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冀教版四上数学第4单元线和角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教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

2/3

剩余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四单元线和角■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第一学段初步认识过线段,认识过直角,知道锐角和钝角的基础上学习的。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结合实例了解直线、线段和射线;体会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之间的距离。掌握角的表示方法并会用量角器测量指定的角。知道平角与周角,了解周角、平角、钝角、直角和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会用量角器画出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45°、60°、90°的角。本册教材这一单元,让学生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具体内容的编排顺序如下:本单元内容的编排注重数学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直观过渡到抽象。教材一开始就借助直观,引入了线段、射线、直线的概念。并让学生讨论线段、射线、直线的联系与区别。在此基础上教学角和角的表示符号。然后在角的度量的知识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平角和周角,教学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  另外,本单元教材在编排时,注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数学规律。通过画射线、直线,测量角,操作活动角,用三角板拼角,用纸折角等多种方式加深学生对图形的认识。与过去教材相比,在知识内容、教材设计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本单元教材在内容和活动设计上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突出与生活的联系,选择学生熟悉的事物和现象,让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理解几何知识。如:通过绷紧的弓弦、人行横道线、拉直的鞋带等认识线段;通过手电筒射出的光线认识射线;通过丫丫的上学路线,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在生活中的常见事物中抽象出“角”。二是注重观察、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如:通过测量从A点到B点三条线的长度,认识两点间的距离;通过折纸认识平角和周角;通过做活动角,观察角的变化,认识各种角的联系和区别。这些观察、操作活动,丰富了学生关于“线和角”的感性经验,有利于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了解直线、线段和射线;能画出指定长度的线段;2、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3、知道平角与周角,了解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4、会表示已知角,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能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45°、60°、90°角 5、在从事物中抽象出线段、射线和角,由线段想象射线和直线,以及利用活动角,认识各种角的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  6、对周围环境中与线和角有关的事物具有好奇心,能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7、在操作、实验等探索性和挑战性的活动中,感受数学结论的确定性。■重点、难点重点1、结合实例了解直线、线段和射线;能画出指定长度的线段;2、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3、知道平角与周角,了解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4、会表示已知角,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能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45°、60°、90°角。 难点1、直线、线段和射线的联系与区别。2、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3、知道平角与周角,了解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4、会表示已知角,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能画指定度数的角。■教学建议1、恰当把握教学目标。教师要树立整体意识和目标意识,从整体着眼把握教学目标,明确每一阶段的具体要求,理顺学科教学总目标、学段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学期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这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课时教学目标的制订和实施,因为它直接指导和影响着具体的教学过程,特别是课堂教学的过程。尽管这一单元的内容比较少,课时也不多,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教师同样需要把单元教学目标分解为课时教学目标,确定每一课时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注意目标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便于教学效果的检测和评价。 2、注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适度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许多数学知识与生活有密切联系,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原型”,儿童的生活经验是他们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但数学毕竟是抽象的,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找不到“原型”的,如直线的概念就比较抽象,教学时很难借助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数学中所说的“点”是没有大小的,“线”是没有粗细的,“面”是没有厚薄的。正因为如此,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不都能促进他们的数学学习。有的生活经验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甚至产生负面影响。 3、加强动手操作,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 经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学生对角已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他们已经学会如何利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知道了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教材中安排了不少“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拼一拼”等操作活动,旨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并形成画角和量角的技能,初步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同时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些知识基础,在加强操作活动的同时,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4、努力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不单纯是数的计算,形的研究,贯穿始终的恰恰是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要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抓住有利因素,有意识地加以引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如“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和射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就可以渗透极限,的思想、猜想和验证的方法。5、丰富数学活动过程,创造性使用教材。教师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从知识的形成角度,从学生学习角度思考教材中的数学活动、分析知识技能形成的空白处,丰富数学活动过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角的认识和度量”一课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三个方面的活动内容。例1,从生活中的事物找角。在学生找角的基础上,介绍角的表示符号,以及用数字或字母表示角的两种方法。例2,比较角的大小。教材安排了两个层面的活动:第一,给出开口方向不同的两个角,并比较这两个角的大小。第二,认识量角器和1°角并测量。从知识的形成角度看教材,角的度量单位产生的过程是空白。因此,认识量角器之前,可以设计相关活动,让学生体会由任意角作度量单位到1°角作度量单位的过程。从技能的形成来看,教材给出了用量角器测量两个开口方向不同的角的示意图,但如何是使用量角器,没有做更具体的指导。为了让学生掌握测量的方法,教师除了说明量角器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角的一条边与0刻度线重合,然后看另一条边等基本的程序外,还可以根据读角以及给角指出相应的刻度线的双向活动,促进学生测量技能的形成。■课时安排本单元用5课时完成教学,其中机动1课时。课题课时线段、直线和射线的认识1两点之间的距离的认识1角度表示方法和角的度量1平角、周角以及各种角的关系的认识1角的画法1机动1总计6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小学 - 数学
发布时间:2021-09-08 17:43:12 页数:3
价格:¥2 大小:31.31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