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地理
>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Word版有解析)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Word版有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9
2
/19
剩余17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期中检测试卷地理第I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示意近年来全国及部分省级行政区域小学生在校人数的年变化,图中①②③④四个省级行政区域表示河南省、黑龙江省、吉林省和广东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①最可能是()A.河南省B.广东省C.黑龙江省D.吉林省2.据图推测,近几年()A.我国劳动力将会呈负增长B.①社会负担较轻C.②老龄化现象减轻D.③④迁入人口增加【答案】1.B2.B【解析】【1题详解】读图可以看出,①小学生人数增量远大于其他三个省级行政区域,应是因为经济发达,对劳动力人口吸引力较大,子女随父母迁移,就近人学所致,最可能是广东省。黑龙江省与吉林省由于老工业区的衰落,人口外迁严重,儿童减少,③④应是黑龙江省和吉林省,②是河南省,排除ACD;B符合题意,故选B。 【2题详解】由图可知,全国小学生人数总体呈增长趋势,增速有所减缓,但不是负增长;广东省小学生人数增长较多,是因为外来年轻人多,劳动力比重大,社会负担较轻;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外出劳动力较多,小学生人数增加,表明河南经济水平提高,外出务工人员有所减少,但由于人口出生率仍处于较低水平,老龄化现象短期内不会减轻;吉林省、黑龙江省小学生人数呈负增长,迁入人口不会增加,排除ACD;B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的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西海固地区地处秦岭北部的六盘山区北麓、黄土高原西南部,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素有“苦瘠甲于天下”之称。1972年,西海固被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国家为了帮助贫困地区脱贫,1996年决定由福建对口帮扶宁夏,“主战场”就在西海固地区。2020年11月西吉县正式退出贫困县,标志着整个西海固地区全部脱贫。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西海固地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自然条件是()A.地形B.土壤C.气候D.地质4.西海固地区为了脱贫实施生态移民,最合适的移民目标地为() A秦岭南坡B.宁夏黄河沿岸C.陕西省北部D.福建西部山区5.下列工程措施对当地发展社会意义显著的是()A.修建梯田B.南水北调C.退耕还林还草D.修低等级公路【答案】3.C4.B5.D【解析】【3题详解】由材料可知,西海固地区地处秦岭北部的六盘山区北麓、黄土高原西南部,邻近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极度脆弱,主要是气候干旱导致极度缺水所致,排除ABD;C符合题意,故选C。【4题详解】秦岭南坡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不是最佳迁移地点,A错误。宁夏黄河沿岸是宁夏平原,水土条件好,有利于农业发展,适宜作为移民目标地,B正确。陕西省北部靠近沙漠,生态环境较差,不适宜作为移民目标地,C错误。福建西部山区距离太远,且文化差异大,不适宜作为移民目标地,D错误。故选B。【5题详解】南水北调工程不经过该地,对其社会发展意义不大;修建梯田与退耕还林还草是生态意义;低等级公路主要连接乡村聚落,方便居民出行,有利于农产品销售,有助于当地快速脱贫,排除ABC;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生态移民(ecomigration),亦称环境移民(environmentalmigration),系指原居住在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地区、生态脆弱区以及自然环境条件恶劣、基本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的地区的人口,搬离原来的居住地,在另外的地方定居并重建家园的人口迁移。下图示意某流域人口分布情况。累积频率指为了统计分析的需求,有时需要观察某一数值以下或某一数值以上的频率之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是()A.空间分布比较均匀且比较稠密B.海拔3550~3650米处的人口密集C.距河8~10千米分布人口最多D.海拔4500米以上人口密度变化剧烈7.该流域很可能位于()A.巴西高原B.非洲南部C.青藏高原D.北美大草原【答案】6.B7.C【解析】【6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流域人口空间分布不均匀且人口密度较小,A错误;海拔3550~3650米处的人口总数累积频率曲线斜率最大,说明人口密集,B正确;距河1~2千米人口密度最大,分布人口最多,C错误;海拔4500米以上人口总数累积频率变化较小,说明人口密度变化小,D错误。故选B。【7题详解】据图可知,海拔3500~4000米,人口总数累积频率增长快,人口密度较大;海拔4000米以上人口总数累积频率增长慢,人口密度较小,说明人口较少。据所学知识可知,青藏高原人口集中分布在海拔比较低的河谷地带,而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区,气温较低,人口稀少,符合题意,C正确;巴西高原、非洲南部和北美大草原海拔达不到此高度,ABD错误。故选C。【点睛】青藏高原,亚洲内陆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三极"。南起喜马拉雅山脉南缘,北至昆仑山、阿尔金山脉和祁连山北缘,西部为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脉,东及东北部与秦岭山脉西段和黄土高原相接。青藏高原东西长约2800千 米,南北宽约300~1500千米,总面积约250万平方千米,地形上可分为羌塘高原、藏南谷地、柴达木盆地、祁连山地、青海高原和川藏高山峡谷区等6个部分。青藏高原的自然历史发育极其年轻,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形成了全世界最高、最年轻而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紧密结合的自然地理单元。高原腹地年平均温度在0℃以下,大片地区最暖月平均温度也不足10℃。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3000-5000米之间,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为东亚、东南亚和南亚许多大河流发源地;高原上湖泊众多,有纳木措、青海湖等。青藏高原光照和地热资源充足。面对城市无序蔓延和中心区衰落,美国兴起新城市主义运动,发展了以“密路网,小街区”为特征的规划模式。波特兰市是新城市主义实施效果的绝佳案例,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典范。波特兰市内有明显的核心区发展边界,核心区路网密、街道宽度较小、建筑密集、公共空间占比大。如图为波特兰市核心区部分街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城市核心区“密路网,小街区”的主要作用是()A.融洽邻里关系B.降低人口密度C.方便居民出行D.完善城市职能9.波特兰市划定城市核心区发展边界的主要目的是()A.疏解城市人口B.缓解交通拥堵C.治理环境污染D.集约利用土地【答案】8.C9.D【解析】【8题详解】城市核心区“密路网,小街区”,每个街区都会靠近道路,方便居民出行,C正确。起不到融洽 邻里关系作用,不能降低人口密度,不会影响到城市职能,ABD错误。故选C。【9题详解】由材料可知,面对城市无序蔓延和中心区衰落,美国兴起新城市主义运动,发展了以“密路网,小街区”为特征的规划模式。划定城市核心区发展边界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市无序蔓延和中心区衰落,集约利用城市土地,D正确。起不到疏解城市人口、缓解交通拥堵、治理环境污染的作用,ABC错误。故选D。【点睛】新城市主义提倡创造和重建丰富多样的、适于步行的、紧凑的、混合使用的社区,对建筑环境进行重新整合,形成完善的都市、城镇、乡村和邻里单元。1、适宜步行的邻里环境。大多数日常需求都在离家或者工作地点5~10分钟的步行环境内完成。2、连通性。格网式相互连通的街道成网络结构分布,可以疏解交通。大多数街道都较窄,适宜步行。高质量的步行网络以及公共空间使得步行更舒适,愉快、有趣。3、功能混合。商店、办公楼、公寓、住宅、娱乐、教育设施混合在一起,邻里、街道和建筑内部的功能混合。4、多样化的住宅。类型、使用期限、尺寸和价格不同的各类住宅集中在一起。5、高质量的建筑和城市设计。强调美学和人的舒适感,创造一种区域感。在社区内特别设置一些公共建筑和公共场所。通过人性化建筑结构和优雅的周边环境给人特别的精神享受。6、传统的邻里结构。可辨别的中心和边界。跨度限制在0.4~1.6公里。7、高密度。更多的建筑、住宅、商店和服务设施集中在一起,鼓励步行,促进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和节约时间。8、精明的交通体系。高效铁路网将城镇连接在一起。适宜步行的设计理念鼓励人们步行或大量使用自行车等作为日常交通工具。9、可持续发展。社区开发和运转对环境影响到最小程度。减少对有限土地资源和燃料的使用,多用当地产品。10、追求高生活质量。总的来说,以上各点都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提高整个社区居民乃至整个人类社区的生活质量。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指在城市中利用电力使车辆在固定导轨上运行,并主要用于城市客运的交通系统,一般包括地铁、轻轨以及有轨电车。轨道交通站点地区也由单一的交通换乘地带,转变为兼有购物、娱乐、集会等综合社会活动产生的场所。下图示意武汉市主要轨道交通站点换乘路线数量及部分商业中心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武汉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会()A.使城市空间形态呈带状B.导致人口向农村地区迁移C.加快城市功能区的形成D.促使商务中心向郊区迁移11.商业中心服务范围不同,据图可以推断服务范围最大的是()A.汉口火车站商业中心B.中南路商业中心C.古田二路商业中心D.江汉路商业中心【答案】10.C11.D【解析】【10题详解】地铁为建成区服务,对城市空间形态影响不大;现代轨道交通主要布局在城区,对人口向农村地区迁移影响不大,也有可能导致农村地区人口更易进入城市;交通便利后,人们可以居住在离工作地点较远的地区,使居住、工作等功能在空间上分离,加速功能区的形成;由材料可知,交通站点地区由单一的交通换乘地带转变为兼有购物、娱乐、集会等综合社会活动产生的场所,会加快郊区商业中心的形成,而不是中心商务区向郊区迁移,排除ABD;C符合题意,故选C。【11题详解】中心地等级高低与服务范围成正比。读图可知,甲地区属于都市级商业中心,等级最高,服务的范围最大,排除ABC;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商业中心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组织商品流通的枢纽地带。广义上讲商业中心是指 主要行使商业职能的城市;狭义上讲:商业中心是指一个城市商业比较集中的地区。监测和分析不透水面的动态变化不仅能了解城市化进程,而且对城市未来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下图示意1990一2020年大湾区部分城市不透水面与绿地(林地与草地)空间比例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1990一2020年,图示城市的共同特点是()A.不透水面比例不断增大B.绿地空间比例不断减小C.不透水面扩展速度不断上升D.绿地减少速度不断加快13.不透水面的变化反映大湾区城市图示期间()①城市化水平提高②城市后备土地不足③产业结构层次提高④城区建筑高度降低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4.大湾区城市用地变化给该区域带来的影响最可能是()A.大气降水增多B.城市内涝增加C.热岛效应缓解D.全球变暖趋缓【答案】12.A13.A14.B【解析】【12题详解】从图的柱状可知,四城市的不透水面积的比例不断增加,A正确;绿地比例深圳、广州、佛山先降后升,B错误;惠州、香港、佛山不透水扩展速度较慢,深圳扩展速度先升后降,C错误;绿地减少速度深圳先快后慢,D错误,故选A。【13题详解】 大湾区城市不透水面的变化反映当地人口增长,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硬化路面增多,①正确;不透水比例上升,绿地比例总体下降,说明,后备土地不足,②正确;由图可知,不透水面积并不能反映出产业结构,③错误;不透水路面并不能代表建筑物的高度,④错误。①②正确,故选A。【14题详解】由于城市的不透水面积比例增大,使城市的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减少,城市内涝增加,B正确,对降水影响不大,A错误;热岛效应增强,C错误;对全球变暖影响有限,D错误,故选B。【点睛】城市化又叫城镇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和必然结果。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生姜是常见的调料,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不耐寒、不耐涝、抗旱能力较弱,宜选择坡地和稍阴凉的地块栽培。我国南方以广东、浙江栽培较为普遍,种植时间一般在清明前后,北方栽培稍晚,一般在4一5月播种,山东为主要产区。一般来说,南方生姜单产和品质优于北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山东地区生姜种植前催芽或用地膜栽培生姜,主要是为了()A.提前播种,减少灌溉用水B.延长生长时间,提高产量C.提前收获,争取反季上市D.提高大气温度,改善品质16.在播种初期,北方山前平原生姜大田里常见麦秸留田现象,且以东西向麦垄为优,主要意义有()①麦秸遮光,防止强光照射②阻挡风沙,减少生姜倒伏③减少蒸发,保持土壤水分④秸秆还田,提高土地肥力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15.B16.C【解析】【15题详解】据材料可知,生姜不耐寒,种植前催芽或用地膜栽培生姜,可增加生姜在田里的生长时间,提高产量,B正确;山东春季干旱,提前播种可能导致灌溉用水增加,A错误;生姜易存储,没必要进行反季生产,C错误;地膜不能提高大气温度,只能提高地温,D错误。故选B。【16题详解】东西向麦垄可遮挡来自南方的强光,① 正确;我国早春风向为偏西风,东西向麦垄阻挡不了西风,②错误;麦秸可减少太阳照射,减少蒸发,保持土壤水分,③正确;为提高土地肥力,应将秸秆粉碎后还田,④错误。所以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生姜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怕潮湿,不耐寒,怕强光直射。宜选择坡地和稍阴的地块栽培。以上层肥沃、深厚、疏松、排水良好的砂壤上至重壤上为宜。生姜产于东南亚的热带地区,喜欢湿润、温暖的气候,抗旱和耐寒能力较弱,植株只能无霜期生长,生长适宜温度为25℃到28℃,温度低于20℃时则发芽缓慢,遇霜植株会凋谢,受霜冻根茎就完全失去发芽能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乡村发展指数可以反映一定时期内的乡村发展状态,指数越高则发展水平越好。北京市房山区黄山店村、山东省禹城市杨桥村分别代表了大都市郊区非农产业带动型、传统平原农区农业主导型两类乡村。下图示意1990一2016年两村的乡村发展指数变化,下表示意1990一2016年两村社会经济状况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村名1990—2000年2000—2010年2010—2016年黄山店村以传统农业种植、零散务工为主外来企业进驻,以水泥生产为主,农民收入显著增加____杨桥村以传统粮食种植为主乡村宅基地闲置,农地利用分散,____新社区建设优化生活空间,农民收入水平提升17.下列关于两村1990一2016年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的乡村发展水平持续上升B.黄山店村发展一直快于杨桥村C.2000一2010年,黄山店村产业结构更加合理D.2010一2016年,杨桥村的产业结构趋于完善18.下列关于表中横线空白处的描述,最可能的是()A.2010一2016年黄山店村有大量人口迁入B.2010一2016年黄山店村兴起乡村旅游业C.2000一2010年杨桥村的老龄化水平降低D.2000一2010年杨桥村服装产业发展迅速【答案】17.C18.B【解析】【17题详解】1990-2000杨桥村发展水平降低,故A错;2010-2016年黄山店村发展指数增速慢于杨桥村,故B错;2000-2010黄山店村兴起水泥生产等第二产业,发展迅速使得农民收入增加显著,故C正确;杨桥村为传统平原农业区,产业结构依然以第一产业为主,并未发展多元化产业,故D错。故选C。【18题详解】2010-2016年黄山店村乡村发展指数进一步提高,作为大都市郊区非农产业带动型乡村,将会兴起乡村旅游、城郊农业等,大量城区人口前往观光、采摘,属于短期的人口流动,故A错,B正确;2000-2010年杨桥村发展指数迅速提高,乡村宅基地闲置,农地利用分散,可推测出大量人口外出务工,因此该村老龄化会升高,故C错,大量剩余劳动力迁出,无法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故D错。故选B。【点睛】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问题有产业老化,人口老龄化和资金短缺等问题,因此乡村振兴的措施需要从政策、环境和产业调整角度进行分析。桑树喜温暖湿润气候,原产地为中国,叶为桑蚕饲料。乌兹别克斯坦被称为“桑与棉的国度”,桑树以路边桑、沟边桑为主,品种以本地桑为主,也有成片种植桑园。开春发芽之前,乌兹别克斯坦农民要对桑树进行修剪,剪掉枝条头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与成片种植桑园相比,路边桑、沟边桑的优势为()A.便于灌溉和采收B.基础设施投入大C.充分利用土地D.有利于机械化作业20.桑树剪掉枝条头部的主要目的是() A.美化生态环境B.减少水分蒸发C.增强光合作用D.生长更多新叶【答案】19.C20.D【解析】【19题详解】路边桑、沟边桑,充分利用路边、沟边狭窄的土地,可产生经济效益也可美化环境,基础设施投入少,C正确、B错误;成片种植桑园,更便于灌溉和采收、更利于机械化作业,AD错误。故选C。【20题详解】农人对桑树修剪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不是美好环境,A错误;桑树叶为桑蚕饲料,修剪成“断头桑”,剪掉桑树顶芽,去除其顶端优势,从而使桑树生长更多的新叶子,D正确;更多新叶子长出,不能减少水分蒸发,叶子变多,遮阴作用可能会减弱部分叶子的光合作用,BC错误。故选D。【点睛】桑树修剪的目的:修剪枝叶主要是为了调节桑树的生长与结果的关系,从而促进桑树的生长,对树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最终起到延长使用寿命,促进高产、优质的作用;将桑树矮化,还调整树枝间的营养分布,形成优质桑树。下图为某游客在我国东北地区海林市拍摄的当地传统民居“地窨子”。据向导介绍,当地的游猎民族自古就有“夏则巢居、冬则穴处”的习俗,“地窨子”就是游猎民族冬季的居所。该游客进入“地窨子”后,发现屋内极为舒适。更令该游客惊奇的是,“地窨子”内还有一条地道通往山体另一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推测游猎民族修建“地窨子”的季节最可能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2.“地窨子”内配有地道通往山体另一侧,地道的作用是()①冬季气候寒冷,风力强劲,沿地道进出可防风避寒 ②冬季山区积雪厚,易发生雪灾、雪崩,灾后可沿地道逃生③山区常有猛兽(东北虎等)出没,沿地道进出可躲避猛兽袭扰④在山区,利用地道通行还可缩短时间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21.B22.D【解析】【分析】【21题详解】地窖子是牧民冬季的居所,夏季没有积雪,且土层较松软,便于挖筑,气温适宜,可修建时间长,所以修建的季节是夏季。故选B。【22题详解】地道通往山体另一侧,因为冬季大雪封山,气候寒冷,风力强劲,从地表跨越山峰难度较大,地窖子内非常温暖,从地道穿山舒适度高,沿地道进出可防风避寒;且冬季跨越积雪覆盖的山林有可能遭遇雪灾、雪崩等,地道相对安全;东北山区山林茂密,常有猛兽(东北虎等)出没,沿地道进出可躲避猛兽袭扰;地道距离短,通行方便,利用地道通行可缩短时间,所以修建地道,①②③④均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地域文化当中的建筑相关内容,建筑物作为人类适应自然地理环境的典型代表,趋利避害性较强,所以分析某地的建筑物特点一定要从某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出发。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6分。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迁移到象征更好生活质量的自然环境或人文价值突出的目的地,开展季节性旅游或定居生活的群体被称为“舒适移民”。巴马瑶族自治县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拥有特殊的长寿地理环境。巴马瑶族自治县东南部的盘阳河流域是巴马长寿养生旅游区资源分布最密集的区域,也是我国“舒适移民”的重要目的地之一。下图示意盘阳河流域舒适目的地的发展阶段。 (1)概括盘阳河流域“舒适移民”目的地的时空演变。(2)分析原生型长寿村落吸引“舒适移民”的独特优势。(3)指出“舒适移民”可能给盘阳河流域造成的影响。【答案】(1)随着时间的推移,“舒适移民”目的地增加,空间范围扩大;由单一的旅游商业街向多种类型的目的地转变,流域北部“舒适移民”目的地集聚性增强。(2)具备原生态的环境优势,水、空气质量好,便于亲近自然;当地长寿居民较多,便于借鉴交流养生经验;人为开发少,民风淳朴,有利于养生。(3)有利影响:增加就业机会;加强文化交流;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不利影响:增大环境压力;可能带来传染疾病。【解析】【分析】本大题以盘阳河流域舒适目的地的发展阶段图为材料,涉及旅游地理,人口迁移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小问1详解】由材料信息“舒适移民指相对富裕的人群迁移到环境更为舒适的地方的一种季节性旅游和居住现象”,读图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舒适移民”目的地由原来的北部的旅游商业街向南部增加,地域范围扩大;由旅游商业街向田园度假村、高端养生小区等多种类型转変;北部各种旅游目的地增加且集聚在一起;【小问2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当地有原生型长寿屯落分布,说明具有自然环境优势,山清水秀环境优美,人们走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之美;当地少数民族民风淳朴,利于休养;且当地原生型长寿 屯落分布广,长寿居民较多,便于交流借鉴长寿经验,增加生活体验。【小问3详解】舒适移民之后,有利的是:人口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增加;不同地区的人移民过来,促进文化交流融合;该地区经济落后,舒适移民使得第三产业旅游业,服务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区域经济发展;不利的是:人口增多,污染物增多,增大环境压力;不同地区人口聚集,可能带来传染疾病。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骑楼(下图)最初存在于南亚、东南亚各国,后来传入我国的海南、福建、广东、广西等沿海侨乡地区。广州骑楼在2世纪初开始出现,当地骑楼的特点是把门廊扩大串通成沿街廊道,廊道一边向街敞开,另一边是店面橱窗。廊道上面是楼房,用于居住。商住两用,下铺上居,风行一时,成了广州城市街景的显著特色。20世纪30年代,广州的骑楼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和特色,商业繁华地段逐步形成了骑楼街风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骑楼的命运开始变得曲折。有人建议应该拆除,有人建议应该保护开发。下图为骑楼街景图。(1)试分析广州骑楼建筑特点与当地气候的适应性。(2)据材料说出广州骑楼建筑反映的文化特征。(3)对于广州骑楼,你认为应该拆除还是保护开发?并说明理由。【答案】(1)广州气候炎热,廊道可以遮阳、纳凉;当地年降水量大(雨季长),可以避雨;楼上居住,可以防潮。(2)本地为侨乡,人口稠密;商业文化繁荣;开放包容。(3)拆除。理由: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占用城市中心区土地,经济效益低;与现代城市景观不协调;商业和居住功能低,不能满足现代城市发展需求。或保护开发。理由:广州骑楼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美学价值;可继续发挥其商铺功能,发展城市经济;可用于打造广州的旅游宣传品牌,创造经济效益。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特色建筑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区位因素及如何开发和利用。旨在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小问1详解】由材料信息及图示信息可知,由于广州地处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气温高,廊道可以挡避炎阳照射、减少太阳辐射的影响,造成凉爽环境;当地年降水量大,降水时间长,骑楼可以挡避风雨侵袭,减少风吹雨淋;“廊道上面是楼房,用于居住。商住两用,下铺上居”,楼上居住,可以预防潮湿。【小问2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骑楼开始存在于南亚、东南亚各国,后来传入我国的海南、福建、广东、广西等沿海侨乡地区”可知,本地为华侨故乡;“廊道上面是楼房,用于居住。商住两用,下铺上居,风行一时,成了广州城市街景的显著特色”可知,当地人口众多;也体现出当时商业繁荣,也体现出了当地文化的开放包容与融合。【小问3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此类问题可以任选其一回答。如果拆除:由“广州骑楼由20世纪初开始出现”可知,时间久远,经过太多的风雨冲刷,存在安全隐患;分布在城市中心区,经济收益较小;不被修缮的骑楼与现代化的城市景观不和谐;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商业和居住功能已不能满足现代城市发展需求,要以拆除。如果保护开发:因为广州骑楼时间久远,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可以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创造自主品牌,发展旅游业;在发发展旅游的前提下,继续发挥其商铺发展商业的功能,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提高本地区的经济效益。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青藏高原城镇体系不健全,城镇辐射带动能力弱,部分居民保持着城内居住、城外耕作的传统生活方式,第二、三产业发展及各行政单元建制镇等是青藏高原城镇形成的重要因素。“中心地理论”阐述了区域内城市数量、规模、等级之间的关系,对于青藏高原城镇体系演变具有参考意义。下图示意1990一2015年青藏高原城镇人口规模的空间格局及动态演变。 (1)简述1990一2015年青藏高原城镇数量的变化特征。(2)依据“中心地理论”阐述2015年青藏高原城镇空间格局特征。(3)试分析青海省城镇数量东南多、西北少的自然原因。【答案】(1)城镇数量总体增加;1990一2010年增长速度较快,2010一2015年增长速度减缓;20万以上人口城镇增长最少,1万以下人口城镇增长最多。(2)城镇人口越多(20万以上),等级越高,规模越大,数量越少,密度越小,城镇间距离越远,分布越分散;(3)东南部地势低、地形平坦:气候湿润、降水多。【解析】【分析】本大题以1990一2015年青藏高原城镇人口规模的空间格局及动态演变等图文资料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青藏高原城镇数量的变化特征、城镇空间格局特征、青海省城镇数量分布的原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图文资料的分析与运用能力。【小问1详解】对比a、b、c、d四图可知,1990~2015年青藏高原城镇数量总体增加。其中,城镇数量增加较快的阶段是1990~2010年,增加较缓的阶段是2010~2015年,规模较大的城市增长速度较慢,20万以上人口城镇增长最少,而规模较小的城镇增长速度较快,1万以下人口城镇增长最多。 【小问2详解】规模较大的城镇,提供的服务等级越高,提供服务的种类越多,服务的范围越广,故规模较大的城镇空间距离较大,数量也就会越少,而规模较小的城镇,提供的服务等级较低,提供服务的种类比较少,服务的范围较小,故规模较大的城镇空间距离比较近,数量也就会较多,所以据图可知,2015年,青藏高原上,等级越高、规模越大的城镇,数量越少,密度越小,城镇间距离越远,分布越分散;等级越低、规模越小的城镇,数量越多,密度越大,城镇间的距离越近,分布越集中。【小问3详解】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青海省城镇数量东南多、西北少,其原因是东南部地势低、地形平坦,便于城市的发展:气候湿润、降水多,可以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水源。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蜂蜜、蜂蜡、蜂王浆等蜂产品是许多药品、保健品的原料,在国际市场上广受欢迎。我国养蜂业一直多以家庭为单位放蜂,逐花而居,沿途卖蜜。我国虽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蜂蜜生产国,也是世界上重要的蜂蜜出口国,但市场竞争力不大。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蜂农流动放蜂受限,损失惨重。下图示意我国蜂农三条主要放蜂迁移路线。(1)比较东、西线蜜源植物的差异。(2)分析我国养蜂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小的主要原因。【答案】(1)西线北部主要经过牧区,蜜源植物以自然植被为主,东线主要经过农耕区,蜜源植物以农作物为主;西线以山地、高原地形为主,垂直差异显著,蜜源植物类型多样,东线以平原丘陵为主,南北差异显著,各区域农作物种类较少;西线沿线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蜜源受污染少,东线蜜源植物受农药及工业、交通等污染严重。(2)以家庭为单位,生产规模小;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出口收益低;受环境影响大,生产不稳定。【解析】【分析】本题以我国蜂农三条主要放蜂迁移路线为资料,涉及了植被和农业区位的知识,考查学生图片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结合图片可以看出,西线北部主要经过牧区,因此蜜源植物以自然植被为主,而东线主要经过农耕区,耕作业发达,因此蜜源植物以农作物为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线地区以山地、高原地形为主,海拔落差较大,因此垂直差异显著,蜜源植物类型多样,东线以平原丘陵为主,地势路程落差较小,因此南北差异显著,各区域农作物种类较少;西线沿线人口密度较小,受人类活动影响小,蜜源受污染少;东线地区人口密度较大,蜜源植物受农药及工业、交通等污染严重。【小问2详解】依据材料信息“以家庭为单位放蜂,沿途卖蜜”可总结出我国养蜂业多为家庭养殖,生产规模小;营销方式原始,单一,没有加工、各家产品质量不同等。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政府为控制疫情,控制人口流动,蜂农迁移受限,各地花期较短,又不能运输饲料进行喂养,也对养蜂业造成较大影响。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Word版有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地理
发布时间:2023-02-08 08:02:03
页数:19
价格:¥3
大小:1.48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