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地理10月月考试题(Word版有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6

2/16

剩余1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十月月考试卷地理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大自然具有神秘的力量,常会创造出一些令人惊叹的地貌景观。覆有大小石块的孤立冰柱,状似蘑菇,人们称其为冰蘑菇。下图为冰蘑菇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冰蘑菇最可能出现在()A.雪线附近B.U形谷中C.角峰下D.峡湾里2.推测冰蘑菇的成因是()A石块遮挡阳光,冰块消融慢B.地下冰柱上升,将石块托起C.山体崩塌,岩块落在冰柱上D.风蚀强烈,石块坚硬耐侵蚀3.我国可能出现冰蘑菇的山脉是()A.太行山B.阴山C.昆仑山D.天山【答案】1.A2.A3.C【解析】【1题详解】岩块覆盖在冰川上,引起差别消融形成冰蘑菇,可知冰蘑菇属于冰川景观,且有明显的消融现象,因此位于雪线附近,A正确;岩块可能来自于冰川携带或角峰的崩解,但需要位于消融 明显的地区,因此B、C并非最佳答案;峡湾位于沿海地区,已经无冰川存在条件,D错误。故选A。【2题详解】如果较大体积的岩块覆盖在冰川上,引起差别消融,当周围的冰全部融化了,而大石块因为遮住了太阳辐射,其下的冰没有融化,就能生长成大小不等的冰蘑菇。由此可知,A正确;地下冰柱上升,此种情况不符合实际情况,B错误;山体崩塌,岩块落在冰川上,后冰川差异性消融才可形成冰蘑菇,C错误;应为冰川作用,与风力作用差异较大,D错误。故选A。【3题详解】太行山、阴山没有冰川覆盖,因此无法形成,A、B错误;天山所在地区雪线附近气候较为干旱,冰柱难以长时间存在,D错误;昆仑山地势高,冰川运动活跃,多冰蘑菇,C正确。故选C。【点睛】冰川周围嶙峋的角峰,经常不断地崩落下岩屑碎块。如果崩落的岩块较小,在阳光下受热增温就会促进融化,结果岩块陷入冰中,形成圆筒状的冰杯,进而形成冰面湖。如果较大体积的岩块覆盖在冰川上,引起差别消融,当周围的冰全部融化了,而大石块因为遮住了太阳辐射,其下的冰没有融化,就能生长成大小不等的冰蘑菇。为了恢复河流的原始生态,目前一些国家拆除了部分大坝。下图为水库拆除前后的对比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拆除大坝后,M处河段()A.径流季节变化减小B.水位变化减小C.冬夏水温差异减小D.河床沉积加快5.拆除大坝对生态恢复意义最大的地区是()A.库区B.库区上游C.库区下游D.坝址 【答案】4.D5.C【解析】【4题详解】拆除大坝后,大坝的调节径流的作用消失,大坝下游的M河段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增大,水位变化增加,AB错;大坝拆除前,M处河段上游库区水体深度大,冬夏水温差异较小,大坝拆除后,原有库区水面减少,受滩地影响,夏季升温快,冬季降温也快,M处河段冬夏水温差异增加,C错;大坝拆除后,M处河段与上游水体的落差减少,水流速度降低,河床沉积加快,D正确。故选D。【5题详解】大坝建成蓄水后会造成上、下游河流生态环境发生显著改变,但是与库区、上游等地区相比,大坝建成蓄水后,对下游河段的水文特征、下游河床冲淤关系、河湖关系、水生动物的通道、食物来源等的改变更为显著,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的影响更大,所以拆除大坝后,生态恢复意义最大的地区是库区下游,C正确,ABD错。故选C。【点睛】拆除大坝后,河流连续性得以恢复,消除了库内淤积泥沙运动的障碍;同时,库区静水条件向动水条件的转化为库内泥沙冲刷提供了动力,泥沙将向下游扩散。河流地貌、水质、洪水等条件都将因河流水文条件和泥沙运动规律的改变而改变,并进一步影响湿地、水生生境和滨河滨湖植被的分布、面积和类型。下图为某地地层分布俯视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图示河流东岸地层形成过程中,地壳运动情况是()A.上升一下降一上升B.下降一上升一下降C.一直上升D.一直下降7.若图中地层为水平岩层,地层T3,T4、T5年龄大小排序最可能为()A.T3>T5>T4B.T4>T3>T5C.T3>T4>T5D.T5>T4>T3 8.若地层年龄T3>T2>T1,则该地最可能是()A.向斜谷B.背斜山C.背斜谷D.向斜山【答案】6.B7.C8.A【解析】【6题详解】结合图片可知,河流东岸缺少岩层T4,表明该岸地层接触关系为不整合接触;东岸先下降沉积了T1、T2、T3三个地层;在T4地层形成时期东岸上升,处于较高位置没有接受堆积,缺失地层;后期东岸下降接受沉积,形成T5地层,故选B。【7题详解】图示河流向两侧地势逐渐升高,地层依次为T1、T2、T3、T4、T5,一般下部地层先形成而年龄较老,故地层年龄最可能T3>T4>T5。所以ABD错误,C正确。故选C。【8题详解】根据题干,层年龄T3>T2>T1,读图可知,该地中心岩层较新,两侧岩层较老,为向斜,河流发育在河谷中,所以,该地可能是向斜谷。A对,BCD错。故选A。【点睛】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对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它将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黄土及其下的砂岩是陕北地区绝大多数地貌景观形成的物质基础。围谷,是一种三面合围的谷地,是陕北常见的一种沟谷型丹霞地貌(见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该地砂岩层非常平缓,说明砂岩层形成时期,该地()A.侵蚀环境稳定B.风化作用强烈C.搬运作用强烈D.沉积环境稳定10.在围谷形成中期,沟谷形成多个阶梯,最可能是因为() A.径流季节变化B.地壳间歇抬升C.气温季节变化D.植被演化交替11.沟谷丹霞与喀斯特地缝景观外表相似,本质不同,主要是因为()A.物质基础差异B.气候特征差异C.人类活动差异D.形成时间差异【答案】9.D10.B11.A【解析】【分析】【9题详解】砂岩是一种沉积岩,依据示意图及题干信息可知,该地砂岩层非常平缓,地层呈水平状态,说明在相应的地质年代里,地壳稳定,沉积环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故D项正确;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一般可以分为先成岩石的风化、剥蚀阶段、搬运阶段、沉积阶段和固结成岩作用四个阶段,A、B、C三项属于沉积岩形成的前两个阶段,所以与题干描述不符,故本题D项正确。【10题详解】在地壳相对稳定期间,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为主,当河流流经地区的地壳上升时,河床纵剖面的比降加大,水流下切侵蚀作用加强,使河流下切,原来的河漫滩成了河谷两侧阶地,如果地壳多次间歇性上升,这样就在河谷两侧形成多级阶地。所以围谷形成中期,沟谷形成多个阶梯,也应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可能是因为地壳间歇抬升,流水的阶段性侵蚀形成的。径流季节变化、气温季节变化、植被演化交替等因素主要属于外力作用,在阶地地貌的塑造过程中,内力作用发挥着主导作用,故本题B项正确,【11题详解】沟谷丹霞与喀斯特地缝景观外表相似,本质不同,主要是因为基岩不同。沟谷丹霞地貌主要基岩为红色砂岩,喀斯特地缝景观主要基岩为可溶性岩石(石灰岩等),基岩是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故B、C、D三项错误,A项正确。【点睛】丹霞地貌先是沉积形成的红色砂岩或砾岩,后来随着地壳的抬升,岩层断裂,裸露出地表,长年受流水、风、生物等的侵蚀,崩塌后形成了丹霞地貌。赣州古城位于江西省南部山间盆地内,易发洪涝。北宋时,该地修建了城市地下排水系统—“福寿沟”系统,该系统由福寿沟、水窗、水塘等组成,并通过自动开合的水窗与城外相连。该系统有效地防止古城的内外水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福寿沟”系统主要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A.下渗B.地表径流C.地下径流D.蒸发13.该系统中水塘的作用是()A.净化雨水B.拾高水位C.调节流量D.水源供应14.水窗不设计成常开状态,目的是()A.防止江水倒灌B.保持福寿沟水位C.提高排水速度D.保护城市安全【答案】12.B13.C14.A【解析】【12题详解】结合材料和图示信息可知,“福寿沟系统”由福寿沟、水窗、水塘等组成,并通过自动开合的“水窗“与城外相连,主要是通过下水孔,将地表径流引入福寿沟中,通过水窗排入江水中,主要作用为了缓解洪涝灾害,因此主要影的水循环为地表径流,B正确;该系统中,直接通过下水孔将水引入福寿沟系统中,对下渗影响较小,因而对地下径流的影响较小,AC错误;河流的补给主要是大气降水,D错误。故选:B。【13题详解】结合材料可知,水塘主要是通过增加下渗来防止洪涝,因此主要是为了调节流量,C正确;水塘并不能起到净化雨水的作用,A错误;水塘会降低城市水位,B错误;水塘的水也不能供应水源,D错误。故选C。【14题详解】水窗与城外相连,城市水位较高时可以排洪防涝,但城市水位较低时,会导致江水倒灌,因此不应该常开,A正确;水窗不常开并不能保持福寿沟水位,B错误;水窗不设计成常开状态对于排水速度没有直接作用,C错误;水窗设计并不会保护城市安全,D错误。故选A。【点睛】水循环类型分为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循环和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大循环的六个环节 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库木库里沙漠位于中昆仑山东端库木库里盆地,沙漠中部有两个湖泊,形成沙水共存独特景观。下图示意库木库里沙漠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库木库里沙漠的主要沙源是()①周边地区的河湖沉积物②冰川消退的冰碛物③下伏岩层的风化残积物④火山喷出的碎屑物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16.该沙漠“沙水共存”主要是由于()A.地质稳固B.冻土广布C.水源稳定D.沙源充足【答案】15.B16.C【解析】【分析】【15题详解】区域冬春季节风力强劲,周边地区河湖沉积物多,枯水期水位下降,河漫滩和湖泊边缘裸露,沉积物受风力搬运。同时,区域海拔高,气候干旱,下伏岩层风化侵蚀严重,也为沙漠提供了沙源,①③正确;冰碛物不是其主要沙源,②错;图中信息并未显示区域有火山喷出,④错。故选B。【16题详解】该区域气候干旱,沙源充足,但要满足“沙水共存”,关键在于水源稳定(沙漠中湖泊受地下水补给,水源稳定,湖泊能持续存在),D错(D选项本身正确,但不满足题意),C正确;区域 处于昆仑山区,其地质并不稳固,A错;冻土广布不能很好解释为什么沙漠与湖泊共存,B错。故选C。【点睛】本题要抓住图示的关键信息,如众多的河流、时令河、湖泊等,抓住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分析其沙源。区域气候干旱,存在沙漠是其常态,但要满足沙水共存,则关键在于水源稳定。黑河中游位于祁连山北麓,龙首荒漠区海拔约1680m,西洞荒漠区海拔约1550m,均属温带大陆性气候。下图为2008—2016年龙首、西洞荒漠区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2008—2016年龙首、西洞荒漠区土壤含水量()A.下降趋势明显B.距地面越近波动越大C.随深度增加而下降D.10cm处降速最快18.影响2008-2016年龙首荒漠区土壤含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降水增多B.土壤贫瘠C.气温升高D.人口数量19.受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可以推测2008—2016年龙首、西洞两地()A.龙首生物量下降B.西洞生物量锐减C.龙首生物量稳定D.西洞生物量增加【答案】17.B18.C19.A【解析】 【分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特征,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根据图中信息,龙首的土壤含水量下降明显,但是西洞相对比较稳定,A、D错误;10cm处的含水量波动最大,说明距离地面越近,受大气影响越大,土壤含水量波动越大,B正确;土壤含水量与深度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显,C错误。故选B。【18题详解】本题考查土壤含水量变化的影响因素,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降水增多,土壤含水量会增加,A错误;土壤贫瘠对土壤含水量的年际变化没有影响,B错误;气温升高,蒸发加剧,会使得土壤含水量减少,C正确;荒漠区并不适合人类居住,D错误。故选C。【19题详解】本题考查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龙首地区土壤水分减少,其生物量可能会下降,A正确,C错误;西洞地区的土壤含水量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对其生物量的影响并不大,因此其生物量最可能保持稳定,B、D错误。故选A。【点睛】荒漠区升温快,气温升高,水分蒸发加剧,会使得土壤含水量减少。末次冰盛期(末次冰期的全盛时期)是地质历史时期最近的一个极端寒冷期。在末次冰盛期内,黄河中下游地区形成温带草原带,受季风环流变化的影响,中国大陆自然带位置与现今差异较大。下图示意末次冰盛期中国大陆自然带分布。据此回答下列小题。20.与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自然带对应正确的是() A.寒温带荒漠带;寒温带森林—草原带;温带森林—草原带;亚热带常绿森林带B.寒温带森林—草原带;寒温带荒漠带;温带森林—草原带;亚热带常绿森林带C.寒温带荒漠带;寒温带森林—草原带;亚热带常绿森林带;热带常绿季雨林带D.寒温带森林—草原带;寒温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森林带;热带常绿季雨林带21.与现今相比,末次冰盛期东部季风区同一自然带位置()A.偏东、偏南B.偏东、偏北C.偏西、偏南D.偏西、偏北22.造成现今黄河中下游地区,在末次冰盛期成为温带草原带的因素有()①冰川覆盖面积大,下垫面增温慢②亚洲低压势力较强③海岸线偏东,距离海洋较远④夏季风势力弱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20.B21.A22.C【解析】【分析】【20题详解】末次冰盛期比现在温度要更低,水热条件更差。②处现在为草原,冰期比现在条件更差,所以冰期应为寒温带荒漠。③比黄河中下游地区纬度低,热量条件好,但相对于现在,距离海洋更远,降水少,水分条件差,热量条件也较差,所以③为温带森林—草原带;④纬度低,和海洋的距离与现代差距不大,所以应为亚热带常绿森林带。①处较黄河中下游地区纬度高,热量条件更差,所以应为寒温带森林—草原带,B正确,排除A、C、D。故选B。【21题详解】末次冰盛期,东部季风区热量条件更差,距离海洋更远,所以位置应偏南,偏东,A正确,排除B、C、D。故选A。【22题详解】现代黄河中下游为森林,降水多。末次冰盛期比现在温度低,所以冰期比现在水热条件差。亚洲低压势力强,降水会增多,②错误;冰川覆盖面积大,下垫面增温慢,温度低;海岸线偏东,距离海洋较远、夏季风势力弱,降水少,①③④正确,C正确,排除A、B、D。故选C。【点睛】自然带的形成主要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影响。其中,纬度主要影响热量和海陆位置主要影响水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6分。23.[选修6:环境保护]雪藻是一种微型藻类,广泛分布于南极大陆,是冰雪上最高产的微生物。夏季气温回升,雪藻通过光合作用,在南极半岛纬度较低的沿海地带,尤其是企鹅、海象、海豹等动物聚集区附近呈爆发式生长(见下图),促进了南极地区的碳循环。(1)分析该地夏季雪藻爆发式生长原因。(2)分析雪藻爆发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答案】(1)(南极半岛沿海地带)夏季,太阳高度角增大(较大),白昼时间长,气温回升(达到0℃以上);光照时间长,(雪藻)光合作用强烈;该地纬度(海拔)相对较低,气候更温和;动物聚集区(排泄物多),营养供给充足。(2)大量雪藻生长,地表(冰雪表面)反照(射)率降低,可能加速当地冰雪融化;大量雪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碳,减少当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延缓(减轻)温室效应。【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雪藻的生长习性,主要通过材料所给信息,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1)材料中信息夏季气温回升,雪藻通过光合作用,在南极半岛纬度较低的沿海地带,尤其是企鹅、海象、海豹等动物聚集区附近呈爆发式生长。夏季,南极大陆太阳高度角增大,白昼时间长,气温回升;由于昼长时间长,雪藻的光合作用强烈;从图中可以看出纬度位置相对较低,气候相对温和;由于动物集聚较多,排泄物较多,为雪藻的生长提供营养。(2)雪藻大量爆发,会使地面的反射率降低,使地面吸收大量的太阳辐射,可能会加速冰雪消融;材料中提到雪藻的爆发,促进了南极地区的碳循环,雪藻也会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碳,减少当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减轻了温室效应。【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雪藻爆发的原因和对气候的影响。爆发的原因主要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对气候的影响主要从碳氧平衡角度来分析。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巴塔哥尼亚冰原是仅次于南极洲和格陵兰岛的全球第三大冰原,位于南美大陆南端、巴塔哥尼亚高原西侧的安第斯山脉中。在亿万年的地质演变中,独特的自然环境塑造出了南美大陆绮丽的塔状尖峰。菲茨罗伊峰因其常年笼罩在“云雾”之中,成为世界上最难攀登的山峰。图1示意巴塔哥尼亚高原位置、地形分布,图2示意塔状尖峰景观。(1)简析巴塔哥尼亚高原成为全球第三大冰原区的主要原因。(2)利用地质作用原理,说明巴塔哥尼亚地区塔状尖峰的形成过程。(3)图2中山峰上没有形成冰川,分析其原因。【答案】(1)纬度较高,东部海域有寒流流经,地处高原,气温较低;南美大陆南端,大陆面积狭窄,西临太平洋,地处西风带迎风坡,降水丰富;地势较高,冰雪易于存留,利于大 面积冰川形成。(2)地壳运动,受到板块挤压,山脉隆起;山体岩石破裂,形成裂隙;山峰经风化、冰川侵蚀,逐渐形成角峰;裂隙两侧岩石易被侵蚀而剥落,逐渐形成塔状尖峰。(3)地势陡峭,积雪难以停留和保存;山顶附近气流紊乱,天气变化复杂,风力强;单个山峰体积较小,难以发育冰川。【解析】【分析】本题以巴塔哥尼亚高原区域图为背景,考查了巴塔哥尼亚高原冰原区形成条件、巴塔哥尼亚高原塔状尖峰的形成原因及巴塔哥尼亚高原塔状尖峰上没有冰川的原因等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解题的能力。【小问1详解】主要原因可以从气温、降水和地形的角度进行分析。从降水来看,南美大陆南端的巴塔哥尼亚高原西临太平洋,地处西风带迎风坡,降水丰沛。从气温来看,巴塔哥尼亚高原所处的纬度位置较高,气温较低。从地形来看,巴塔哥尼亚高原地势较高,地形起伏较小,冰雪易于存留,利于大面积冰川形成。所以,成为全球第三大冰原区。【小问2详解】运用内力作用,主要从板块位置及岩性特征分析,该地地处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挤压边界,岩层破碎,岩浆易侵入;受到板块挤压,地壳抬升,隆起形成高原、花岗岩山地;岩石受到内力作用,山体岩石破裂,产生垂直节理。外力作用的原理主要从外力作用的过程说明,山地海拔较高,有冰川分布,山峰岩体经风化、冰川侵蚀,山体逐渐形成角峰;该区域的山体垂直节理发育明显,节理两侧岩石易被风化、侵蚀而剥落;逐渐形成塔状尖峰。【小问3详解】主要从地形角度分析,陡峭的地形不利于积雪的留存,由于塔状尖峰是在角峰基础上崩解、风化而成,单个个体较小,无法储存达到形成冰川的雪量;再加上山顶地区气流紊乱,风力较强,容易吹走峭壁上的积雪。所以山峰上没有形成冰川。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珊瑚礁主要分为岸礁、环礁和堡礁。其中,关于大洋中部的环礁和堡礁的成因在科学界众说纷纭。有科学家认为,大洋中部珊瑚礁的成因与海底的火山活动和板块移动有关,具体如下图所示。其中,热点是上地慢提供炽热岩浆的固定源地。 (1)分析海底火山移动的方向和成因。(2)描述大洋中部珊瑚礁的形成过程。【答案】(1)海底火山沿扩张中心向两侧移动;地球表面存在着一个不断涌出岩浆的热点,形成火山岛;由于海底板块扩张,板块移动,火山岛随岩石圈沿扩张中心向两侧移动。(2)火山作用停止后,火山岛周围附着生长着岸礁,随着板块的进一步移动,火山岛不断下沉,但珊瑚礁持续堆积向上增长,形成堡礁或者近似环礁;最后火山岛沉入海底,但珊瑚礁仍持续堆积向上增长,最终形成环礁。【解析】【分析】本题以珊瑚礁形成为材料;主要涉及板块构造学说,火山活动和板块运动对大洋中部珊瑚礁形成的影响等知识;考查学生对珊瑚礁知识的分析运用能力。小问1详解】结合图文信息可知,大陆板块与海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大洋中部的火山是海底的不断涌出岩浆形成的,岩浆喷出,冷却凝固,露出海面形成火山岛;随着海底板块扩张,火山岛随着板块沿扩张中心向两侧移动。【小问2详解】火山作用停止后,火山岛周围附着生长着岸礁,随着板块的进一步移动,露出海面的火山在内外力作用被风化侵蚀,不断下沉,但珊瑚礁持续堆积向上增长,形成堡礁或者近似环礁,当火山岛还没有完全沉入海底时,在岛屿四周形成堡礁;最后火山岛沉入海底,但珊瑚礁仍持续堆积向上增长,最终在火山岛四周形成环礁。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伊犁河谷位于古丝绸之路的北道要冲,是“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核心区之一。这里水源丰富,物产富饶,有“塞外江南”的美誉。下图示意伊犁河谷位置及周边区域。 (1)说明伊犁河谷水源丰富的原因。(2)分析地形对伊犁河谷气候的影响。【答案】(1)伊犁河谷地形呈喇叭口形向西敞开,有利于来自大西洋的气流进入该区域并汇聚,受天山山脉的地形抬升作用,形成大量的山地降水;由此在天上山脉形成大量冰川,冰雪融水丰富;由于大量高山降水和冰雪融水汇聚形成众多河流,地表水源丰富。(2)地形开口向西,有利于气流深入抬升形成丰富的地形雨;北部高大的山脉阻挡来自西伯利亚的干冷气流;南部山脉阻挡来自塔里木盆地的风沙侵袭;独特地形使该地冬暖夏凉;地形高差大,气候垂直分异明显。【解析】【分析】本大题以伊犁河谷相关材料为背景,涉及伊犁河谷地区降水成因、地形对气候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小问1详解】伊犁河谷地区水资源丰富的原因,从图中所给信息获取。首先图中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受东南季风影响较小,但冰川广布,河流水源主要来自周围的高山冰雪融水;山地走向显示,盆地向西有缺口,来自于大西洋的盛行西风可以深入该地,并在迎风坡形成大量高山降水,并形成冰川来源;因此可以分析得出伊犁河谷地区汇集山地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形成众多河流,因而地表水源丰富。【小问2详解】读图可以看出,伊犁河谷的地形特点(地形开口向西,有利于气流深入并抬升)促成该区域形成丰富的高山降水;三面环山,北部山脉可以阻挡冬季冷空气南下,南部高山可以阻挡塔 里木盆地的风沙及热浪,使得该地冬暖夏凉;由于四周有高大山脉,地形高差大使得该地还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异特征。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地理
发布时间:2023-02-08 07:54:03 页数:16
价格:¥3 大小:1.31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