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即用此事。后因以“杳如黄鹤”比喻毫无踪影。
引《艺文类聚》卷六三引《述异传》:“﹝荀瓌﹞憩江夏鵠鹤楼上,望西南有物,飘然降自云汉,俄顷已至,乃驾鹤之宾也。鹤止户侧,仙者就席,羽衣虹裳,宾主欢对。辞去,跨鹤腾空,眇然烟灭。”
唐崔颢《黄鹤楼》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餘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鲁迅《彷徨·弟兄》:“‘昨天局长到局了没有?’‘还是杳如黄鹤。’”
郭沫若《革命春秋·脱离蒋介石以后》:“在三号晚上我带着两个同志,带着驳壳枪到财政厅长周雍能的家里去准备捉他,但他已杳如黄鹤了。”
《花城》1981年第6期:“我们三个查遍了所有的车厢,连餐车和行李车也查过了--这个骗子却杳如黄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