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智贤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试题(Word版有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3

2/23

剩余2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智贤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政治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受欧氏几何的启发,把欧氏几何的系统应用到哲学研究,开拓了“欧陆理性主义”哲学。这表明()A.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B.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C.哲学是对具体科学概括和总结D.哲学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前进方向2.“万物所由之而生的东西,万物消灭后复归于它”是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西曼德流传至今的经典哲学论述。下列与该观点属于同一哲学范畴的是()A.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B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C.现实世界中的万物都是理型的仿制品D.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3.下图展现的是数学中通过思维抽象形成“交换”概念的过程。第一级抽象第二级抽象第三级抽象1+2=2+18×6=6×8A+B=B+AA×B=B×AARB=BRA下列认识正确的是()①思维抽象是事物联系在人脑中的反映②思维抽象是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结果③思维抽象推动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④思维抽象是推动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途径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4.《淮南子·氾论训》认为“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该观点蕴含的哲理是()①物质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③事物运动是有客观规律的 ④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5.2021年5月28日全球顶尖学术期刊《细胞》在线发布。中国科研人员采用第三代基因测序技术,揭示了水稻基因组中的“隐藏”变异,打开了结构变异研究的大门,将有助于加速水稻功能基因组学和分子设计育种研究,为选育高产优质、绿色安全水稻新品种提供基础支撑。材料表明()①科研人员研究的新成果是水稻育种的基础②揭示基因的“隐藏”变异推翻了育种规律③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延伸了人的认识器官④水稻新品种的研究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下列成语违背矛盾普遍性的是()A.按图索骥B.头痛医头C.讳疾忌医D.管中窥豹7.下图漫画主要讽刺了有些人()①只会纸上谈兵,缺乏付诸于行动的勇气②割裂了事物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关系③犯了只承认直接联系否认间接联系的错误④不懂得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持之以恒地努力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8.佛系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有看破红尘、按自己方式生活的一种生活状态和人生态度,是种有目的的放下,顺境淡然,逆境泰然的活法;也有人认为“佛系”是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内心深处缺少了前进的目标与动力,以“自我矮化”的方式来舒解压力,拉低自己和他人的期望,以此来实现对现实的某种软抵抗。从认 识论的角度分析,对“佛系生活”有不同看法是因为()A.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B.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C.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D.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9.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给企业正常经营带来一些困难。但此次疫情只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遭遇一次暂时性风浪,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不会因此改变,我国经济有足够韧性和回旋余地化解此次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是因为()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B.我国的生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C.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D.生产力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10.古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有这样一段语录,“说哲学家中的最优秀者对于世人无用,这话是对的:但是同时也要说清楚,最优秀哲学家的无用,其责任不在哲学本身,而在别人不用哲学家。”柏拉图的这段语录告诉我们()A.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B.社会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C.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D.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11.《管子》说:“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该观点()①肯定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②肯定了物质文明对精神文明具有促进作用③否认了社会意识有相对独立性④否认文化具有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12.苏轼初读王安石的诗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很不以为然:菊花敢与秋霜鏖战,显然只枯不落。于是,他随手续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待调任黄州后,苏轼偶入菊园,只见满地金黄、枝头无一朵枯花,顿觉汗颜。由此可见(  )①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具有反复性的过程②亲身的实践经验比他人的实践经验更可靠③认识受人们的实践能力和认识能力的制约④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3.清朝有一首钓鱼歌诀:“钓鱼钓鱼,心神专一。春钓浅滩,夏钓树荫,秋钓坑潭,冬钓朝阳。春钓深,冬钓清,夏池秋水黑阴阴。春钓雨雾夏钓早,秋钓黄昏冬钓草。深水钓鱼,浅水钓渊,雨季鱼靠边……”这强调了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B.要善于分析事物存在和变化发展的条件C.事物间的联系是具体的、本质的、必然的D.认识是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4.人们都知道如果身上痒,通常抓几下就能解决问题。但这究竟是何原理?美国科学家通过科学实验,揭开了“抓痒”的奥秘。原来抓痒能让向大脑传递刺激的神经细胞发得“迟钝”,从而减轻痒感。这一事实表明(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C.意识的内容来自思维活动D.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5.《说文嚼字》指出,由止、戈组成的“武”字,意为制止战争,拿起武器的目的是放下武器,保卫和平。可见,在本意中,“武”中有“德”,“德”约束“武”。“武”字本意中包含的哲学智慧是()①矛盾双方相互联结、相互贯通 ②矛盾的斗争性受到同一性制约 ③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④矛盾双方的对立推动事物的发展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55分。16.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面对美国的侵略和挑衅行动,中共中央当时下决心作出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很不容易的。中国面临着那么多严重困难,并且经济力量和军队武器装备与美国差距明显,中共中央为什么决策出兵抗美援朝?其中当然有多种原因,但主要有如下三个原因:第一,直接原因是朝鲜提出了请求。朝鲜与中国一江之隔,唇亡齿寒、户破堂危。第二,根本原因是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出兵抗美援朝,对维护国家主权,维护东北地区经济建设,维护中国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着眼于国家长远建设考虑,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第三,军事准备的原因。就是党中央有战略预见地组建了东北边防军。中共中央决策出兵时全面分析了敌我双方的优劣条件,认为美国虽强也有弱点,中国虽弱也有有利条件。正是出于上述三个原因,中共中央作出出兵援朝决策。历史证明,抗美援朝的出兵决策是正确的。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中国人民有力地支援了朝鲜人民,稳定了朝鲜局势,保护了中国大陆的安全,维护了亚洲及世界的和平。请运用联系的观点,结合材料,分析说明中共中央作出出兵援朝决策的正确性。17.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步。中国的减贫成就引起全世界的关注。材料一以下是人民日报客户端刊发的一张扶贫成绩单。 2015﹣2019年,每年减贫1100万人以上,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的5.7%降至2019年的0.6%。截至2020年10月,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90%以上得到了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支持。三分之二以上主要靠外出务工和产业脱贫。截至2019年底,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100%通硬化路、通客车。近五年,我国投入约6000亿元资金,让近千万户贫困人口搬进新家,相当于每天有5000多人从山沟沟里搬出来。“十三五”期间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8%。截至2020年9月30日,中西部22个省份扶贫产品已销售1715.18亿元,东部9省市消费扶贫金额535.26亿元。截至2020年6月,全国共组建2.1万个生态建设扶贫专业合作社,生态扶贫带动3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增收。(1)习近平指出,打好脱贫攻坚战,成败在于精准。从这张成绩单可以看到,我们的扶贫工作,没有“大水漫灌”,而是有针对性地给不同的致贫因素开药方,还通过宽带把贫困地区引入了互联互通的信息时代。从矛盾的特殊性角度,结合材料中的成绩单,阐释“打好脱贫攻坚战,成败在于精准”的理论依据。材料二乌克兰学者奥莉加•德罗博丘克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中国的减贫经验告诉世界,脱贫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一整套扶持政策。因此,对于欠发达国家来说,应当借鉴中国减贫经验,制定中长期全面脱贫战略。具体来看,重视教育、推出城镇化和精准扶贫计划等政策对扭转中国的贫困状况至关重要。(2)依据矛盾问题的精髓,说明欠发达国家为什么能够借鉴中国的减贫经验?从方法论来看,欠发达国家应当如何正确对待中国的经验?18当前,国外疫情持续扩散蔓延,又因季节因素叠加,天气转冷,10月17日以来,我国国内出现多点散发本土疫情,呈快速发展态势,一周之内已波及11个省份。感染者大多有跨地区旅游活动,疫情进一步扩散风险仍在加大。有网友感叹:“好不容易得到控制的新冠疫情又近乎失控了,不确定性已经成为生活的常态,未来不可预知、无法控制。”运用唯物论和认识论的知识,评析网友的观点。19.近日,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工作要求,聚焦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对推进碳达峰工作作出总体部署。运用唯物史观的有关知识,说明推进碳达峰工作总体部署应具备的哲学思维。20.了解今天的中国,必须了解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国共产党,才能读懂今天的中国。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在不断推进社会革命的同时,实现自我革命,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回首过去,中华 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让中国摆脱了“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的境地,让人民彻底告别了“为奴隶、为牛马、为犬羊”的命运;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发展,为国家发展进步奠定基础,让人民翻身做了主人;改革开放的推进,以40多年的时间,让中国跨越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国家实现“弯道超车”,人民过上美好生活,这在人类历史上也不多见。从发展的形式与状态的视角看,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带领人民创造出世所罕见的发展奇迹的?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智贤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政治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受欧氏几何的启发,把欧氏几何的系统应用到哲学研究,开拓了“欧陆理性主义”哲学。这表明()A.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B.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C.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D.哲学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答案】A【解析】【详解】A:笛卡尔受欧氏几何的启发,开拓了“欧陆理性主义”哲学,说明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A正确。B:材料强调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关系,没有涉及哲学与时代的关系。B不符合题意。C:材料没有涉及哲学对具体科学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D:材料没有涉及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2.“万物所由之而生的东西,万物消灭后复归于它”是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西曼德流传至今的经典哲学论述。下列与该观点属于同一哲学范畴的是()A.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B.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C.现实世界中的万物都是理型的仿制品D.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答案】A【解析】【详解】A:“万物所由之而生的东西,万物消灭后复归于它”,这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也属于朴素唯物主义思想,A符合题意。B: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B与题意不符。 C:“现实世界中的万物都是理型的仿制品”,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与题意不符。D:“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A。3.下图展现的是数学中通过思维抽象形成“交换”概念的过程。第一级抽象第二级抽象第三级抽象1+2=2+18×6=6×8A+B=B+AA×B=B×AARB=BRA下列认识正确的是()①思维抽象是事物联系在人脑中的反映②思维抽象是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结果③思维抽象推动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④思维抽象是推动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途径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③:数学中通过思维抽象可以形成“交换”概念,这说明思维抽象是事物联系在人脑中的反映;图表中,思维抽象由简单到复杂,说明思维抽象能推动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能够推动人类认识的发展,①③正确。②:思维抽象的过程是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结果,不是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结果。②错误。④:思维抽象不是推动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途径,④错误。故本题选A。4.《淮南子·氾论训》认为“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该观点蕴含的哲理是()①物质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③事物运动是有客观规律的④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答案】B 【解析】【详解】②③:“治国有常”体现了事物运动是有客观规律的,而“利民为本”体现了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②③正确。①④:题干观点没有体现物质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也没有体现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①④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B。5.2021年5月28日全球顶尖学术期刊《细胞》在线发布。中国科研人员采用第三代基因测序技术,揭示了水稻基因组中的“隐藏”变异,打开了结构变异研究的大门,将有助于加速水稻功能基因组学和分子设计育种研究,为选育高产优质、绿色安全水稻新品种提供基础支撑。材料表明()①科研人员研究的新成果是水稻育种的基础②揭示基因“隐藏”变异推翻了育种规律③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延伸了人的认识器官④水稻新品种的研究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③④:中国科研人员采用第三代基因测序技术,揭示了水稻基因组中的“隐藏”变异,打开了结构变异研究的大门,将有助于加速水稻功能基因组学和分子设计育种研究,为选育高产优质、绿色安全水稻新品种提供基础支撑。这表明水稻新品种的研究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延伸了人的认识器官,有助于人类在高产优质、绿色安全水稻的选育上取得突破,③④符合题意。①:水稻育种要以客观规律为基础,而不是以水稻科研人员研究的新成果为基础,①错误。②:揭示基因的“隐藏”变异遵循了育种规律,而不是推翻了育种规律,②错误。故本题选D。6.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下列成语违背矛盾普遍性的是()A.按图索骥B.头痛医头C.讳疾忌医D.管中窥豹【答案】C 【解析】【详解】A:“按图索骥”意思是按照图像寻找好马,比喻按线索寻找,也比喻办事机械、死板,违背的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并不违背矛盾普遍性,A不符合题意。B:“头痛医头”意思是指只医治疼痛的部位,不追究病根。比喻处理问题不从全局考虑根本,什么地方有问题就在什么地方解决,临时应付,体现的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但并未违背矛盾的普遍性,B排除。C:“讳疾忌医”的意思是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是回避矛盾的体现,C符合题意。D:“管中窥豹”比喻可以从观察到的一部分推测全貌。也比喻看不到事物的全貌,只能是片面的了解,体现的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与矛盾的普遍性无关,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7.下图漫画主要讽刺了有些人()①只会纸上谈兵,缺乏付诸于行动的勇气②割裂了事物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关系③犯了只承认直接联系否认间接联系的错误④不懂得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持之以恒地努力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③:依题意知,有些人感叹水滴的力量,却忽略了水滴的坚持。没有体现“只会纸上谈兵,缺乏付诸于行动的勇气”,也没有表明“犯了只承认直接联系否认间接联系的错误”, ①③排除。②④:“有些人感叹水滴力量,却忽略了水滴的坚持”。说明了有些人割裂了事物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关系,不懂得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持之以恒地努力,②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8.佛系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有看破红尘、按自己方式生活的一种生活状态和人生态度,是种有目的的放下,顺境淡然,逆境泰然的活法;也有人认为“佛系”是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内心深处缺少了前进的目标与动力,以“自我矮化”的方式来舒解压力,拉低自己和他人的期望,以此来实现对现实的某种软抵抗。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对“佛系生活”有不同看法是因为()A.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B.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C.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D.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答案】C【解析】【详解】A:本题要求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原因,该选项属于唯物论的角度。A与题意不符。B:认识具有社会历史性并非人们对“佛系生活”有不同看法的原因。B与题意不符。C:对“佛系生活”有不同看法的认识论原因是认识受多种因素影响,具有主体差异性。C正确。D:本题要求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原因,该选项属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D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9.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给企业正常经营带来一些困难。但此次疫情只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遭遇的一次暂时性风浪,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不会因此改变,我国经济有足够韧性和回旋余地化解此次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是因为()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B.我国的生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C.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D.生产力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答案】B【解析】【详解】B: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不会因此改变,我国经济有足够韧性和回旋余地化解此次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这表明我国的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能应对面临的疫情所带来的经济压力。B符合题意。AC:材料强调面对疫情我国经济所具有的韧性,未强调矛盾对事物发展的作用。AC不符合 题意。D:我国经济有足够韧性和回旋余地化解此次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是因为我国的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是因为生产力是我国经济发展决定因素。D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B。10.古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有这样一段语录,“说哲学家中的最优秀者对于世人无用,这话是对的:但是同时也要说清楚,最优秀哲学家的无用,其责任不在哲学本身,而在别人不用哲学家。”柏拉图的这段语录告诉我们()A.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B.社会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C.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D.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答案】B【解析】【详解】A:说法错误。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A排除。B:依题意知,最优秀哲学家的无用,其责任不在哲学本身,而在别人不用哲学家。说明了社会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人在实践活动中实现自己价值的时候,必须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B正确。CD:材料没有体现“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也没有反映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CD不选。故本题选B。11.《管子》说:“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该观点()①肯定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②肯定了物质文明对精神文明具有促进作用③否认了社会意识有相对独立性④否认文化具有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C【解析】【详解】②③:“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该观点强调了物质决定意识,肯定了物质文明对精神文明具有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否认了社会意识有相对独立性,②③符合题意。①:“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强调了物质决定意识,强调了存在是世界的本原,而并未肯定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①不符合题意。④:题干观点未涉及文化的功能问题,并没有否认文化具有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④排除。故本题选C。12.苏轼初读王安石的诗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很不以为然:菊花敢与秋霜鏖战,显然只枯不落。于是,他随手续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待调任黄州后,苏轼偶入菊园,只见满地金黄、枝头无一朵枯花,顿觉汗颜。由此可见(  )①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具有反复性的过程②亲身的实践经验比他人的实践经验更可靠③认识受人们的实践能力和认识能力的制约④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③:根据题意,“苏轼对黄花满地金的前后不同认知”说明认识受人们的实践能力和认识能力的制约,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具有反复性的过程,①③符合题意。②: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获得认识的途径,不能说那个更可靠,排除②。④:题意没有体现“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④不合题意。故本题选A。13.清朝有一首钓鱼歌诀:“钓鱼钓鱼,心神专一。春钓浅滩,夏钓树荫,秋钓坑潭,冬钓朝阳。春钓深,冬钓清,夏池秋水黑阴阴。春钓雨雾夏钓早,秋钓黄昏冬钓草。深水钓鱼,浅水钓渊,雨季鱼靠边……”这强调了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B.要善于分析事物存在和变化发展的条件C.事物间的联系是具体的、本质的、必然的D.认识是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答案】B【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联系的多样性。材料中清朝的这首钓鱼歌谣强调了不同季节钓鱼有不同的技巧和方法,体现了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要善于分析事物存在和变化发展的条件,B正确且符合题意;联系是普遍的,但并不等于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A说法错误;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有本质联系和现象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C说法错误;真理是主观和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点睛】近年来,在政治高考试题中,以古文诗词为材料的试题占据了相当的部分,以古文诗词命题,考查的不仅是考生们的文学功底,更是考查对政治教材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充分体现了学科间知识的交融。做好这类题目,需要有一定的文学功底,能正确理解题干中古文诗词所表达的意思,同时也需要对已有的知识进行系统排查,从中找出符合题意的知识点加以分析对照。可见,这类型题目在高考中是算难度较高的题型,但通过有意识的去整理、储备以往书本练习考试中出现的同类型题目也能做到熟能生巧,从而提高答题正确率。14.人们都知道如果身上痒,通常抓几下就能解决问题。但这究竟是何原理?美国科学家通过科学实验,揭开了“抓痒”的奥秘。原来抓痒能让向大脑传递刺激的神经细胞发得“迟钝”,从而减轻痒感。这一事实表明(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C.意识的内容来自思维活动D.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答案】D【解析】【详解】A: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材料没有体现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排除A。B:材料未体现实践是认识的目的,B不合题意。C:意识的内容是客观存在,不是来自思维活动,C错误。D:美国科学家通过科学实验,揭开了“抓痒”的奥秘,这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5. 《说文嚼字》指出,由止、戈组成的“武”字,意为制止战争,拿起武器的目的是放下武器,保卫和平。可见,在本意中,“武”中有“德”,“德”约束“武”。“武”字本意中包含的哲学智慧是()①矛盾双方相互联结、相互贯通 ②矛盾的斗争性受到同一性制约 ③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④矛盾双方的对立推动事物的发展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在本意中,“武”中有“德”,“德”约束“武”,这反映了矛盾双方相互联结、相互贯通,矛盾的斗争性受到同一性制约,①②符合题意。③: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③错误。④:矛盾双方的同一推动事物的发展,④错误。故本题选A。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55分。16.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面对美国的侵略和挑衅行动,中共中央当时下决心作出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很不容易的。中国面临着那么多严重困难,并且经济力量和军队武器装备与美国差距明显,中共中央为什么决策出兵抗美援朝?其中当然有多种原因,但主要有如下三个原因:第一,直接原因是朝鲜提出了请求。朝鲜与中国一江之隔,唇亡齿寒、户破堂危。第二,根本原因是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出兵抗美援朝,对维护国家主权,维护东北地区经济建设,维护中国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着眼于国家长远建设考虑,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第三,军事准备的原因。就是党中央有战略预见地组建了东北边防军。中共中央决策出兵时全面分析了敌我双方的优劣条件,认为美国虽强也有弱点,中国虽弱也有有利条件。正是出于上述三个原因,中共中央作出出兵援朝决策。历史证明,抗美援朝的出兵决策是正确的。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中国人民有力地支援了朝鲜人民,稳定了朝鲜局势,保护了中国大陆的安全,维护了亚洲及世界的和平。请运用联系的观点,结合材料,分析说明中共中央作出出兵援朝决策的正确性。【答案】 ①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出兵援朝,既支援了朝鲜,又对维护我国国家主权,维护东北地区经济建设,维护中国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②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中共中央全面科学地分析了敌我双方的优劣条件,作出出兵援朝的正确决策;③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要求我们立足整体,树立全局观念。出兵援朝的决策着眼于国家长远建设考虑,对稳定朝鲜局势,保护中国大陆的安全,维护亚洲及世界的和平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解析】【分析】背景素材:中共中央出兵援朝的决策考点考查:联系观的有关知识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考生运用联系的观点,结合材料,分析说明中共中央作出出兵援朝决策的正确性。。本题属于原因类主观题,知识限定为“文化创新的途径”的知识,属于微观考查,解答时,考生应首先调动教材相关知识,然后结合材料提取信息,坚持理论与材料相结合。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朝鲜与中国一江之隔,唇亡齿寒、户破堂危。“出兵抗美援朝,对维护国家主权,维护东北地区经济建设,维护中国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着眼于国家长远建设考虑,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可从联系的普遍性角度分析;有效信息②:“中共中央决策出兵时全面分析了敌我双方的优劣条件,认为美国虽强也有弱点,中国虽弱也有有利条件。”——可从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角度分析;有效信息③:“着眼于国家长远建设考虑,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可从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角度分析;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①: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出兵援朝,既支援了朝鲜,又对维护我国国家主权,维护东北地区经济建设,维护中国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得分点②: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中共中央全面科学地分析了敌我双方的优劣条件,作出出兵援朝的正确决策;得分点③: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要求我们立足整体,树立全局观念。出兵援朝的决策着眼于国家长远建设考虑,对稳定朝鲜局势,保护中国大陆的安全,维护亚洲及世界的和平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点睛】非选择题的审题要求:(1)审设问:一是明确题目考查的知识范围和考查意图,正确联想相关知识,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认识;二是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分清题干要求答题的类别,即回答“是什么”、或“为什么”、或“怎么样”、或“怎样体现”中哪一类。(2)审主体:明确主体有几个,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这些应从解读设问和材料中获取。(3)审材料:获取材料中有效信息,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子。这样做,一是为了正确联想相关知识,二是进一步明确答题的主体,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三是关键的句子要作为“材料语言”写入答案要点中。审材料实质上就是为了进一步证实“审设问和审主体”的正确与否。17.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步。中国的减贫成就引起全世界的关注。材料一以下是人民日报客户端刊发的一张扶贫成绩单。2015﹣2019年,每年减贫1100万人以上,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的5.7%降至2019年的0.6%。截至2020年10月,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90%以上得到了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支持。三分之二以上主要靠外出务工和产业脱贫。截至2019年底,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100%通硬化路、通客车。近五年,我国投入约6000亿元资金,让近千万户贫困人口搬进新家,相当于每天有5000多人从山沟沟里搬出来。“十三五”期间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8%。截至2020年9月30日,中西部22个省份扶贫产品已销售1715.18亿元,东部9省市消费扶贫金额535.26亿元。截至2020年6月,全国共组建2.1万个生态建设扶贫专业合作社,生态扶贫带动3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增收。(1)习近平指出,打好脱贫攻坚战,成败在于精准。从这张成绩单可以看到,我们的扶贫工作,没有“大水漫灌”,而是有针对性地给不同的致贫因素开药方,还通过宽带把贫困地区引入了互联互通的信息时代。从矛盾的特殊性角度,结合材料中的成绩单,阐释“打好脱贫攻坚战,成败在于精准”的理论依据。材料二乌克兰学者奥莉加• 德罗博丘克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中国的减贫经验告诉世界,脱贫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一整套扶持政策。因此,对于欠发达国家来说,应当借鉴中国减贫经验,制定中长期全面脱贫战略。具体来看,重视教育、推出城镇化和精准扶贫计划等政策对扭转中国的贫困状况至关重要。(2)依据矛盾问题的精髓,说明欠发达国家为什么能够借鉴中国的减贫经验?从方法论来看,欠发达国家应当如何正确对待中国的经验?【答案】(1)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表现在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只有精准制定扶贫政策,才能有针对性的把握不同地区的致贫因素和不同时代的扶贫要求,从而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2)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中包含普遍性。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矛盾的普遍性不特殊性可以相互转化。中国的减贫经验来自于基于自身国情的精准扶贫实践,体现着矛盾的特殊性。这一经验包含着解决贫困问题的一般原则,即矛盾的普遍性,可以在实践中加以推广。②在工作中要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不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借鉴中国经验时,应当将精准扶贫的一般原则不本国的具体致贫原因和发展阶段相结合,防止照搬照抄戒机械套用。【解析】【分析】本题以打赢脱贫攻坚战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哲学常识,分两小题,第一小题试题类型为依据类试题,第二小题试题为原因类和措施类试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等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中的成绩单,阐释“打好脱贫攻坚战,成败在于精准”的理论依据。本题知识限定为“矛盾的特殊性”,首先要回答矛盾的特殊性及其方法论,然后结合材料分析作答即可。即: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再将其表现罗列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结合材料做如下表述:只有精准制定扶贫政策,才能有针对性的把握不同地区的致贫因素和不同时代的扶贫要求,从而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 第二小题共两问,第一问要求依据矛盾问题的精髓,说明欠发达国家为什么能够借鉴中国的减贫经验,属于原因类试题。本题设问知识限定明确,“矛盾问题的精髓”即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兲系原理,解答时首先需要回答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然后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即可。可以做如下解答: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将二者的关系表述出来)。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矛盾的普遍性不特殊性可以相互转化。然后,结合材料,中国的减贫经验来自于基于自身国情的精准扶贫实践,体现着矛盾的特殊性。这一经验包含着解决贫困问题的一般原则,即矛盾的普遍性,可以在实践中加以推广。第二问要求回答从方法论来看,欠发达国家应当如何正确对待中国的经验。根据材料中的“对于欠发达国家来说,应当借鉴中国减贫经验,制定中长期全面脱贫战略”,可知要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不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可以从以下角度作答:在工作中要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不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借鉴中国经验时,应当将精准扶贫的一般原则不本国的具体致贫原因和发展阶段相结合,防止照搬照抄戒机械套用。【点睛】1、矛盾的普遍性原理。(1)矛盾的普遍性含义: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2)方法论: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2、矛盾的特殊性原理。(1)矛盾的特殊性含义: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2)矛盾的特殊性的表现。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三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也各有特殊性。(3)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含义: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意义: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我们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提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从辩证法的角度,依据是矛盾的特殊性;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唯物论的角度,依据是物质决定意识;)3、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1)二者相互联结。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2)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18.当前,国外疫情持续扩散蔓延,又因季节因素叠加,天气转冷,10月17日以来,我国国内出现多点散发本土疫情,呈快速发展态势,一周之内已波及11个省份。感染者大多有跨地区旅游活动,疫情进一步扩散风险仍在加大。有网友感叹:“好不容易得到控制的新冠疫情又近乎失控了,不确定性已经成为生活的常态,未来不可预知、无法控制。”运用唯物论和认识论的知识,评析网友的观点。【答案】 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知识水平等条件的限制,新冠疫情又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因此新冠疫情防控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不确定性”具有一定的道理。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我们只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把握新冠疫情规律,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确保新冠疫情防控制度和工作要求落实到位,未来是可以预知的,新冠疫情也是可以控制的。【解析】【分析】背景素材:新冠疫情扩散蔓延考点考查:唯物论和认识论的有关知识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考生运用唯物论和认识论的知识,评析网友的观点。本题属于评析类主观题,知识限定为唯物论和认识论的有关知识,解答时,考生应首先调动教材相关知识,然后结合材料中网友观点,坚持理论与材料相结合。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判断:该观点片面。论据①: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知识水平等条件的限制,新冠疫情又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因此新冠疫情防控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不确定性”具有一定的道理论据②: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我们只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把握新冠疫情规律,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确保新冠疫情防控制度和工作要求落实到位,未来是可以预知的,新冠疫情也是可以控制的。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①: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知识水平等条件的限制,新冠疫情又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因此新冠疫情防控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不确定性”具有一定的道理。得分点②: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我们只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把握新冠疫情规律,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确保新冠疫情防控制度和工作要求落实到位,未来是可以预知的,新冠疫情也是可以控制的。【点睛】“辨析(评析)类”题目解答技巧: ⑴确定辨析点。认真阅读题目,划分题目的层次,找出辨析点,然后分别对各个层次进行分析判断。结合辨题的具体特点,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地分析,明确每个层次所要表达的意思,这是准确回答辨析题的前提。但是要做到这点除了要有比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外,还要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⑵分析必然点。就是在明确辨析点的基础上,针对必然正确或错误的观点,说明其正确或错误的理论依据,即运用有关知识、原理和观点,分析说明正确的观点为什么正确,错误的观点为什么错误以及怎样才是正确的;⑶展开讨论点。如该命题是不正确,但其隐含的前提可能是正确的;该命题在现象上有合理性;该命题欠全面或走极端,但在某一方面还是有正确成分等;⑷补充遗漏点。如未揭示出本质的联系,关系表述不全面,关系的成立缺少必然性或条件性等,针对辨题的这些不足进行补充和完善,提出正确的观点或结论。19.近日,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工作要求,聚焦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对推进碳达峰工作作出总体部署。运用唯物史观的有关知识,说明推进碳达峰工作总体部署应具备的哲学思维。【答案】要自觉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既要正确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又要体现社会发展的历史性特征;要立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巩固和完善经济基础,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解析】【分析】背景素材:国家推进碳达峰工作总体部署考点考查:唯物史观的有关知识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考生运用唯物史观的有关知识,说明推进碳达峰工作总体部署应具备的哲学思维。本题属于措施类主观题,知识限定为唯物史观的有关知识,属于微观考查,解答时,考生应首先调动教材相关知识,然后结合材料提取信息,坚持理论与材料相结合。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工作要求,聚焦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对推进碳达峰工作作出总体部署。”——可从自觉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党角度分析;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①:要自觉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既要正确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又要体现社会发展的历史性特征得分点②:要立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巩固和完善经济基础,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得分点③: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点睛】非选择题的审题要求:(1)审设问:一是明确题目考查的知识范围和考查意图,正确联想相关知识,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认识;二是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分清题干要求答题的类别,即回答“是什么”、或“为什么”、或“怎么样”、或“怎样体现”中哪一类。(2)审主体:明确主体有几个,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这些应从解读设问和材料中获取。(3)审材料:获取材料中有效信息,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子。这样做,一是为了正确联想相关知识,二是进一步明确答题的主体,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三是关键的句子要作为“材料语言”写入答案要点中。审材料实质上就是为了进一步证实“审设问和审主体”的正确与否。20.了解今天的中国,必须了解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国共产党,才能读懂今天的中国。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在不断推进社会革命的同时,实现自我革命,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回首过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让中国摆脱了“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的境地,让人民彻底告别了“为奴隶、为牛马、为犬羊”的命运;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发展,为国家发展进步奠定基础,让人民翻身做了主人;改革开放的推进,以40多年的时间,让中国跨越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国家实现“弯道超车”,人民过上美好生活,这在人类历史上也不多见。 从发展的形式与状态的视角看,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带领人民创造出世所罕见的发展奇迹的?【答案】发展状态是量变和质变。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发。这启示我们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中国共产党正是在不断推进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的日积月累的奋斗中创造奇迹。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这启示我们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发,实现事物的飞跃。中国共产党正是在领导人民迈上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新台阶的基础上创造奇迹。事物的发展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循环往复,不断前进。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从未停步,矢志不渝。【解析】【分析】背景素材: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考点考查: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能力考查:描述与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从发展的形式与状态的视角看,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带领人民创造出世所罕见的发展奇迹的?需要调动教材知识,结合材料回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事物发展的形式与状态→可联系发展状态是量变和质变,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关键词②: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推进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的过程中,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可联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发,这启示我们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关键词③:改革开放的推进,以40多年的时间,让中国跨越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国家实现“弯道超车”→可联系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这启示我们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发,实现事物的飞跃。关键词④:中国共产党正是在领导人民迈上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新台阶的基础上创造奇迹→可联系事物的发展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循环往复,不断前进。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组织答案时要符合一定的逻辑、层次感、段落化,并且注重使用学科术语。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政治
发布时间:2023-02-07 08:37:05 页数:23
价格:¥2 大小:175.58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