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有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8

2/18

剩余1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江苏省泰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度检测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8题,每题2分,共76分)。1.距今约4500年前的山西陶寺遗址中,既发现有大量玉器随葬的豪华大墓,同时又发现没有木质葬具和随葬品的小型墓。这表明当时黄河中游地区A.正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B.已存在社会不平等现象C.已经建立君主专制国家D.文明领先世界其它地区【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材料反映了陶寺遗址中,既有随葬品很多的豪华大墓,又有没有随葬品的简陋小墓,这说明当时的黄河中游地区已经存在贫富分化、社会不平等的现象,B项正确;距今约4500年前的山西陶寺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排除A项;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于秦朝,距今约4500年前尚未建立君主专制国家,排除C项;材料没有将陶寺遗址与世界其他地区文明比较,无法得出领先世界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2.浙江良渚地区近年发现了大量古文明遗址,约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遗址中有水稻、蚕豆、花生、芝麻等农作物,以及丝麻纺织物,墓葬遗址中有些墓地宏大精美,有些墓地狭小简陋。据此可知合理的推论是A.良渚文化发展到了早期国家阶段B.良渚文化已出现明显阶级分化C.黄河流域文明并非中国文明源头D.南方文化已经受到北方文明影响【答案】B【解析】【详解】良渚文化约为新石器后期,不同墓葬的显著规模差异可以看出已经出现贫富分化,可以推断已经出现阶级分化,故选B;良渚文化中并没有明显的监狱、宫殿等遗迹,不能判断它到了早期国家阶段,排除A;良渚文化是长江流域早期文明,但它与黄河流域文明独立产生、 互相影响交融,排除C;南北文化的交融:是在民族融合过程中逐渐发生的,五千年前还处于独立发展阶段,排除D。3.下表为不同史籍中关于启继位一事的历史记述。根据“孤证不立”的史学研究方法,能够被认定的共同的史实是记述出处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史记•夏本纪》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战国策•燕策一》A.启继位建立了夏朝B.启继位存在着争议C.禹死后其子启继位D.世袭制遭到了破坏【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其实令启自取之”可得出禹死后其子启继位,标志着“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C项正确;禹建立了夏朝,排除A项;材料看不出争议,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禅让制遭到破坏,排除D项。故选C项。4.商代有专业神职人员,卜辞中称“巫”“贞人”。然而王不但亲贞,而且亲卜,贞、卜全由商王一人主持。这反映出A.商代占卜与祭祀职位形同虚设B.商代神权政治色彩逐渐淡化C.商王通过垄断神权来强化王权D.商代专制王权为神权所束缚【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王不但亲贞,而且亲卜,贞、卜全由商王一人主持”体现了商王通过垄断神权而强化王权的特点,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商王亲自占卜,没有提到祭祀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材料明显体现了商代的神权政治色彩,排除B项;商代还没有形成专制,而且神权是服务于王权的,并非束缚王权,排除D项。故选C项。5.中国乐器中的钟、磐历史悠久,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商时期就有石特磬。西周时出现了金编 钟和玉特磐,在举行祭祀、朝会等活动时,依照礼制安放不同数量的乐器,乐器声响,金声玉振。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A.等级秩序严格B.乐器制造水平高C.重视祭祀活动D.青铜铸造技术高【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依照礼制安放不同数量的乐器,乐器声响,金声玉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通过礼乐制来维护统治秩序,在乐器的个体设计和陈设上,体现了等级秩序,A项正确;材料中金编钟和玉特磐反映的本质问题是西周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与乐器制造水平高、重视祭祀活动、青铜铸造技术高的说法无关,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6.夏朝疆域主要在黄河中游两岸;商朝的疆域南至淮河,北至河北;周朝的疆域南到长江南岸,北到辽宁。由此可见,中国早期疆域变迁的趋势是A.从大河下游向上游发展B.以中原为中心东西扩展C.从黄河流域向长江发展D.由中原地区向南北扩展【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夏朝疆域主要在黄河中游两岸;商朝的疆域南至淮河,北至河北;周朝的疆域南到长江南岸,北到辽宁”可知,中国早期疆域变迁的趋势是由中原地区向南北扩展,D项正确;综合上述分析可排除ABC项。故选D项。【点睛】7.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制()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分封制扩大了周朝的统治疆域,有利于中原文化的传播,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A项正确;分封制是关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且统治集团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制度是秦统一后正式确立,排除B项;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有相对的独立性,没有实现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贵族世袭特权”在夏商时期已经出现,排除D项。故选A项。8.下表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载的诸侯国,由此可见,西周形成国家政治结构的纽带是目的诸侯国始封君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管、蔡、郕、霍、鲁、卫文王之昭也邗、晋、应、韩武王之穆也蒋、邢、茅周公之胤也A.血缘B.品德C.才能D.考试成绩【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西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始封君周王室,可知纽带为血缘,故选A项;材料不涉及品德,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品德,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考试成绩,排除D项。故选A项。9.据《春秋》记载,在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国国君朝贡周王3次,朝贡齐国11次,朝贡晋国20次,朝贡楚国2次。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是()A.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B.传统的政治秩序被破坏C.各诸侯国之间联系密切D.宗法制已完全崩溃【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鲁国国君朝贡周王3次,朝贡齐国11次,朝贡晋国20次,朝贡楚国2次。” 可知,鲁国国君由朝贡周王到朝贡其他诸侯国,说明这一时期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形成的等级秩序逐渐瓦解,传统的政治秩序被破坏,B项正确;材料说明周天子地位下降,排除A项;朝贡是政治行为,而且时间跨度大,不能证明当时各诸侯国联系密切,排除C项;D项“完全”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10.在西周的金文纪录中已经有“戎”“夷”之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华夏”与“戎”的对立更加明显,无论“华夏”各国之间对立多么敌对,他们未称对方为“戎”。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A.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B.种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C.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D.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民族融合加剧,华夏认同观念增强,B项正确;“共识”表述绝对,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两大文明间的冲突激烈,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血缘,排除D项。故选B项。11.某学者认为,那是一个创造的时代,思想巨人一个又一个出现,争相著述,互相辩驳,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井喷。这个“创造的时代”是A.夏朝时期B.商朝时期C.春秋战国D.秦汉时期【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思想巨人一个又一个出现,争相著述,互相辩驳,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井喷”结合所学可知,此时代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此时中国思想文化繁荣,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故选C;夏朝、商朝时期没有“思想井喷”现象,故排除AB;秦汉时期是文化专制、思想统一的时期,而不是“思想井喷”时期,故排除D。12.孔子在社会伦理上强调尊卑有别,等级分明,但在教育上却主张“有教无类”认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这一差异表明孔子()A.重视教育对社会秩序的作用B.努力维护教育公平C.有意推动私学的兴起和发展D.实践民贵君轻主张【答案】A【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的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孔子的教化实践是一种政治性的实践,孔子将孝悌观念教诲给人人,从而更好的维护周礼制度,维护社会伦理秩序,A项正确;材料所述与维护教育公平无关,排除B项;材料讲的是孔子关于伦理和教育的主张恰恰相反,C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民贵君轻是孟子的主张,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13.战国时代,一位思想家向各国君主提出治国方略,一味大谈夏商周三代的德政,几乎得不到任何当权者的响应。该思想家是A.老子B.墨子C.孟子D.韩非子【答案】C【解析】【详解】战国时期,孟子主张仁政和民贵君轻,不符合当时君主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因此得不到当权者的响应,故选C;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墨子主张兼爱非攻,不符合题意,排除AB;韩非子主张法治、中央集权,符合统治者需要,被统治者推崇,不符合题意,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大谈夏商周三代的德政,几乎得不到任何当权者的响应”,联系所学孟子的思想分析解答。14.孔子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老子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希望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据此推知,他们A.要求顺应时代改良政治B.表达了对现实政治的不满C.主张维护西周政治制度D.迎合了封建贵族政治诉求【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孔子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并结合所学可知,孔子面对激烈的社会变革(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主张维护奴隶社会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而材料中“老子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希望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据所学可知,老子面对激烈的社会变革无能为力,主张消极退让,故B项符合题意,B项正确;材料反映二者面对春秋时期激烈的社会变革要不维护奴隶制度,要不退让消极,故都不是顺应时代,排除A项;C项是孔子的主张,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孔子、老子都生活在奴隶社会,而不是封建社会,排除D项;故选B项。15.春秋战国时期,水利建设取得重大成就,著名的芍陂、都江堰、郑国渠等陆续建成,魏国西门豹兴建引漳灌邺的水利工程,魏国还利用春秋时期修建的“鸿沟” 将黄河和淮河连接起来。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A.统治者的高度重视B.中央集权制形成C.生产力水平的提高D.科学技术的进步【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春秋战国时期,水利建设取得重大成就……魏国西门豹兴建引漳灌邺的水利工程……”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水利灌溉事业得到发展,而春秋战国时期水利建设事业的发展是需要强大的生产力做后盾的,C项正确;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可以促进水利事业的发展,但是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排除A项;中央集权形成是在秦朝,排除B项;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是水利灌溉事业得以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16.从西周“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到“废井田,开阡陌”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分封制的瓦解B.封建王权的强化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D.上层建筑的变化【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是指土地归国家所有的井田制;商鞅“废井田,开阡陌”是废除井田制度,肯定土地私有制。因此材料直接反映的是生产关系领域中土地所有制人国家所有向私有制的转变,C项正确;分封制是中国古代国王或皇帝分封诸侯的制度,题干“废井田,开阡陌”说的是土地制度,不是政治制度,排除A项;“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是指土地归国家所有的井田制,商鞅“废井田,开阡陌”是废除井田制度,直接反映的是土地制度的变化,且这一时期是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的过渡,不能体现封建王权的强化,排除B项;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等的总和,包括阶级关系(基础关系)、维护这种关系的国家机器、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等,题目说的是土地制度,属于生产关系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C项。17.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决定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矛盾激化C.有效限制皇权肆意妄为D.体现了皇帝决策时权力意志【答案】D 【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所议事宜均由皇帝下达,且群臣议定的结果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由此可知,这一制度体现了皇帝决策时权力意志,D项正确;朝议制度下,军国大事最终由皇帝决定,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皇权与相权矛盾激化,排除B项;军国大事最终由皇帝决定,不能反映朝议制度“有效限制皇权肆意妄为”,排除C项。故选D项。18.下图为秦始皇巡行路线图,据此推断,其巡行旨在()A.拓展秦朝疆域B.强化郡县监察C.弥合地方分裂D.传播秦国文化【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虽然公元前221年最终消灭了关东六国,建立起一个一统帝国,但其统治并不稳固。正因为旧六国领地存在着浓郁的不满情绪,潜伏着反叛的势力,为了对其进行镇压抑制,以便加强对这一地区的控制,从而达到安定天下的目的,秦始皇不辞辛劳先后五次对六国故地进行巡游。C项正确;材料与拓展秦朝疆域、强化郡县监察的说法无关,排除AB项;此时处于秦朝统治,非秦国,排除D项。故选C项。19.秦统一六国后,“(六国)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此外,六国富豪被迁至京城咸阳,一部分迁到巴蜀、南阳、三川和赵地。秦始皇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巩固分封制B增强地方权力C.加强中央集权 D.打破世袭特权【答案】C【解析】【详解】“(六国)王子皇孙,辇来于秦”“被迁至京城咸阳”说明“秦朝加强对所统治地区的管理”,体现的是针对地方的管理,即加强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秦朝废除分封制,故A项错误;B项与材料主旨相反;D属于官僚制度的意义。20.如表是秦朝中央“三公”的职能及其他信息。表格中①处的官名应该是官名职掌印绶备注①常丞天子,助理万机金印紫绶无②掌武事金印紫绶或称国尉③掌副丞相、监察银印紫绶位上卿A.丞相B.太尉C.将军D.御史大夫【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是丞相,负责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②是太尉,负责军事;③是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和掌管群臣的奏章,所以表格中①处的官名是丞相,A项正确;由所学知识可知,太尉是表格中②处的官名,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将军的职掌不符合“常丞天子,助理万机”,排除C项;御史大夫是表格中③处的官名,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21.有学者认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更加广阔的国土上更加彻底地实施郡县制,才使得“车同轨、书同文、钱同币,行同伦、统一度量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得以在全国贯彻落实。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A郡县制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B.地方设郡县最先在秦朝推行C.国家统一是郡县制实施的前提D.秦始皇是设郡、县的首倡者 【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从材料中“更加彻底地实施郡县制,才使得……一系列政策措施得以在全国贯彻落实”可见郡县制实施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故A项正确;地方设臵郡县的做法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存在,并非秦朝最先推行,故B项错误;从材料信息来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更加广阔的国土上更加彻底地实施郡县制”,并非认为国家统一是郡县制实施的前提,故C项错误;秦朝之前已经存在郡县,故D项错误。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郡县制22.为了保卫边境地区不受草原游牧民族的侵扰,秦始皇命人建造了万里长城这一浩大工程,国家强征了众多劳工将原北方诸侯国所建的长城连接为一个统一的防御体系,意义重大。秦长城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的主要因素是A.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B.相对稳定的国内环境C.思想文化统一的需要D.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能够有效地组织全国的人力、物力进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因此A项正确;相对稳定的国内环境、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是秦长城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的其他影响因素,而非主要原因,排除B、D项;秦长城的快速完成与思想文化统一的需要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故选A项。23.公元前213年,李斯建议:除《秦纪》医药、卜筮、农书以及国家博士所《诗》《书》、百家语外,凡私人所藏儒家经典、诸子和其他历史古籍,一律限期交官方销毁。秦始皇接受李斯建议,其意图是A.加强思想统治B.弘扬法家理念C.打击儒家势力D.钳制文化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以秦始皇接受李斯焚书的建议为背景材料,考查秦朝暴政,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 情怀学科素养的考查。材料显示,秦始皇接受李斯将先秦以来的许多珍贵书籍销毁的建议,是出于统一思想、巩固统治的需要,A项正确。秦始皇的做法不是为了弘扬法家思想,排除B项;秦始皇并非打击儒家势力,排除C项;秦始皇是为了加强思想统治,不是为了钳制文化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24.汉代学者贾谊曾经评论:“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认为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A.强制迁徙六国豪强B.丧失了崤函战略要地C.实施残酷暴虐的统治D.没有采取正确的战术【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强调的是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暴政,C项正确;强制迁徙六国豪强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排除A项;BD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项。25.汉惠帝、吕后先后废除“挟书令”、“妖言令”和夷三族罪等苛法;征发徭役注意期限,尽量在农闲时进行。这反映了汉初A.基本废止秦朝政制B.儒学成为正统思想C.法家思想开始消亡D.与民休息无为而治【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材料反映了汉惠帝、吕后主政时期,废除一系列严刑峻法,重视农业生产,减轻农民徭役负担,这说明汉惠帝、吕后延续汉高祖“与民休息”“无为而治”的治国策略,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汉初的休养生息的治国策略,而汉朝的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袭了秦制,排除A项;汉武帝时期,儒家才成为正统思想,而不是汉惠帝时期,排除B项;汉初废除一些法律法规不代表法家思想开始消亡,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26.西汉初期,在“革秦之弊必行封建之制”的社会舆论影响下,汉高祖刘邦推行A.三公九卿制B.皇帝制度C.郡国并行制D.行省制度【答案】C【解析】【详解】“革秦之弊必行封建之制” 指的是刘邦认为秦朝废除分封制导致了秦朝的灭亡,因此他推行郡国并行制,利用诸侯巩固统治,故C项正确;AB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27.李清川等在《汉武帝朝丞相群体研究》一文中指出:“武帝(指汉武帝)朝的丞相群体不同于高祖时的功臣丞相,又不类于昭宣后的学术丞相,武帝朝丞相是汉代丞相的转折。”这里的“转折”是指A.设立刺史监督丞相和地方官B.设立“中朝”“外朝”制度C.设立三公九卿制度限制丞相D.把学术丞相转变为武官丞相【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武帝(指汉武帝)朝的丞相群体不同于高祖时的功臣丞相又不类于昭宣后的学术丞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设立“中朝”“外朝”制度,削弱相权,故B正确。刺史只能监督地方官,故A错误。秦朝已经设立三公九卿制度,故C错误。汉武帝也没有把学术丞相转变为武官丞相,故D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外朝制度28.汉高祖时期诏令简易朴实、近乎口语,汉武帝时期诏令中多援引儒家经典语。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大一统局面形成B.统治思想的变化C.汉赋的广泛流行D.政治体制的变化【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汉高祖时期的统治思想是黄老无为思想,因此“诏令简易朴实、近乎口语”,而汉武帝时期的统治思想是儒家思想,因此“诏令中多援引儒家经典语”,因此诏令由“简易朴实、几近口述”到“援引儒家经典语”,体现的是统治思想的变化,B项正确;汉高祖就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排除A项;汉赋的广泛流行与“诏令中多援引儒家经典语”无关,排除C项;从汉高祖到汉武帝政治体制的变化主要是设立“中朝”、刺史等,这些措施主要是为了强化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与材料现象没有必然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29. 汉武帝置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刺史定期在辖区内巡行,年终赴京奏事。刺史秩仅600石,但能以卑临尊,监察秩2000石的郡太守和王国相。由此可知,西汉刺史的设置A.可以弥补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B.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是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重要内容D.代表着社会履行监察官员的职能【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汉武帝置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刺史定期在辖区内巡行,年终赴京奏事。刺史秩仅600石,但能以卑临尊,监察秩2000石的郡太守和王国相”及所学知识可得,刺史是代表中央监察地方官员,位卑权重,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出宰相的不足,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中央派下去的刺史监察地方,而没有强调地方,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不是说代表着社会履行监察官员的职能,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30.汉初,大盐铁商独占山海之利成为“富至巨万”的地方豪强。汉武帝推行盐铁官营、酒类专卖。这A.解决了地方豪强问题B.有利于维护国家大一统C.有利民间手工业发展D.说明政府垄断商业贸易【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汉初,采取休养生息政策,允许私人经营盐铁,使得一些大盐铁商独占山海之利成为“富至巨万”的地方豪强,影响中央集权。汉武帝时期,为解决国家财政困难,维护国家大一统局面,推行盐铁官营、酒类专卖,B项正确;汉武帝主要是通过推恩令解决了地方豪强问题,排除A项;盐铁官营、酒类专卖,不利于民间手工业发展,排除C项;汉武帝的政策只涉及盐铁、酒类等个别行业,不能说政府垄断商业贸易,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31.汉初,丞相陈平、太尉周勃与宗室大臣平定“诸吕之乱”后,商议新帝人选,经再三讨论,认为代王刘恒在高祖刘邦在世诸子中,“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决定迎立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这一做法 A.反映嫡长子继承制得到执行B.旨在预防外戚干政的重演C.推动仁孝成为选帝主要标准D.表明相权对皇权构成威胁【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汉初的“诸吕”属于外戚,所以大臣在迎立刘恒为帝时的标准是刘恒本人的仁孝以及太后薄氏的谨良,所以这一做法是为了预防外戚干政的重演,故选B;刘恒是刘邦的第四子,不是嫡长子,排除A;仁孝只是选帝的标准之一,这一做法也不是为了确立选帝的标准,排除C;材料未涉及相权与皇权的矛盾,排除D。32.司马迁著《史记》、班固撰《汉书》均为私人撰著。魏晋以后,国家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皇帝亲自参与、由宰相主持,这说明官修史书A.注重史书的真实性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C.修史突出的政治性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由私人修史转向政府官修史书,可以看出政府对修史的重视和控制,体现了史书修撰的政治性,也就是说史书修撰要为政治统治服务,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官修撰史书的真实性,排除A项;私家著述和官修史书,看不出评价历史的公正性,排除B项;官修史书和私人撰写史书,都不能够准确把握和保障解释历史的客观性,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33.西晋以前的宁镇地区(今江苏南京、镇江一带)流行的方言是纯粹的吴语;西晋永嘉之乱后,北方官话取代吴语逐渐成为该地区的主流方言。导致宁镇地区主流方言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移民大量迁入B.经济得到开发C.政区进行调整D.政权发生更迭【答案】A【解析】【详解】永嘉之乱后,北人南迁,因此北方官话取代吴语逐渐成为宁镇地区的主流方言,A 正确;经济得到开发、政区调整不是宁镇地区主流方言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B、C;政权更迭不能导致宁镇地区主流语言的变化,排除D。34.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移的规模之大、历时之久、影响之深,超过以前任何时期。从4世纪初期到5世纪中叶,南迁人口不少于90万,即北方平均每8人中有1人南迁,南方平均每6人中就有1人来自北方。据此推知,人口南迁A.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基础B.消除了区域之间的差异C.推动了长途贩运贸易的兴盛D.导致了北方落后于南方【答案】A【解析】【详解】魏晋时期,人口南迁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此时经济重心尚未南移,北方经济仍然强于南方,A项正确,排除D项;B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是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表现,时间不符,排除。故选A项。35.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的情况。当时人口南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破坏了南方环境和农业发展B.加剧了南北矛盾和割据状态C.完成了经济和政治重心的南移D.促进了江南的开发和民族交融【答案】D【解析】【详解】通过阅读李白的诗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晋末年,北方少数民族内迁、中原动乱,引发了大量中原人口的南迁,北民南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促进了江南的开发和民族交融,D项正确;北民南迁促进而非破坏了南方农业发展,排除A项;加剧南北矛盾和割据状态并非中原居民南迁的主要影响,排除B项;魏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尚未开始,排除C项。故选D项。36.据《晋书·舆服志》记载,魏明帝喜戴刺绣小帽。这种小帽原来是北方少数民族女性所戴,用彩锦织成,色彩艳丽,传入中原以后男女通用,南朝一度盛行。这表明魏晋时期A.男女社会地位平等B.族引领社会风尚C.少数民族完成汉化D.民族交融不断加深【答案】D【解析】 【详解】据题意可知,少数民族女性所戴的小帽在中原和南朝一度盛行,说明汉族人民接受了少数民族的服饰,这是民族交融加深的表现,D项正确;魏晋时期男女社会地位不可能平等,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不是对社会风尚的引领,排除B项;仅根据一个小帽的流行不能说明少数民族完成汉化,排除C项。故选D项。37.南北朝时期,南方农业基本上改变了原来“火耕水耨”的耕作方法,推行中原地区精耕细作的经验,使“民勤本业”的江南“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江南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B.南方经济区域差异分工明显C.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南方D.北民南迁推动生产技术传播【答案】D【解析】【详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动乱,人口大量南迁,推动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D项正确;A项是常量,不能解释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现象,排除A项;区域分工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B项;这一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但是经济重心并未南移到南方,排除C项。故选D项。38.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大力推广汉语与汉字,把汉语作为官方语言予以确定,把汉字作为官方文字进行使用推广,禁止鲜卑语的使用。该做法A.瓦解了士族阶层B.促进了经济发展C.推动了民族交融D.激化了阶级矛盾【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孝文帝推广汉语和汉字,有利于民族交融,故选C项;文化层面的措施与瓦解士族阶层无关,排除A项;说汉语并能不能促进经济发展,排除B项;说汉语缓和了汉族与鲜卑族的矛盾,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每题12分,共计24分。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陕西出土的青铜器铭文记载了周成王对宗族小子的诰命,其中有“余其宅兹中 国,自之义(治理)民”。周人选伊洛地区营建新都,此地便于各地诸侯贡赋,也方便王朝对四方诸侯的控制。在西周,父既是宗君又是尊长,君臣之义等于父子。通过各种礼的举行,周人的社会秩序和规则得到确立和维护。乐通常配礼而行,其作用在于协调上下、体现和谐。周人认为,商灭夏、周灭商,都不过是“惟恭行天之罚”。周之所以受命,是丈王、武王能行敬天、明德、安民。因为民心、民意是统治者德行影响的结果,是上天意旨的风向标。——摘编自《西周的核心政治理念统治模式创造性地解决了早期国家的跨区域治理难题》材料二楚汉战争中,刘邦封韩信、英布等人为王。对于西汉中央来说,这是个严重威胁。刘邦消灭这些异姓王后,又将自己一些年幼子侄分别封为王,称为同姓王。汉武帝统治50余年,在继承汉初专制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某些重要改革,如将全国地区分为13个监察区域,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创造了数个第一,使西汉王朝达到鼎盛时期。——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古代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统治者的治国理念。(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西周相比,西汉在治国模式上的明显不同,并以具体史实说明汉武帝“创造了数个第一”。【答案】(1)理念:家国一体;以礼乐治天下;敬天保民,德治。(言之成理即可)(2)不同:中央集权;官僚政治;君主专制。(任答2点,言之成理即可)“创造了数个第一”:实行中朝制度;实行察举制;设立刺史制;确立儒学独尊地位;开辟丝绸之路。(任答4点,言之成理即可)【解析】【详解】(1)治国理念:依据材料“周成王对宗族小子诰命,其中有余其宅兹中国,自之义(治理)民”,得出家国一体;依据材料“通过各种礼的举行,周人的社会秩序和规则得到确立和维护。乐通常配礼而行,其作用在于协调上下、体现和谐”,得出以礼乐治天下;依据材料“周之所以受命,是丈王、武王能行敬天、明德、安民。因为民心、民意是统治者德行影响的结果,是上天意旨的风向标”,得出敬天保民,德治。(2)不同:依据材料“汉武帝统治50余年,在继承汉初专制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某些重要改革,如将全国地区分为13个监察区域”,得出中央集权;官僚政治;君主专制。例子:结合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可知,政治方面,实行中朝制度,削弱相权加强皇权;选官制度上,实行察举制;对地方官员的监察方面,实行刺史制;思想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学正统地位;对外方面,开辟丝绸之路等等。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统一帝国形成后,民族认同意识进一步增强。司马迁在《史记》中,以黄帝为华夏第一帝,将“五方”之民,将秦、楚、越,以及中国四边的匈奴族、南越族、东越族、西南夷等的祖先一同纳入华夏同祖共源的世系中去,成为古代中国人“同源同祖”的渊源,由此构建了由五帝三王起始的中国五千年的政治与民族、文明的历史。——摘编自李禹阶《华夏民族与国家认同意识的演变》材料二  经历孝文帝融合和后来的发展,百多万鲜卑包括北方各族移民迁移到中原和洛阳,并最终融入了汉族之中,成为汉族的一部分,为汉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而鲜卑民族也在一个新的民族大家庭中得到了永生。在吸收了鲜卑各族文化后,以汉族为主体的文化远远超越了南方的汉族文化,民族融合波澜壮阔,南北文化相互碰撞。——焦兴青《北魏孝文帝改革对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启示》(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司马迁在民族认同方面的贡献及时代背景。(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为推动“民族融合”的举措及影响。【答案】(1)贡献:构建起“同源同祖”的思想观念;时代背景:国家统一;中央集权加强;大一统思想。(2)举措:迁都洛阳、穿汉服、讲汉话、改籍贯、改汉姓、通汉婚。(任意三点)影响:适应了北方民族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民族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的出现打下了基础。(任意两点)【解析】【小问1详解】贡献:根据材料一“成为古代中国人‘同源同祖’的渊源”可分析出构建起“同源同祖”的思想观念;时代背景∶根据材料一“秦汉统一帝国形成后,民族认同意识进一步增强”并结合所学可分析出国家统一;中央集权加强;根据材料一“将秦、楚、越,以及中国四边的匈奴族、南越族、东越族、西南夷等的祖先一同纳入华夏同祖共源的世系中去”并结合所学可分析出大一统思想。【小问2详解】举措︰根据材料二“百多万鲜卑包括北方各族移民迁移到中原和洛阳,并最终融入了汉族之中”并结合所学可分析出迁都洛阳、穿汉服、讲汉话、改籍贯、改汉姓、通汉婚。影响︰根据材料二“民族融合波澜壮阔,南北文化相互碰撞”可分析出适应了北方民族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根据材料二“为汉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而鲜卑民族也在一个新的民族大家庭中得到了永生“并结合所学可分析出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民族繁荣;结合所学可分析出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02-08 08:04:04 页数:18
价格:¥1 大小:1.54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