递质释放,进产生的兴奋引起传入神经元的膜外发生正电位→负电位的电位变化,最终传至大脑皮层产生听觉。【小问5详解】 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综合征(SIADH)患者的血浆渗透压较正常人低。由于呋塞米抑制Na+-K+-2Cl-同向运输载体的活性,不能维持耳蜗内淋巴液的高K+环境,导致听毛细胞不能兴奋,因此注射呋塞米过快会引起暂时性耳聋。20.入侵植物通过3种途径影响食物网:一是入侵植物能够直接被土著草食者取食,通过上行效应按照原有的路径进入土著食物网;二是入侵植物所固定的能量通过引入新的消费者或者转变流通路径形成新的食物网结构;,三是入侵植物通过非营养作用造成食物网中各级消费者的种群密度和行为活动等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土著生物群落和食物网结构。下图灰色部分表示入侵前土著食物网的物种组成,空心部分表示植物入侵后食物网的物种组成。(1)三种途径中表示入侵植物不能被土著草食者摄食,而是通过引入新的草食者而产生新的食物网结构的是途径___________。(2)途径Ⅰ中C和N的种间关系有___________。途径Ⅲ中C同化的能量的去向有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食物网中广食性消费者较________(多/少),则入侵植物主要以途径Ⅰ作用于食物网。(4)以下案例是通过途径Ⅲ影响食物网的有__________________。a.裂稃燕麦入侵美国加利福尼亚沿岸半干旱草原后产生的碎屑能够增加土壤的湿度,从而促进土著植物的生长,导致食物网结构发生改变。b.林下入侵植物葱芥能够通过根系向土壤中分泌植物毒素芥子油苷抑制丛枝菌根真菌的生长,从而影响到土著植物的生长繁殖,改变森林群落组成。c.穗状狐尾藻入侵河口湿地后,为一些无脊椎动物和幼鱼提供了觅食和庇护场所,形成了更为复杂的水生食物网结构。d.澳大利亚北部的入侵植物大含羞草可被当地多种植食性昆虫可以利用,其叶片能够被57种昆虫取食,茎被49种昆虫取食,花和根各被2种昆虫取食。(5)空心莲子草凭借其特殊的克隆特性,快速生长繁殖并且入侵多种生境。空心莲子草入侵 某地区后,其生长迅速,导致当地动物多样性降低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要控制空心莲子草种群密度,除了人工除草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答案】(1)Ⅱ(2)①.捕食②.流向下一营养级③.流向分解者(3)多(4)abc(5)①.食物来源减少,生态环境破坏②.寻找空心莲子草的竞争者(如该植物能释放化学物质抑制空心莲子草生长繁殖)/适当引进空心莲子草的天敌【解析】【分析】图1植物入侵对食物网的3种影响途径。途径I表示入侵植物能够直接进入土著食物网,除了土著植物受到影响外,食物网其他组成部分没有变化;途径II表示入侵植物取代土著植物后不能够按照原来的路径进入食物网,而是产生新的食物网结构;途径III表示入侵植物的非营养间接作用。灰色实心圆表示入侵前土著食物网生物组成部分,空心圆表示植物入侵后食物网的生物组成。C1、P1表示土著消费者和捕食者物种;C2、P2表示外来植物入侵后的主要消费者和捕食者物种。【小问1详解】据分析可知,三种途径中表示入侵植物不能够按照原来的路径进入食物网,而是产生新的食物网结构的是途径Ⅱ。【小问2详解】据图可知,途径Ⅰ中C和N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关系。途径Ⅲ中C同化的能量的去向有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和流向下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小问3详解】据图可知,如果食物网中广食性消费者较多时,通过途径I作用于食物网则更容易进入食物网。【小问4详解】a.产生的碎屑能够增加半干旱系统中土壤的湿度,从而促进土著植物的生长,对食物网产生了强烈的上行效应,使土著草食者和捕食者丰度均呈现增加趋势,导致食物网结构发生改变,属于途径Ⅲ。a符合题意b.抑制丛枝菌根真菌的生长,从而影响到土著植物的生长繁殖,改变森林群落组成,属于途径Ⅲ,b符合题意。c.穗状狐尾藻为多裂植物,其入河口湿地后,形成了比土著水生植物更大更复杂的空间构型, 为一些无脊椎动物和幼鱼提供了觅食基质和庇护场所,因此形成了更为复杂的水生食物网结构,属于途径Ⅲ,c符合题意d.澳大利亚北部的入侵植物大含羞草可被当地多种植食性昆虫可以利用,其叶片能够被57种昆虫取食,茎被49种昆虫取食,花和根各被2种昆虫取食。植物入侵仅改变食物网的基部(即初级生产者组成),食物网中其他组成部分以及能量流通路径并没有发生改变,对食物网和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小。属于途径I,d不符合题意。故选abc【小问5详解】空心莲子草凭借其特殊的克隆特性,快速生长繁殖并且入侵多种生境。空心莲子草入侵某地区后,其生长迅速,导致当地动物多样性降低的原因有食物来源减少,生态环境破坏。如果要控制空心莲子草种群密度,除了人工除草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有寻找空心莲子草的竞争者,如该植物能释放化学物质抑制空心莲子草生长繁殖,或适当引进空心莲子草的天敌。【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的相关知识,学生掌握生态入侵的概念,了解生态入侵的途径和可能产生的后果,能够根据图2判断生态入侵产生分后果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1.根癌农杆菌是一种天然高效的转基因运载体。研究者利用根癌农杆菌,将人工合成的新冠病毒(SARS-CoV-2)基因组序列导入本氏烟草细胞,一段时间后可从叶片中提取、纯化病毒样颗粒,用于新冠疫苗的生产。病毒样颗粒具有新冠病毒的抗原性,但没有致病性。下图为根癌农杆菌感染植物细胞的部分过程示意图。(1)科学家人工合成的基因组序列应包含新冠病毒___________(填写编号)。①全部遗传信息②遗传物质复制相关蛋白的基因③衣壳的部分结构蛋白基因(2)结合图判断,目的基因应插入在。A.vir基因区域B.拟核DNA上的任意区域C.T-DNA区域D.Ti质粒上除vir基因和T-DNA以外的区域 (3)为快速获得大量带有病毒样颗粒的本氏烟草植株,可使用___________技术,取有关的叶组织进行离体培养,该技术可体现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4)疫苗制备前,需测定从叶片中提取的病毒样颗粒与特定抗体的结合率;此外,该疫苗在制备时加入了一种免疫佐剂AS03,AS03可强化抗原对B淋巴细胞的刺激作用。请结合已有知识,说明采取上述措施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2点)(5)将植物作为新冠疫苗生产的载体为进一步开发谷物类、蔬菜类的“口服疫苗”奠定了基础。下列关于“口服新冠疫苗”的评价合理的是。A.植物生长周期短且自然环境下易培养,可降低生产成本B.该类“口服疫苗”的自然种植,会导致其它植物感染新冠C.需确保食用的植物疫苗不会导致过敏等情况出现D.相比注射式疫苗,口服疫苗适用于所有人【答案】(1)②③(2)C(3)植物组织培养(4)理由①:通过抗体结合率测定,可以检测疫苗成分的抗原性/是否能激发人体产生免疫反应并产生对抗新冠的抗体;理由②:以免疫佐剂增强刺激作用,保障接种的免疫成功率/提高接种后抗体产生的浓度和记忆细胞的量(5)AC【解析】【分析】由题可知,本题是基因工程结合免疫知识的综合题目。题干分析可知,生产的新冠疫苗具有新冠病毒的抗原性,没有致病性,人工合成时,不能包含全部的遗传信息;从图分析,根癌农杆菌的T-DNA可转移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小问1详解】据题目,制备的新冠疫苗具有抗原性,但没有致病性,说明科学家人工合成的基因组序列不能包含全部的遗传信息;病毒样颗粒可复制需要具有遗传物质复制的相关蛋白基因,具有抗原性,需要具有衣壳的部分结构蛋白基因;【小问2详解】根癌农杆菌的T-DNA可以转移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故目的基因应插入其中;【小问3详解】利用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既可以快速获得大量带有病毒样颗粒,又可体现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小问4详解】 通过抗体结合率,可以检测疫苗成分中抗原性,也就是疫苗中的抗原是否能使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体;添加佐剂,可羌胡抗原对B淋巴细胞的刺激作用,增强机体免疫反应的强度,可以保障接种后的免疫成功率,也可以提高接种后记忆细胞的数量和抗体的浓度【小问5详解】A、植物生长周期短,而且自然条件下容易培养,可降低生产成本,A正确;B、新冠是动物病毒,不会感染植物细胞,故该类“口服疫苗”的自然种植,并不会导致其它植物感染新冠,B错误;C、疫苗服用需保障安全性,应确保食用植物疫苗不会导致过敏等情况出现,C正确;D、无论哪种疫苗,都不适用于所有人,D错误故选AC【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基因工程、免疫两方面的内容,需要对基因工程的过程、免疫的基础、特异性免疫的过程等知识理解和运用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Word版有答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生物
发布时间:2023-02-08 08:18:04
页数:24
价格:¥3
大小:1.04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