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吞吃;吞咽。
引晋郭璞《长蛇赞》:“长虵百寻,厥鬣如彘。飞羣走类,靡不吞噬。”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中:“初, 刘闢有心疾,人自外至,輒如吞噬之状。”
清沉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鸭颠其颈,作吞噬状。”
孙犁《秀露集·戏的梦》:“这就象风沙摧毁了花树……鹰枭吞噬了飞鸟。”
⒉ 犹吞并,兼并。
引《后汉书·南匈奴传》:“降及后世,翫为常俗,终於吞噬神乡,丘墟帝宅。”
唐刘知几《史通·断限》:“臧洪、陶谦、刘虞、孙瓚,生於季末,自相吞噬。”
宋陆游《<傅给事外制集>序》:“建炎中,大驾南渡,虏吞噬不遗力。”
明梁辰鱼《浣纱记·谋吴》:“夫差有吞噬之志,寡人乏拒敌之谋。”
⒊ 比喻消溶,湮灭。
引茅盾《昙》:“她觉得只有空虚和寂寞在她周围扩展着,包围了她,吞噬了她。”
常任侠《吴淞》诗:“我为这些海波所吞噬,所振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