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原谓中庸之道适得其中而无偏颇之弊,后常用于指不偏袒任何一方。
引《礼记·中庸》宋朱熹题解:“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鲁迅《华盖集续编·送灶日漫笔》:“在现今的世上,要有不偏不倚的公论,本来是一种梦想;即使是饭后的公评,酒后的宏议,也何尝不可姑妄听之呢。”
马南邨《燕山夜话·王道和霸道》:“历来也有一部分人,对于王道和霸道两派之间的斗争,采取所谓不偏不倚的态度,企图找到一条折衷的道路。”
⒉ 指位置准确,没有偏差。
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那顶帽子,不偏不倚的恰好打在藩臺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