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Word版有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8

2/8

剩余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级2022-2023学年10月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学科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位置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工整地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本大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自古以来,中华大地就存在一个“三皇五帝”的古史系统。“三皇五帝”说法不一,事迹也多由神话传说构成,但《周礼》《史记》等古代史书均有记载。这一古史系统A.证实了三皇五帝确有其人B.象征着我国早期国家的出现C.说明君权神授观念源远流长D.反映了先民创造历史的轨迹2.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发掘出墓葬、房址等遗存,其中多数墓葬无随葬品,有随葬品的墓,随葬品的数量悬殊,少者仅一两件,多者百件以上。这表明当时A.早期奴隶制国家产生B.阶级对抗尖锐C.男性处于统治地位D.贫富分化出现3.约4000~5500年前的福建昙石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壶、豆等陶器与赣江、鄱阳湖流域的山背遗址同类器物相似。粤东地区乃至珠江三角洲口岸有类似县石山文化的器物,也有良渚文化的玉琮。这体现A.良渚文化源远流长B.南北方文化广泛交融C.中原文化影响深远D.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4.经考古发现,在一大批大汶口文化墓葬的人骨中,存在使用硬物反复敲打牙齿使齿根折断,然后拔除的情况,无论男女拔牙率都在60%以上,拔掉的牙齿大部分固定为一对上颌侧门齿,只有极少数拔除的是其他牙齿,这反映当时A.统治者利用宗教操控民众言行B.民众普遍患有严重的牙科疾病C.已经出现较为固定的社会习俗D.开始出现标新立异的情趣追求5.某学者认为,夏、商、西周的国家形式及其结构表现为一种共主政治秩序,即“在一定地域内诸邦国中的最强者及其为首组成的联盟”“诸邦国并不直接构成共主政权下的政区,但在政治(包括宗教祭祀等)经济上存在一定的从属性规约联系”。据此可知,夏、商、西周时期A.地方治理体系较为松散B.君主权威逐渐削弱C.政治统治呈现等级色彩D.中央集权雏形初现6.甲骨卜辞记载,商发动的所有战争活动,最多投入兵力不过13000人。周武王伐纣时,数百个诸侯国军队组成的联军也不过5万人;而到战国,一个较大诸侯国有几十万军队已是司空见惯的事。这一变化突出说明1 A.时局变化影响着战争规模B.经济发展提升了国家实力C.人口剧增保障了军队扩需D.当权者意愿左右军队建设7.《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对这两段记述理解最准确的是A.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B.禹废除家天下政治制度C.益主动将王位让给了启D.记录有出入历史无结论8.西周建立后,为稳固和扩大统治,实行了分封制,史称“封邦建国”。当时周王分封诸侯主要是基于A.血缘亲疏B.军功大小C.财产多寡D.才能高低9.下表是中国古代文献对“礼”的论述。由此可知,先秦礼制论述出处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圆《礼记·经解》也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记·曲礼》A.形成了缜密的官僚体系B.强化了周天子专制统治C.缓和了统治集团的矛盾D.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10.春秋战国时期,“百家皆言黄帝”。下表,这一时期,“百家皆言黄帝”旨在孔子黄帝者……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而后克之。始垂衣裳,作为黼黻(礼服)。治民以顺天地之纪……庄子黄帝之治天下,使民心一(使百姓保持质朴本真之心)……商鞅故黄帝作为君臣上下之义,父子兄弟之礼……内行刀锯,外用甲兵,故时变也A.适应兼并争霸战争的需要B.阐述各自派别的治国理念C.促进华夏认同观念的形成D.推动礼乐和谐社会的构建11.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形势图。下列表述符合该时期时代特征的是2 A.百家争鸣,文化繁荣B.列国争霸,民族交融C.小农破产,经济衰退D.匈奴南侵,县制普及12.睡虎地秦简记载,父亲控诉亲子“不孝”,可以请求政府将其杀死或断足流放,政府会予以照办。同时,法律规定父亲私拿亲子财物的行为属于家事领域,会被当作无罪来处理。这说明,秦朝A.注重宗法伦理B.刑罚制度严苛C.社会秩序混乱D.基层管理严密13.云梦秦简《日书》对选择善马的标准有严格规定,汉代官府内有专门学习相马理论者,相马术已成为专门技术自设一科,与书数、射御等同。这一时期相马术的发展主要服务于A.农耕技术的推广B.商业交往的便利C.军事战争的需要D.礼乐制度的重建14.下图为里耶秦简户籍簿(局部),上面写有“东成户人士五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该简可用于研究①地方官制②赋役制度③文字的演变④公文书写材料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5.汉代某地区“地广人稀”,到南北朝时期逐渐发展为“民多田少”。这一地区位于右侧示意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3 16.为配合对匈奴的战争,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这一举措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增强了西汉实力B.密切了西域与中原的联系C.解除了匈奴的威胁D.加强了与欧洲和北非的政治交往17.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阐述了协调平衡、调和阴阳、和解病机的治疗观;配伍精当、法则鲜明“君臣佐使”的方剂原则。据此可知,仲景医学A.蕴含传统思想的学术特色B.推崇阴阳五行的哲学观念C.重视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D.传承以人为本的仁爱情怀18.下表为东汉至三国时期国家控制的户口数变化表,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时户数口数间东1571067796056486865汉年魏2636634234432882年蜀26328000014664239400007672881年吴2805230002300000年A.自然灾害多发B.佛教在中国盛行C.专制皇权衰落D.豪强士族的发展19.自古以来,山东在全国政治格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下图反映的时期是A.战国B.秦C.西汉D.隋20.诸侯相,统领百官,汉初多由功臣担任。文景时期,多选宽厚长者任诸侯相;汉武帝后,众多儒生被选任诸侯国的相、中尉和内史等官职,“傅相皆儒者,旦夕讲诵,足以正身虞意”。上述变化反映出西汉A.注重推进移风易俗B.行政中枢权力转移C.主流治国理念变动D.郡国并行体制完善21.下面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示意图。图中空白处应是4 A.东汉B.东晋C.北魏D.南宋22.下图为北魏前期、后期中枢机构长官籍贯数量分布柱形图。图示中官员籍贯数量变化的重要原因是A.鲜卑历史传统的影响B.国家中心区域的变化C.经济重心南移的推动D.中枢权力机构的调整23.下图为唐玄宗天宝年间边境节度使分布图。这体现出该时期A.民族政策开明B.边地防务强化C.社会矛盾尖锐D.藩镇割据严重5 24.唐玄宗天宝末年,西北地区流传一首民歌:“北斗七星高,哥舒(河西节度使哥舒瀚)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此民歌表明当时A.军镇设置利于边防B.安史之乱破坏长城沿线C.藩镇割据势力强大D.国家出现外重内轻局面25.《新唐书》记载:“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该现象的盛行A.改善了基层治理B.导致了宦官专权C.削弱了中央集权D.强化了边疆管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总分50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分)材料一图3西汉形势图——摘自《中外历史纲要(上)》6 材料二长城,包含了春秋战国至明共12个中国历史时期的遗存,历经数代成边军民艰苦营造、开荒屯田,屡经战乱破坏但仍被不断修葺、巩固、扩建。长城不是一条单纯的墙体,而是由一系列设施组成的防御工事。战国秦汉时期构成了烽燧、屯田、仓廪、邮驿交通和野战驻军五大体系。长城地处农耕与游牧的边缘交错地带,长城以南温暖的气候和农耕民族积累的财富,如同磁石一样吸引着游牧民族千方百计地进入这里。自战国秦汉时期,长城沿线就有马市存在。明长城在长城沿线设立九边重镇的同时,在长城南北交通要道上建设了一批著名的马市和关城。近代以后,长城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民在山海关、平型关等长城沿线英勇御敌,赋予长城更多的精神内涵。——摘编自王绍东《论长城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促进与影响》(1)根据材料一指出战国到西汉各时期长城的概况,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15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化遗产——长城的历史价值。(10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据《隋书·食货志》记载,隋朝均田令规定:农民、奴婢、耕牛的授田皆以北齐制度,即一夫受露天80亩,妇人40亩;丁男另有桑田或麻田20亩,是为永业田;奴婢按良人办;丁牛一头受田60亩,限4头。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政府还大力鼓励百姓垦荒,并大量修复、改造水利工程。如蒲州刺史杨尚希颇有惠政,督导人民“引瀵水,立堤防,开稻田数千顷,民赖其利”;寿州总管长史赵轨“劝课农桑,更开三十六水门,灌田五千顷,人赖其利”。隋朝政府相继在卫州(今河南汲县)设黎阳仓,洛州设河阳仓,陕州置常平仓,华州置广通仓等。隋朝大业年间,又修建含嘉仓。据考古发掘,含嘉仓已经探出粮窖259个,其中大窖储粮一万数千石,小窖储粮数千石。直到唐王朝取代隋朝二十余年之后,隋朝库存粮食依然尚未用尽。隋朝一系列粮食安全举措,为开皇盛世的到来提供了条件,为隋炀帝的军事远征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摘编自刘长林《浅论隋朝应对粮食安全采取的举措》(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朝为保障粮食安全所采取的措施。(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朝保障粮食安全措施的意义。(15分)7 2022级2022-2023学年10月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学科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DDDCABAADBAACCDBADCCBBBAC二、非选择题26.(25分)(1)概况: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筑有长城,北方边境修筑长城;秦拆除各国间长城,把北方长城连接起来汉长城向西北河西走廊进一步延伸。(6分每点3分)原因: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兼并和防御的需要,普遍筑有长城;秦统一天下,防御北方匈奴等游牧民族的进攻;丝绸之路成为中西交通道路,西域被纳入汉代版图,河西走廊地理位置重要,需要修筑长城抵御匈奴骚扰。(9分每点3分)(2)价值: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侵扰,保护农耕文明;保障了丝绸之路的安全畅通,促进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超大型军事防御工程体系的建筑遗产;是联结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经济、文化的重要纽带;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中华民族坚韧自强、众志戒城、包容开放的精神象征。(10分每点2分)27.(25分)(1)措施:继续推行均田制;鼓励百姓垦荒;大量修复、改造水利工程;修建多处粮仓,进行大量粮食储备;修建大运河,调剂粮食余缺。(10分每点2分)(2)意义:为开皇盛世的出现创造了条件;为隋朝的军事远征和工程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有利于巩固隋朝统一;为唐朝初期提供了物质保障;为后世保障粮食安全积累了经验。(15分每点3分)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02-08 08:04:07 页数:8
价格:¥1 大小:1.67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