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同学;志同道合的人。后泛指交谊深厚的人。
引《易·兑》:“君子以朋友讲习。”
孔颖达疏:“同门曰朋,同志曰友。朋友聚居,讲习道义。”
《诗·大雅·抑》:“无言不讐,无德不报。惠于朋友,庶民小子。”
《后汉书·马援传》:“春卿事季孟,外有君臣之义,内有朋友之道。”
唐韩愈《县斋有怀》诗:“名声荷朋友,援引乏姻婭。”
明高启《次韵周谊秀才对月见寄》:“朋友凋零江海空,弟兄离隔关山迥。”
茅盾《昙》一:“这都是她到上海后收到的各方面朋友的信。”
⒉ 明代士大夫对儒学生员之称。
引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林游学》:“今早有个柬帖来,説邹朋友要相访,不免啟扉等候呀。”
《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那时新得进身,这几个朋友,好不高兴,带了五六个家人上路。”
《儒林外史》第二回:“开蒙的时候,他父亲央及集上新进梅朋友替他起名。”
《儒林外史》第二回:“原来明朝士大夫称儒学生员叫做朋友,称童生是小友。”
⒊ 特指恋人。
引陈原《社会语言学》10.2:“旧词被赋予新义。例”
例如:‘朋友’(在一定场合下,=恋爱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