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湖北省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Word版有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7

2/7

剩余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2022年秋季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1第一单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表1所示为古代文献对商朝末代君主继承王位的相关记载。据此可以被认定为史实的是表1记载出处微子启,帝乙之元子(长子)也,纣之庶兄,以圻内诸侯,入为王卿士《左传》纣之父、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太史据法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纣故为后(君主)《吕氏春秋》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史记·殷本纪》A.商代已建立较为完善的宗法制度B.商代史官反对兄终弟及原则C.商朝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激烈D.商纣王以嫡子身份继承王位2.战国时期的诸侯国为在战争中求存,多延聘通晓治国之术的名士,以提升自身实力。如魏文侯当政时期,招纳群俊,广积贤人,使魏国“名过齐桓,秦人不敢窥兵于西河”。这些做法A.反映了君主专制的确立B.加速了等级社会的瓦解C.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D.促进了百家争鸣的出现3.图1、图2作为史料,最能说明魏晋至隋唐时期A.佛教的本土化趋势B.统治阶级好大喜功C.思想领域的活跃性D.百姓摇役负担沉重4.1116年,完颜阿骨打下诏称:“自破辽兵,四方来降者众,宜加优血(恤)。自今契丹、奚、 汉、渤海、系辽籍女直(真)、室韦、达鲁古、元惹、铁骊诸部官民,已降或为军所俘获,逃遁而还者,勿以为罪。其酋长仍官之,且使从宜居处。”这一诏令A.摆脱了华夷观念的束缚B.有利于多民族政权的稳定C.拓展了金朝的管辖区域D.推动了金朝农耕经济形成5.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系统地介绍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棉花栽培经验,内容涉及棉花的种植制度、土壤耕作和丰产措施。此外,他还总结出“精拣核、早下种、深根、短干、稀科、肥壅”的丰产十四字诀。这印证了当时长江三角洲地区A.政府推广经济作物B.棉花销售网遍及全国C.棉纺织技术水平高D.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6.表2所示为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的一些活动。这些活动意在表21915年,陈独秀创办了《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了《敬告青年》1916年,陈独秀将《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1917年2月,陈独秀于《新青年》第二卷第六号发表《文学革命论》A.培育全新的国民精神B.铲除中国封建思想的糟粕C.对抗袁世凯复辟势力D.唤醒青年的民族复兴意识7.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上实行“三三制”原则,即在各级政权机关的工作人员组成上,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二由党外人士充任,共产党员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这体现了当时中共A.放弃了敌后政权的领导权B.根据政治形势变化调整政策C.促成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D.右倾机会主义呈扩大化趋势8.票证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实物史料,图3所示为1954年山东胶县(今胶州市)一位二十岁女性选民的选民证。该文物可印证当时A.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完善B.人民当家作主得到法律保障C.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初创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得以确立9.表3所示为1982~1986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的主要内容。这反映出当时 表3时间主要内容1982年1月对迅速开展的农村改革进行了总结1983年1月从理论上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4年1月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规定了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1985年1月取消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制度,对粮、棉等少数重要产品采取国家计划合同收购政策1986年1月肯定了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是正确的,必须继续贯彻执行A.政府逐渐加大对经济的干预B.农村改革已经摆脱苏联模式C.计划经济体制仍具有优越性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渐进性10.据考古发现,公元前6500年至公元前3500年的西亚早期城市里面有农民居住,还住着少量工匠和商人,但城市里显要的人物是职业武士、行政官员和祭司,他们的存在决定了城市和村落的差异。这表明当时的西亚A.社会分工明确B.城乡之间差别明显C.形成统治集团D.开始出现贫富分化11.在罗马帝国的废墟和日耳曼人迁徙后建立的一系列王国的基础之上,诞生了西欧封建社会。西欧封建社会盛行封君封臣制度。这种制度A.出现于公元前五世纪初期B.旨在顺应与西亚大国争霸需要C.为城市市民赢得了自治权D.是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12.13世纪时,法国统治者开始看重塑造国王和王室成员的雕像,并将之摆在巴黎的公众场所,诸如教堂旁、塞纳河畔和主要道路两侧;到14世纪下半叶,统治者的塑像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出现在巴黎的城市空间中。法国统治者此举A.推动了巴黎城市自治B.旨在于强化君主的权威C.深受文艺复兴的影响D.刺激了大革命的爆发13.表4所示为近代英国棉纺织业领域的技术革新。由表3可知,这一时期的技术创新表411733年,约翰·凯伊发明了飞梭,用飞梭的自动往返代替了手工投递,织布速度明显加快,并使布面加宽2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可以同时带动有8个竖锭的纺车31779年,克隆普敦设计出一款新的纺纱机,名为“骤机”,能快速纺出既结实又均匀的纱线A.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升B.拉开了“蒸汽时代”的序幕C.实现了科学理论的突破D.体现了科学与技术密切结合14.图4描绘的情景发生于1884年11月15日,德国俾斯麦主持的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与会国包括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15个国家,时间长达104天。这次专门讨论非洲事务的会议,却没有任何一个非洲国家参加。这次会议的决议 A.使非洲开始沦为殖民地B.确立了“有效占领”原则C.仅限于“地图上的作业”D.迟滞了瓜分非洲的步伐15.有学者认为,“十月起义”只不过是各种偶然事件的巧合,是历史的误会;十月革命不能被称之为革命,而是布尔什维克搞的阴谋活动,是以贪权的列宁为首的一小撮极端恐怖分子制造的政变。这一观点A.反对用阴谋手段进行权力变更B.认为十月革命并未带来社会的明显进步C.强调革命必须等待时机的成熟D.试图否定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革命性16.图5为1980年和1996年世界不同类型国家进出口依存度变化示意图。据图5可知A.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B.发展中国家经济高速增长C.世界经济区域化的发展D.发达国家经济陷人“滞胀”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古代江南地区的开发](14分)材料一西汉时,江南地区还处于地广人稀、农业落后的状况。但到东汉时期,江南地区农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水稻亩产量从西汉时期的四石升至东汉时期的约六石。据考古资料显示,湖南、江西等地出土了大量东汉时期的陶罐、陶仓等物品。江南郡县明显增多,垦田多辟,耕地面积扩大。广大农民辛勤耕作、农业劳动力资源增加、汉越民族交融和共同开发、相对较好的自然条件以及铁农具广泛使用,成为此时江南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虽然东汉时期江南农业发展水平仍远低于北方,但还是为后来经济重心的逐步南移作了一定的准备。 ——摘编自夏时华《东汉时期江南农业发展若干原因探述》材料二北宋立国后,太祖、太宗及其继承者通过强化地方官员劝农督导职责、推广优良品种废除苛捐杂税等措施重点发展东南经济,这促使当地农业飞速发展。随着麦、粟等旱地作物在南方的推广,东南“专种粳稻”的种植制度得以改变,农作物种植范围得到扩大。东南地区农民利用平原、丘陵山区的各种不同地理条件,开辟出经济作物的专业经营区域。因东南地区民田十之八九种稻,水稻产量大幅度提高,从而使水稻的总产量超过了粟、麦而跃居全国首位。——摘编自叶依能《宋代东南地区的农业生产与农业政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汉江南农业发展的表现。(5分)(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东汉相比,宋代南方农业发展的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9分)18.[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12分)材料与中国古代那种静态的、有很大凝固性的社会不同,和西方从中世纪到近代通过自我更新机制来实现的社会变革也不一样,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接踵而来的外力冲击,又通过独特的社会机制由外来变为内在,并且推动民族冲突和阶级对抗,在迂回中奋力前进。——摘编自焦铮铮《中国近代对政治制度的探索》结合所学知识,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革”加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19.[古代美洲与近代“美洲的发现”](12分)材料一玛雅文化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多年,其形成经历了由公元前800年到公元1500年的漫长时期。古代玛雅人曾经建立了以墨西哥的帕林科、危地马拉的蒂卡尔、洪都拉斯的科潘为代表的文化中心。玛雅由于对外交往的贫乏,社会形态发展缓慢。与宗教信仰相关的科技高度发达,如历法、星座图、建筑等,但是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科技却十分落后。他们培植了众多农作物,依靠农牧业养活了众多的人口,但主要使用的却是简陋、落后的石器、木器和骨器等生产工具。——摘编自黄小群《美洲土著人文化探源》材料二“美洲的发现对人类是福音还是祸害?”这一困惑被称为“雷纳尔之问”,是法国研究美洲的专家雷纳尔于1780年提出来的,由里昂研究院设奖征文,此举更是将欧洲学界对美洲“发现”及其后果的争论推向高潮。这场争论主要局限在欧洲学界,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雷纳尔之问”作出回答,“肯定”与“否定”观点对立交锋。争论高潮迭起,但并未决出高下胜负,里昂研究院也从来没有从征文中择出最佳论著,奖项无果而终。一—摘编自王晓德《“雷纳尔之问”与美洲“发现”及其后果之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玛雅文化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怎样看待欧洲人“发现美洲”。(6分)20.[近现代印尼的民族教育](14分)材料一19世纪80年代,以印度国大党党员为代表的部分爱国知识分子对英属殖民政府推行的教育西化状况深感担忧,认为当时的大学教育没有让印度青年人产生爱国情绪和民族自豪感。他们开始组织教育思想大讨论,在青年学生中开展思想启蒙。部分进步教师和学生在浦纳创建了旨在对印度青年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教育的组织——德干教育社。时任加尔各答大学校长的班纳吉、诗人泰戈尔等积极参加或支持德干教育社的活动。1892年,班纳吉校长发表演讲,声称“一个完整的国家教育委员会的教育学范式时代”即将来临,应该“加快在大学中引进母语教学”。19世纪末兴起的印度民族教育运动是在英属印度殖民地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是印度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摘编自施晓光《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印度民族教育运动及影响》材料二鉴于荷兰殖民政府加紧对印尼的文化侵略,幻想“在物质上的吞并之后进行精神上的吞并”,部分逐渐从无知的黑暗中猛醒的印尼人,立志为挣脱殖民枷锁而奋斗。1900~1908年,卡尔蒂尼首倡民族教育后,印尼早期知识分子中的一批有识之士,或鼓励青年勤奋求知,或帮助励志求学的平民青年筹募资金,在印尼民族教育史上迈出了可贵的第一步。此外,兴办民族教育机构的还有伊斯兰教民族主义者、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和印尼共产党人等。印尼共产党自诞生伊始,就以学校为阵地、开展民族教育,广泛招收学生,组织学生投入群众性的反殖斗争。这些民族教育运动增强了印尼各岛、各地、各族人民之间的交流,使青年人逐渐培养出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奠定了印尼近代民族教育体系的基础。——摘编自李明欢《略论1900~1942年印尼的民族教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印度民族教育运动兴起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近代印度相比,20世纪上半叶印尼民族教育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印尼民族教育发展的意义。(8分)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2022年秋季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参考答案1.D2.C3.A4.B5.D6.A7.B8.C9.D10.C11.D12.B13.A14.B15.D16.A17.(1)表现:粮食产量提高;耕地面积扩大;粮食储藏增多;劳动人口快速增长;农业生产技术进步。(5分,答出两点给4分,三点给5分)(2)不同:稻麦轮作制的发展;经济作物种植专业化;水稻产量大幅度提高。(4分,答出两点即可)原因:经济重心的南移;政府的劝农政策;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结束,社会相对稳定;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业科技的进步;土地买卖及租佃制的发展。(5分,答出两点给4分,三点给5分)18.示例标题: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革在迂回中奋力前进。(2分) 阐述:经过两次鸦片战争,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的洋务派为了挽救国家的颓势,推行了一系列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新政。洋务运动虽然失败,但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甲午战争失败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效仿英、日等国推行变法,企图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最终以失败告终;20世纪初期,随着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民族危机加深,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是,胜利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进入了黑暗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24~1927年,国共合作领导和推动的国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变革,但是国民大革命也以失败告终;在革命低潮时期,中国共产党找到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正确道路,通过土地革命战争、全民族抗战和人民解放战争,最终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8分)总之,在近代先进中国人的努力探索下,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革通过民族战争和阶级对抗的形式,在迂回中奋力前进,最终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2分)(“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的唯一标准)19.(1)特点:起源较早,形成时间漫长,对外交往贫乏,处于相对孤立的状态;社会形态进化缓慢;宗教文化发展成就与生产工具落伍形成较大反差;科技发展畸形。(6分,答出三点即可)(2)看待:1492年哥伦布远航美洲是人类历史上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自此以后,人口迁移、物种交换、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使世界成为一个逐渐联系密切的整体,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促进了人类大踏步地迈向现代世界;对欧洲国家来说,美洲的“发现”多是福音,大大促进了欧洲国家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对美洲土著印第安人来说,这无疑是万劫不复的灾难;从美洲发展角度看,既有破坏性,又有建设性。(6分,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20.(1)原因:印度民族工业的兴起与发展;资产阶级政党的成立及领导;英属殖民当局的压迫;印度民族危机加深;西方近代民族思想的传入;先进知识分子的倡导。(6分,答出三点即可)(2)不同之处:斗争对象为荷兰殖民当局;参与阶层更为广泛;宗教力量发挥重要作用;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3分,答出三点即可)意义:提高了印尼人的文化素质;推动了印尼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有助于印尼民族的团结;奠定了印尼近代民族教育体系的基础;为印尼民族经济建设作出重要贡献。(5分,答出两点给4分,三点给5分)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02-08 08:10:03 页数:7
价格:¥2 大小:750.36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