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Word版有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7

2/7

剩余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2023学年东北师大附中高一年级语文学科试卷上学期期中考试注意事项: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韩愈所以成为唐代著名的教育家,与其身世、经历分不开。他本是豪门贵族后裔,其远世先祖曾位至侯、王,但到他祖、父辈时,已降至小宫吏,不属官僚大族了。加上他本人生活在国势衰落、门阀当政的中唐后期,虽自言郡望昌黎,不忘积极进取,却一生坎坷于仕途。早年19岁到25岁期间,经四次应进士试才登第。此后直到28岁,连续三次应吏部博学宏词科试都不入选。又三次上书宰相以求仕进,均被冷落。这段应试、求仕不断受挫的经历也许正是韩愈关注教育的重要原因。按照唐代教育制度,学校多为官学。从中央到地方的学校均有统一的体制,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数量、学生名额及学习内容都有明确的规定。除中央级学校外,还有三个级别的学校,毕业生可依次升入更高级别,这就是四门学、太学和国子学。博士和助教是这三级学校教师的职衔:国子学、四门学各加置直讲、博士、助教讲授经术,韩愈就曾做过四门学博士。韩愈25岁登进士第,29岁才入仕途,先在一些节度使门下充当幕僚,34岁才得以进京听从调选,35岁授四门学博士。在这段应试求仕的坎坷经历中,他写下了《原道》《原性》《师说》《答李翊书》等重要的散文作品,这是研究其教育思想的重要资料,如在《师说》当中、韩愈就推崇“不耻相师”;在《原道》中体现出“尊孔孟斥佛老”的思想倾向。36岁时由四门博士迁监察御史,因实奏天灾,恳请停征赋税得罪幸臣,被贬为阳山(在今广东)令。后因德宗死,顺宗即位而遇赦。39岁时,宪宗召拜国子博士,回京任职。能在唐朝最高学府国子学任博士,当然是当时教师的最高职级,但是,因韩愈总是与宦官权要相对抗,所以直到49岁都郁郁不得志,官职屡迁屡调,或降或升,《进学解》这篇“不平则鸣”的著名散文就写在这个时期,这也是研究韩愈教育思想的重要资料。元和十四年,韩愈52岁时任刑部待郎,写下《谏佛骨表》,反对宪宗迎佛骨而触怒龙颜,幸遇装度等人营救才免去死罪,被贬为潮州刺史,赴任途中还写下了“夕贬潮州路八千”的诗句。任职虽仅短短一年,却极重视地方教育,甚至拿出自己的傣禄兴办州学,一时传为佳话,影响极好。第二年,宪宗死,穆宗即位,韩愈召拜国子祭酒,回朝担当这个相当于今之教育部长的唐代主管教育的最高行政长官。只任期不到一年就转任兵部侍郎,三年后病卒于吏部侍郎任上。韩愈一生中青年、中年和晚年都与唐代教育结下不解之缘,韩愈先后在教育部门任四门博士、国子博士和国子祭酒等职,既有教学实践经验,又有领导教育工作的实践经验,而且他的实践经验既来自地方基层,又来自层次较高乃至最高层面的教育活动领域。韩愈还写了很多对教育有独到见解的文章,所以,韩愈堪称中国古代的教育家之一,他给中国教育史留下的遗产是很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选自刘南平《韩愈教育思想初探》,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身世的巨大变故和不断受挫的应试、求仕经历是韩愈尤为关注教育的重要原因。B.韩愈做过“四门学博士”,这个职位其实是唐代某个级别学校教师的一种职衔。C.登进士第后的十年,韩愈写下了数篇体现其教育思想且有相当分量的散文作品。D.韩愈是教育家,这与其教育部门任职履历,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及教育文章有关。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一、三段是并列关系,第三段具体阐述了韩愈入仕后官职“屡迁屡调,或降或升”的现实。B.文章第三、四段与尾段为分——总结构,分述部分时间线索清晰,行文严整,总结部分准确全面。C.文章从几个方面论证韩愈与唐代教育之间的关系,第二段并不显得冗余,主体论证部分层层深入。D.本文采用了多种论证手法,尤其使用对比论证将韩愈早年、晚年进行对比,增添了文章的说服力量。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原道》中“尊孔孟斥佛老”的思想倾向为之后韩愈“夕贬潮州路八千”的经历埋下了伏笔。B.《进学解》一文,既体现了韩愈的教育思想,也透露出他在职场上“郁郁不得志”的现状。C.一篇《谏佛骨表》触怒了皇帝,韩愈被贬到潮州作刺史,这个经历促使他极力重视地方教育。D.韩愈既能做最高职级老师,又能做教育部长。可见一个教育家的成就不能仅凭几篇文章去判定。(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田园陈忠实早班远郊公共汽车开进桑树镇,把古老的乡村小镇从黎明前的酣睡中惊醒了。宋涛从“咣当”一声自动打开的车门里下来,踏着厚厚的积雪,向镇外走去。他与前妻所生的儿子今天结婚。他是赶早回到乡下来参加儿子的婚礼的。他得知这个消息是在昨天。大雪覆盖了原野。黎明的微曦中,无垠的雪原闪着清冷的白光。宋涛穿着长袍,戴着礼帽,帽壳上缠着一匝红绸子,被前呼后拥着,走在这条小路上。他的身后,是在唢呐鸣奏中忽闪忽闪行进的花轿,轿里坐着尚未见面的媳妇。呜呜哇……呜呜哇……悠扬的唢呐声吹得宋涛脑子里混沌一片,当左邻右舍的婶娘和嫂子们把蒙着脸的新娘搀进新房,在隔壁二婶努嘴示意下,宋涛忐忑不安地揭起蒙在她脸上的红布,心里嗡地一下,血涌到脸上,眼睛也花了,那是一张多么漂亮的脸蛋呀!“我……”她抬起头。沉静地瞧着他。“我不识字……你不嫌弃吗?”“我教你认字,写字。”他笑了,当是什么严重事情,并且随即摊开一张纸,拔出插在制服口袋上的水笔,在纸上写起来,“看,这是你的名字:田——秀——芬。”“我能学会吗?”“能!”一辆手扶拖拉机开过来,车轮溅起的雪粒甩到他的脸上,凉冰冰的。天色完全亮了,雪原上白茫茫一片。临近村庄里的大喇叭正在播出当日新闻,打破了黎明时天地间静谧的气氛。湛蓝的天空像一望无际的蓝色锦缎,白色的原野似无限伸展的白绸。骤然而降又骤然而止的 大雪,把入冬以来干旱的黄尘洗濯得干干净净,大地净洁,高空深远,空气清新,这是生养他的北方故乡的田园。“你怎跑到这儿来!”他从村子里下了河,顺着弯弯曲曲的河岸走下来,在大柳树下,看见了秀芬。她蹲在河边洗衣服,搓呀,捶呀,涮呀,河水中泛着肥皂的白色泡沫。“回吧!”“我一会儿就洗完咧。”秀芬转过头来,轻轻嘘口气,妩媚地笑着,“马上完。”“回去!”他抓住装衣服的笼,“回去,陪我坐在屋里,只有三天了……”她多情地盯他一眼,温顺地笑笑,把手上的水在衣襟上擦擦,和他靠肩坐在柳树下。“朝鲜很远吗?”“很远。”“你……不去……不成吗?”“我是青年团员。”“我总觉得……害怕。”“雨怕,甭哭。”他说,自己喉头也哽住了。“我没哭。”她噘起嘴,“当面把眼泪流完,省得你走后再流。”“甭挂念我。”她看他难受了,反倒一挺身子,给他宽心,“我小时候苦都吃过,现时好到天上了。爸妈人都老好,待我也好,我跟在亲娘跟前一样……”他从朝鲜光荣回归,到城里一家工厂当宣传科长了。可谁能料到,不过两年,秀芬就成了他的前妻。父亲是一个传统道德的忠诚卫士,母亲是太喜欢秀芬了。“滚!至死,你都雨进我的家门!”父亲说。在城里偶尔遇见南宋村的乡党,宋涛托他们带些钱和衣物给孩子,想不到,过后又被南宋村进城的乡党用包裹带回来了,而且捎来母亲或是父亲的话:“黄面馍,稠米汤,能养大宋涛,也就能养大孙孙!”踏上场愣,一眼就看见他家的门楼、土围墙。门锁着,显然,一家人不在。年轻小伙和媳妇们,没有人认识他,他也不认识他们。直到门前人多的地方,才有一位老妇人挤眨着眼睛:“这不是涛娃子吗?”好多年长的乡亲围住他,问长问短,全没有记恨他的意思,他们当年不能容忍他的心情现在淡忘了,和他客客气气说话,羡慕他升了官,发了财,是城里人了。他却想着,如果当初不离开秀芬,现在在故乡的田园里修一院房,退休之后,帮儿子种种自留地、责任田,前院里养点花,后院养些鸡,傍晚到小河里钓鱼,又何尝不如城市那两三间小阁楼呢?可是,乡里人现在却认为他当时的举动是有远见的……走过院子,里屋门口,老态龙钟的母亲和鬓丝灰白的秀芬,在迎接他。“妈——”他走到跟前,带着忏悔的真诚口气,声音哽住了,顿一顿,他转过脸,“秀芬——”“你……回来了!”秀芬招呼他,眉间现出两道皱折,“坐屋里。”二十多年没有听到这熟悉的声音了。显然,声音和她的容颜一样苍老了,浑厚了,隐伏着暗暗的悲凉的韵味。一个年轻小伙端着木盘进来了,放在他面前的,是家乡的臊子面,每当过年过节,红白喜事,庄稼人早饭都是一律的臊子面。肉丁、豆腐、黄花和木耳烩制的臊子,那味道留在儿时的记忆里,至今不忘。进城以后,也没少吃这种面条,可味道和母亲做出来的差远了。他看着冒着热气的面条,再也抑制不住心头的酸痛,两行热泪夺眶而出,滴在碗里了。(摘编自《陈忠实短篇小说集》,有改动)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中描写宋涛新婚时揭新娘子脸上的红布前后的情景,运用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等手法,反映了人物喜悦的心情。B.小说中年老的乡亲多年后再见宋涛,淡忘了不能容忍他的心情,体现了乡村中人们生 活观念发生的一些变化。C.小说中回忆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特殊的叙述方式使文章结构富有变化,曲折有致,引起读者阅读兴趣。D.小说结尾主人公宋涛对自己的生活际遇的一番假设联想,引发人们对社会变革中如何坚守和改变的思考。5.分析小说中画线部分景物描写的作用。(6分)6.小说主人公宋涛时隔多年回乡参加儿子婚礼,内心的情感是复杂的,试结合小说内容加以分析。(6分)二、古诗文阅读(41分)(一)课外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一10题。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幼警悟,读书数过辄诵。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常惊,以为一日千里。举进士,调叶县尉。熙宁初,举四京学官,第文为优,留守文彦博才之,留再任。苏轼尝见其诗文,以为超逸绝尘,独立万物之表,世久无此作,由是声名始震。知太和县,以平易为治。时课颁盐策①,诸县争占多数,太和独否,吏不悦,而民乐之。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逾年,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实录》成,擢起居舍人。丁母艰。庭坚性笃孝,母病弥年,昼夜视颜色,衣不解带,及亡,庐墓下,哀毁得疾几殆。服除,为秘书丞,提点明道宫兼国史编修官。绍圣初,出知宣州,改鄂州。章悻、蔡卞与其党论《实录》多诬,俾前史官分居数邑以待问,摘千余条示之,谓为无验证。既而院吏考阅,悉有据依,所余才三十二事。庭坚书“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至是首问焉对曰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凡有问皆直辞以对闻者壮之。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言者犹以处善地,为骫②法。以亲嫌,遂移戎州,庭坚泊然,不以迁谪介意。蜀士慕从之游,讲学不倦,凡经指授,下笔皆可观。徽宗即位,起监鄂州税,知舒州,以吏部员外郎召,皆辞不行。丐郡,得知太平州,至之九日罢,主管玉隆观。庭坚在河北与赵挺之有隙,挺之执政,转运判官陈举承风旨,上其所作《荆南承天院记》,指为幸灾,复除名,羁管宜州。三年,徙永州,未闻命而卒,年六十一。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学甫而不为者。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与张来、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天下称为四学士,而庭坚于文章尤长子诗,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轼,故称“苏、黄”。轼为侍从时,举以自代,其词有“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之语,其重之也如此。初,游满皖山谷寺、石牛洞,乐其林泉之胜,因自号山谷道人云。(选自《宋史·黄庭坚传》,有删改)【注】①盐策:征收盐税的政策法令。②骫(wěi):曲,枉。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至是首问焉/对曰/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凡有问/皆直辞以对/闻者壮之B.至是首问焉/对曰/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凡有问/皆直辞以对/闻者壮之C.至是首问/焉对曰/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凡有问/皆直辞以对/闻者壮之D.至是首问/焉对曰/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凡有问/皆直辞以对/闻者壮之8.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迁,古代指调动官职,如无特别强调,一般指职位的升迁;若强调贬官,则为“左迁”。 B.庐墓,古人于父母或师长去世后,服丧期间在墓旁搭盖小屋居住,守护坟墓,谓之庐墓。C.服除,即脱去丧服。丧服指为哀悼亡者而穿的服装。古人用“服除”来表示守丧期未满。D.出,也叫“出官”,古代官员由京城到地方任职为“出”,由地方到京师做官则为“入”。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黄庭坚幼时就聪明过人,读书很快就能背下来,他舅舅对他的才能惊讶不已,认为他才智出众。黄庭坚后来考中进士,其才华深受文彦博、苏轼等人的赏识。B.哲宗即位后,召黄庭坚修订《神宗实录》,他据实直书,却被章敦、蔡卞及其党羽诬陷并盘问。面对盘问,他照实回答,毫无顾忌,因此被一再贬官,但他处之泰然。C.黄庭坚在河北时与赵挺之有些不和,赵挺之掌权后,指使陈举抓住黄庭坚所作的《荆南承天院记》中的问题来诬陷他,黄庭坚因此又被除名管制,于六十一岁时去世。D.前三段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黄庭坚的生平、性格等方面,最后一段重点介绍他的文学方面的成就。该传记材料翔实,结构清晰,较为真实地展示了黄庭坚的风貌。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熙宁初,举四京学官,第文为优,留守文彦博才之,留再任。(5分)(2)徽宗即位,起监鄂州税,知舒州,以吏部员外郎召,皆辞不行。(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2题。闺情李端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①朝来鹊喜声。【注】①不忿:不满,恼恨。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题目为《闺情》,作者是以闺中少妇的口吻架构全诗。诗歌情感已在题目中暗暗溢出。B.诗人抓住“月”“星”“天”“灯”“梦”等意象,巧妙渲染出无比哀伤的抒情氛围。C.诗歌第三句属于细节描写,写出了女主人公听到门前的声响急匆匆地披衣迎夫的一幕。D.诗歌语言明白晓畅,诗人以清新的语言委婉细腻地写出闺中少妇盼望丈夫回家的情景。12.诗歌第四句女主人公移情于“鹊”,请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1)同样写酒,曹操在《短歌行》中饮酒而歌,唱出“,”慨叹人生苦短;杜甫则停杯不饮,吟出“,”经年的“艰难苦恨”和眼前的潦倒落寞一起涌上心头。(2)陶渊明和白居易都是情境再现大师,在《归园田居(其一)》中,陶渊明借“,”以声衬静,再现了田园的恬静;白居易则拈出“,”两句,写出了听众沉浸在乐声之中久久回味的状态。(3)《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在《师说》中所表达的“,”的观点是相通的。14.下列各句中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曹孟德,即曹操,“孟德”是他的字。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取字,另有“名贱字贵”之说,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B.号,又称别号、表号。一般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尊敬。如陶渊明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 C.在古代,人们常用晦、望、既望、朔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农历每月第一天叫晦,月中叫望,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朔。D.“元和十年”,属于帝王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后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一个皇帝可以有多个年号。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4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企业对高精尖、炫彩酷的不懈追求,同工匠精神。只有像手工匠人一样雕琢技艺、打造产品,企业才有金字招牌,产品才能经受住用户最挑剔眼光的检验。一盏孤灯一刻刀,一柄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扩充着人类文明的追求,更赋予器物以生命,刷新着社会的审美疆域。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倡导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有人说:“()”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1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不约而同弹指之间离群索居废寝忘食B.不约而同方寸之间单打独斗宵衣旰食C.不谋而合方寸之间离群索居废寝忘食D.不谋而合弹指之间单打独斗宵衣旰食16.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域。B.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宙美疆地,扩去老人类文明的追求。C.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扩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城,刷新善计会的审美追求。D.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扩充着人类文明的追求,重剧新若社会的审美疆域。17.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没有一流的技术,就没有一流的心性。B.想有一流的心性,就要有一流的技术。C.想有一流的技术,就要有一流的心性。D.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18.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概括出3条安妮·埃尔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不超过20字,6分)瑞典文学院10月6日宣布,今年诺贝尔文学奖领给了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纽约时报》在介绍埃尔诺时写道:“埃尔诺的作品主要专注于描写自己的人生经历,她挖掘自己的记忆,并展现个人记忆与人们集体经历之间的微妙互动。不少读者认为他们在她书里‘简单的激情”中看到了自己。”埃尔诺的写作并不是纯粹的私人写作她且有计会学的视角,对权力关系、阶层互动、个人审美和记忆背后的影响因素具有敏锐的观察力。 埃尔诺开创了一种新的文学风格,叫“无人称自传”。在自传体小说《悠悠岁月》里,她全篇采用的叙事主语不是第一人称“我”,而是第三人称,法语中无人称的泛指代词on,近似于“我们”的意思。埃尔诺通过这种集体表述,唤醒冷战亲历者的公共记忆,也对大时代下的小人物心灵进行了一次细腻的勘探。对于女性写作而言,不失为一次重要创新。同时,埃尔诺的作品兼顾了女性的私人体验和社会学方法所带来的公共性,这是她的小说与一般女性小说不同的一点。四、写作(40分)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电影《万里归途》根据我国真实的外交官撤侨事件改编,外交官们无枪无刀,却能在战火中把问胞带回祖国,这背后是中国的强大,也是中国外交官的责任与担当。面对生死危机,宗大伟眼神中写着坚定和不屈,彰显着外交官的智慧与胆识;面对家人的电话,他的语气里又充满了柔情与牵挂。深明大义的使命感与对亲人的思念与歉疚交织在一起,让人心疼。上述材料有何启发意义,请结合实际写一篇作文,谈谈自己的感想和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A2.B3.C4.A7-9BCC11.B14.C15-17CAD5.①描绘了原野洁净、高远的特点,表现了乡村的宁静与美好。②烘托了主人公宋涛多年后重返故乡的复杂的心理。③象征了令人宁静安定的心灵家园。6.①对自己曾经给亲人造成的伤害感到忏悔内疚。②对在生养他的故乡田园中体会到的久违的亲情的感动。③对美好田园、曾经纯真美好的情感与生活的怀念。10.(1)熙宁初年,应举参加四京学官的考试。(由于)应试的文章等次为最优,留守文彦博认为他才学过人。留他两次担任教职。(2)徽宗即位,起用黄庭坚为鄂州税收监吏(或译为:监管鄂州税收),做舒州知州,又征召他担任吏部员外郎的官职,他都不去赴任。12.①恼恨忧伤,喜鹊是无辜的,早晨的“鹊声”带来的本该是喜气,只不过由于丈夫不归,因而显得恼恨且忧伤。②对丈夫深深的爱,女主人公满心欢喜披衣而望,却失望而回,体现出对丈夫深切的爱。③痛苦与怨叹,女主人公独守空房的痛苦和对命运不公的怨叹皆在尾句流露。13.(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2)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18.①她具有社会学的视角,对权力关系、阶层互动、个人审美和记忆背后的影响因素具有敏锐的观察力。②她开创了一种新的“无人称自传”的文学风格。③她的作品兼顾了女性的私人体验和社会学方法所带来的公共性。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2-06 11:03:04 页数:7
价格:¥2 大小:32.05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