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原来连贯的不再连贯;原来有联系的失去联系。
引《管子·幼官》:“方外旗物尚白,兵尚剑,刑则绍昧断絶。”
尹知章注:“其用刑则断昼之昧断絶而戮之也。”
唐綦毋潜《春泛若耶》诗:“幽意无断絶,此去随所偶。”
梁斌《红旗谱》四五:“学校和外界断绝了联系。”
⒉ 犹拒绝。
引《东观汉记·明德马皇后传》:“及上欲封诸舅,太后輒断絶曰:‘吾计之熟矣,勿有疑也。’”
⒊ 妙绝;绝无仅有。
引唐张鷟《游仙窟》:“细腰偏爱转,笑脸特宜嚬。真成物外寄稀物,实是人间断絶人。”
⒋ 彻底。
引清李渔《比目鱼·肥遁》:“夫人,不是我迟疑观望,只因有心辞官,要辞箇断絶,不要辞了官头,又留箇官尾。”
⒌ 形容极其悲伤。
引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五:“伯文以次呼家中大小,久之,悲伤断絶,曰:‘死生异路,不能数得汝消息,吾亡后,儿孙乃尔许大!’”
南朝宋鲍照《东明行》:“涕零心断絶,将去復还诀。”
宋苏轼《中秋月寄子由》诗之二:“欲和去年曲,復恐心断絶。”
⒍ 指死亡。 《世无匹》第一回:“非烟哀慟痛恨,又被老鴇羞辱了一场,当夜悬梁自尽。
引权一庵闻知断絶,心中甚觉畅快。”
⒎ 判决完毕。
引宋王安石《赐敕奖谕权大理少卿蔡冠卿》:“四月一日已前下寺公案,并已断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