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江西省省重点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摸底联考试卷(Word版含解析)
江西省省重点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摸底联考试卷(Word版含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1
2
/11
剩余9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绝密★启用前2022-2023学年高二秋季入学摸底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一5题。材料一: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中国占主流的观点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思想,一方面强调天地自然有其运行规律,人的行为必须遵循这一规律,另一方面又强调以人为本,人有主观能动性,从而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定位为和谐共生的关系:既顺应自然、尊重自然、感恩自然,又合理利用自然,使自然造福于人类。这种价值观念影响到中华传统节日,赋予中华传统节日丰富的内涵。早在先秦时期,古人就将天象、物候、人事统一到一个井然严密的时间秩序之中。一年中的每个月份都被赋予特殊的属性,每个月都有特定的气候与物候,都有对人们日常生活的规定.都有应行和禁行之事,以及不按时令行事的恶果。“顺天应时”的行事准则始终贯穿其中。一方面,人的一切活动都要与时间的特性保持高度一致;另一方面,人类符合时宜的活动也能对时间的顺利转化起到积极作用,从而有利于万物生长、天人和谐。中华传统节日是时间的重要节点,诸多要素都蕴藏在这一文化内涵中。首先表现在节日时序的安排上,其遵循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内在节奏。再次,表现在同一个节日在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节日名称、不同的习俗活动。因地制宜是顺天应时的必然要求,而不同地方的中国人在大致相同的节日框架下,因地制宜,形成符合本地特点的节日文化,正是顺天应时的表现。如此不仅丰富了传统节日的习俗活动、文化内涵,也显示了传统节日的包客性和延展性。中华传统节日传承久远,文脉不断,与此有着密切联系。大自然是人类的生存环境,没有大自然的恩惠,人类便没有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因此理应心怀感恩并在行动上有所表达。在中国传统社会,祭祀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祭祀的神祗包括“天神、地祗、人鬼”三大系统,其中天神和地祗就是自然神。对它们的祭祀,主要在传统节日进行。一方面,中华传统节日体系中设有以祭祀自然神为主的节日,如祭祀天地日月之神的冬至日、夏至日、春分日、秋分日;另一方面,祭祀自然神成为传统节日重要的习俗活动,比如七夕节祭牛郎星和织女星、中秋节祭月等。这些对于自然神的祭祀主要出于感恩,祭祀活动的举行也传承着礼敬自然之道。“以人为本”,即将人放在中心地位,强调“人贵于物”。在传统节日中,人始终居于主体的地位,种种习俗活动的举行,归根结底是服务于人的生存和发展。这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面对大自然加于人类的种种困难,人们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表现出不畏困难、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从节日起源来看,不少节日最初都是不祥的日子。过年的传说中有害人的怪兽出没,端午节是公认的恶月恶日,重阳节也充满凶邪。然而,面对凶恶的年兽和各种恶鬼,人们发明了爆竹、桃符、门神等多种节物,并举行驱傩仪式。第二,人们创造性地利用 自然之物,发明节俗物品和举行活动,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人们渴望家庭团圆,就将许多节日食品做成圆形,如春节的丸子、中秋节的月饼,并将合家团坐饮食称为“吃团圆饭”等。种种习俗活动,反映了人们不仅有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更有积极促进其实现的多种努力。(摘编自张勃《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材料二: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各级名录体系中,传统节日及其相关保护项目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传统节日日益成为连接国家与民众的重要媒介,也越来越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栽体。各地区各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名片”作用得到社会广泛认同,进一步促进传统节日文化的丰富、开放和共享。从文化变迁视角来看,旧有文化习惯在社会巨变过程中产生的不适感,是文化发展过程的必然。传统节日文化也不例外。一方面是节日风俗不断变化和更新,另一方面是社会对昔日浓浓节“味”的怀恋,部分节日文化建构中过度商业化倾向受到诟病,传统节日文化面临考验。这些都提示我们,要理性看待节日文化变迁,客观审视传统节日现代化转型。在传统节日文化实践中,要因地制宜、求真务实地做好节日文化建设,在社区、组织、机构、社会等不同层面从人民群众身边小事做起。无论是“新秧歌运动”“新年画”,还是新时代的“文化进万家”,都是节日文化继承发展的重要表现。今天,抢红包、“反向春运”、短视频拜年等新现象流行,也说明了人们对新年味、新年俗、新节日文化的主动接受。节日文化只有在传承基础上创新发展,焕发鲜明时代特征,才能加强与老百姓的联系,使节日这个重要文化载体切实承担起促进社会和谐的功能,使人们在节日味道中延续文化认同,凝聚精神力量。(摘编自李松《以节日文化凝聚精神力量》)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天人合一”是我国对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主要认识,它对我国传统节日产生了影响。B.中华传统节日能够传承久远而文脉不断,是因为它具有丰富的习俗活动和文化内涵。C.在传统节日祭祀自然神,主要体现了古人对大自然的感恩,也让礼敬自然之道相传承。D.如今,传统节日既是连接国家和民众的重要媒介,又是不同文化进行交流的重要载体。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的活动应遵循由天象、物候、人事构成的时间秩序,这样能够顺天应时,否则就会受到国家的严惩。B.我国幅员辽阔,传统节日的排列时序应该因地制宜,使之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体现顺天应时的要求。C.古人通过放鞭炮、贴门神、驱傩仪式等习俗活动,把本来不祥的节日都变成了喜庆的节日,体现了人的能动性。D.和其他传统文化一样,传统节日文化在社会巨变过程中也会产生不适感,这是正常的,人们不必大惊小怪。3.下列选项都体现了我国传统节日某一方面的文化内涵,其中不属于材料一所阐述的文化内涵的一项是(3分)A.春节是岁首、元日,是新的时间周期开始之时,人们脱掉旧衣换穿新衣,且打扫庭院,用“新桃”换掉“旧符”。B.寒食节是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代在寒食节这天要禁烟火,并且只能吃冷食,以此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忠臣节士介子推。C.社日是祭祀社神的节日。祭社神先立社,在土坛上用石砌屋,无顶,上贴“社稷之神”红纸,祭祀后,撒肉四周以饷乌鸦。D.上巳,俗称三月三。在上巳节,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以祓除不祥,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郊外游春等内容。 4.材料一、材料二的话题都是我国传统节日文化,但两者的论证角度明显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答:5.请结合材料,谈谈在现代化变迁中应该如何传承和发展我国传统节日文化。(4分)答:(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橄榄油坛子[意大利]皮兰德娄唐·罗洛在首阳山的农庄的山坡上种了好大一圈油橄榄树。他预计地窖里的那五只旧的彩陶坛子盛不下新榨的油,因此及时地预订了第六只容量更大的坛子。人们为他造了一只齐人胸高的坛子,坛子肚子威风凛凛地挺起来,好像是其他五只的统领。已经开始打橄榄两天了。唐·罗洛烦躁不安,因为农庄里既有打橄榄的农民,又有往山坡上准备种下一季蚕豆的地里送堆肥的赶骡人。他苦于没有分身术,不知先监督谁好。最后,他破口大骂,要他们都别想偷懒。他戴着白帽子,挽起衣袖,挺着胸膛,涨红着脸,大汗淋漓,东奔西走,转动着一双狼似的眼睛,生气地搓自己刮过的脸颊,浓重的胡子像是剃刀刚过就钻了出来。现在到了第三天收工的时候,三位打橄榄的农民走进磨坊放木梯和棍子,看见那只漂亮的新坛子开裂成两半,好像有人在坛子的大肚子上拦腰砍了一刀,眼前的裂缝十分刺眼。当唐·罗洛走上山来,看见裂缝时,简直要发疯了。他把帽子摔到地上,打自己耳光,跺脚,像哭死去的亲人那样悲声号叫:“新坛子呀!四个银币的坛子!还没有用过呀!”农民们劝他冷静一些,能干的修补匠会把它修好,像新的一样。正好有一位迪马·里卡西大叔,发明了一种神奇的胶水,牢牢地保守着胶水的秘密:用这种胶水粘好之后,斧头也砍不开。第二天,迪马·里卡西大叔背着一筐工具准时来到首阳山。他是一个跛腿老人。关节粗大畸形,活像一段古老的阿拉伯油橄榄树桩。傲气,或者说是悲哀扎根在他那变形的身躯里了。他认为世界上没有人能够理解和欣赏他这个未被正式承认的发明家的功劳。迪马·里卡西大叔要让事实说话。他左顾右盼,生怕别人窃取他的秘密。“让我看看那种胶水。”唐·罗洛用怀疑的眼光打量他好一阵之后才说出这笫一句话。迪马大叔严正地摇头拒绝。“补的时候看吧。”“能补好吗?”迪马大叔郑重其事地检查已经搬到打谷场上的坛子。他说:“能修好。”“可是光用胶水,”唐·罗洛开始讲条件,“我不放心。我还要求用钉子补。”“那我走了!”迪马大叔二话不说,站起身,背起筐。唐·罗洛拉住他的一只胳臂。“去哪儿呀?就这么谈生意吗?那么长的裂缝,只用胶水吗?需要钉子。胶水和钉子。我做主。’’迪马大叔胀满一肚子的怒气和怨气,开始干活。他用钻头沿着裂缝的边沿打眼,以便用铁丝穿过洞眼把坛子缝合起来,接着他用手指将胶水沿裂缝把裂开的边上涂了一圈;他拿起钳子和准备好的碎铁丝,钻进坛子敞开的肚子里,吩咐农民把坛子的裂缝对齐。他一边干活一边抱怨自己命苦。“现在你帮我出来吧。”最后迪马大叔说道。可是这只坛子的腹部虽然很宽,颈口却很窄。 迪马大叔盛怒之下没有注意这一点。现在,他试了又试,还是爬不出来。那个农民站在那里笑弯了腰。他被囚禁在由他自己修补好的坛子里了,为了让他出来,就得重新砸破坛子,并且永远无法修补了。唐·罗洛在嬉笑声和叫喊声中赶来。“这只坛子新的时候,我花了四个银币买来的。你认为它现在值多少钱?”唐·罗洛问。迪马大叔说:“从前价值的三分之一。"“那好,’’唐·罗洛说,“依你的话,你给我一又三分之一个银币。”“什么?”迪马大叔问道,好像没有听懂。“我打破坛子让你出来,’’唐·罗洛回答,“你呢,赔给我你估计的那个数目。"“我,付钱?”迪马大叔取笑道,“阁下您开玩笑呀!我准备在这里面变成虫子。”而且,他费了些劲儿从衣袋里掏出一只镶嵌的小烟斗,点燃后抽起来,把烟雾从坛子的颈口里驱赶出来。唐·罗洛气愤得冲动起莱,抬起脚就要踢坛子,但是他缩回了脚,而是用双手抱住坛子,使劲提动它。“您看多好的胶水!”迪马大叔对他说。“该死的东西!”唐·罗洛怒吼起来,“谁干的坏事,是我还是你?我应当赔钱吗?你就饿死在里面吧!看谁胜谁负!”他走了,迪马大叔却想到用工钱同农民们一起欢度这个夜晚。一个农民去附近的小酒店里买酒。好像是特意安排好的,天上有一轮明月,照得大地如同白昼一般。已经去睡觉的唐,罗洛,突然被乱哄哄的喧闹声吵醒。他从农舍的一个阳台上探出头来,看见谷场上,月光下有许多魔鬼:原来是喝醉了的农民手扛着手,围着坛子跳舞呢。迪马大叔在里面扯着嗓子唱歌。唐,罗洛这次再也按捺不住了:他像一头发疯的公牛冲过去,把坛子推得沿山坡滚了下去。坛子在醉汉们的笑声中往下滚动,撞在一棵橄榄树上,碎裂开来。迪马大叔获胜了。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迪马大叔听从唐·罗洛的修补方法,这一举动看似妥协,实际上是他反抗的开始。B.农民笑弯了腰,是因为迪马大叔被囚禁在自己修补好的坛子里,强化了故事的戏剧性。C.“有许多魔鬼”既表现了唐·罗洛难抑的愤怒,也写出了农民们尽情欢乐的情景。D.唐·罗洛的坛子“打造”一“破裂”一‘‘复原”一“再破裂”的过程是故事的重要内容。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对坛子的描绘,表明它承载着唐·罗洛对于财富的幻想,它作为审美意象,贯穿小说全文。B.迪马大叔被困坛中,前文有伏笔铺垫,如坛子“肚子”很挺,他干活时“胀满一肚子的怒气和怨气”等。C.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唐·罗洛对坛子改“踢”为“提”的行为,表现出他怕伤害到迪马大叔的心理。D.小说在塑造唐,罗洛和迪马大叔形象的同时,还描绘了农民群体,推动了情节发展,丰富了小说内容。8.怎样理解迪马大叔说的“您看多好的胶水’’这句话?请结合全文具体分析o(6分)答:9.小说结尾设计得很精彩,请简要分析这个结尾的妙处。(6分)答: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此事编于经史,吾亦不能郑重,聊举近世切要,以启寤汝耳。士大夫子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及至冠婚,体性稍定;因此天机,倍须训诱。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者,自兹惰慢,全忘修学,便为凡人。其射则不能穿札,笔则才记姓名,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销日,以此终年。及有吉凶大事,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公私宴集,谈古赋诗,塞默低头,欠伸而已。有识旁观,代其入地。何惜数年勤学,长受一生愧辱哉!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未知养亲者欲其观古人之先意承颜怡声下气不惮劬劳惕然惭惧起而行之也未知事君者,欲其观古人之守职无侵,见危授命,不忘诚谏,以利社稷,恻然自念,思欲效之也。素骄奢者,欲其观古人之恭俭节用,卑以自牧,瞿然自失,敛容抑志也。素鄙吝者,欲其观古人之贵义轻财,赒穷恤匮,赧然悔耻,积而能散也。素怯懦者,欲其观古人之达生委命,强毅正直,立言必信,勃然奋厉,不可恐慑也:历兹以往,百行皆然。学之所知,施无不达。世之读书者,但能言之,不能行之,忠孝无闻,仁义不足。断一狱,不必得其理;宰千户县,不必治其民;问其造屋,不必知楣横而棁竖也;问其为田,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吟啸谈谑,讽咏辞赋,事既优闲,材增迂诞,军国经纶,略无施用。故为武人俗吏所共嗤诋,良由是乎!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未知养/亲者欲其观古人之先意承颜/怡声下气/不惮劬劳/惕然惭惧/起而行之也/B.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未知养/亲者欲其观古人之先意承颜/怡声下气/不惮劬劳/惕然惭惧/起而行之也/C.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未知养亲者/欲其观古人之先意承颜/怡声下气/不惮劬劳/惕然惭惧/起而行之也/D.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未知养亲者/欲其观古人之先意承颜/怡声下气/不惮劬劳/惕然惭惧/起而行之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因此天机”与“欲因此时降武”(《苏武传》)两句中的“因此”含义相同。B.“立言必信’’与“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两句中的“信”字含义相同。C.“良由是乎”与“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出师表》)两句中的“良”字含义不同。D.“所以求益耳”与“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两句中的“所以”含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有些士大夫子弟完全不学习,只是饱食醉酒,无所事事,以致议论得失时蒙然张口,谈古赋诗时请旁人代劳。与其如此,不如勤学数年。B.学习作用巨大,有利于行,人们可以通过学习来了解古人坚守职责、恭俭节用、贵义轻财、达生委命等的优秀品质,并反省自我,效仿古人。C.学习贵在学以致用,读书人如果只是一味议论,而脱离实际,那么就会变得迂腐,对军国大事毫无用处,徒然招致武人俗吏的嘲笑辱骂。D .学习切忌自高自大,如果读了数十卷书就狂傲自负,冒犯长者,轻慢同辈,这样就会招来人们的痛恨和憎恶,于己不但无益,反而有害。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l)此事遍于经史,吾亦不能郑重,聊举近世切要,以启寤汝耳。(4分)译文:(2)断一狱,不必得其理;宰千户县,不必治其民。(4分)译文:14.对于士大夫子弟而言,能否有志于学对个人成长有什么重要影响?请简要概括。(3分)答:【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①苏轼东武②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③,堕泪羊公却姓杨④。【注】①杨元素和苏轼同为蜀人。公元1074年七月赴任杭州知州。九月,苏轼由杭州通判调为密州知府,杨元素为他饯别,苏轼唱和此词。②东武:密州治所,今山东诸城市。③河塘:在杭州城南五里,宋时为繁荣之区。④“堕泪”句:《晋书,羊祜传》记载,西晋名将羊祜镇守襄阳有德政,他死后,襄阳百姓为之立碑,望其碑者,莫不流涕。人们因名之为“堕泪碑”。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起句写密州、杭州相隔天涯,相望渺茫,这是对分别之后相思之情景的想象。B.“醉笑陪公三万场”运用夸张手法写作者和杨元素分别之际酣畅痛饮的情形。C.作者劝慰杨元素,不用推辞喝酒,不必为分别而感伤,体现了乐观豁达的情怀。D.本词语言通俗易懂,但寄寓良深,如“何日”句蕴含着作者对功成名就的渴望。16.这首送别词悲情中见豪放,请结合“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简要分析。(6分)答:(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杜甫《登高》中“,”一联语言极为凝练,宋代学者罗大经认为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写尽人生之悲。(2)人们一般把吴、东晋、宋、齐、梁、陈称为六朝,用“六朝旧事”来指代昔日的富贵繁华,宋人诗词中就出现过以“六朝旧事”为内容的诗句,如“,”。(3)杜牧在《阿房官赋》中用““,”两句,写人在阿房宫中会迷失方向,以此来突出建筑群的错综复杂。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门联最见老北京的特色。这种特色已成为北京的一种别致的文化。北京门联像国外建筑上彰显荣耀的族徽一样醒目却又①。有据可考,北京最早的门联出现在元初,元世祖忽必烈请大书法家赵孟期写了一副门联挂在大都的城门上。后来,北京院落大门也贴上了门联,这些门联是忽必烈门联的变种,与忽必烈门联的形态与意义是相似的,也可以说是②的。门联内容与书写水平体现着主人的文化水平,因此哪怕是③ ,也得请高手来为自己增点儿门面。例如一个卖姜的贴上了“忠厚培元气,诗书发异香”的门联,你想想,卖姜的都讲究诗书,这多少会让现在某些商人汗颜吧?将门联写得有学问,又道出自身职业特点的,比较常见。例如“恒足有道木似水,立市泽长松如海”,一看就是经营木材生意的,并将商号名嵌入,叫“恒立”;皮货商的则为“意气相投裘臻狐腋,名声远扬财聚羔羊”。作为自己的名片的门联,让人一看就知道院子主人是干什么的,更是北京门联的一个特点、一种功能。例如“虽为微末生意,却是顶上功夫”,是剃头的。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答: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一个长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答: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答:(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唐诗的语言明白易懂。它不但比起唐以前的诗坛来是如此,而且①。例如明、清的诗歌,它们离我们的时代要近得多,那么为什么反而不如唐诗那么明白易懂呢?这难道不足以引起我们的深思吗?②,难的是以那么浅近的语言却能取得那么精湛的艺术成就,这深入浅出的诗歌造诣,是唐诗为人们所赞赏的一个缘故。明白易懂是语言的美德,诗歌虽然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艺术,却不能不植根于日常的生活语言。③,诗歌的花果就容易枯萎,明白易懂是诗坛的一条康庄大道。而唐诗的可贵正在于语言艺术上深入浅出的统一,这是它的最高成就、最鲜明的特色,这也是唐诗繁荣旺盛的一个原因。唐代诗人辈出,他们好像得天独厚,信手拈来多成好诗,都与这一鲜明的特色分不开。21.下列句子中的“那么”和文中画横线处的“那么”,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不准这么,不准那么,谁要犯了,就得受处罚。B.他既然不来了,那么我也回去了。C.也不能那么说,作用当然有。D.天那么的高,那么的蓝,真是太美了。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答: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清代叶燮在《原诗》中写道:“出而为情、为景、为事,人未尝言之而自我始言之,故言者与闻其言者,诚可悦而咏也。”叶燮提倡诗文创作要“自我始言之”,写他人未写之景、之事,抒他人未抒之情,强调¨自我始”的首创性、独创性。诗文创作需要“自我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起向未来的征程上,同样需要“自我始”的精神。你对以上材料有什么认识与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二9月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秋季入学摸底考试语文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是因为它具有丰富的习俗活动和文化内涵”错误,材料一第三段说”中华传统节目传承久远,文脉不断,与此有着密切联系”,句中的“此”指“不仅丰富了传统节日的习俗活动、文化内涵,也显示了传统节日的包容性和延展性”,即“中华传统节日能够传承久远而文脉不断”,有两方面的原因,而B项只涉及一方面。2.【答案]D【解析]A项,“否则就会受到国家的严惩”错误,材料一第二段是说“都有应行和禁行之事,以及不按时令行事的悪果”,“恶果”指受到大自然的惩罚;B项,“传统节日的排列时序应该因地制宜,使之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错误,在时序安排上,应“遵循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蔵的内在节奏”;C项,“把本来不祥的节日都变成了喜庆的节日”错误,“都”过于绝对,原文没有相关信息。3.【答案]B【解析】材料一所阐述的我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包括三个方面:顺天应时、感恩思报、以人为本。A项,体现了“顺天应时”;C项,体现了“感恩思报”;D项,体现了“以人为本”。面B项,体现了“忠诚清廉”的文化内涵。4.【答案】①材料一:主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角度阐述了我国传统节日丰富的文化内涵,如顺天应时、感思思报、以人为本等。②材料二:主要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文化变迁的角度闸述了如今人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节日文化。(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5.【答案]@充分认识到我国传统节目文化的丰富内涵及其重要作用。②避免过度商业化倾向,保持传统节日的浓浓”节”味。③因地制宜,求真务实,在不同层面从人民群众身边的小事做起。④理性看待传统节日文化的变迁,赋子传统节日以新时代内容。(每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源于文本且合理的其他答案也可给分)5.【答案]A【解析】“反抗的开始”错误,由“迪马大叔胀满一肚子的怒气和怨气.开始干活”可以看出这不是反抗。7.【答案]C【解析】“表现出他怕伤害到迪马大权的心理”分析错误,他改“踢”为“提”,主要是怕自己的坛子坏掉,从后文他把坛子推倒可以看出,他并不在意迪马大叔的安危。8.【答案]①“多好的胶水”是迪马大权在夸赞自己的胶水很有效,坛子经修复后,唐·罗洛使劲提也没有再裂开。②同时也表明迪马大叔期待有人能够理解和欣赏他的发明。③迪马大叔被坛子四禁着,依然忘不了夸赞自己的胶水,表现了他对自己的发明的自信,还有乐观的心态。(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源于文本且合理的其他答案也可给分)9.【答案】①符合人物形象。唐·罗洛气急败坏,将坛子推下山坡,是他暴躁易怒的性格特点的表现。②极富趣味性。音啬的唐,罗洛居然自己推倒了坛子,人物形象的反差增强了小说的趣味性,使小说更加精彩。③表现作者的创作意图。批判、讽刺了自私自利的农庄主,表达了对迪马大叔等劳动百姓的同情。(每点2分,意想相近即可。源于文本且合理的其他答案也可给分)10.【答案】D【解析】“读书学问”是个短语,作“本欲开心明目”的主语,故“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断句错误,排除C项;”亲者”是“养”的宾语,故”未知养/亲者欲其观古人之先意承颜” 断句错误,排除A项;B项兼有这两处错误。故选D项。11.【答案】B【解析]两个“信”字含义不同:第一个“信”是“真实”“守信用”的意思,第二个“信”是“相信”的意思。A项,两个“因此”都是“趁这”的意思:C项,第一个”良”是“确实”的意思,第二个“良"是“忠良”的意思;D项,第一个“所以”是“用来………的”的意思,第二个“所以”是“……的原因”的意思。故选B项。12.【答案】A【解析】“谈古赋诗时请旁人代劳”错误,原文是说“有识旁观,代其人地”,意思是“有见识的人在旁边看了都替他们害臊,恨不能钻到地底下去”。13.【答案】(1)这类事例在经书史籍中有很多,我也不能一列举,姑且列举一些近世紧要的事例,以启发你们,使你们明白。(“郑重”“切要”“寤”各1分,句意1分;“郑重”译为“一一列举”“列举很多”“全部列举”等,“切要”译为“紧要的事例”“重要的事例“等,“寤”译为“使……明白”“开导”等)(2)他们审断一个案件,不一定能够了解其中的道理;管理有一千户的县,不一定能够管理好百姓。(“狱”“不必”“宰”各1分,句意1分;“狱”译为“案件”“官司”等,“不必”译为“不一定”,“宰”译为“管理”“治理”“担任……县令”等)14.【答案]有志于学,能够成就清白正大的事业;反之,则成为平庸之辈。(3分,意思相近即可)【参考译文】自古以来,圣明帝王尚且必须勤奋学习,何况普通人呢!这类事例在经书史籍中有很多,我也不能一一列举,姑且列举一些近世紧要的事例,以启发你们,使你们明白。士大夫的子弟,几岁以后,没有不受教育的。等到他们成年结婚,性情都已逐漸咸形;趁这个好时机,就要对他们加倍进行训导教诲。那些有志气的人,就能经受磨炼,成就其清白正大的事业;那些没有操守的人,从此懒散懈怠,完全忘记了学习。載成了平庸之早。他们射箭连一层铠甲也射不穿,提起笔来仅仅能写出自己的姓名,整天饭饱酒醉,无所事事,以此消耗时日,终了自已的一卑子。等到有吉凶大事,议论起得失来,就张口结舌,茫然无知,如同堕入云雾中一般;在公私宴会的场合,别人谈古论今,赋诗言志,他们却像塞住了嘴一样,低着头不吭声,只有打呵欠的份儿。有见识的人在旁边看了都替他们害臊,很不能钻到地底下去。这些人为什么不肯勤学几年,以致终生含愧受辱呢!人们读书学习的原因,本来是想开发心智,使眼睛明亮,以利于自已的行动。对那些不知道奉养父母的人,让他们看看古人如何体察父母的心意,和颜视色,不辞劳苦,热后感到撕愧,于是也奉养父母。对那些不知道侍奉国君的人,要让他们看看古人整守职责,在危急关头,不惜献出性命,不忘忠心劝读,以利于国家,然后他们痛心地对黑自已,进而想去效仿古人。对那些向来骄横奢侈的人,要让他们看看古人恭谨俭朴,节约克制,谦卑自中,然后他们震惊变色,自觉自己行为有失,从而收敛骄横之态,柳制骄奢的心性。对那些向来浅薄吝备的人,要让他们看看古人看重道义看轻财物,体恤教济穷国之人,然后他们脸红,产生懊悔羞耻之心,从而做到既能积财又能教财。对那些向来胆小懦弱的人,要让他们看看古人乐观豁达,不惧死生,强教正直,说话一定守信,然后他们能奋发振作,无所畏惧:由此类推,各方面的品行都可以这样培养。从学习中获得的知识,在哪里都可以运用。现在的读书人,只知空谈,不能行动,忠孝谈不上,仁叉也不足。他们审断一个案件,不一定能够了解其中的道理;管理有一千户的县,不一定能够管理好百灶;问他们造房子的事,不一定知道楣横着放而税坚着放;问他们种田的事,不一定知道谷子要早下种而黄米要晚下种。整天吟咏长啸,谈笑戏谑,写诗作赋,悠闲自在,オ干迂间荒诞,治军治闪的才能,究金没有用处。所以他们被武官俗更嘲笑导骂,确实是因为这些原四吧! 学习是用来求得增加知识的。我看見有的人读了教十卷书,就自高自大起来,冒犯长者,轻慢同辈。人们憎恶他像对仇敌一般,厌悉他像对鸱最一般。像这样用学习来损害自己,还不如不学习啊。15.【答案】B【解析】“分别之际酣畅痛饮的情形”错误,这是虚写将来作者功成名就回到家乡和杨元素喝酒的情形。16.【答案】词句描写了本是热闹非凡的河塘已经灯火冷落的情景,寓情于景,(1分)表达了作者和杨元素依依惜别的悲情。(2分)②尽管有分别的感伤,但作者通过用典,希望明友能像羊枯那样建功立业,(1分)表达了对朋友的期盼和赞赏,体现了豪放之情。(2分)(意思相近即可)17.【答案】(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2)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3)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毎空1分,如有错字、添字、漏字,则该空不给分)18.【答案]①别具一格;四一脉相承;③附庸风雅(每空1分,符合语境即可;不是成语,不给分)【解析1①别具一格:另有一种风格。语境中说北京门联与国外建筑上的族徹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故可填写“别具一格”。2一脉相承:由一个血统或一个派别传下来。从文中看,最早的门联是元代忽必烈使用的,随后北京也粘贴,北京的门联是元代门联的变种,二者有相似性,所以是有渊源关系的,故可填写“一脉相承”。③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方面的活动。从语境看,请高手的人文化水平不高,例子中卖姜的贴上关于诗书的门联是为了装点门面,使自己显得有文化,故可填写“附庸风雅”。19.【答案]将“恒立”商号名嵌人其中的对联“恒足有道木似水,立市泽长松如海”让人一看就知道商家是经营木材生意的。(长句2分,语意符合原句2分)20.【答案】①双关。“顶上”既指最上乘的,突出功夫的高深,也指头顶,突出职业的特点,含蓄蕴藉,耐人寻味。(2分)②对比。“微末”与顶上”形成对比,突出不起眼的小手艺也需要高深的大功夫表现出自己的敬业态度,也赢得了顾客的尊敬。(2分)(意思对即可)21.【答案】D【解析】A项泛指行为和动作,常和“这么”配合使用。B项表示顺者上文的意思,引出应有的结果。C项作代词,相当于“那样”。D项用来形容事物的性质、程度:D项中的“那么”和文中的“那么”都是形容事物的性质、程度。故选D项。2.【答案】①比起它以后的诗坛来也是如此②做到语言明白易懂并不难③如果远离了目常的生活语言/如果不能植根于日常的生活语言(每处2分,意思相近即可)23.【写作指导】从材料来看,材料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引用并闸释叶燮关于诗文创作“自我始”的要求,第二部分由诗文创作过渡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需要“自我始”的精神。显然,第二部分是材料的核心,要求考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背景下思考”自我始”的内涵及作用等。从导写语来看,“你对以上材料有什么认识与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从材料中得出观点.并围绕这一观点作文,也即要深刻挖掘并理解“自我始”的内涵,从中提炼出鲜明的观点,属字成文。如:“自我始”是一种敢为人先的气魄,是敢于突破.勇于创新.勇于变革的精神,等等。作文评分细则一、基本评分细则(一)一类卷:综合评分48-60分切合题意,能够对”自我始”的内涵深人挖掘,上升到变革、创新,敢为人先、责任担当、示范引领等高度,观点鲜明,并且能够结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起向未来” 的时代背景,时代气息浓厚。材料丰富,论据充实,语言表达有表现力。(二)二类卷:综合评分42-47分符合题意,能够对"自我始"的内涌深人挖掘,上升到变革,创新.敢为人先,责任担当。示范引领等高度,观点鲜明,但在结合时代背景方面做得不够,时代气息不够浓厚。材料较为丰富,论据较为充实,语言表达通顺,结构完整。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江西省省重点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摸底联考试卷(Word版含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2-03 11:05:02
页数:11
价格:¥3
大小:39.12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