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广东省珠海市教研联盟校(两校)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Word版有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4

2/24

剩余2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珠海市教研联盟校2023届高三联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1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红色工业遗产是党领导国家现代化的历史物证,在党史当中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化地位,属于重要的革命文物,理应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但由于我国工业遗产长期在“保”与“拆”之间挣扎,再加上工业遗产管理工作所遵循的是年代价值或经济价值优先,兼顾审美价值、技术史价值、区位价值等多重复合价值标准,党史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旁落。这导致本应受到重视的红色工业遗产却成了最容易被闲置、毁坏的工业遗产门类,造成了红色文化资源的极大浪费。任何遗产都有价值,但不同的遗产价值各异。对某种工业遗产是否是红色工业遗产进行价值判定,主要在于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红色工业遗产的价值维度判定。从价值维度上看,红色工业遗产是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工业遗产的价值广受重视,很大程度上在于其再利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而非社会效益。没有经济价值的工业遗产,除非有特别重要的年代价值,否则其命运多半是被拆除。红色工业遗产的核心是红色文化资源,因此应侧重于社会效益,即并非只是具备一般意义上的年代或经济价值,更涵盖了在党领导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居于何种地位这一党史价值。这是任何工业遗产乃至一般意义上的文化遗产都无法取代的价值。尤其是一些具有重大党史价值的红色工业遗产,决不能从年代或经济价值优先的维度来评判。二是红色工业遗产的价值目标判定。价值目标指的是文化遗产的首选价值,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有着不同的价值目标,如社会和谐价值是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价值 目标。就红色工业遗产而言,它作为党领导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见证,是革命文物的重要组成,在党史中有重要地位,传承党史中的红色精神是其价值目标。三是红色工业遗产的价值标准判定。价值标准主要是判定核心价值为何,一般以遗产本体的历史、文化与审美等多重标准来判定,但红色工业遗产的特殊性在于它是党领导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见证,其首选价值须以党史价值为中心。当然,我们在进行遗产价值评估时,也会考虑到其他的价值标准,如审美价值、经济价值与区位价值等等,但这些都不可能凌驾于党史价值这一标准之上。(摘编自韩晗《红色工业遗产论纲》)材料二:红色工业遗产的核心价值是党史价值,也包括建筑审美价值、区位价值、年代价值与地域文化价值等多重价值。但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遗存,其技术史价值不容忽视。在技术史价值之下,红色工业遗产应与其他工业遗产一致,采取保护和利用并举的策略,实现其活化更新。但红色工业遗产又有其特殊属性,具体来说,基于技术史价值的红色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路径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将红色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四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有机结合。这主要体现在强调红色工业遗产的社会价值上,即对“四史”与技术史的关系值进行挖掘。红色工业遗产核心价值是“四史”价值特别是党史价值,从技术史角度来看,红色工业遗产又是党领导国家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工业化的重要文物,因此其所蕴含的技术史价值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技术史价值。目前,红色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路径仍以商业化开发为主,如改造为园区、步行街、酒店或商业综合体项目,但许多项目只是依赖于工业遗产本体的区位价值与建筑审美价值,而忽视了其“四史”价值,特别是忽略了本应重视的技术史价值,未能充分地将相关文化资源活化更新,予以挖掘利用。但在目前的项目中,仍有结合较好的例证,如宜昌809小镇,原是“三线”军工企业华强机械厂,军工编号809,目前由宜昌市文旅公司改造为以提供游学、度假、餐饮与儿童乐园为主的“809小镇”。其在园区内设立了大量的宣传板,记录了“三线”工程的技术史意义及华强机械厂之前所承担的一些技术革新任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教育意义。二是保护利用注重红色文化符号的IP价值。红色文化符号是红色工业遗产的底色,也是红色工业遗产技术史价值的文化体现。目前红色工业遗产这一概念尚未被完全阐释,保护利 用导向也多以市场开发为主,部分纳入到文物保护范畴内的也多以年代价值考量。就工业遗产而言,红色文化符号为红色工业遗产所独有,红色工业遗产见证了党领导国家现代化建设从零起步的艰辛开拓,从中央苏区兵工企业的“一把铁锤开张”,到今天我国全门类、多样化的工业生产技术体系,其技术史发展脉络就是一部红色文化沿革变迁史。三是加强对技术档案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尽管红色工业遗产技术档案当中部分保存较好,但目前工业遗产技术档案总体保护水平仍较低。技术档案遗产,是红色工业遗产的重要组成,理应得到妥善保护。数字化保护是目前档案保护的主流方式,即通过扫描成像形成数字文档,有条件的还可以上传到区块链上,对档案内容进行永久保存。技术档案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利用有如下两个路径。一是深入挖掘档案当中被遗忘或被遮蔽的历史材料,特别是一些被遗忘的劳动模范、好人好事或反映国际援助合作的感人事迹等具有社会教育意义、能够服务于我国对外宣传工作的人物事件,重新进行IP赋能,改编为文艺作品、非虚构文学或纳入博物馆陈列宣讲资料,起到“四史”教育的积极作用;二是作为数据库向学界开放,为研究技术史、党史的学者提供重要的一手资料。(摘编自韩晗、李卓《论红色工业遗产的技术史价值及保护利用路径》)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色工业遗产是重要的革命文物,本应受到重视,如今却成了最容易被闲置、被毁坏的工业遗产门类。B.任何遗产都有价值,红色工业遗产具有建筑审美、区位、年代、地域文化、技术史、党史等多重价值。C.红色工业遗产的价值目标是传承党史中的红色精神,透过其技术发展史可以看到红色文化沿革的变迁史。D.保护和利用红色工业遗产绝不能忽略其技术史价值,更不能因为以商业化开发为主而忽视其“四史”价值。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工业遗产的再利用能够带来经济效益而非社会效益,因此没有经济价值的工业遗产大多难逃被拆除的命运。B.相较于其他工业遗产,红色工业遗产有其特殊性,其所蕴含的技术史价值也与一般意义的技术史价值有别。C.红色工业遗产是党领导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见证,以年代或经济价值评定的标准并不适合红色工业遗产。 D.若对红色工业遗产技术档案的数字化保护力度不够,则我们对工业技术史就不会再有深刻全面的认识。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属于“红色工业遗产”的一项是()A.河北省保定市“刘伶醉古烧锅遗址”,有金元时期灶台、炭坑、墙基等遗迹。B.江西省井冈山市“井冈山革命遗址”,有毛泽东旧居八角楼、工农兵政府旧址。C.陕西省榆林市“定边盐场”的带有“陕甘宁边区定边盐场”字样的盐罐。D.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北烈士纪念馆”,日军档案中赵一曼写给儿子的家书。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5.宁波“和丰纱厂旧址”是1926年和丰纱厂工人运动的发生地,是重要的红色工业遗产,请结合材料具体谈谈应如何对其进行保护利用。【答案】1.D2.B3.C4.①首先指出“红色工业遗产”的重要地位,并亮明观点:其党史价值未受到应有重视,造成了严重后果。②接着从“价值维度”“价值目标”价值标准”等并列的三个方面,论述了对某种工业遗产是否是“红色工业遗产”进行价值判定的具体方法。(意思对即可。)5.①深入挖掘“四史”与和丰纱厂技术史的关系,借助各种宣传媒介凸显其社会教育价值。②提升红色文化符号的IP价值,如将其改造为商业综合体,促进红色文化价值稳定传播。③深入挖掘“和丰纱厂”档案中被遗忘或被遮蔽的历史材料,使其服务于我国对外宣传工作,并将其改编为文艺作品、非虚构文学或纳入博物馆陈列宣讲资料。④将其技术档案遗产扫描成像形成数字文档,作为数据库向学界开放。【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D.“更不能因为以商业化开发为主而忽视其‘四史’价值”错,原文是“但许多项目只是依赖于工业遗产本体的区位价值与建筑审美价值,而忽视了其‘四史’价值”。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能够带来经济效益而非社会效益”错,工业遗产的再利用也能够带来社会效益。C.“以年代或经济价值评定的标准并不适合红色工业遗产”错,从原文看,真正不适合的应为“以年代或经济价值优先的评定标准”。 D.“若对红色工业遗产技术档案的数字化保护力度不够,则我们对工业技术史就不会再有深刻全面的认识”错,说法过于绝对,运用数字化保护红色工业遗产技术档案只是途径之一。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A.“刘伶醉古烧锅遗址”虽为工业遗产,但根据时间“金元”,可见不是在党领导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中遗留下来的,故不属于红色工业遗产。B.“井冈山革命遗址”虽为红色遗产,但不属于工业遗产。C.“红色工业遗产”的主要判断依据为“红色工业遗产是党领导国家现代化的历史物证”,根据盐罐带有“陕甘宁边区定边盐场”的字样,可见它属于“红色工业遗产”。D.根据“日军档案中赵一曼写给儿子的家书”可知,“东北烈士纪念馆”是红色文化遗产,但不属于“红色工业遗产”。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1)根据第一段中“红色工业遗产是党领导国家现代化的历史物证,在党史当中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化地位……党史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旁落。这导致本应受到重视的红色工业遗产却成了最容易被闲置、毁坏的工业遗产门类,造成了红色文化资源的极大浪费”可知,文章开头就指出指出“红色工业遗产”的重要地位,并亮明“其党史价值未受到应有重视,造成了严重后果”的观点。(2)第二段指出“对某种工业遗产是否是红色工业遗产进行价值判定,主要在于如下几个方面”,该段领起下面的第三至六段内容。根据第三段首句“一是红色工业遗产的价值维度判定”,第五段首句“二是红色工业遗产的价值目标判定”和第六段首句“三是红色工业遗产的价值标准判定”可知,第二至六段内容从“价值维度”“价值目标”价值标准”等并列的三个方面,论述了对某种工业遗产是否是“红色工业遗产”进行价值判定的具体方法。【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1)由“对‘四史’与技术史的关系值进行挖掘”“宜昌809小镇,原是‘三线’军工企业华强机械厂,军工编号809,目前由宜昌市文旅公司改造为以提供游学、度假、餐饮与儿童乐 园为主的‘809小镇’。其在园区内设立了大量的宣传板,记录了‘三线’工程的技术史意义及华强机械厂之前所承担的一些技术革新任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教育意义”分析,可依照宜昌809小镇发展的思路,深入挖掘“四史”与和丰纱厂技术史的关系,借助各种宣传媒介凸显其社会教育价值。(2)由“保护利用注重红色文化符号的IP价值”“红色文化符号为红色工业遗产所独有,红色工业遗产见证了党领导国家现代化建设从零起步的艰辛开拓,从中央苏区兵工企业的‘一把铁锤开张’,到今天我国全门类、多样化的工业生产技术体系,其技术史发展脉络就是一部红色文化沿革变迁史”概括:要努力提升红色文化符号的IP价值,如将其改造为商业综合体,促进红色文化价值稳定传播。(3)由“深入挖掘档案当中被遗忘或被遮蔽的历史材料,特别是一些被遗忘的劳动模范、好人好事或反映国际援助合作的感人事迹等具有社会教育意义、能够服务于我国对外宣传工作的人物事件,重新进行IP赋能,改编为文艺作品、非虚构文学或纳入博物馆陈列宣讲资料”概括:深入挖掘“和丰纱厂”档案中被遗忘或被遮蔽的历史材料,使其服务于我国对外宣传工作,并将其改编为文艺作品、非虚构文学或纳入博物馆陈列宣讲资料。(4)由“数字化保护是目前档案保护的主流方式,即通过扫描成像形成数字文档,有条件的还可以上传到区块链上,对档案内容进行永久保存”“深入挖掘档案当中被遗忘或被遮蔽的历史材料”“作为数据库向学界开放,为研究技术史、党史的学者提供重要的一手资料”概括:将其技术档案遗产扫描成像形成数字文档,作为数据库向学界开放。(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消息丁玲“老太婆,厨房里去吧!”她的小儿子阿福爬完了吊梯从那门洞里钻了进来。跟在他后面爬进来的,又是那个穿灰短衫,胁里夹着一件卷着的长袍的人。儿子没有望她,脱下蓝布褂,坐在床上,一边让那人坐。老太婆懂得又是那回事了。自从有了这回事以来,儿子就变得高了一点儿似的,更不把娘看得起。在她的心上,悄悄罩上了一层被漠视的悲哀。她卷起那堆破布,望了望那人,便弯腰走出去了。可是她没有到厨房去,却在吊梯边爬进另外一个门洞,一间小到只能睡一个人的阁楼。老太婆听着他们已经开始,便屏住气用心听着,一点儿也不心躁,耐心地注意着前楼上。天色黑了下来,家家都在弄夜饭,柴的烟,劣等的油烟,在每家飞腾,氤氲在几条弄里, 慢慢向上升,飘去了。可是那小阁楼,却没有通气的地方,旧的烟塞在这里,新的烟还窜了来。老太婆忍不住不断地呛了起来,“咳咳咳咳咳……”“你娘病了吗?咳得这样狠!”阿福便大声说:“老太婆!叫你下去!这样热,躲在那里做什么?”她晓得他们在嫌她了,却偏不下去,用一块布抵着嘴,让眼泪鼻涕流满脸上。她要听他们说一些什么。过了好一阵,那个人才走。阿福走到厨房找冷饭。老太婆便也从那黑洞里爬了出来。“老太婆,你病了吗?”坐在后门口,抱着小狗子的媳妇,和正在装饭的阿福都同时问了。“哪里?我蛮好的呀!”在她满脸的皱纹里,在她的声音里,充满了从心上漾出来的满足的高兴。儿子和媳妇都上厂去,她一人又坐在原地方补短褂。一边补着,一边觉得有点儿不安,有一些话,总想找个人谈谈,而且总想做一点儿什么才好。可是找什么人呢?一个人很苦闷地又坐了半天,心里面总没有把这事放下。后来连自己也不觉得怎么就走到后弄的王婆婆家了。王婆婆正在用木盆洗衣服。她站了半天,同她说了几句闲话之后,便忍不住问了:“你还记得之前到恒丰里去吃饭的事吗?”“哪里会忘记,大伙儿烧,大伙儿吃,只要是穷人都有份,我说要长远那样就好了。”“你知道那是什么人拿出钱来的吗?”老太婆故意认真问着。“怎么不晓得?都说是一个姓刘的拿出来的,后来被赶跑了啦!”“姓刘的,他哪里有钱?有钱的人肯做这种好事吗?那不晓得多给我们几个工钱还好些。这个钱是……”老太婆说到这里,便慎重地把声音放低了慢慢说了出来。“哦!……”王婆婆惊诧起来了,“那这是个什么人呢?”“不是一个人,是好些,说是有100万个人大家拼拢来的一笔大款子,特为我们汇来的。因为东洋人打上海,我们不替东洋人做工,饿饭,所以才说是烧饭大家吃啦!帮穷人的。”“难怪!这样才讲得过,穷人帮穷人,我说呢,那姓刘的又不是傻子。老太婆你,从什么地方听来的?”“从前也睡在鼓里的。可是我听见了啦,说是他们打了胜仗,在商量送东西……”“这是应该的,他们既然帮我们,我们也得帮他们……”王婆婆自以为是地这样说。于是两个老太婆就商量着买什么东西。只是都只能拿出几个铜板,买什么都不够,于是 又愁倒了。后来还是王婆婆主意多,她说再邀几个老太婆就容易啦。现在有了新鲜事做啦。三个老太婆去买布,两个老太婆去买线;红布放在怀里,像宝贝似的捧回来了。什么都安排好了,十几个老太婆围在一块,可是又有人说要钉花,她看过别人的,也是钉了花的。是的,既然东西是送人的,就总得合式,于是又拼了钱,派人再去买黑布。东西做成了,把东西卷好,大家又说到一些希望来了。说得忘了神,就像真的上海的世界变了一样:一天只做七个钟头工,加了工资,礼拜天还有戏看呢,坐包厢,不花钱……隔天,儿子同那人又来了。老太婆听到他们的脚步声,心就跳起来,在补着衣服拿着针的手,也微微制止不住地抖着。她抬头去望那人,那人正望着她,非常和气的。她好像有了一些勇气似的,决然地从怀里把那包东西拿出来递过去,她说道:“这是送他们的,请你转交去……”“哪个?……”那人接过来东西。“他们!你们常常讲的,我们晓得的……”“哦……”那人有点儿明白了。“14个老太婆拼拢来的,一点儿意思……”纸包在那人手里打开来。他欢喜得笑了。阿福也惊奇地叫着:“老太婆!是你们自己做的吗?……”“是的……”她欢喜和着骄傲,有点儿抖起来了。她忍不住又咧开了嘴。“呀!你们真好,我一定替你们交去,还告诉他们这里的老太婆都自动地送东西,爱护他们,希望他们胜利……”“呀,真好!老太婆们也组织起来了呀!”那个人快乐地说着。老太婆心里满怀着愉快,在梯口掉过头来看,她们那东西,铺在板凳上的,红的上面又钉了黑花的,放着无限的光辉。1932年6月[注](有删改)[注]20世纪30年代初期,正处于白色恐怖时期,国民党对进步人士进行迫害,同时也进行了文化“围剿”,对进步文化进行打击。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阿福之前就对老太婆不好,自从有了“这回事”,更加看不起她了,她也因此感到了悲哀。B.老太婆明明知道儿子不想她听,却偏偏流着眼泪鼻涕也要偷听,表现了她对信仰的执着。C.十几个老太婆聚集起来凑钱准备礼品,说明大家都怀有感恩之情,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D.儿子和媳妇都上厂去了,老太婆找到了王婆婆,是因为她有些无聊,总想找个人闲聊。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表现老太婆高兴的心情,写“在她满脸的皱纹里”,写她“忍不住又咧开了嘴”,画面感非常强,就像直接呈现在读者眼前。B.老太婆是小说人物之间的纽带,她一方面从自己儿子处听来消息,一方面将消息告诉给其他人,一方面又将东西交给“那人”。C.小说采用全知视角,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主次分明三件事,发生在老太婆家里的两件事较为详细,另一件事则较为简略。D.结尾处红布黑花“放着无限的光辉”,表现出老太婆为“他们”做出贡献后的高兴心情,也暗指老太婆们的思想闪耀着光辉。8.请分析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作用。9.这篇小说多处设置悬念,充满神秘色彩。请结合文本指出并赏析。【答案】6.C7.C8.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环境:在“天色黑了下来”,到处充满“柴的烟”“劣等的油烟”的贫民大众的弄里。②推动了情节发展:正是在这种油烟弥漫却又没有通气的地方的环境中,老太婆忍不住地咳嗽起来,引起了两人的注意。③有助于塑造人物:衬托出老太婆偷听两人说话时的耐心与执着。(答出其中两点且意思对即可。)9.①小说多处设置了悬念,如没有说明老太婆到底听到了些什么,没有正面叙述恒丰里吃饭的事情,没有具体指明“他们”是谁,红布黑花到底要送给谁等。②这些悬念一方面是受限于当时的社会环境,无法明说;另一方面也自然使小说充满了神秘色彩,步步设悬,引发了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阿福之前就对老太婆不好”错误,于文无据;“自从有了“这回事”,更加看不起她了,她也因此感到了悲哀”错误,由原文“自从有了这回事以来,儿子就变得高了一点儿似的,更不把娘看得起。在她的心上,悄悄罩上了一层被漠视的悲哀”可知,是“似的”不是真看不起,“看不起”只是老太婆的猜测,并非是实情。B.“却偏偏流着眼泪鼻涕也要偷听,表现了她对信仰的执着”错误,由原文“她晓得他们在嫌她了,却偏不下去,用一块布抵着嘴,让眼泪鼻涕流满脸上。她要听他们说一些什么”可 知是想听他们说什么,是好奇,而不是对信仰的执着。D.“是因为她有些无聊,总想找个人闲聊”错误,由原文“一边觉得有点儿不安,有一些话,总想找个人谈谈,而且总想做一点儿什么才好”可知是想找人说事,想把心中的事说出来,而不是“闲聊”。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发生在老太婆家里的两件事较为详细,另一件事则较为简略”错误,三件事的着墨较为平均,并没有主次之分。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句段作用的能力。句段作用可以联系“情节、内容、人物、主题等角度去分析。内容上:由原句“天色黑了下来,家家都在弄夜饭,柴的烟,劣等的油烟,旧的烟塞在这里,新的烟还窜了来”可知这里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情节上:由原文“老太婆忍不住不断地呛了起来,‘咳咳咳咳咳……’‘你娘病了吗?咳得这样狠!’阿福便大声说:‘老太婆!叫你下去!这样热,躲在那里做什么?’她晓得他们在嫌她了,却偏不下去,用一块布抵着嘴,让眼泪鼻涕流满脸上。她要听他们说一些什么。过了好一阵,那个人才走。阿福走到厨房找冷饭。老太婆便也从那黑洞里爬了出来”可知,正是因为有了画线句的含义,才有了现在的事情,故推动情节发展。人物形象上:由原文“她晓得他们在嫌她了,却偏不下去,用一块布抵着嘴,让眼泪鼻涕流满脸上。她要听他们说一些什么。过了好一阵,那个人才走。阿福走到厨房找冷饭。老太婆便也从那黑洞里爬了出来”从这里显示了老太婆耐心,且执着的人物性格。【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方法的作用的能力。由原文“她晓得他们在嫌她了,却偏不下去,用一块布抵着嘴,让眼泪鼻涕流满脸上。她要听他们说一些什么”可知这里并没有告诉老太婆听到了什么,以增强吸引性和对读者的好奇感。由原文“‘你还记得之前到恒丰里去吃饭的事吗?’‘哪里会忘记,大伙儿烧,大伙儿吃,只要是穷人都有份,我说要长远那样就好了。’‘你知道那是什么人拿出钱来的吗?’老太 婆故意认真问着。‘怎么不晓得?都说是一个姓刘的拿出来的,后来被赶跑了啦!’”可知这里的没有具体指明“他们”是谁,红布黑花到底要送给谁等,从而更进一步增强读者的好奇心。二、古代诗文阅读(44分)(一)文言文阅读(课内文言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面各小题。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10.选出对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A.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形容:外貌,模样B.新沐者必弹冠新沐:刚洗完澡C.而能与世推移推移:推进移动。D.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常流:经常流动11.选出对加点词的解说正确的一项()①何故而至此②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③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④遂自投汨罗以死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12.作者引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的用意是()A.屈原过于清高、正直,不仅遭人嫉妒,而且为一般人不理解,指出屈原不能通权达变适应社会、顺应时代。B.说明屈原坚守节操,德才兼备,不肯同流合污,意在指责楚王无知人之明,同时也含蓄批评屈原孤芳自赏的态度。C.赞扬屈原保持了高洁美好的节操和志向,作者借渔父之口,表达了对迫害屈原的那个昏聩邪恶的统治集团的愤慨。D.肯定了屈原能保持高洁美好的节操和志向,但不同意屈原认为整个世界都混浊的见解,作者比屈原要客观辩证些。 【答案】10.A11.B12.C【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意义的能力。B.新沐:刚洗头。句意:刚洗过头一定要弹弹帽子。C.推移:变化。句意:随着世道的变化而变化以合时宜。D.常流:江水。句意:我宁愿投身湘水,葬身在江中鱼鳖的肚子里。故选A。【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①而:助词,表示何故和至此的关联,不翻译。句意:为什么来到这儿?②而: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句意:为什么不随大流而且推波助澜呢?③以:介词,用。句意:谁能用自己清白的身躯。④以: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关系。句意:因此就自己跳到汨罗江中而死。通过以上分析可知,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作用的能力。“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的意思为:为什么要怀抱美玉一般的品质,却使自己被放逐呢?再联系渔父前面“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可知,当时的官场黑暗,为了自己的官位而曲意奉承上司,同流合污,结果政治昏暗,国事日颓。作者在此是借渔父之口,表达了对迫害屈原的那个昏聩邪恶的统治集团的愤慨。从反面赞扬屈原保持了高洁美好的节操和志向。故选C。参考译文:屈原到了江滨,披散头发,在水泽边一面走,一面吟咏着。脸色憔悴,形体面貌像枯死的树木一样毫无生气。渔父看见他,便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儿?”屈原说:“整个世界都是混浊的,只有我一人清白;众人都沉醉,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渔父说:“聪明贤哲的人,不受外界事物的束缚,而能够随着世俗变化。整个世界都混浊,为什么不随大流而且推波助澜呢?众人都沉醉,为什么不吃点酒糟,喝点薄酒?为什 么要怀抱美玉一般的品质,却使自己被放逐呢?”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一定要弹去帽上的灰沙,刚洗过澡的一定要抖掉衣上的尘土。谁能让自己清白的身躯,蒙受外物的污染呢?宁可投入长流的大江而葬身于江鱼的腹中。又哪能使自己高洁的品质,去蒙受世俗的尘垢呢?”于是他写了《怀沙》赋……因此抱着石头,就自投汨罗江而死。仁宗庆历四年三月乙亥,诏天下州县立学。时范仲淹意欲复古功学,数言兴学校。宋祁等奏:“教不本于学校,事不察于乡里,则不能核名实。有司束以声病,学者专于记诵,则不足尽人材。参考众说,择其便于今者,莫若使士皆土著而教之于学校,然后州县察其履行,则学者修饬矣。先策论,则文词者留心于治乱矣;简程序,则闳博者得以驰骋矣;问大义,则执经者不专于记诵矣。”帝从之。至是乃诏曰:“今朕建学兴善以尊大夫之行,更制革敝以尽学者之才。学者其务进德修业无失其时其令州若县皆立学本道使者选部属官为教授员不足取于乡里宿学有道业者士须在学三百日乃听预秋试”夏四月壬子,判国子监王拱宸等言:“汉太学千八百室,生徒三万人。唐学舍亦千二百间,今取才养士之法盛矣,而国子监才二百楹,制度狭小,不足以容。”诏以锡庆院为太学,置内舍生二百人。五月壬申,帝至太学谒孔子。故事止肃揖,帝特再拜。赐直讲孙复五品服。初海陵人胡瑗为湖州教授,训人有法、科条纤悉备具,以身率先,虽盛暑,必公服坐堂上,严师弟子之礼,视诸生如其子弟,诸生亦信爱如其父兄。丛之游者常数百人。时方尚词赋,湖学独立经义治事斋,以敦实学。至是,兴太学,诏下湖州取其法,著为令式。瑗上书请兴武学,其略曰:“顷岁吴育已建议兴武学,但官非其人,不久而废。今国子监直讲内梅尧臣曾注《孙子》,大明深义。若使尧臣等兼莅武学,每日令讲《论语》,使知忠孝仁义之道;讲孙、吴,使知制胜御敌之术。选有智略者二三百人教习之,则一二十年之间必有成效。臣已撰成《武学规矩》一卷,进呈。”时议难之。(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学校科举之制》)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学者其务进德修业/无失其时其令/州若县皆立学/本道使者选部属/官为教授/员不足/取于乡里宿学有道业者/士须在学三百日/乃听预秋试/B.学者其务进德修业/无失其时/其令州若县皆立学/本道使者选部属/官为教授/员不足取/于乡里宿学有道业者/士须在学三百日/乃听预秋试/C.学者其务进德修业无失其时其令/州若县皆立学/本道使者选部属官为教授/员不足取/于乡里宿学有道业者/士须在学三百日/乃听预秋试/D.学者其务进德修业/无失其时/其令州若县皆立学/本道使者选部属官为教授/员不足/取于乡里宿学有道业者/士须在学三百日/乃听预秋试/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策论,宋代以来试士科目之一,指议论当前政治问题、向朝廷献策的文章。B.判,唐宋两代的一种官制,多指以高位兼任低职务,或以京官出任地方官。C.楹,本义为厅堂前部的柱子,在古代也常作量词,文中指房柱的计量单位。D.实学,以“实体达用”和“经世致用”为主要宗旨与内容的学说,始于宋。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宋仁宗与众位大臣讨论办学时,范仲淹与宋祁等人的意见不一致,范仲淹多次强调兴办学校,而宋祁等则认为教育的关键不在办学校。B.宋仁宗听从大臣们的建议,下诏大力兴办州县等地方学校,改革科举制度,务求使学者充分展示才能,让读经的人不再只是死记硬背。C.胡瑗在湖州教授学生,率先垂范,严格执行师生之礼仪,即使在盛夏酷暑,也一定穿着整齐坐于堂上;宋仁宗以湖州办学为全国范例。D.胡瑗上书宋仁宗建议兴武学,他撰写了一卷《武学规矩》进献给宋仁宗,又提出请梅尧臣等人来讲习《孙子》《论语》,教授制胜御敌之术。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有司束以声病,学者专于记诵,则不足尽人材。(2)诸生亦信爱如其父兄,从之游者常数百人。17.为什么仁宗在太学谒孔子时要行再拜之礼?【答案】13.D14.C15.A16.①有关部门如果只局限于以诗文声律取士的规定标准,学生只专心于记述背诵,就不能真正选拔出人才。②学生们也像是对待自己的父亲和兄长一般地信任和爱戴老师,跟从他学习的人常常数以百计。17.①要突显尊师重教的态度。②强化兴办学校的决心。【解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学者应务求进德修业,不要错过求学的时机。令州县都设立学校,由本道使者选派部属官员作为教授,如人员不足,从乡里选择饱学有道业的人来充任。学生在学校学习三百日,才允许参加秋试。 “无失其时”中,“无失”是谓语,“其时”是宾语,结构完整,联系紧密,“其令”的宾语是“州若县皆立学”,故应在“其时”后断开,排除AC;“部属官”是“部属官员”的意思,作“选”的宾语,“部属官”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故选D。【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C.“文中指房柱的计量单位”错误,根据原文“国子监才二百楹,制度狭小,不足以容”可知,“楹”在文中是“房屋”的计量单位,而不是“房柱”的计量单位。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范仲淹与宋祁等人的意见不一致”错误,原文开头部分“时范仲淹意欲复古功学,数言兴学校”,宋祁认为,“教不本于学校……则不能核名实……莫若使士皆土著而教之于学校”,可见他的意见与范仲淹是一致的。故选A。【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①“有司”,主管官员(部门);“束”,局限,限制;“学者”,学生,求学的人。②“信爱如其父兄”,介词结构后置,应为“如其父兄信爱”;“从”,跟从;“游者”,学习的人。【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信息、归纳要点的能力。按惯例,皇帝谒拜孔子只是肃揖而已,仁宗特意拜了两次。由“今朕建学兴善以尊大夫之行,更制革敝以尽学者之才”可知,仁宗行再拜之礼是要突显尊师重教的态度;由“诏天下州县立学”“诏以锡庆院为太学,置内舍生二百人”可知,仁宗下诏兴办学校,行再拜之礼是强化兴办学校的决心。参考译文:宋仁宗(赵祯)庆历四年三月乙亥日,诏令天下州县设立学校。当时范仲淹想要恢复古制,鼓励学习,多次进言兴办学校。宋祁等人上奏:“教育不立足于学校,文士不在乡里进 行考察,便不能查验名实。有关部门如果只局限于以诗文声律取士的规定标准,学生只专心于记述背诵,就不能真正选拔出人才。参考各家的学说,选择便利于当今的,莫如使学生都在乡里受到学校的教育,然后由州县考察他们的操行,这样学生便修身正己了。先进行策论,这样善于文词的便留心于治乱;简化科举程式,这样学识渊博的可驰骋议论;试问大义,这样学经书的不专门从事记述背诵。”仁宗听从了这一建议,至此诏令说:“现在朕建学校选人才以尊崇士大夫的操行,变更制度革除弊端来极尽所能展现学者的才能。学者应务求进德修业,不要错过求学的时机。令州县都设立学校,由本道使者选派部属官作为教授,如人员不足,从乡里选择饱学有道业的人来充任。学生在学校学习三百日,才允许参加秋试。”夏四月壬子日,判国子监王拱辰等人上言:“汉代太学一千八百室、生徒三万人。唐代学校也有一千二百间。现今取才养士之法空前盛大,而国子监才二百间,空间狭小,不足以容纳生徒。”诏令以锡庆院为太学,容纳内舍生二百人。夏五月壬申日,仁宗至太学谒拜孔子。按惯例,皇帝谒拜孔子只是肃揖而已,仁宗特意拜了两次。赐太学直讲孙复五品官服。当初,海陵人胡瑗为湖州教授,培训人才有法,科条细密完备,以身作则,虽盛夏酷暑,必身穿公服坐于堂上,严肃师生的礼仪,把学生视为自己的子弟一般,学生们也像是对待自己的父亲和兄长一般地信任和爱戴老师,跟从他学习的人常常数以百计。当时正崇尚词赋,唯独湖州的学校设立经义治事斋,来促进实学。至此,兴办太学,诏令到湖州取法,并著为法令格式。胡瑗书请兴办武学,大略说:“近年吴育已建议兴办武学,但选用官员不当,不久而废止。当今国子监直讲内梅尧臣曾注《孙子》,深明兵法大义。如使梅尧臣等人兼临武学,每日令讲《论语》,使学生懂得忠孝仁义之道;讲《孙子》《吴子》等兵法,使学生懂得制胜御敌的方法。选择二三百有智慧谋略的人来教练他们,这样在一二十年之间必有成效。臣已撰写《武学规矩》一卷,进呈圣上。”当时的议论以为兴办武学的方略难以施行。(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8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南浦·春水张炎波暖绿粼粼,燕飞来,好是苏堤才晓。鱼没浪痕圆,流红去,翻笑东风难扫。荒桥断浦,柳阴撑出扁舟小。回首池塘青欲遍,绝似梦中芳草。和云流出空山,甚年年净洗,花香不了?新绿乍生时,孤村路,犹忆那回曾到。余情渺渺,茂林觞咏如今悄。前度刘郎[注]归去后,溪上碧桃多少。[注]前度刘郎:指去而复返的人。唐代刘禹锡《再游玄都观》有“种桃道士归何处,前 度刘郎今又来”的诗句。18.下列对这首词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波暖绿粼粼”等三句,用绿波、归燕和苏堤的意象描绘了春日西湖阳光明媚、生机盎然的景象。B.“鱼没浪痕圆”一句将鱼潜入水中时的轻盈姿态刻画得入木三分,笔调轻松写意,描写细致传神。C.“茂林觞咏”句化用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语句,表达了对眼前景色的喜爱和归隐山林的愿望。D.全词从咏西湖春水起,以追怀往日春游水滨结,感情由欢快渐渐转为悲伤,情景交融,精妙绝伦。19.如何理解“流红去,翻笑东风难扫”?这样写有什么巧妙之处?【答案】18.C19.第一问:这两句的意思是湖水流动带走落红,反而嘲笑东风不能吹净残花。第二问:这两句运用拟人和借代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落花之色、春光阑珊之态与湖水浩渺之形。【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赏析能力。C.“归隐山林的愿望”错误。结伴畅游,吟诗作乐。“余情渺渺,茂林觞咏如今悄”意思是可惜当日的欢愉已成过去,只是满怀余情不了,所以应是表达了盛时不再的感慨。故选C。【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以及表达技巧把握能力。“流红去,翻笑东风难扫”中“流红”指的是把红花流走,“翻”,反而,“东风”,指春风,意思是湖水流动带走落红,反而嘲笑东风不能吹净残花。本句话中,“红”代指的是落花的颜色,“东风”,代指春风,运用了借代的手法。“笑”“扫”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湖水以人的动作,所以这两句运用拟人和借代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落花之色、春光阑珊之态与湖水浩渺之形。(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而劣马拉车走十天,也 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2)高适《燕歌行》中揭露“汉军”中将军和士兵苦乐不均、生死迥异的地位和待遇,暗示了必败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月是我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阅读唐代诗歌,处处看得到“月”,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骐骥一跃②.不能十步③.战士军前半死生④.美人帐下犹歌舞⑤.明月松间照⑥.清泉石上流(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骐骥、跃、帐。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这边厢,在烟火气、市井气浓郁的菜场里,和_________的人打交道;那边厢,没有生意的时候能够静下心来,虔诚、认真地画油画。看上去很违和的“卖菜大姐画油画”,本质上却是一种理性选择——卖菜是为了生计,画油画是为了满足精神诉求和情感需要,二者都很重要,没必要_________。每个人既不是不知疲倦的永动机,也不是没有情绪的机器人,更不是没有思想的兵马俑。在社会分层中,一些人虽然缺乏财富积累、社会资本和声望,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精神文化需要、不需要“精神食粮”。一个成熟的社会,不能让少数精英和天才_________,而应该让大多数普通人只要努力付出,就可以生活得更好。工具理性的大行其道,让一些人习惯了功利和算计。在他们看来,如果不能进行_________的利益变现,这些兴趣爱好和特长就一无是处。对于这些钻进“钱眼”的人们,他们不难理解“精神食粮”的重要性,自然就不愿意追求高品质的精神。2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形形色色顾此失彼独一无二行之有效B.各色各样左右为难一枝独秀行之有效C.形形色色顾此失彼一枝独秀立竿见影 D.各色各样左右为难独一无二立竿见影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对于这些钻进“钱眼”的人们来说,他们不难理解“精神食粮”的重要性,自然就不愿意追求高品质的精神。B.对于这些钻进“钱眼”的人们来说,他们很难理解“精神食粮”的重要性,自然就不愿意追求高品质的精神生活。C.这些钻进“钱眼”的人们,他们不难理解“精神食粮”的重要性,但却不愿意追求高品质的精神生活。D.这些钻进“钱眼”的人们,他们很难理解“精神食粮”的重要性,自然就不愿意追求高品质的精神。2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答案】21.C22.B23.①“既不是”“也不是”“更不是”结构相似,“不知疲倦”“没有情绪”“没有思想”语义相关,“永动机”“机器人”“兵马俑”含义类似。②三个句子排叠而出,语气连贯,节律强劲,层层递进,强化拓展了每个人都会疲惫,每个人都有情绪、有思想的语意。【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组:“形形色色”,各种各样,形容事物种类繁多;“各色各样”,各种类别,各种式样。此处用来修饰人,两个词语均可。第二组:“顾此失彼”,顾了这个,丢了那个,形容照顾不过来;“左右为难”,形容不管怎样做都有难处。语境强调的是兼顾,而非“有难处”,所以应用“顾此失彼”。第三组:“一枝独秀”,形容在同类事物中最为突出,最为优秀;“独一无二”,指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形容十分稀少。语境强调的是“少数精英和天才”在社会中突出,而非“稀少”,所以应用“一枝独秀”。第四组:“立竿见影”,把竹竿立在太阳光下,立刻就能看到影子,比喻收效非常迅速;“行之有效”,指实行起来有成效。根据前文语境“一些人习惯了功利和算计”,可知此处强调“收效迅速”而非“有成效”,所以应用“立竿见影”。故选C。【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一是成分残缺,“对于”后面缺少与之对应的词语“来说”,可以删去“对于”或者加上“来说”一词;二是不合逻辑,“不难理解”与后文的“自然就不愿意”语意矛盾,应改为“很难理解”;三是搭配不当,“追求”的宾语应为“精神生活”而非“精神”。综合以上分析,把三处语病都修改了的是B。故选B。【2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排比句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增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一种修辞手法。构成:首先,句式上,三句话“‘既不是……’,‘也不是……’,‘更不是……’”,运用相似的句式,构成排比;其次,词语选用搭配上,分别采用“修饰语+中心词”的偏正结构,而且修饰语“不知疲倦”“没有情绪”“没有思想”三个词语,在语义上具有相关性,并且中心词“永动机”“机器人”“兵马俑”三个词语,在含义上具有类似性。表达效果:三个结构相似的句子构成排比句,条理分明,节奏和谐,层层递进,强调了文段内容——每个人都会疲惫,每个人都有情绪,每个人都有思想;在语气上,增添了文段的气势;在感情上,加深了作为普通人也有精神追求的强烈感情。(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说起鲸类,很多人会想到体型最大的蓝鲸、聪明可爱的白鲸等,它们都生活在海洋中。其实,①,比如白鱀豚和长江江豚。②,但白鱀豚和长江江豚的生活习性有所不同。前者更喜欢在长江中心航道活动,而后者更喜欢在靠近江边的地方活动。后者喜欢吃15厘米以下的小鱼,而前者喜欢吃稍大些的鱼。白鱀豚和长江江豚同属于鲸偶蹄目,它们的祖先都曾生活在陆地上,③,逐渐把身躯化成鱼形,完全适应水生生活。1600万~1160万年前,全球海平面升高,一些小型鲸类便趁机进入内陆水域生活。相比于海洋,()。20世纪以来,长江流域航运、渔业激增,水利工程和工业污 染日趋严重,白鱀豚的数量出现剧烈下降,长江江豚处境稍好,不过种群下降趋势也很明显。24.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河湖中有着更加频繁激烈的人类活动竞争B.河湖中的竞争并不算激烈,尽管人类活动更频繁C.河湖中的竞争虽不算激烈,但人类活动却更频繁D.人类活动更加频繁,但河湖中竞争并不算激烈25.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答案】24.C25.①内陆水域(淡水里)也有鲸类生活②虽然都生活在长江中③之后进入海洋【解析】【2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依据前文“相比于海洋”,推断衔接句原意是鲸类在海洋中的竞争要比河湖中激烈,而非人类活动竞争激烈,由此排除A项。依据后文人类活动对白鱀豚及长江江豚的影响,确定衔接句的落脚点在“人类活动”上,由此排除D项。B项虽然落脚点在“人类活动”上,但语句强调的重心是“河湖中的竞争并不算激烈”,故排除B项。故选C。【2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联系上文“说起鲸类,很多人会想到体型最大的蓝鲸、聪明可爱的白鲸等,它们都生活在海洋中”,关联词“其实”表明①中所填句子与上文内容有转折,再联系后文“比如白鱀豚和长江江豚”,这些鲸类都生活在江里,据此可以填入“内陆水域也有鲸类生活”或“淡水里也有鲸类生活”这样的内容。第二空,从后文“但白鱀豚和长江江豚的生活习性有所不同”可推测出,“但”表明意思的转折,这一句是分析白鱀豚和长江江豚的生活习性的不同,那么②中所填入句子的意思一定和两种鲸类的共同点有关。从“前者更喜欢在长江中心航道活动,而后者更喜欢在靠近江边的地方活动”可知,两者都生活在长江中,据此可以填入“虽然都生活在长江中”这样的内 容。第三空,从前文“它们的祖先都曾生活在陆地上”和后文“逐渐把身躯化成鱼形,完全适应水生生活”可知,③中所填入句子和白鱀豚和长江江豚从陆生生物到水生生物的转变有关,而从陆生生物到水生生物的转变最重要的就是从陆地进入的水里。而从后文“全球海平面升高,一些小型鲸类便趁机进入内陆水域生活”可知,白鱀豚和长江江豚的祖先是进入了海洋。据此可以填入“之后进入海洋”这样的内容。四、写作(60分)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有人说:“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人在逆境,唯有内心强大,方能越挫越勇、迎来峰回路转。有人说:“生活可能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好,但是也没你想的那么糟。”没有暗无天日的绝境,只有甘愿认输的自己。怀有绝地反击的勇气,才能冲破迷雾,迎来柳暗花明。有人说:“生活中最难的,是在高光时刻还能做到不狂不傲。”顺境不傲、满而不盈,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大智慧。复兴中学团委将组织以“顺境·逆境·绝境”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演讲稿,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逆境中搏击,绝境中奋起,顺境中沉淀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当我们身处逆境甚至绝境之时,我们要学会转化和利用,让那些磨难成为我们成功的条件;当我们身处顺境之时,却要时刻谨记“盈满则亏”的道理,在顺境中积极沉淀自己。请相信,人生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我们应于逆境中搏击,于绝境中奋起,于顺境中沉淀!于逆境寻找另一种鼓声,伴着鼓声追觅新的出路。“人生除了生死,其余都是擦伤。”于逆境中把握机遇,于人生低谷时刻寻找另一种鼓声, 使之成为自己的台阶。徐磊在失去了安稳的工作后,险些流落街头,好在他寻觅到另一种鼓声,化身南派三叔以文字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盗墓笔记》一经面世便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其作品出版后一时洛阳纸贵。平凡人并不是天生就比成功者差,而是在逆境中,成功者比平凡人多坚持几分钟,多走几步路,多思考了几个问题。当你无法明白成功者的做法时,只是因为你们听到的不是同一种鼓声罢了。于绝境处勇于付诸实践,力拔山兮气盖世。风入隘口,河过峡谷,前者愈急,后者益勇。身陷绝境又何妨?一蓑烟雨任平生。风云乱世,始皇有“御宇扬威治六合”之勇,高祖有“涸泽斩白蛇”之勇,光武有“君王策马挥戈”之勇,仲谋有“水师锁长江抗曹刘”之勇,终于绝境中搏出一线生机!绝境仅仅是一段距离、一个门槛,同样也是一次转折、一次醒悟和升华。于绝境深处,你往往会突破骨髓与血液中的樊篱,超越与俗人甚至包括你自己所见不同的常规,书写不曾想象的神话。英雄和平凡人的区别就在于,英雄勇敢面对绝境,在绝境中创造了奇迹。绝境才是你的资本、你的证明。而平凡人面露畏惧,在绝境中选择了放弃。不在绝境中重生,就在绝境中灭亡!于顺境处默默沉淀,蓦然回首,成功已在灯火阑珊处。关于究竟是哪种环境更容易出人才,我认为这是无定论的。当然我们都必须承认生活在逆境中的人会更有动力努力地学习、工作来改变自己甚至整个家庭的命运。可是这不代表顺境中出来的人才就少。处在顺境中的人往往有更好的物质条件,更能为自己创造更好的机遇。宋庆龄女士并没有因为出身名门,处于顺境就沾染上懒散虚荣的恶习,反而借优良的环境,不断的提高自己,成为了一代女性的楷模。究其根本,关键并非顺境或逆境,关键是处于不同环境中的人本身。冰心同样也是很好的例子,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她深造直至最后的成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她们都来自不同的背景,却都是社会英才。因为顺境也好逆境也罢,控制自己人生方向的始终是自己。青年如扶桑,不惧岁月长,黄金时代不在身后,而在奋勇搏击的将来。就让我们,在逆境中勇敢抖落身上的泥土,化绝境为顺境,将绊脚石踩成垫脚石,以永不懈怠的精神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获得新生。谢谢大家!【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三则材料分别从逆境不忧、绝境不慌、顺境不傲的角度,阐述了为人处世应该坚守的原则。材料一并没有盲目地赞扬逆境,而是指出唯有强大的内心、勇于直面,才能打败逆境,把在逆境中遭受的伤害转化为自己内心和能力的强大。而对于材料二绝境,强调的就是绝地反击的勇气。要做到这点,就不能被“绝”字所恐吓,而是放松心态,仅仅把它当作一次普通的磨练。对于材料三顺境,强调的则是“不傲”“不盈”,这意味着我们不能因为身处顺境就止步不前,也不能因为身处顺境这一便利条件,而盲目自信,看不到自己的不足,不能虚心向他人求教。所以,不管是身处逆境、绝境还是顺境,人生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把握住自己的心态,不张狂,不退缩,不慌乱,始终保持积极的状态。这样,就能行稳致远。试题要求以“顺境·逆境·绝境”为主题进行写作。写作时可以考虑两两组合进行思辨,或对三者分别论述。如对于逆境与顺境,这都是人生要面对的自然状态,一个人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也不可能永处逆境,成功和失败不是由处境来决定,而是看你是否有主观能动性,处境只是客观原因,内因才是关键。因此,在顺境中我们不能大意,不能沉溺顺境而忘记了跳出舒适圈去奋斗;在逆境中不能一蹶不振,要勇敢奋斗、拼搏,让逆境成为自己成功的垫脚石。对于绝境与逆境,可以从挫折的严重性角度去分析,指出若不谨慎对待每一次逆境,消极“躺平”,它终将变成绝境;但若身处绝境中,我们也不能因此而一蹶不振,而是要放松心态,积极面对,把绝境当作一次普通的逆境去对待,勇敢直面挑战。最后可从青年一代的角度出发,提出要求,无论顺境逆境绝境都是人生的财富,激励青年正视自己,勇敢前行,取得成功。写作中注意演讲稿的格式要求。立意:1.无论顺境逆境都是人生的财富。2.坦然面对自己的处境,有正确的成败观。3.无论绝境逆境都不能阻挡成功的脚步。4.绝境是天才的进身之阶。5.把绝境当作逆境,在绝境中寻找出口。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2-06 11:01:05 页数:24
价格:¥3 大小:46.49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