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界线”。
⒉ 不同地域分界的边线。
引《孽海花》第十二回:“只听雯青道:‘这图上红色的界綫,就是国界吗?’”
郁达夫《迷羊》一:“正当江南、 江北界线上的这 A城,兼有南方温暖的地气和北方亢燥的天候。”
⒊ 不同事物的分界。
引梁启超《论宗教家与哲学家之长短得失》:“至诚与发狂二者之界线,相去一杪黍耳。故其举动之奇警也,猛烈也,坚忍也,鋭入也,常有为他人之所不能喻者。”
赵树理《三里湾·还得参加支部会》:“愿不愿带头走这条道路……这是能不能作个共产党员的界线,一点也含糊不得!”
⒋ 指某些事物的边缘或尽头。
引瞿秋白《论文学革命及语言文字问题·鬼门关以外的战争》:“如果新文学继续用现在这种新式的所谓白话,那么,他的前途便有一个不可踰越的界线--顶多发展到这条界线,往下就绝对不能发展的了。”
⒌ 手工刺绣和织补工艺中所用的一种纵横线织法。见“界綫”。
引《红楼梦》第五二回:“这是孔雀金綫织的,如今咱们也拿孔雀金綫,就像界綫似的界密了,只怕还可混的过去。”
《红楼梦》第五二回:“孔雀綫现成的,但这里除你,还有谁会界綫?”