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生物
>
广东省广州市五中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10月月考试题(Word版带答案)
广东省广州市五中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10月月考试题(Word版带答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3
2
/23
剩余21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广州市第五中学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生物学10月段考一、单选题16题1.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正确的是( )A.蛋白质经加热变性后,肽链的空间结构和肽键都会被破坏B.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其盘曲折叠的空间结构决定蛋白质的功能C.不同氨基酸的R基一定不同,人体细胞可合成非必需氨基酸D.性激素作为信号分子调节生命活动,这体现了蛋白质的信息传递功能【答案】C【解析】【分析】1、蛋白质变性: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等会导致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不可逆变化而使蛋白质变性,这一过程肽键不断。2、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盘曲折叠的空间结构决定了蛋白质结构多样性,进而决定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3、组成生物体中蛋白质的21种氨基酸R基各不相同,这些氨基酸可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前者人体细胞中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吸收,后者人体细胞中可以合成。4、蛋白质的功能: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催化、运输、免疫和调节等。【详解】A、蛋白质加热变性,构成蛋白质的肽链充分伸展,蛋白质空间结构改变,肽键没有被破坏,A错误;B、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盘曲折叠的空间结构决定了蛋白质的功能,B错误;C、不同氨基酸的R基一定不同,人体细胞可合成非必需氨基酸,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须从食物中获取的氨基酸为必需氨基酸,C正确;D、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不是蛋白质,D错误。故选C。2.关于水具有支持生命的独特性质的原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水分子是极性分子,易与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分子结合,因此水是良好的溶剂B.水分子之间易形成氢键,氢键易断裂和形成,使水在常温下呈液体状态C.自由水和结合水都能参与化学反应D.氢键的存在使水有较高的比热容,有利于维持生命系统的稳定【答案】C 【解析】【分析】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关系:自由水和结合水可相互转化。细胞含水量与代谢的关系:代谢活动旺盛,细胞内自由水含量高;代谢活动下降,细胞中结合水含量高,结合水的比例上升时,植物的抗逆性增强,细胞代谢速率降低。【详解】A、水分子是极性分子,易与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分子结合,因此水是良好的溶剂,A正确;B、水分子之间易形成氢键,氢键易断裂和形成,使水在常温下呈液体状态,具有流动性,B正确;C、自由水能参与化学反应,结合水不能参与生化反应,C错误;D、氢键的存在使水有较高的比热容,使水的温度不易发生改变,有利于维持生命系统的稳定,D正确。故选C。3.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下列有关检测试剂与检测对象的对应实验中,描述正确的一组是( )组别试剂检测有机物常用材料条件颜色反应A斐林试剂葡萄糖、蔗糖梨、苹果匀浆50~65℃温水浴砖红色沉淀B苏丹III脂肪花生种子匀浆制作临时装片橘黄色C双缩脲试剂蛋白质、多肽豆浆、鲜肝研磨液混合后加入紫色D碘液淀粉小麦匀浆直接加入蓝色A.AB.BC.CD.D【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A、蔗糖是非还原糖,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A错误;B、花生种子匀浆中的脂肪,不需要制作临时装片,B错误;C、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先加A液再加B液,不能AB混合后加,C错误;D、小麦匀浆含有淀粉,直接加入碘液呈现蓝色,D正确。故选D。【详解】A、蔗糖是非还原糖,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A错误;B、花生种子匀浆中的脂肪,不需要制作临时装片,B错误;C、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先加A液再加B液,不能A、B混合后加,C错误;D、小麦匀浆含有淀粉,直接加入碘液呈现蓝色,D正确。故选D。4.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研究发现,经常运动的人肌细胞中线粒体数量通常比缺乏锻炼的人多。下列与线粒体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氧呼吸时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都能产生ATPB.线粒体内膜上的酶可以参与[H]和氧反应形成水的过程C.线粒体中的丙酮酸分解成CO2和[H]的过程需要O2的直接参与D.线粒体中的DNA能够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答案】C【解析】【分析】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详解】A、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三个阶段均可产生ATP,故有氧呼吸时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都可产生ATP,A正确;B、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该阶段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该过程需要酶的催化,B正确;C、丙酮酸分解为CO2和[H]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基质,该过程需要水的参与,不需要氧气的参与,C错误;D、线粒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其中含有少量DNA,可以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蛋白质的合成,D正确。故选C。 5.下列关于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A.稻田需要定期排水,否则水稻幼根因缺氧而变黑、腐烂B.“正其行,通其风”,可以使空气不断流过叶面,提供较多的CO2,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C.用蓝紫色塑料薄膜代替透明塑料薄膜,可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速率D.慢跑、太极等运动可避免肌细胞内积累乳酸,防止肌肉酸痛【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1)种植农作物时,疏松土壤能促进根细胞有氧呼吸,有利于根细胞对矿质离子的主动吸收;(2)利用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的原理酿酒,利用其发酵产生二氧化碳的原理制作面包、馒头;(3)利用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的原理制作酸奶、泡菜;(4)稻田中定期排水可防止水稻因缺氧而变黑、腐烂;(5)皮肤破损较深或被锈钉扎伤后,破伤风芽孢杆菌容易大量繁殖,引起破伤风;(6)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是不致因剧烈运动导致氧的不足,使肌细胞因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引起肌肉酸胀乏力;(7)粮食要在低温、低氧、干燥的环境中保存;(8)果蔬、鲜花的保鲜要在低温、低氧、适宜湿度的条件下保存。【详解】A、水稻田需要不定期排水,否则根细胞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出现烂根、变黑和腐烂现象,A正确;B、“正其行,通其风”可以提供较多的CO2,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B正确;C、用蓝紫色的塑料薄膜只有蓝紫光能透过去,而白光中包含蓝紫光,相当于减少了光的种类,所以不能提高光合作用速率,C错误;D、慢跑、太极等有氧运动促进有氧呼吸,可避免肌细胞无氧呼吸积累乳酸,防止肌肉酸痛,D正确。故选C。6.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中,下列哪一项不会发生( )A.新的噬菌体DNA合成B.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合成C.噬菌体在自身RNA聚合酶作用下转录出RNAD.合成的噬菌体RNA与大肠杆菌的核糖体结合【答案】C 【解析】【分析】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它的头部和尾部的外壳都是蛋白质构成的,头部含有DNA。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在自身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利用大肠杆菌体内的物质来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进行大量增殖。【详解】A、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其DNA会在大肠杆菌体内复制,合成新的噬菌体DNA,A正确;B、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中,只有DNA进入大肠杆菌,T2噬菌体会用自身的DNA和大肠杆菌的氨基酸等来合成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B正确;C、噬菌体在大肠杆菌RNA聚合酶作用下转录出RNA,C错误;D、T2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以噬菌体的DNA为模板,利用大肠杆菌提供的原料合成噬菌体的DNA,然后通过转录,合成mRNA与核糖体结合,通过翻译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因此侵染过程中会发生合成的噬菌体RNA与大肠杆菌的核糖体结合,D正确。故选C。7.含有100个碱基对的—个DNA分子片段,其中一条链的A+T占40%,它的互补链中G与T分别占22%和18%,如果连续复制2次,则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数量为( )A.240个B.180个C.114个D.90个【答案】B【解析】【分析】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T=C+G,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2)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与(G+C)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3)DNA分子一条链中(A+G)与(T+C)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在整个双链中该比值为1;(4)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不同,即(A+T)与(C+G)的比值不同。该比值体现了不同生物DNA分子的特异性;(5)双链DNA分子中,A=(A1+A2)÷2,其他碱基同理。【详解】分析题意可知:该DNA片段含有100个碱基对,即每条链含有100 个碱基,其中一条链(设为1链)的A+T占40%,即A1+T1=40个,则C1+G1=60个;互补链(设为2链)中G与T分别占22%和18%,即G2=22,T2=18,可知C1=22,则G1=60-22=38=C2,故该DNA片段中C=22+38=60。已知DNA复制了2次,则DNA的个数为22=4,4个DNA中共有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量为4×60=240,原DNA片段中有60个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则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数量为240-60=180,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8.许多抗肿瘤药物通过干扰DNA合成及功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下表为三种抗肿瘤药物的主要作用机理。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药物名称作用机理羟基脲阻止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合成放线菌素D抑制RNA聚合酶活性阿糖胞苷抑制DNA聚合酶活性A.羟基脲处理后,肿瘤细胞中DNA复制和转录过程都出现原料匮乏B.放线菌素D处理后,肿瘤细胞中转录过程受到抑制C.阿糖胞苷处理后,肿瘤细胞DNA复制过程中子链无法正常延伸D.将三种药物精准导入肿瘤细胞可减少它们对正常细胞的不利影响【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表格信息:羟基脲阻止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合成,从而影响DNA复制过程中原料的供应;放线菌素D通过抑制RNA聚合酶活性,从而影响DNA的转录;阿糖胞苷通过抑制DNA聚合酶活性而影响DNA复制过程。【详解】A、DNA转录所需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羟基脲处理不影响DNA转录的原料供应,A错误;B、RNA聚合酶参与DNA的转录,放线菌素D能抑制RNA聚合酶活性,则肿瘤细胞中转录过程受到抑制,B正确;C、阿糖胞苷抑制DNA聚合酶活性而影响DNA复制过程,DNA 聚合酶活性受抑制后,会使肿瘤细胞DNA复制过程中子链无法正常延伸,C正确;D、三种药物能抑制细胞中DNA的复制和转录,不是只针对肿瘤细胞,将三种药物精准导入肿瘤细胞可减少它们对正常细胞的不利影响,D正确。故选A。9.下列有关减数分裂和遗传物质基础的叙述,正确的是( )A.T2噬菌体DNA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B.水稻体细胞中有12对24条染色体,卵细胞中应有6对12条染色体C.一条来自于父方,一条来自于母方的染色体组成一对同源染色体D.DNA分子一条链上的(A+T)/(G+C)越大,热稳定性越强【答案】A【解析】【分析】每种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二倍体生物的配子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没有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指的是一条来自于父方,一条来自于母方,形态大小相似,在减数分裂中能够联会的一对染色体。DNA双链分子中,G≡C配对形成三个氢键,A=T配对形成两个氢键,氢键数量越少,受热越容易断裂,热稳定性越弱。【详解】A、每种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T2噬菌体DNA也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A正确;B、水稻体细胞中有12对24条染色体,说明水稻是二倍体,二倍体生物的配子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没有同源染色体,故不能说6对,B错误;C、同源染色体指的是一条来自于父方,一条来自于母方,形态大小相似,在减数分裂中能够联会的一对染色体,C错误;D、DNA双链分子中,G≡C配对形成三个氢键,A=T配对形成两个氢键,一条链上的(A+T)/(G+C)越大,说明另一条链上同样(A+T)/(G+C)越大,意味着双链分子中G≡C配对越少于A=T配对,氢键数量越少,受热越容易断裂,热稳定性越弱,D错误。故选A。10.某种酶的催化反应速率随温度和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酶可耐受一定的高温B.在t1时,该酶催化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不同温度下,该酶达到最大催化反应速率时所需时间不同D.相同温度下,在不同反应时间该酶的催化反应速率不同【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可知,在图示温度实验范围内,50℃酶的活性最高,其次是60℃时,在40℃时酶促反应速率随时间延长而增大。【详解】A、据图可知,该酶在70℃条件下仍具有一定的活性,故该酶可以耐受一定的高温,A正确;B、据图可知,在t1时,酶促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即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为40℃<<50℃<60℃<70℃,B正确;C、由题图可知,在不同温度下,该酶达到最大催化反应速率(曲线变平缓)时所需时间不同,其中70℃达到该温度下的最大反应速率时间最短,C正确;D、相同温度下,不同反应时间内该酶的反应速率可能相同,如达到最大反应速率(曲线平缓)之后的反应速率相同,D错误。故选D。11.研究人员将32P标记磷酸注入活的离体肝细胞,1~2min后迅速分离得到细胞内的ATP。结果发现ATP的末端磷酸基团被32P标记,并测得ATP与注入的32P标记磷酸的放射性强度几乎一致。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表明,细胞内全部ADP都转化成ATPB.32P标记的ATP水解产生的腺苷没有放射性C.32P在ATP的3个磷酸基团中出现的概率相等D.ATP与ADP相互转化速度快,且转化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 【答案】B【解析】【分析】ATP又叫三磷酸腺苷,简称为ATP,其结构式是:A-P~P~P,A-表示腺苷、T-表示三个、P-表示磷酸基团,“~”表示高能磷酸键。【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该实验不能说明细胞内全部ADP都转化成ATP,A错误;B、根据题干信息“结果发现ATP的末端磷酸基团被32P标记,并测得ATP与注入的32P标记磷酸的放射性强度几乎一致。”说明:32P标记的ATP水解产生的腺苷没有放射性,B正确;C、根据题干信息“放射性几乎只出现在ATP的末端磷酸基团”可知,32P在ATP的3个磷酸基团中出现的概率不同,C错误;D、该实验不能说明转化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D错误。故选B。12.丙肝病毒(HCV)能以注入宿主细胞的RNA为模板直接翻译出蛋白质。索非布韦是一种尿嘧啶类似物,能抑制RNA复制酶(NS5B)的活性,可用于丙肝治疗。下图为HCV在宿主细胞内增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NS5B识别+RNA上的起始密码子后才能启动①过程B.+RNA与-RNA都可以作为HCV的遗传物质C.人体只有肝细胞中含有HCV受体蛋白基因D.NS5B可能无法区分参与到病毒RNA合成过程中的索非布韦与尿嘧啶【答案】D【解析】【分析】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进行生命活动。病毒依据宿主细胞的种类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噬菌体;根据遗传物质来分,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详解】A、①②过程表示RNA复制,而起始密码子是翻译的起点,A错误;B、由图可知,HCV的遗传物质是+RNA,-RNA是与+RNA碱基互补配对的,不能作为遗传 物质,B错误;C、人体所有细胞都含有HCV受体蛋白基因,只有在肝细胞中该基因才表达,C错误;D、据题干信息可知,索非布韦是一种尿嘧啶类似物,因此NS5B可能无法区分参与到病毒RNA合成过程中的索非布韦与尿嘧啶,D正确。故选D。13.科学家曾提出DNA复制方式的三种假说:全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和分散复制(图1)。对此假说,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图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代细菌DNA离心后,试管中出现1条中带,说明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B.第二代细菌DNA离心后,试管中出现1条中带和1条轻带,说明DNA复制方式是全保留复制C.结合第一代和第二代细菌DNA离心结果,说明DNA复制方式是分散复制D.若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继续培养至第三代,细菌DNA离心后试管中会出现1条中带和1条轻带【答案】D【解析】【分析】科学家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和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DNA复制的方式为半保留复制。14N和15N是N元素的两种稳定同位素,这两种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同,含15N的DNA比含14N的DNA密度大,因此,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可以在试管中区分含有不同N元素的DNA。 【详解】ABC、第一代细菌DNA离心后,试管中出现1条中带,则可以排除全保留复制,但不能肯定是半保留复制或分散复制,继续做子代Ⅱ的DNA密度鉴定,若子代Ⅱ可以分出一条中密度带和一条轻密度带,则可以排除分散复制,同时肯定是半保留复制,ABC错误;D、若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继续培养至第三代,形成的子代DNA只有两条链均为14N,或一条链含有14N一条链含有15N两种类型,因此细菌DNA离心后试管中只会出现1条中带和1条轻带,D正确。故选D。14.果蝇的长翅和残翅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装有果蝇的甲、乙两支试管,甲试管中的雌雄果蝇均为长翅果蝇,乙试管中的雌雄果蝇中均有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已知甲试管和乙试管具有连续的亲子代关系,且亲代是通过随机交配的方式产生子代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长翅为显性性状,残翅为隐性性状B.甲试管中的果蝇为亲代,乙试管中的果蝇为子代C.甲试管中的长翅果蝇全部都是杂合子D.乙试管中的长翅果蝇中存在纯合子和杂合子【答案】B【解析】【分析】在遗传过程中的子代部分性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这种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方式就称为伴性遗传。【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甲试管中的果蝇全部为长翅,乙试管果蝇有长翅和残翅,由于甲、乙两试管的果蝇具有连续随机交配的亲子代关系,无论甲是乙的亲本,还是乙是甲的亲本,长翅均为显性性状,残翅均为隐性性状,A正确;BCD、设控制长翅、残翅的基因为A、a。根据题意,若乙管(既有长翅又有残翅)是亲代,则通过随机交配,甲管不可能只有长翅;若甲管为亲代,乙管为子代,则长翅为显性,残翅为隐性,甲管为纯合子或杂合子(长翅Aa),乙管长翅为AA或Aa、残翅为aa,BD正确,C错误。故选C。15.某种小鼠的毛色受AY(黄色)、A(鼠色)、a(黑色)3个基因控制,三者互为等位基因,AY对A、a为完全显性,A对a为完全显性,并且基因型AYAY胚胎致死(不计入个体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AYa个体与AYA个体杂交,则F1有3种基因型B.若AYa个体与Aa个体杂交,则F1有3种表现型C.若1只黄色雄鼠与若干只黑色雌鼠杂交,则F1可同时出现鼠色个体与黑色个体D.若1只黄色雄鼠与若干只纯合鼠色雌鼠杂交,则F1可同时出现黄色个体与鼠色个体【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干信息可知,AY对A、a为完全显性,A对a为完全显性,AYAY胚胎致死,因此小鼠的基因型及对应毛色表型有AYA(黄色)、AYa(黄色)、AA(鼠色)、Aa(鼠色)、aa(黑色),据此分析。【详解】A、若AYa个体与AYA个体杂交,由于基因型AYAY胚胎致死,则F1有AYA、AYa、Aa共3种基因型,A正确;B、若AYa个体与Aa个体杂交,产生的F1的基因型及表现型有AYA(黄色)、AYa(黄色)、Aa(鼠色)、aa(黑色),即有3种表现型,B正确;C、若1只黄色雄鼠(AYA或AYa)与若干只黑色雌鼠(aa)杂交,产生的F1的基因型为AYa(黄色)、Aa(鼠色),或AYa(黄色)、aa(黑色),不会同时出现鼠色个体与黑色个体,C错误;D、若1只黄色雄鼠(AYA或AYa)与若干只纯合鼠色雌鼠(AA)杂交,产生的F1的基因型为AYA(黄色)、AA(鼠色),或AYA(黄色)、Aa(鼠色),则F1可同时出现黄色个体与鼠色个体,D正确。故选C。16.已知某植株的高产与低产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将300对亲本均分为2组进行了下表所示的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组别杂交方案杂交结果甲组高产×低产高产∶低产=7∶1乙组低产×低产全为低产A.高产为显性性状,低产为隐性性状B.控制高产和低产的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C.甲组高产亲本中杂合个体的比例是1/3D.甲组高产亲本个体自交产生的子代中低产个体的比例是1/16【答案】C【解析】【分析】甲组实验,高产与低产亲本杂交,子代高产∶低产=7∶1,说明高产对低产为显性性状(相关基因用M、m表示),且高产亲本植株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因低产亲本(mm)只产生一种基因型为m的配子,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与高产亲本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相同。若高产亲本中杂合个体(Mm)的比例是X,则纯合个体(MM)的比例是1−X,进而推知:高产亲本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为M∶m=(1—X+X)∶X=7∶1,解得X=。在此基础上,即可对各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详解】A、由甲组的杂交结果可推知:高产为显性性状,低产为隐性性状,A正确;B、控制高产和低产的基因为不同的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二者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B正确;C、假设高产由基因M控制,低产由基因m控制,甲组的杂交子代高产∶低产=7∶1,即杂交子代低产的比例是,说明亲本高产植株产生m配子的比例是,进而推知:甲组高产亲本中杂合个体的比例是,C错误;D、甲组高产亲本中,只有杂合个体(Mm)自交才能产生低产子代(mm)个体,因甲组高产亲本中Mm的比例是,所以自交产生的低产子代个体的比例为×=,D正确。故选C。二、填空题17.胆固醇是体内一种重要脂质,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内胆固醇的来源及调节过程。 (1)细胞中的胆固醇可以来源于血浆。人体血浆中含有的某种低密度脂蛋白(LDL)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主要功能是将胆固醇转运到肝脏以外的组织细胞(靶细胞)中,以满足这些细胞对胆固醇的需要。a、LDL能够将包裹的胆固醇准确转运至靶细胞中,与其结构中的_______与靶细胞膜上的LDL受体结合直接相关。b、LDL通过途径①______方式进入靶细胞,形成网格蛋白包被的囊泡,经过脱包被作用后与胞内体(膜包裹的囊泡结构)融合。由于胞内体内部酸性较强,LDL与受体分离,胞内体以出芽的方式形成含有受体的小囊泡,通过途径②回到细胞膜被重新利用。含有LDL的胞内体通过途径③________,增加胞内游离胆固醇的含量。(2)当细胞中的胆固醇含量过高时,会抑制LDL受体基因表达以及_____从而使游离胆固醇的含量维持在正常水平。(3)如图为不同温度下胆固醇对人工膜(人工合成的脂质膜)微粘度(与流动性负相关)影响的曲线。据图分析胆固醇对膜流动性的作用:__________。 【答案】(1)①.载脂蛋白B②.胞吞③.进入溶酶体,被水解酶降解,释放到细胞质基质(2)抑制乙酰CoA还原酶的活性,促进胆固醇的储存(3)在温度较高时,胆固醇可以降低膜的流动性;在温度较低时,又可以提高膜的流动性/胆固醇使细胞膜的流动性在较大温度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解析】【分析】1、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2、由图可知,细胞中胆固醇含量的相对稳定是反馈调节的结果。3、胆固醇能参与动物细胞膜的组成、能够促进血液中脂质的运输,但过多摄入胆固醇易沉积在血管壁,危害健康。【小问1详解】①据图可知,LDL能够将包裹的胆固醇准确转运至靶细胞中,与其结构中的载脂蛋白B能与LDL受体特异性结合直接相关。②LDL属于大分子,通过靶细胞膜的方式是胞吞。由图可知,含有LDL的胞内体通过途径③进入溶酶体,溶酶体中含多种水解酶,能将其降解,释放到细胞质基质。【小问2详解】根据题图可知,当细胞中的胆固醇含量过高时,会抑制LDL受体基因表达以及抑制乙酰CoA还原酶的活性,促进胆固醇的储存,从而使游离胆固醇的含量维持在正常水平。小问3详解】根据题图可知,胆固醇对膜流动性的作用是在温度较高时,胆固醇可以降低膜的流动性;在温度较低时,又可以提高膜的流动性。胆固醇使细胞膜的流动性在较大温度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18.早期地球大气中的O2浓度很低,到了大约3.5亿年前,大气中O2浓度显著增加,CO2浓度明显下降。现在大气中的CO2浓度约390μmol·mol-1,是限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重要因素。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是一种催化CO2固定的酶,在低浓度CO2条件下,催化效率低。有些植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CO2浓缩机制,极大地提高了Rubisco所在局部空间位置的CO2浓度,促进了CO2的固定。回答下列问题:(1)真核细胞叶绿体中,在Rubisco的催化下,CO2被固定形成___________,进而被还原生成糖类,此过程发生在___________中。(2)海水中的无机碳主要以CO2和HCO3-两种形式存在,水体中CO2浓度低、扩散速度慢, 有些藻类具有图1所示的无机碳浓缩过程,图中HCO3-浓度最高的场所是__________(填“细胞外”或“细胞质基质”或“叶绿体”),可为图示过程提供ATP的生理过程有___________。(3)某些植物还有另一种CO2浓缩机制,部分过程见图2。在叶肉细胞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可将HCO3-转化为有机物,该有机物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最终进入相邻的维管束鞘细胞释放CO2,提高了Rubisco附近的CO2浓度。①由这种CO2浓缩机制可以推测,PEPC与无机碳的亲和力__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或“等于”)Rubisco。②图2所示的物质中,可由光合作用光反应提供的是__________。图中由Pyr转变为PEP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填“吸能反应”或“放能反应”)。③若要通过实验验证某植物在上述CO2浓缩机制中碳的转变过程及相应场所,可以使用__________技术。(4)通过转基因技术或蛋白质工程技术,可能进一步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以下研究思路合理的有__________。A.改造植物的HCO3-转运蛋白基因,增强HCO3-的运输能力B.改造植物的PEPC基因,抑制OAA的合成C.改造植物的Rubisco基因,增强CO2固定能力D.将CO2浓缩机制相关基因转入不具备此机制的植物【答案】(1)①.三碳化合物②.叶绿体基质 (2)①.叶绿体②.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3)①.高于②.NADPH和ATP③.吸能④.同位素示踪(4)ACD【解析】【分析】光合作用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1)光反应:场所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完成水的光解产生[H]和氧气,以及ATP的合成;(2)暗反应:场所在叶绿体基质中,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和C3的还原两个阶段。光反应为暗反应C3的还原阶段提供[H]和ATP。【小问1详解】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中,CO2被固定形成三碳化合物,进而被还原生成糖类,此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小问2详解】图示可知,HCO3-运输需要消耗ATP,说明HCO3-离子是通过主动运输的,主动运输一般是逆浓度运输,由此推断图中HCO3-浓度最高的场所是叶绿体。该过程中细胞质中需要的ATP由呼吸作用提供,叶绿体中的ATP由光合作用提供。【小问3详解】①PEPC参与催化HCO3-+PEP过程,说明PEPC与无机碳的亲和力高于Rubisco。②图2所示的物质中,可由光合作用光反应提供的是ATP和NADPH,图中由Pyr转变为PEP的过程需要消耗ATP,说明图中由Pyr转变为PEP的过程属于吸能反应。③若要通过实验验证某植物在上述CO2浓缩机制中碳的转变过程及相应场所,可以使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小问4详解】A、改造植物的HCO3-转运蛋白基因,增强HCO3-的运输能力,可以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A符合题意;B、改造植物的PEPC基因,抑制OAA的合成,不利于最终二氧化碳的生成,不能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B不符合题意;C、改造植物的Rubisco基因,增强CO2固定能力,可以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C符合题意;D、将CO2浓缩机制相关基因转入不具备此机制的植物,可提高Rubisco所在局部空间位置的CO2浓度,促进CO2的固定,从而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D符合题意。故选ACD。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光合作用的过程,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戎知识网络,并学会根据题干和题图获取信息,利用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推理、解答问题。19.果蝇的翅型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决定,但是也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如表一),现在用6只果蝇进行三组杂交实验(如表二),其中雄性亲本②④⑥在室温(20℃)长大,分析表格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表一:饲喂条件/基因型AAAaaa室温(20℃)正常翅正常翅残翅低温(0℃)残翅残翅残翅表二:组别雌性亲本雄性亲本子代饲喂条件子代表现及数量I①残翅②残翅低温(0℃)全部残翅II③正常翅④残翅室温(20℃)正常翅91残翅89III⑤残翅⑥正常翅室温(20℃)正常翅152残翅49(1)表二亲代①③⑤雌果蝇中_________(填序号)一定是在低温(0℃)的条件下饲养的;亲代果蝇③的基因型一定是_________。(2)果蝇翅型的遗传说明了生物性状是________共同调控的。(3)为确定亲本①的基因型,请完善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的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将第I组的子代进行随机自由交配得F2,把F2幼体放在_______的条件下饲喂,观察统计F2表现型及比例。预测结果及结论是:若F2___________,则果蝇①的基因型为Aa;若F2__________,则果蝇①的基因型为AA; 若F2__________,则果蝇①的基因型为aa。【答案】(1)①.⑤②.Aa(2)基因(型)与环境(3)①.室温(20℃)②.正常翅与残翅的比例为7:9③.正常翅与残翅的比例为3:1④.全为残翅【解析】【分析】表格1中:果蝇的翅型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决定。在室温条件下,基因型为A_的果蝇均表现为正常翅,而在低温条件下,果蝇的翅型均表现为残翅,这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调控的。表格2中:杂交Ⅱ后代正常翅:残翅=1:1,属于测交类型,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Aa和aa;杂交组合Ⅲ中,在室温条件下,子代果蝇出现正常翅:残翅=3: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亲本的基因型均为Aa。【小问1详解】根据⑤残翅与⑥正常翅杂交,后代在室温条件下,子代果蝇出现正常翅:残翅=3: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亲本的基因型均为Aa。因此亲代雌果蝇中⑤一定是在低温(0℃)的条件下饲养的。由于亲代果蝇中③正常翅,与④残翅杂交后代正常翅:残翅=1:1,说明亲本为测交类型,所以其基因型一定是Aa。【小问2详解】基因型Aa的个体在室温条件下表现为正常翅,而在低温条件下表现为残翅,说明生物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共同调控的。【小问3详解】亲代①为残翅,其子代又在低温条件下饲喂,所以无法直接判断其基因型,所以可能是AA、Aa、aa。可将实验组Ⅰ的子代进行自由交配,且把F2放在(20℃)的条件下饲喂,最后观察并统计子代翅型的表现型及比例。由于“雄性亲本均在室温(20℃)条件下饲喂”,因此②残翅的基因型为aa,若①残翅的基因型为Aa,则子代基因型和比例为Aa:aa=1:1,A配子1/4,a配子为3/4,故子二代中aa占3/4×3/4=9/16,则A_占1-9/16=7/16,把F2幼体放在室温(20℃)的条件下饲喂,表现型和比例为正常翅:残翅=7:9;若①的基因型为AA,则子一代基因型均为Aa,子一代自由交配得到的子二代为A-:aa=3: 1,室温条件下培养后表现为正常翅与残翅的比例为3:1;若①的基因型为aa,则子一代基因型均为aa,子一代自由交配得到的子二代均为aa,室温条件下培养后均表现为残翅。【点睛】本题考查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型、表现型及环境之间的关系;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表2中信息判断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并能进行相关计算。20.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长度大于200个碱基,具有多种调控功能的一类RNA分子。下图表示细胞中lncRNA的产生及发挥调控功能的几种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核内各种RNA的合成都以____为原料,催化该反应的酶是_________。(2)转录产生的RNA中,提供信息指导氨基酸分子合成多肽链的是________,此过程中还需要的RNA有______。(3)lncRNA前体加工成熟后,有的与核内______(图示①)中的DNA结合,有的能穿过___(图示②)与细胞质中的蛋白质或RNA分子结合,发挥相应的调控作用。(4)研究发现,人体感染细菌时,造血干细胞核内产生的一种lncRNA,通过与相应DNA片段结合,调控造血干细胞的______,增加血液中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吞噬细胞的数量。该调控过程的主要生理意义是_________。【答案】①.四种核糖核苷酸②.RNA聚合酶③.mRNA(信使RNA)④.tRNA和rRNA(转运RNA和核糖体RNA)⑤.染色质⑥.核孔⑦.分化⑧. 增强人体的免疫抵御能力【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中①表示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②表示核孔,是大分子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具有选择性。DNA通过转录形成RNA,mRNA为模板通过翻译形成蛋白质,图中lncRNA是DNA通过转录形成的,其可以与染色质上的DNA分子结合,也可以通过核孔与细胞质中的蛋白质和RNA结合。【详解】(1)细胞核中的RNA都是以DNA为模板转录形成的,该过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原料是四种核糖核苷酸。(2)转录可以形成mRNA、tRNA和rRNA,其中mRNA是翻译的模板,可以提供信息指导氨基酸分子合成多肽链;tRNA在翻译中作为运输氨基酸的工具;rRNA是核糖体的组成成分。(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lncRNA前体加工成熟后,可以与染色质上的DNA分子结合,也可以通过核孔与细胞质中的蛋白质和RNA结合。(4)根据题意分析,人体感染细菌时,造血干细胞核内产生的一种lncRNA,通过与相应DNA片段结合后,血液中产生了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多种吞噬细胞,说明其调控了造血干细胞的分化;吞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因此该调控过程的主要生理意义是增强人体的免疫抵御能力。【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转录和翻译的概念和过程,根据图形判断图中两个数字代表的物质或结构名称以及lncRNA形成后发挥作用的机理。21.恶性肿瘤中一些癌细胞会从原发性肿瘤上脱落,形成循环肿瘤细胞(CTCs)。它们可单独移动或组成小团抵达其他器官(如骨髓、肝脏、肺和大脑等),形成转移瘤。传统影像学诊断方式在发现转移瘤形成时往往已延误最佳治疗时机,目前可通过液体活检来检查血液中的CTCs及早诊断是否存在癌症转移(方法如下):(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研究人员比较了上皮组织细胞来源的CTCs与正常白细胞表面蛋白质的一些差异(如表1)。表1 细胞表面抗原标志物表达差异细胞类型CD45EpCAM白细胞+++-CTCs-+++ a、首先用CD45蛋白免疫小鼠,然后经过图1的①、②、③、④等步骤,获得大量单克隆抗体A;再用_______免疫小鼠,经过相同步骤获得单克隆抗体B.步骤①常常用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不同的方法如________,从而使细胞相互凝聚。b、步骤②通常使用选择培养基,主要目是筛选出_______。c、步骤③主要需要经过_______两项操作,并经多次筛选,最终获得_______。d、步骤④是大规模培养,主要有两种方式:_______。(2)免疫磁珠分离:取待测人员少量血液(一般7.5ml即可)于采集管内,将与_________相连的磁珠加入采集管,外加磁场使磁珠定向移动到指定区域并取出,排除非肿瘤细胞干扰(负性筛选);再将与_______相连的磁珠加入采集管,外加磁场使磁珠定向移动到指定区域取出,收集CTCs(阳性富集)。(3)对收集到的细胞进行计数并做出诊断,若出现______超出正常范围,即可诊断发生癌细胞转移。【答案】(1)①.EpCAM②.灭活病毒融合③.杂交瘤细胞④.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⑤.能分泌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⑥.体外大规模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2)①.单克隆抗体A②.单克隆抗体B(3)CTCs阳性细胞计数【解析】【分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1)制备产生特异性抗体的B淋巴细胞:向免疫小鼠体内注射特定的抗原,然后从小鼠脾内获得相应的B淋巴细胞。(2)获得杂交瘤细胞。①将鼠的骨髓瘤细胞与脾细胞中形成的B淋巴细胞融合;②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该杂种细胞既能够增殖又能产生抗体。(3)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 (4)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5)提取单克隆抗体:从细胞培养液或小鼠的腹水中提取。【小问1详解】a、根据题中图表可知:用EpCAM免疫小鼠,经过相同的步骤可获得单克隆抗体B;灭活的病毒能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机理是:病毒表面含有的糖蛋白和一些酶能够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发生作用,使细胞互相凝集,并发生融合,这是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不同的方法。b、根据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可知:步骤②通常使用选择培养基,主要目的是筛选出杂交瘤细胞。c、根据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可知:步骤③主要需要经过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的两项操作,并经过多次筛选,最终获得能分泌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d、①根据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可知:大规模培养的方式有两种:体外大规模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小问2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若要排除非肿瘤细胞干扰(负性筛选),则应取待测人员少量血液(一般7.5m1即可)于采集管内,将与单克隆抗体A相连的磁珠加入采集管,外加磁场使磁珠定向移动到指定区域并取出;若要收集CTCs(阳性富集),则再将与单克隆抗体B相连的磁珠加入采集管,外加磁场使磁珠定向移动到指定区域取出。【小问3详解】若实验结果为CTCs阳性细胞计数超出正常范围,即可诊断发生癌细胞转移。【点睛】本题考查了细胞癌变及制备单克隆抗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广东省广州市五中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10月月考试题(Word版带答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生物
发布时间:2023-02-05 15:52:02
页数:23
价格:¥3
大小:357.39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