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舍,军行三十里。后重耳返国执政, 晋楚城濮之战, 晋军果“退三舍以辟之”。
引春秋晋公子重耳出亡至楚,楚成王礼遇重耳,并问:“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穀?”
重耳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
见《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僖公二十八年》。后因以“退避三舍”表示退让,不敢与争。 明叶宪祖《鸾鎞记·京晤》:“似你这般诗才,不怕杜羔不退避三舍。”
《儒林外史》第十回:“贤侄少年如此大才,我等俱要退避三舍矣。”
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七章:“可是一碰到嘴巴不闲的吴教授,他却要退避三舍,再也轮不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