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他人;别人;没有亲友关系的人。
引《孟子·滕文公下》:“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谢公问王子敬 :‘君书何如君家尊?’答曰:‘固尝不同。’公曰:‘外人论殊不尔。’”
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二:“莱公知开封府,一旦问嘉祐曰:‘外人谓劣丈云何?’”
《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常言道:疎不间亲。你我终是外人,怎管得他家事。”
老舍《骆驼祥子》十:“说说不要紧!都不是外人!”
⒉ 古代指本诸侯国以外的人。近世指外国人。
引《管子·问》:“羣臣有位事官大夫者几何人?外人来游在大夫之家者几何人?”
尹知章注:“外人,谓外国人。”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知非变法,无以交通外人,得其欢心。”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萧红作<生死场>序》:“路上是骆驿不绝的行李车和人,路旁是黄白两色的外人,含笑在赏鉴这礼让之邦的盛况。”
⒊ 外面的人。
引《庄子·山木》:“东海有鸟焉,其名曰意怠……是故其行列不斥,而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於患。”
晋陶潜《桃花源记》:“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明郎瑛《七修类稿·弁证》:“或传安南有播流山,环数百里,皆如铁围,不可攀,躋中有土田,惟一窍可入,而尝自塞之人物古怪,不与外人通。”
丘逢甲《游西樵山》诗之五:“樵夫闻大笑,遂为外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