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联考试卷(Word版附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年级一调考试政治试卷本试卷共8页,34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姓氏是一个人的家庭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据此,下列对五帝时期社会现象的猜想合理的是①人们按血缘关系结成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②五帝没有任何特权,与普通人一起共同劳动③金属工具得到广泛应用,社会分工基本完成④出现了军队、监狱等暴力机关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原始社会末期,金属工具、牛耕等新的生产工具或方式的发明,直接促进了剩余产品的出现。对于剩余产品的不公平分配就是私有制的最早形式。私有制的产生①与氏族制度的瓦解是同一过程②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③以阶级和国家的产生为前提④是贫富分化的结果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奴隶社会后期,在奴隶主贵族的残酷剥削下,“民不肯尽力于公田”,奴隶主鄙视劳动,奴隶们仇视劳动,平民又不愿从事劳动,田地荒芜,手工业衰退,商业停滯,城市萧条,奴隶制走到山穷水尽的绝境。对此,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奴隶制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B.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C.奴隶劳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D.奴隶和奴隶主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4.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亲力亲为抓改革,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部署推动了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任务,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法宝,指明了乡村振兴的动力源泉。材料主要说明A.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B.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C.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状况D.上层建筑的变化会引起经济基础的变化5.列宁指出,生产社会化了,但是占有仍然是私人的。在形式上被承认的自由竞争的一般架子依然存在,而少数垄断者对其余居民的压迫却更加百倍地沉重、显著和令人难以忍受了。这说明①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不可避免②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固有弊端③无产阶级利益与资产阶级利益有着根本对立④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取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拉法格说:“私有观念对于一切资产者是非常自然的,但当初跑进人们的脑筋却不容易。当人们开始思考时,恰恰相反,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切应归大家。”这段话A.表明了自私是资本主义的产物B.肯定了自私只能是私有制的产物C.认为原始社会是最美好的社会D.认为私有观念具有永恒性和普遍性7.19世纪初,圣西门的理想是要建立“实业制度”,傅立叶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建立“和谐制度”,欧文进行了“新和谐公社”的共产主义新村实验。这些都表达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但他们建设美好社会的努力都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是①他们主张阶级调和,没有看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②他们的理论比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要早③工人阶级还没有成长壮大,没有提出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主张④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还不充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还未充分暴露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8.恩格斯晚年在总结马克思的伟大功绩时说,马克思的贡献有两个,一个是发现唯物史观,一个是发现剩余价值。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发现"①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②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③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④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9.俄国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斗争,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下列属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特点的有①建立了人剥削人的制度②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③个人消费品实行平均分配④人们在生产活动中互助合作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0.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深远影响,来自于它①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②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构想与设计③提供了解决社会问题的现成答案④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客观真理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1.陈培永谈到,作为一种思潮,一套学说,科学社会主义不是凭空出现,不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它有人类社会前期的理论成果的渊源。下列关于这一观点的理解表述正确的是①空想社会主义勾画美好社会蓝图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源头②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德国的古典哲学均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③全面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的设想,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④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找到了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2.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专业知识,指明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新中国成立后,强调党员干部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补习文化知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号召全党努力借鉴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有益成果。党的十八大对新时代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作出重要部署,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推动建设学习大国。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百年风雨征程,我们可以感悟到①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不断开花结果②重视学习、勤于学习和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③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自我革命中淬炼而成的④.与时俱进是中国共产党的学习品格,是党永葆先进性的动因所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3.《共产党宣言》郑重宣告:“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共产党宣言》这段材料A.阐述了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B.指出了阶级斗争的重要作用C.强调了无产阶级的斗争原则D.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14.某校同学在探究“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课题时,收集到以下事件,其中对应正确的是①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基石②十月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③空想社会主义的形成——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基础④资本主义三大工人运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实践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5.1943年,曹火星创作了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经口口相传,从晋察冀唱到全中国。这首歌伴随着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摆脱黑暗走向光明,摆脱贫穷走向富强,成为传世的时代经典。下列有关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国方案表述正确的是①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②经历史和人民的检验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③赢得除资产阶级之外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④主张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6.鲁迅曾这样咏赞党的诞生:“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成为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下列对此说法正确的是①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人民有了主心骨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28年奋战,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并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④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7.20世纪初,中国人民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屡遭挫折。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下列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人中国的过程及影响,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③中国先进分子开始把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接受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④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成立A.④③②①B.③④①②C.③①④②D.①④②③18.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陷人内忧外患的艰难处境,中国人民经历了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民族复兴成为伟大梦想。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应运而
生,经过了28年的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①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②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③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④实现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制度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纠正党内的各种错误倾向,特别是通过延安整风运动彻底纠正了教条主义错误,使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入人心,让我们党日益成熟。这主要体现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A.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B.带领人民经过长期浴血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C.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D.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20.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时中国社会存在着多重矛盾,如下表所示:在这些矛盾当中,主要矛盾是A.①②B.③⑤C.④⑦D.⑤⑥21.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对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所进行的斗争,存在两个根本性的弱点,这体现在①没有强有力的政党领导,人民群众缺乏组织性,未能完成革命任务②没有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未能形成有组织的、持久的群众运动③没有认清革命的目的和对象,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打击真正的敌人④没有正确的思想和理论引领,缺乏革命斗争所需要的思想和理论基础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2.“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该篇引用自《水调歌头·游泳》。此时即将完成A.农民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B.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C.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D.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
23.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初时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针对这一现实,我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A.“一化”B.“两个凡是”C.“三改”D.“四个面向”24.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党和国家历史上召开的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党的八大①正确分析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②规定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③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④明确了我国社会的根本任务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5.《回顾中国农村改革历程》中写道:“(农民)刚分到的土地屁股还没坐热呢,又被收走了.....不仅把土改时分来的土地收公了,把我们自己原有的土地也充公了,牲畜和农具也都统统归公了。”关于这一改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实质是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构筑社会主义经济基础②因未能坚持中共八大的路线而产生了一些问题和挫折③完成了我国工业布局的基本框架,为工业化打下基础④改革的胜利完成标志我国正式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6.到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这一制度的确立①为我国逐步走向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奠定了制度基础②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政治前提③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④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7.我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通过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短暂过渡,跨越了资本主义,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在我国,这--转变的历史必然性是①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决定性因素②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③个体农业适应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④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8.观察下图,厦门华垦火柴厂的改造属于:A.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服务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9.毛泽东同志在1941年写道:“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这是从党的20年经验和教训中得出的宝贵结论。没有这个结合就可能经历失败、饱受挫折。他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鉴戒,提出要创造新的理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进行了“两次结合”。这其中“第一次结合”包括①发表了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理论指导作用的《论十大关系》②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③结合中国特点,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④探索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0.下图反映了①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②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前途具有不确定性③科学社会主义不适应国家建设时期生产力状况④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在艰辛探索中前进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两汉时期,租种豪强地主土地、缴纳地租的佃农和被豪强地主雇佣耕作、领取雇值为生的雇农数量有了明显增加。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战乱使更多的农民被豪强地主所控制,他们不仅要为地主耕种土地,缴纳地租,还要服劳役,任杂务,战乱时则武装为私兵部曲,不单立户口,而附于主家户籍,世代相袭,非自赎或主人赦免不得脱籍。但他们又都有自己的财产,并且不像奴婢那样可以被买卖。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特点。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过程,就是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都是这样),川流不息,万古常新。正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人类社会五种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的更替,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推动的结果。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角度,论证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取代。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6分)进入二十一世纪,世界形势出现剧烈变化。一方面,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了严重曲折,使一些人对共产主义丧失了信心。另一方面,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
以来,人们日益看到中国之治、西方之乱已成为无可否认的事实。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尽管国际形势更加纷繁复杂,全球经济低迷,但中国不仅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而且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各项建设事业全面协调推进。特别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在疫情防控中展现的出色的领导能力、应对能力、组织动员能力、贯彻执行能力,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就对于科学社会主义有何意义。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2022年4月9日,BBC中文频道在国外视频网站YouTube上发布了一则预告,标题就是其预告影片中的一句话:“中共....不怕美国或英国,就怕中国人民。”网友一时间完全无法分辨出来,这话到底是在黑中国还是在夸中国,纷纷表示:“这简直是对一个政权最高的赞美!”“怕自己的人民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对此华春莹还罕见地“夸”了BBC:这么多年来,你们终于搞出了点新东西啊!顺带给对方科普了一下中国人民至上的道理。众所周知,1921年,一条小船,诞生一个大党。从此,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有了坚强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它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才有了我们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是什么?(4分)(2)请你写一段文字支持华春莹,要求围绕与党有关的内容,字数不超过200字。(6分)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